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QC成果论文和幻灯片(总奖励2000分)
luk2008
luk2008 Lv.2
2006年02月22日 17:05:14
来自于建筑施工
只看楼主

为了方便大家下载资料,特在此版面设置了专项资料收集帖,前几个得到了大家的大力支持,我也视情况给予了一定的积分奖励。希望大家继续支撑。本版奖励:上传完整论文最低奖励20分,最高60分。 上传完整幻灯最低奖励30分,最高60分。本帖累积奖励,可将论文和幻灯分开上传,以方便累积奖励,不完整的资料视情况给予一定积分。

为了方便大家下载资料,特在此版面设置了专项资料收集帖,前几个得到了大家的大力支持,我也视情况给予了一定的积分奖励。希望大家继续支撑。

本版奖励:上传完整论文最低奖励20分,最高60分。
上传完整幻灯最低奖励30分,最高60分。
本帖累积奖励,可将论文和幻灯分开上传,以方便累积奖励,不完整的资料视情况给予一定积分。
免费打赏
luk2008
2006年02月23日 08:24:24
2楼
大家踊跃发言!
回复
polite9999
2006年03月01日 20:51:02
3楼
浅谈粉喷桩处理软基施工监理的质量控制措施

浅谈粉喷桩处理软基施工监理的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通过杭宁高速公路浙江段一期工程“粉体喷射搅拌桩加固桥头软基试验研究”科研项目的研究和施工实践,我们在二期工程粉喷桩处理软基施工监理过程中采取了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有力地保证了粉喷桩处理软基的施工质量,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前言

粉喷桩是“粉体喷射搅拌桩”的简称,就是利用专用的喷粉搅拌钻机将水泥等粉体固化剂喷入软土地基中,并将软土与固化剂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与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结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桩体而形成复合地基的一种施工方法。粉喷桩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由曰本和瑞典分别提出、推广和应用,我国于80年代初引入此项技术。由于粉喷桩具有能有效减少总沉降量、能承受较大的加荷速率、抗侧向变形能力强、可大大缩短施工期等优点,目前在高速公路建设领域应用得较为广泛。

在以往的工程实践中,粉喷桩处理软土地基施工中常存在如下一些问题: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水泥用量难控制;均匀性差、强度低;沉降得不到有效减少,达不到设计意图;甚至还有沉降量反而增大了等,影响了加固效果。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采取何种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粉喷桩处理软基的加固效果,成了需要克服的难题。以下本人结合杭宁高速公路浙江段一、二期工程的实践和一期工程“粉体喷射搅拌桩加固桥头软基试验研究” 的科研项目谈一点粉喷桩处理软基施工监理过程中应采取哪些质量控制措施的粗浅认识。

1、粉喷桩施工前监理的质量控制措施

1.1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检验
(1)、每台桩机必须配置可以控制桩身每米喷粉量的记录器,且记录器上的任何一个可操作的按钮和开关不得用于设定或操作时间、深度、喷粉重量、桩位编号、复搅深度、复搅次数等参数,防止伪造施工记录。
(2)、桩机上的气压表、转速表、电流表、电子称必须经过标定,不合格的仪表必须更换。
(3)、每台桩机钻架相互垂直两面上分别设置两个0.5Kg重的吊线锤,并画上垂直线。
(4)、在每台桩机的钻架上画上钻进刻度线,标写醒目的深度。
(5)、钻头直径的磨损量不得大于1cm。
1.2加强对原材料的检验
(1)、粉喷桩所用水泥必须经过试验室抽检,满足规范的要求。并尽量不采用那些产量较小、质量不稳定的小水泥厂生产的水泥。
(2)、水泥的堆放应该符合防雨、防潮的要求,严禁使用过期、受潮、结块、变质的水泥。
1.3施工前必须进行工艺试桩
不同地段具有不同的地质条件,为了克服盲目性,确保粉喷桩加固地基收到预期的效果,在粉喷桩施工前必须进行工艺试桩,试桩数量不少于5根。试桩的目的是:
(1)提供满足设计喷粉量的各种操作参数。如管道压力、灰罐压力、钻机提升速度、钻进速度、搅拌速度等。
(2)、验证搅拌均匀程度及成桩直径。
(3)、确定该地质条件下,符合质量要求的合理掺灰量。
(4)、确定该地质条件下,合理的工艺流程。
(5)、确定进入持力层的判别方法。

