第一章 概 述 1.1 项目决策与决策分析评价 1.1.1 项目决策定义 〖项目决策〗是指投资者在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意图和目的,从技术和经济角度对投资规模、投资方向、投资结构、投资分配以及投资项目的选择、布局等方面作出分析,判断投资项目是否必要或可行的一种选择。这里所说的项目主要指工程建设的项目。 1.1.2 项目决策遵循的原则:科学化,民主化。 1.1.3 目的
第一章 概 述
1.1 项目决策与决策分析评价
1.1.1 项目决策定义
〖项目决策〗是指投资者在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意图和目的,从技术和经济角度对投资规模、投资方向、投资结构、投资分配以及投资项目的选择、布局等方面作出分析,判断投资项目是否必要或可行的一种选择。这里所说的项目主要指工程建设的项目。
1.1.2 项目决策遵循的原则:科学化,民主化。
1.1.3 目的
项目决策与决策分析评价的目的是为决策提供科学的可靠依据。
1.1.4 具体要求
(1)拟建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产品方案、产品质量、生产规模是否符合市场需要,在市场竞争中能否具有竞争力。
(3)生产工艺技术是否先进、适用。
(4)项目建成后,投人品的供应和有关配套条件能否满足持续生产的需要。
(5)项目建成后,财务效益、国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能否满足各方的需要。
(6)资金投入和各项建设条件是否满足项目实施的要求。
(7)项目各项风险是否识别并采取了措施。
(8)建设方案是否进行了多方案比较,尽可能使方案最优。
1.1.5 工作程序
由粗到细分为5个阶段:投资机会研究阶段、编制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评估阶段、项目决策审批阶段。
1.2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
1.2.1 基本要求
(1)资料数据准确可靠;
(2)方法要科学、合理并多方法验证;
(3)分析要逻辑化、有说服力。(①选择合适目标并掌握约束条件;②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量为主;③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为主;④多方案比较与优化。)
1.2.2 主要数据资料
(1)国民经济的长期规划、行业规划和地区规划;
(2)国家颁布的关于项目评价的各项基本参数和指标;
(3)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的有关规范、标准、定额等指标,以及国家颁布的相关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
(4)可靠的基础数据资料(地、自、气、水、质、社、经)、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资料;
(5)与项目本身相关的(市、材、资)各项数据资料。
1.2.3方案评价与选择的方法
(1)经验判断法
即依靠咨询工程师的经验进行综合判断。尤其是对包括较多难以定量化的抽象因素的决策问题进行分析时,经验判断更是不可缺少。对于决策分析与评价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认真分析,不能机械地套用经验去作简单判断。经验判断法的最大缺点是容易受个人主观认识的限制。因此,在应用经验判断法时,要发扬决策民主化的作风,充分吸收他人的正确经验。
(2)数学分析法
指包括系统分析、线性分析、统筹方法等建立在数学手段基础上的定量化分析技术。这些定量分析方法严密准确,对决策科学化从定量分析上起重要作用。
(3)试验法
指先选择少数典型单位或部分环节作试点,然后总结经验作为最后评定的依据的一种方法。对于一些经不起失误的重大决策问题,尤其是对于缺乏经验的新问题,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但该方法较其他两种方法有失普遍性。
1.2.4 目标选择条件及约束条件
进行科学决策分析必须首先选择目标,目标选择的条件:一是要选择有价值的目标;二是分析确定实现目标的顺序;三是对选择的目标具体化,要有明确的数量和质量指标;四是确定目标的方向和涉及的幅度;五是确定实现目标的时限。其次,要客观分析并掌握约束条件。约束条件是指为实现确定目标所面临的限制条件或不利因素。在投资决策中,实现投资目标,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1.2.5 定性与定量
〖定性分析〗是一种在占有一定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咨询工程师的经验、直觉、学识、洞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进行的决策分析。
〖定量分析〗是利用应用数学的方法,借助计算机技术,将各种经济因素量化,通过效益、费用的分析比较从而作出取舍的一种决策分析。
建设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本质是对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各种经济因素给出明确、综合的数量概念,通过效益和费用的分析、比较确定取舍。但是一个复杂的项目,总会有一些因素不能量化,不能直接进行定量分析,只能平行罗列,分别进行对比和作定性描述。因此,在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时,应遵循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并以定量分析为主,对不能直接进行数量分析比较的,则应实事求是地进行定性分析。
1.2.6 静态与动态
〖静态分析〗是指在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时,对资金的时间因素不作价值形态的量化。缺点:很难反映未来时期的发展变化情况,优点:指标比较简单、直观,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动态分析〗是指在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时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用复利计算方法计算资金的时间价值,进行价值判断。优点:将不同时间内资金的流入和流出换算成同一时点的价值,为不同方案和不同项目的比较提供了同等的基础,并能反映出未来时期的发展变化情况。
在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中可以根据工作阶段和深度要求的不同,采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静态分析为辅的决策分析与评价原则。
1.2.7 多方案比较与优化
多个方案的比较与优化是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关键,在多目标决策时可按以下方法进行选择:
1.综合评分法 此法的特点是先为每个目标的各个实现方案,评定一定的优劣分数,然后按一定的算法规则,给各方案算出一个综合总分,最后按此综合总分的高低选择方案。
2.目标排序法 此法是在决策的全部目标按重要性大小排序的基础上,先根据最重要的目标从全部备选方案中选择出一部分方案,然后按第二位的目标从备选出的这部分方案中再作选择,从中选出更小的一部分方案,这样按目标的重要性一步一步地选择下去。
3.逐步淘汰法 此法是对多方案采取逐步淘汰的办法直至最后不能再淘汰为止。
4.两两对比法 此法是把方案作为两两对比,在对比定出高低或优劣的基础上再做出综合评价。
52楼
3. 社会风险分析的4项内容:
①移民安置问题;
②民族矛盾、宗教问题;
③弱势群体支持问题;
④受损补偿问题。
9.3 社会评价的步骤与方法
9.3.1 社会评价的步骤
社会评价一般分为社会调查、识别社会因素、论证比选方案3个步骤。
1. 社会调查
调查的内容:
①项目所在地区的人口统计资料、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状况;
②当地的风俗习惯、人际关系;
③各利益群体对项目的反映、支持程度和要求,对项目参与程度的可能性。
调查的方法:
问卷调查、现场访问、历史文献查询等。
2. 识别社会因素
①影响人类生活和行为的因素,如对收入、就业、社区发展的影响;
②影响社会环境变迁的因素,如对生态环境、能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③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因素,如对人民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团结的影响。
3. 论证比选方案
论证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拟定的建设地点、技术方案和工程方案涉及的主要社会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筛选推荐社会正面影响大、负面影响小的方案。其主要步骤包括:
①确定评价目标与评价范围(范围包括: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
②选择评价指标(指标应控制在50个以内);
③确定评价标准;
④列出备选方案;
⑤进行项目评价(步骤是:⑴定量分析,⑵定性分析,⑶权重,⑷计算排序);
⑥专家论证;
⑦评价总结,编制《项目社会评价报告》。
9.3.2 社会评价的方法
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采用的社会评价方法主要有2对:快速社会评价法和详细社会评价法;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1a. 快速社会评价法
【快速社会评价法】是在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初期阶段将叙述和评价常用的一种简便方法。主要是分析现有资料和现有状况,以及对负面社会因素分析判断,以定性分析和描述为主。一般按以下方法操作:
①识别主要社会因素。 按与项目间的关系和预期影响程度划分为:影响一般、影响较大、影响严重;
②确定利益群体。按受损程度划分为:受损一般、受损较大、受损严重;
③估计接受程度。按接受程度划分为:高、中、低。
1b. 详细社会评价法
【详细社会评价法】是在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广泛应用的一种评价方法。是对快速社会评价法的加深,结合了项目备选的技术方案、工程方案等,从社会分析角度进行优化。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过程分析。一般按以下方法操作:
①识别社会因素并继续排序。
②确定利益群体并排序。
③论证当地社会环境对项目的适应程度。
④比选优化方案。
2a. 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就是依据既定的数学公式或模型,在调查分析获得的原始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设定一定的数学模型和指标进行分析的评价方法。
定量分析一般要有统一的量纲,一定的计算公式和一定的判别标准。
2b.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依据调查分析的资料,采用文字描述的形式,说明分析对象的各种情况,再结合分析者的经验进行判断的分析方法。定性分析需要做的工作包括:
①确定分析指标和标准;
②确定调查提纲,有利于调查分析的有序和深入;
③在可比的基础上,按照有无对比的原则对指标进行分析;
④衡量各指标重要程度,并确定权重、计算、排序;
⑤最后总结得出结论。
常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利益相关者分析法、排序打分法、财富排序法、综合分析评价法。
回复
53楼
一、单选题
1. 下列关于社会评价的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社会评价的依据包含社会发展目标
B. 社会评价的目标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C. 社会评价的指标的特点是通用指标少,专用指标多;定量指标多,定性指标少
D. 社会评价需要从国家、地区、社会三个不同的层次进行分析
2. 根据项目周期,社会评价的层次不含( )。
A. 初级社会评价 B. 详细社会评价 C. 项目策划 D. 项目实施
3. 社会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不含( )。
A. 可比性原则 B. 以人为本的原则 C. 投资者效益最大化原则 D. 有无对比的原则
4. 在进行社会评价中,分析收入是否公平,是否加大了贫富差距,属于社会评价的是( )。
A. 社会影响分析 B. 互适性分析 C. 社会风险分析 D. 社会环境分析
5. 下列不属于社会影响分析的是( )。
A. 调查该地区居民的居住水平、消费购买力、生命结构
B. 分析项目建设期间对道路、供电、供水产生的影响
C. 考察对当地居民宗教信仰的影响
D. 分析三峡工程对蓄水区居民的安置问题
6. 下面属于互适性分析的是( )。
A. 评价预测项目运营期间对当地居民生活条件变化的影响
B. 某化工项目,需要分析预测项目建设期间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C. 分析当地基础交通设施是否完善
D. 分析弱势群体对某化工项目的支持程度
7. 下列关于社会评价的内容属于社会风险分析的是( )。
A. 分析某建设项目对该地区就业问题的影响
B. 分析预测某工程建设与当地民族宗教信仰的冲突
C. 分析当地供电、供水设施是否达到相关要求