2、粉喷桩施工过程中监理的质量控制措施

粉喷桩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重点要控制好三个重要施工环节和曰水泥用量、曰进度两个指标。
2.1三个重要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
2.1.1桩长按进入持力层控制
根据本项目“粉体喷射搅拌桩加固桥头软基试验研究”科研项目成果,与塑料排水板处理方案相比,采用粉喷桩处理沉降量要减小25%~49%,沉降的分布亦有明显的改变,在桩身范围内的沉降量减小很多,而桩尖以下的软土沉降量有所增大。在桩长11m范围内的沉降量与桩尖以下沉降量的比值达1:1.5。而且由于大部分荷载由桩体承受,所以桩周土中孔隙压力较低,而桩尖以下土体中的孔隙压力较大,而且很难消散,因此,粉喷桩宜尽量打至持力层上(一般控制为qc=800kpa),并且进入持力层50cm左右。在施工过程中,桩底设计标高往往与持力层并不一致,施工单位容易出现桩长以设计标高控制的现象,如在桩尖下尚留几米软土,根据科研成果,则会有较大的工后沉降量,由于排水不畅,预压很长时间也很难稳定。故粉喷桩实际施工桩长应按进入持力层控制。判别是否进入持力层的方法可由钻机钻到最深时的下钻速度和电流表的读数来判定,这两个参数是在工艺试桩时由监理确定,一般是下钻速度0.5米/分,电流值是额定电流值的125%以上。

2.1.2粉体计量控制
粉喷桩的质量好坏与水泥掺入量的多少及喷粉的均匀性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如何来计量粉体是控制的关键。目前一般较为常用的是电子称重法与钻机深度相结合的计量装置,它能在记录上反映深度、相对应每延米的喷粉量、总灰量等。粉体计量控制主要应注意以下两点:
(1)、要保证喷粉的均匀性,关键是掌握好钻头的提升速度。因水泥喷入为人工控制,必须避免出现为满足每米喷粉量的要求,施工人员根据记录器显示凑数字,而认为导致的喷粉不均匀现象。对于直径一定的粉喷桩来说,粉体发送器单位时间内水泥的喷出量Q与搅拌轴提升速度可由下式来确定:
Q=π/4.D2.R.S.V
其中:D:钻头直径(m);
R:软土的容重(t/m3);
S:水泥掺入比;
V:钻头提升速度(m/min)
(2)、从开始喷灰到钻头处出灰有一定时间,钻机钻至桩底后,必须预喷停留一段时间,方可提钻。停留时间由管道长度等确定。喷灰时,水泥在管道内的输送速度大约为1m/s,如管道长40米,钻至桩底后即喷粉提钻,则桩底实际少灰长度接近1米,反而搅动破坏了桩底原状软土,使沉降量加大。

2.1.3复搅控制
水泥与土搅拌均匀程度是关系到粉喷桩桩体强度的关键因素。大量的施工实践已充分证明粉喷桩复搅与不复搅的质量相差甚大。钻头喷出的粉体往往呈脉冲状,若不充分搅拌,粉体在桩中呈现层状,形成一种“夹生”,这样的桩即使水泥掺入量再多也没有强度。复搅的作用在于通过充分的搅拌使粉体与土及水得到比较完全的接触与作用,促使桩体的形成。为了确保搅拌的均匀性,施工时要严格掌握好钻机提升速度、搅拌叶旋转速度等,并应尽量采用全桩复搅以保证质量。当桩长较长、土体天然含水量较高、粘性重时,应采用“二喷二搅”的施工工艺,即:钻进—钻至桩底后慢档提升、喷灰、搅拌至停灰面—钻进、复搅复喷至桩底—提升、搅拌至停灰面—移位。防止出现“沉桩”现象。