D. 分析预测某化工厂运营期间对当地农作物的影响
8. 三峡大型水电站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不属于于社会评价内容的是( )。
A. 移民搬迁问题 B. 当地文物的迁移 C. 对当地居民收入的影响 D. 水电站的投资回收问题
9. 下列关于投资项目社会评价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社会评价通常要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中长期计划相一致
B. 社会评价有利于避免或减少项目建设和运营的社会风险
C. 社会评价的主要内容包含社会影响分析、互适性分析、社会受益分析
D. 社会评价指标一般控制在50个以内
回复
54楼
二、多选题
1. 社会评价的特点包括( )。
A. 宏观性 B. 长期性 C. 周期性 D. 多样性 E. 复杂性
2. 根据项目周期,社会评价可分为( )层次。
A. 初级社会评价 B. 快速社会分析 C. 详细社会分析 D. 项目实施 E. 项目决策
3. 三峡工程进行项目社会评价时,必须考虑下面哪些因素( )。
A. 移民安置问题 B. 当地文物搬迁问题 C. 当地供电、供水是否符合建设需求问题
D. 当地政府的参与程度 E. 建设资金的经济效益和回收情况
4. 下列哪些属于社会因素识别的内容( )。
A. 对就业和收入的影响 B. 对社区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影响 C. 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D. 对人民风俗习惯的影响 E. 对项目融资主体的影响
5. 下列关于社会评价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有( )。
A. 可以防止单纯追求项目的经济效益
B. 可以提高项目的投资收益
C. 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协调一致
D. 有利于项目降低资本成本
E. 有利于避免或减少项目建设和运营的社会风险
回复
55楼
单选题答案
1C 2C 3C 4A 5D 6C 7B 8D 9C
多选题答案
1ABDE 2ACD 3ABCD 4ABCD 5ABCE
回复
56楼
第十章 环境影响评价
10.1概述
10.1.1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框架
环境影响评价(EIA)已成为投资项目前期工作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国家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了相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为了严肃和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相关法规主要作了如下具体规定:
1. 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该在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区域、海流等利用的有关规划中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专门主管机构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
2. 由于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程度不同,国家实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管理。
①建设项目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②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风行或专项评价;
③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的,不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但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3. 除某些规定的行业外,建设单位一般应该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
4. 国家对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实行资格审查制度。只有取得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的单位,才能按照资格证书限定的等级和范围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对评价结论负责。
5. 环境影响评价是独立于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的编制而自成体系,目前国家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行严格的审批程序管理。
①项目建设批准后,建设单位应根据项目环境影响分类管理名录,确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
②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需要先编写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上交有审批权的行政主管机构组织审批大纲,审查通过的大纲作为环境评价的工作依据;
③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按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应当先报其预审。未经批准的,该项目审批部门不得批准项目的建设;同时建设单位也必须自觉遵守不通过不开工的要求;
④当环境影响审批文件批准后,如果建设项目发生重大的变动,需要重新报审;
⑤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当同时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审批意见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
10.1.2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
1. 保障和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2. 预防因建设项目实施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 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10.1.3 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
投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必须达到3个基本功能:
①为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②为设计工作制定防治措施;
③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0.1.4 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1. 环境影响评价的政策要求
⑴实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
保证经济建设和环境、资源保护协调发展,具体就是“三建设、三同步、三统一”,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必须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⑵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政策。
必须吸取西方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深刻教训,在环境、资源保护中,坚持以预防为主,尽量在项目生产过程中解决环境问题。
⑶实行污染者负担、受益者补偿、开发者恢复的政策。
实行“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是为了提高企业治理污染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及将环境保护责任与经济责任绑在一起;“受益者补偿”是为了督促那些得益于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适当的补偿;“开发者恢复”是为了让那些利用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有责任对其进行恢复、整理、养护、更新。
2.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必须体现政策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⑴环境影响评价要符合政策。
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有针对性。
⑶环境影响评价应有科学性。
10.2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内容
10.2.1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1. 环境影响评价应与可行性研究分别进行,同时完成,作为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
2. 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建设方案中“环境保护”的区别:
环境影响评价的侧重点在于对当地环境容量分析和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项目建设方案中“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在于对污染的治理措施设计,属于项目建设方案设计的内容。
3. 建设项目的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必须在项目前期开始进行,在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环境治理必须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所以,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建设程序必须保持同步性。
基于这种同步性,项目决策分析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程序可分为3个阶段:
①准备阶段:研究相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现状调查,选择重点评价项目,确定评价的工作等级,并编制评价工作大纲;
②正式工作阶段:进行详细的工程分析和现场调查,并进行环境预测和评价影响程度;
③报告书编制阶段:汇总、分析第二阶段的资料、数据,得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4. 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建设程序的对应关系
①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 项目建议书批准
②进行环境影响评价(EIA) — 编制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③监督设计,落实评价结论 — 工程设计
④监督环保设施在施工中实施 — 施工
⑤进行环境监测 — 运行
10.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
1.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⑴环境条件调查。包括:大气、水、土地、生态、噪声、视觉影响、社会经济环境等7项。
⑵评价适用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总量控制标准3项。
⑶工程分析。包括:工程概括描述、污染影响因素分析、污染源分布的调查方法、事故和异常排污的源强分析、污染因子的筛选、污染物排放水平的检验、工程分析用于环境影响辨识、环境保护方案和总图分析、对生产过程和污染防治的建议、工程分析小结10项。其中,工程概括描述基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建设方案设计,后9项内容属于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⑷环境影响因素确定及环境影响程度分析。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可分为:对自然环境、对生态环境、对美学环境、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4类。
⑸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分为4类16个影响因素:
①自然环境:水、土地、空气、噪声。
②生态环境:物种和种群、种群和生境、生态系统。