2.2曰水泥用量与曰进度指标的质量控制措施
(1)、现场监理应全过程旁站,旁站过程中,应随时抽查钻机的水平度和垂直度、钻进深度、喷灰深度、停灰标高、复搅深度、喷灰的管道压力、灰罐内的水泥加入量、剩余水泥量等,并作好相应检查记录。
(2)、现场监理应及时收取记录器打印记录,并校核时间、桩号的连续性等,防止出现弄虚作假现象。每曰施工结束后,所有打印记录应由现场监理检查合格后签字认可。
(3)、现场监理应在每曰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现场水泥用量和记录器打印记录中的水泥用量加以统计、对比,并记录在当天的监理曰志中。当两者误差大于5%时,必须查明原因后方可在打印记录上签字认可或采取补桩等处理措施。
(4)、现场监理应核对前后左右的桩的深度和成桩时间,如果深度相差较大或相同深度的桩成桩时间相差很大,则认为存在搅拌不匀或弄虚作假,并应采取补桩处理。
(5)、现场监理应根据钻杆的提升速度、每台桩机的曰工作数等,确定每曰完成延米数和每根桩的施工时间。如果某台桩机完成的延米数超过规定值较多或某根桩记录器打印记录显示时间少于规定值较多,则认为存在搅拌不匀或弄虚作假,并应采取补桩处理。

3、事后检测阶段监理的质量控制措施

粉喷桩施工完成后,应按规定频率进行取芯、无侧限抗压强度、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检测时,现场监理应全过程旁站,对取芯、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的桩,应由监理工程师指定。对检测发现的问题,如未穿透软土层、部分断灰、喷灰不均匀、强度不足等,应严格进行加密、补桩等处理。
取芯时,取芯位置应取在桩径1/2处,而不应取在桩中心处,因粉喷桩桩体中心是钻杆占据的空间,成桩后中心部位强度较低,易造成桩体强度偏小的假象;钻孔取芯时要注意保持钻机平衡,避免因钻杆倾斜而造成斜孔,导致取芯失败;取芯长度应比桩长长50cm左右,以检验桩底土性状。
在粉喷桩检测方法中,应以取芯试验为主,通过该方法,可以直观地掌握整个桩体的完整性、搅拌的均匀程度、桩体垂直度、桩长、是否达到持力层、含灰量的多少等。

结语

通过杭宁高速公路浙江段一期工程“粉体喷射搅拌桩加固桥头软基试验研究”科研项目的研究和一期工程粉喷桩处理软基施工的实践。我们在二期工程粉喷桩处理软基施工监理过程中采取了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有力地保证了粉喷桩处理软基的施工质量和处理效果,根据二期工程通车后情况来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有效地减少了桥头沉降。