③美学环境:土地、空气、水、生物、人造景物。
④社会经济环境:个人环境利益、个人福利、社会相互影响、集体福利。
⑹环境保护措施。包括以下3个内容:
①环境保护措施。应根据项目的污染源和排放污染物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治理措施:废气污染治理、废水污染治理、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粉尘污染治理、噪声污染治理、建设和生产运营引起破坏的治理。在可行性研究中,应在治理方案中列出所需的设施、设备和投资。
②治理方案比选。对治理环境的不同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并作出综合评价。比选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水平比较、治理效果比较、管理和检测方式比较、环境效益比较。
③经过筛选,提出推荐方案,根据推荐方案编制环境治理设施、设备表和所需投资额。该投资额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估算值为基础,并可以适当调整。
回复
57楼
10.2.3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①建设项目概况;
②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③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估;
④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⑤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⑥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⑦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同时,专项规划的环境报告书的主要内容为:
①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②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③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格式由国家环保总局统一监制。
①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②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③环境质量状况;
④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⑤评价使用标准;
⑥工程内容及规模;
⑦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⑧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主要污染物的排放;
⑨环境影响分析;
⑩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其预期治理效果、结论和建议。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环境影响登记表的格式由国家环保总局统一监制(包含4张表)。
①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②建设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和平面布置示意图;
③周围环境概况和工艺流程与污染流程;
④项目排污情况及环境措施简述。
10.3 环境影响的效益-费用评价方法
10.3.1 概念
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经济损益分析一般采用综合描述的方法。
衡量环境的价值可以从效益和费用两个方面去评价:
一是从环境质量的效用、满足人类需要的能力和人类从中得到的好处进行评价。
二是从环境质量遭到污染并进行处理所花费的费用进行评价。
10.3.2环境影响的效益-费用评价方法
1. 分类 ┌市场价值法
┌直接根据市场价值或劳动生产率┤
⑴根据消费环境商品带来的效用来确定环境价值┤ (直接效益费用法) └人力资本法
│ ┌资产价值法
└应用替代物或相应货物的市场价值┤
(替代市场法) └工资差额法
┌防护费用法
⑵根据补偿环境恶化所花的费用来确定环境价值┤
(环境补偿法) └恢复费用法
2. 评价方法的内容:
⑴直接效益费用法
直接效益费用法包括市场价值法和人力资本法2种,2种方法都是重点描述污染物对自然系统或人工系统影响的费用。
①市场价值法
【市场价值法】是把环境质量也看成一个生产要素,环境的变化与生产效率、成本、产出水平、收益都有相关性,从市场化的角度看,这些由环境变化引起的项目运营情况的变化可以通过市场价格来测量,因此通过计算产量和利润的变化完全可以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经济效果。
n
用公式表示为: S = V ∑⊿Ri
i=1
式中, S-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价值损失
V—受污染或破坏物种的市场价格
⊿Ri—某种产品受i类污染或破坏的损失产量。I一般分为1、2、3,分别表示轻度污染、严重污染、遭到破坏。⊿Ri的计算与环境要素的污染或损失过程有关,如计算湖泊(渔业)污染损失可按下式计算
⊿Ri = Mi (R0 – Ri)
式中 Mi —某污染程度的面积
R0 —某污染程度的单产
Ri —未受污染或类比区的单产
②人力资本法
【人力资本法】是通过估算环境质量的变化引起人类本身的损失来反映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
一般说来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失包括:过早死亡、疾病或病休所造成的收入损失;医疗费开支的增加;精神或心理上的代价。
⑵ 替代市场法
替代市场法认为,用于衡量损益的物品和劳务一旦不能用市场价格表示时,就可以用替代的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作为确定该物品和劳务价值的依据。
①资产价值法
【资产价值法】是利用替代或相应的价格来估算无价格或无法准确衡量价值的环境商品或劳务。
②工资差额法
【工资差额法】是通过计算环境在不同条件下工人工资的差异来反映由于环境质量变化造成的经济损失或带来的经济效益。
⑶. 环境补偿法
实际上很多有关环境的评价是利用一些特定目标或某种物理数量指标来替代货币效益。
①防护费用法
【防护费用法】是生产者和消费者自愿支付防护环境负面影响费用时所显示出的环境效益所得的隐含价值。
②恢复费用法
【恢复费用法】由于项目建设或环境控制措施不当引起环境质量下降,由此引起的生产性资产损失,若要恢复环境质量或生产性资产的初始状态,就必须付出一定的费用,通过估算这项费用来反映环境效益损失最低期望值。
回复
58楼
一、单选题
1. 我国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下列关于分类管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建设项目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
B. 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专项评价
C. 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专项评价
D.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应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2. 下面关于我国环境管理的相应法规或规定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一般说来,建设单位应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登记表
B. 一般说来,建设单位应在建设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C. 我国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D. 并不是所有的建设项目都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3. 下面关于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描述正确的是( )。
A. 项目建议书批准后,建设单位应当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确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
B. 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之前需要先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C. 当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后,如果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等发生重大变化,只需将变化部分报批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部门
D. 环境影响评价不能独立于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的编制
4. 我国进行环境保护的一项基本原则是( )。
A. 科学治理 B. 效益优先 C. 预防为主 D. 费用—成本分析
5. 我国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政策,尽量在( )中解决环境问题。
A. 营销过程 B. 评价过程 C. 生产过程 D. 治理过程
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工作的灵魂是( )。
A. 政策性 B. 针对性 C. 科学性 D. 合理性
7.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建设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它应与工程项目的( )同时完成。
A. 初步可行性研究 B. 商业计划书 C. 项目建议书 D. 可行性研究
8. 下面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建设程序的匹配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项目建议书批准阶段对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阶段
B. 项目施工阶段对应监督环保设施在施工中的实施阶段
C. 项目运行阶段对应进行环境监测阶段
D. 工程设计阶段对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阶段
9. 下列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可分为三个阶段
B. 确定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是在正式工作阶段
C. 报告书编制是在第三阶段完成,其主要工作是汇总、分析第二阶段的资料和数据
D. 第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现状调查
10.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使用的分类标准不含( )。
A. 环境质量标准 B. 污染物排放标准 C. 总量控制标准 D. 排放物治理标准
11. 下面关于“三建设、三同步、三统一”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经济建设、城乡建设、项目建设必须同时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B. 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环境建设必须同时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C. 项目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必须同时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D. 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必须同时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回复
59楼
二、多选题
1. 下列关于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描述正确的是( )。
A. 建设项目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B. 建设单位一般应当在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阶段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C.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应当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之前编写