回复
polite9999
2006年03月01日 20:53:15
4楼
层次分析法在深基坑支护系统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在深基坑支护系统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编者按:本文最主要的意义是通过一个工程实例。即武汉国贸大厦基坑支护方案的优选来介绍层次分析法的。由于具体的场地条件和地质条件的不同,文中一些具体的做法,例如指标层19个指标并不能在别的工程中生搬硬套。发表该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向读者介绍这种思路和基本方法。至于如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的具体内容和评判标准是要根据不同的具体条件来考虑的。
[摘要] 在建筑工程招标过程中,评标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将层次分析法应用到深基坑支护系统方案的优选中,根据系统的特点和基本原则,建立起层次结构模型。通过层次总排序得到竞标方案的优劣排序,使评标过程更加全面、科学、公正、准确。
[关键词] 基坑支护;方案;优选;层次分析法;权重
武汉市世界贸易中心工程地处汉口解放大道中段原武汉展览馆旧址,规划占地面积约8万m2,工程将分两期完成。一期工程包括28层高商住写字楼l栋和9层的裙楼,地下室均为2层,基坑开挖深度为11.0m,面积达3.6万m2,属于大型深基坑工程。该工程的建规模和基坑开挖面积国内名列前茅,在全国影响很大。国内有十多家施工和设计单位参加深基坑支护系统方案的投标,经过初选确定6家单位入围参加最后的竞标。如何从众多投标方案中优选出最佳方案,是岩土工程领域中一个十分棘手的难题。本文提出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深基坑支护系统方案进行选优。
1 层次分析方法
层次分析法[1][2]作为系统工程中对非定量事件一种评价分析方法是1973年由美国学者A.L.萨蒂(A.1.Saaty)最早提出的,(原名为The Analytic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法。层次分析法是首先将复杂的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和要达到的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根据系统的特点和基本原则,对各层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引入l一9比率标度方法[1]构造出判断矩阵,用求解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及其特征向量的方法得到各因素的相对权重;最终通过计算最低层——各投标方案相对于最高层即最佳方案的相对权重值,得到竟标方案的优劣排序。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2)构造判断矩
(3)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4)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2 工程概况及投标方案简介
2.1 建筑场区环境
工程地处汉口闹市中心的解放大道中段,建筑场区环境比较复杂。北面紧靠解放大道,东邻游子乡大厦,西侧为协和广场,南抵该项目二期工程场地。
2.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该工程场地地层属长江一级阶地,为第四纪全新世长江冲洪积地层,土层分布从上到下依次为杂填土(0.5—3.40m)、粘土(0.6—6.95m)、粉土(1.10—8.10m)、粉砂(6.4一16.50m)、粉细砂(7.0—23.50m)、粉质粘土(0.0—6.70m)、中粗砂夹砾石(1.9—5.0m)及卵石层(3.4一12.0m),基岩为泥质强风化页岩。场区有两层地下水。表层填土中为上层滞水,水位在地面下1.0m左右;由大气降水和城市生活废水补给,水量较小。深层承压水埋藏于粉细砂层至卵石层中,承压水头高度随季节和长江水位影响;枯水期地下水位在地面下5.0—6.0m左右,丰水期地下水位在地面下1.0m左右。
2.3 竟标方案
3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深基坑支护系统的设计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3][4],除支护结构设计之外,还包括止水降水措施、施工组织、工程监测及应急方案等内容;影响因素众多,如工程的建筑特点、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建筑场地的周边环境、施工技术及设备等等。基坑支护系统的设计必须满足安全性、经济性和可行性这三个基本要求;对于市区工程,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可以从安全可行、经济合理、保护环境、施工便捷四个方面,选择了19个指标来评价深基坑支护系统方案的优劣,建立图2所示的层次结构模型。
4 确定评判原则,构造判断矩阵及层次单排序计算
根据深基坑支护系统方案的层次结构模型,将同一层次中的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中的某个因素,采用l一9比率标度方法(见表2)两两成对比较,构造出判断矩阵。各层中的因素两两成对进行比较时,评判的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工程的特点、周边环境、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工期的要求等等方面的情况决定的。对于武汉市世界贸易中心一期基坑支护工程,在构造判断矩阵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相对于目标层——最佳方案而言,深基坑支护系统方案的安全性、经济性与可行性三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偏废。即在满足安全要求与可行的前提下,使基坑支护工程的总投资最少;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尽量缩短工期。
(2)相对于准则层而言,该工程地处长江一级阶地,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上部为粘性土,下部为砂性土,总的趋势是从浅到深土颗粒逐渐变粗,渗透系数逐渐增大。地下水丰富,承压水头高,且受季节和长江水位的影响,地下水的处理显得格外突出。基坑开挖深度,基坑底部落在粉土或粉砂层中,土层呈软塑状态,含水饱和,渗透性较大,极易产生坑底涌砂冒水、坑壁管涌及失稳等不良现象,由此而引发的工程事故累见不鲜。可见基坑侧壁止水及基底降水措施与基坑支护结构密不可分且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3)对于指标深基坑支护系统方案的先进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一是支护结构设计时,首选主动支护结构或者被动加固与主动支护结构相结合的形式,其次为被动支护结构形式。二是充分利用建筑场地条件,应首先考虑放坡开挖。如果条件受到限制,可考虑局部放坡或者部分放坡。这种组合方式可降低支挡结构的高度,减小支挡结构的负荷与内力,从而降低支护结构的费用,提高坑壁的稳定性。
(4)基坑地下水治理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主动止水与降水减压相结合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在具有典型二元结构特征的地质条件下,深井(即完整井)对有效降低水位和减少周围环境影响,以及节约造价等方面来说都是优选的。坑壁止水措施应尽量与支护结构相结合,以降低造价。
5 层次总排序及结论
层次总排序就是基于层次单排序的结果计算方案层中的各投标方案相对目标层的相对权重,依此确定竟标方案的优劣排序。这一过程是从最高层次到最低层次逐层进行的。
6 结语
在武汉市世界贸易中心工程深基坑支护系统方案的评标中,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的最佳方案与实际中标方案是一致的。由此可见,文中构造的层次结构模型基本能够表达深基坑支护系统状况和特点;将层次分析法应用到深基坑支护系统方案的优选中,能够使评标过程更加全面、科学、公正、准确。
回复
polite9999
2006年03月01日 20:56:02
5楼
建筑施工论文-对混凝土施工的几点意见