D. 国家对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实行资格审查制度
E. 环境影响评价是投资项目决策分析的重要环节
2. 下面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政策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
A. 所谓协调发展的主要含义被归纳为“三建设、三同步、三统一”
B. 防治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应该尽量在项目的策划阶段解决
C. 实行污染者负担的目的是提高企业治理污染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D. 实行受益者补偿是为了把环境保护责任与经济责任挂起钩来
E. 我国实行污染者负担、受益者补偿、开发者恢复的政策
3.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主要基本功能是( )。
A. 为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B. 为设计工作制定防治措施 C. 为可行性研究提供依据
D. 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E. 为商业计划书编写提供依据
4. 下列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哪些描述是正确的( )。
A. 在建设项目施工的过程中,环境治理设施应与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B. 工作程序大体上可分为准备阶段、正式工作阶段、报告书编制阶段
C. 环境影响评价应当与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同时完成
D. 在项目的工程设计阶段,相应的环境评价工作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EIA)
E. 正式工作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编制评价工作大纲,并进一步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
5. 下列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说法正确的有( )。
A. 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时,首先要对拟建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确定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等
B. 社会经济环境的调查不属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C. 适用的环境评价标准主要包含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标准
D. 社会经济影响包含对人口的影响、对厂区服务设施的影响、对经济的影响、对价值观的影响四大因素
E. 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包含污染影响、土壤沙化、土壤和土地资源破坏三大类
6. 下面哪些内容属于生态环境调查的内容( )。
A. 土壤利用情况 B. 水土流失情况 C. 物种和空间变化 D. 生物物种一览表 E. 大气质量
回复
60楼
单选题答案
1B 2B 3B 4C 5C 6A 7D 8D 9B 10D 11D
多选题答案
1BCDE 2BD 3ABD 4ABC 5ACDE 6CD
回复
61楼
第十一章 不确定性分析
11.1投资项目决策与评价中的不确定性
11.1.1 不确定性的由来
①未来的变化结果无法准确预知,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具有局限性,使得对客观事物的预测结果可能偏离预期,具有不确定性;
②影响决策的因素多,除大量的技术、经济因素,还有政治、社会、国家、安全、文化等,所有这些因素都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引起工程项目的实际经济效果不同于预期的经济效果,具有不确定性。
11.1.2 不确定性的分析
【不确定性的分析】项目评价所采用的数据大部分来自估算和预测,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为了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需要进行不确定性分析,估计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考察项目的财务可靠性。根据拟建项目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进行敏感性分析和盈亏平衡分析。
11.2 敏感性分析
11.2.1 概念
【敏感性分析】是通过改变一种或几种对项目经济效益有一定影响的不确定因素的数值,计算其对项目效益关键指标的影响,计算出敏感度系数和临界点,估计项目效益指标对这些不确定因素的敏感程度,找出关键因素。
【投资经济效益对参数的敏感性】投资项目经济效益随其现金流量中某个或几个参数的变化称为投资经济效益对参数的敏感性。若某参数值的较小变化能导致经济效益的较大变化,则称投资经济效益对该参数的敏感性大;反之,则则称投资经济效益对该参数的敏感性较小。
敏感性分析对投资项目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同样适用。
11.2.2. 敏感性分析的作用
在投资项目经济评价中,敏感性分析的主要作用有:
1. 通过投资经济效益对不同参数的敏感性的比较,可以发现对投资经济效益的不确定性的影响较大的参数,在项目的施工和以后的经营管理中就能有的放矢的重点控制最敏感的参数,以保证项目预期经济效益的实现。
2. 通过敏感性分析可以大体揭示投资经济效益的变化范围或幅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投资项目的风险和不确定程度,可以粗略地预测项目承担的风险,为风险分析作准备。
11.2.3 敏感性分析的分类
敏感性分析根据其一次性变动参数的多少可分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是对单一不确定因素变化对项目效益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是针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独立的不确定因素同时变化对项目效益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通常,为了找出关键的敏感性因素,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的结果汇总到敏感性分析表,或者通过绘制敏感性分析图显示各种因素的敏感程度并求得临界点。
11.2.4 敏感性分析的内容和步骤
①选定待分析的不确定因素;
②确定该因素的偏离程度;
③选定一种或多种项目效益指标并进行计算;
④计算敏感度系数和临界点(或者绘制敏感性分析图求得临界点);
⑤汇总敏感性分析的结果于敏感性分析表;
⑥对敏感性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不确定因素影响的措施。
11.2.5 敏感性分析的方法
1. 敏感性分析中不确定因素的选取和变化程度的确定。
敏感性分析中,一般选择对项目效益影响较大的、重要的不确定因素,结合行业特点和项目自身特点进行选择。通常将产品价格、生产负荷、主要原材料价格、建设投资、可变成本、建设期、人民币汇率等作为考察的不确定因素。
为计算方便,习惯上将不确定因素的百分率变化以10%为变化单位;对于某些不便用百分率表示的因素可以采用相应的合适的变化单位。
2. 敏感性分析中项目效益指标的选取。
敏感性分析的指标选取与分析的目的有关。敏感性分析的目的不在于考察某个项目收益在某个具体点的具体值,而是通过它进一步计算敏感性分析指标,找出敏感度系数和临界点。在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中,其选择的指标必须是可以反映项目经济效益的指标。
敏感性分析最基本的指标是:内部收益率;根据情况也可以选择净现值或其他评价指标。
3. 敏感性分析的计算指标。
①敏感度系数
【敏感度系数】是指设定要分析的因素均从确定性经济分析中所采用的数值开始变动,且各因素每次变动的幅度相同,比较在同一变动幅度下各因素的变动对经济效果指标的影响,据此判断因素变动对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
计算公式 某不确定因素敏感度系数=评价指标相对基本方案的变化率/该不确定因素的变化率
不确定因素的变化率取值不同,敏感度系数的数值也会变化。但分析的重点不是数值大小,而是不确定因素敏感度系数的相对程度,找出关键性的影响因素。
②临界点指标
【临界点指标】是指假设各因素均向对方案不利的方向变动,并取其可能出现的对方案最不利的数值,据此计算方案的经济效果指标,看其是否可能达到使方案无法被接受的程度。临界点是项目允许不确定因素向不利方向变化的极限值,超过极限,项目的效益指标将不可行。
临界点的高低与设定的基准收益率有关。对同一项目而言,基准收益率越高,临界点就越低;反之,在一定的收益率下某不确定因素的临界点越低,反映该因素对项目效益影响越大。一般可以用敏感性分析图(误差大)和专用函数(较准确)来求解临界点。
具体敏感性分析图和敏感性分析表参见教材相关内容。
11.2.6 敏感性分析的应用
1. 结合敏感度系数和临界点的分析,找出最为敏感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粗略预测项目可能的风险,并为风险分析作好准备。
2.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最敏感因素的措施,提醒项目单位、投资方和相关各方注意。这些措施可分为:国家或地方政府、行业管理部门、项目(含投资者)3个层次:
⑴国家或地方政府
①调整产业政策,支持该类项目;
②适当减免税收,增加项目的利润;
③向项目提供投资,形成国家资本金,缓解贷款压力。
⑵行业管理部门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根据产业政策制定支持性的意见或政策调整;
②采取措施缓解大宗原材料和其他物资的供应矛盾,减少交易成本。
⑶项目(含投资者)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加强项目前的工作、设计、采购和施工各个环节的管理,保证质量和价格;
②协调材料供应商,争取获得稳定的材料供应,并保证原材料的价格和质量;
③加大市场影响能力,开发扩大市场,提供竞争能力。
11.2.7 敏感性分析存在的不足之处
1. 敏感性分析最大的不足是虽然可以找出项目效益对之敏感的不确定因素,并且能估计出影响程度,但由于影响因素的发生是有概率的,因此无法准确知道这些影响因素的可能性有多大;
2. 由于投资项目要经历其特有的生命周期,只进行“有无风险”和“风险大小”的评价远远不够,还需要决策者掌握更多全面的信息。
11.3 盈亏平衡分析
11.3.1盈亏平衡分析的内容和作用
【分析】是在一定的生产能力条件下,研究分析项目成本费用与收益平衡关系的方法。
作用:
找出盈亏平衡点,考察项目(或企业)队市场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在进行盈亏平衡分析时,可将产量、销售量、产品价格等作为不确定因素,求取盈亏平衡是临界点时所对应的因素指标数值。在投资项目评价中最常用的是,用产量和生产能力利用率来表示盈亏平衡点。此时的盈亏平衡点越低,表示项目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越强,抗风险能力越强。
11.3.2的分类
盈亏平衡分析分为:①线性盈亏平衡分析、②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在投资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中一般仅进行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11.3.3 盈亏平衡分析的假设条件
进行线性盈亏平衡分析有4大假设条件:
①产量等于销售量,当年生产的产品(商品)当年销售出去;
②单位可变成本不变,从而使总成本费用是产量的线性函数;
③产量变化,假定销售价格不变,从而使销售收入是销售量的线性函数;
④只生产单一产品,或生产多种产品也可换算成单一产品,使产品负荷率的变化是一致的。
11.3.3 盈亏平衡分析方法
1. 公式计算法
BEP(生产能力利用率)=[年总固定成本/(年销售收入-年总可变成本-年销售税金与附加)]×100%
BEP(产量)=年总固定成本/(单位产品价格-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销售税金与附加)
2. 图解法
参见教材相关内容。
11.3.4 盈亏平衡点分析的要点
1. 盈亏平衡点应按照项目达产年份的数据计算,不能按计算期内的平均值计算。
由于盈亏平衡点表示在达到生产设计的条件下,当生产负荷率多少时就可达到项目效益的平衡,所以应当采用达产期的销售收入、成本费用等数据进行计算。
2. 当各年数值不同时,最好按还款期间和还完借款以后的年份分别计算。
折旧费和摊销费在达产后,由于每年的应偿还利益不同,所以折旧费和摊销费是变化的,故成本费用也就因年而异,具体采用哪一年的数值视具体情况决定,一般最好按还款期间和还完借款以后的年份分别计算,以便分别给出最高盈亏平衡点的和最低的盈亏平衡点。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