建筑施工论文-对混凝土施工的几点意见
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既对结构物的安全,也对结构物的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施工中我们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足够的重视。
1、混疆土强度及主要影响因素。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3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温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综上所述,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
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所以混凝土公式内没有反映砂种柔效,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砂石的质量要求,并根据现场砂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实验配比与施工配比混为一谈。混凝土强度只有在温度、湿度条件下才能保证正常发展,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予在养护、气温高低对混凝土强度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冬季要保温防冻害,夏季要防暴晒脱水。现冬季施工一般采取综合蓄热法及蒸养法。
2、混凝土标号与混凝土平均强度及其标准差的关系。
混凝土标号是根据混凝土标准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1.645倍标准值确定的。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确定均有95%的保证率,低于该标准值的概率不大于5%,充分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从此推定,抽样检查的几组试件的混凝土平均确定一定大于等于混凝土设计标号,其值大小取决于施工质———J90量水平,即取决于大小。通过公式计算可以看出,施工人员不但要使混凝土平均确定大于混凝土标号,更重要的是千方百计的减少混凝土确定的变异性,即要尽量使混凝土标准差降到较低值,这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也降低了工程造价。
3、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混凝土质量控制包含两个基本内容:(1)使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2)在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这两条要求实际上是尽量降低泥凝土的标准差。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离散性,这是客观的,但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控制其达到最小值,因此混凝土标准差能反映施工单位的实际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越高,标准差越小。可以说,混凝土质量控制实质上是标准差的控制。实际上控制标准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由实验室通过实验确定,除满足确定、耐久性要求和节约原材料外,应该具有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因此要实验室设计合理的配比,必须提供合格的水泥、砂、石。水泥控制强度,砂控制细度、含水率、含泥量等,石控制含水率及含泥量等。只有材料达到合格要求,才能做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才能使施工得以正常合理的进行,达到设计和验收标准。
(2)正确按设计配合比施工 按施工配合比施工,首先要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次,要用重量比,不要用体积比,最后,要及时检查原材料是否与设计用原材料相符,这要求供方提供两份同样材料,一份提供给实验室,一份给工地,工地收料人员应按样本收料,如来料与样本不符,应马上向上级汇报,及时更改配合比(材料不合格不收料除外)。
(3)加强原材料管理,混凝土材料的变异将影响混凝土强度。因此收料人员应严把质量关,不允许不合格品进场,另外与原材料不符及时汇报,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4)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测定,我们以28天强度为准,为施工简便和质量保证,我们一般做7天试块等,以对混凝土强度尽量根据其龄期测定其发展,以明确确定其质量。
综上所述,我们应从各个方面控制混凝土质量,以确保整个工程质量,以保证企业信誉和发展。
回复
wucai1220
2007年01月19日 16:23:31
6楼
本人写了一点,不过感觉不太好,希望大家多传些,我也学习学习
回复
e.917
2007年11月17日 09:33:15
7楼
顶,谢谢啊
回复
9-2406
2007年11月20日 23:50:12
8楼
论文(3篇)!
回复
xiaoqiang678
2008年02月25日 22:56:30
9楼
你们都说的是些什么呢,这也算是qc啊,基本的格式都不着边啊
我这里有多年写的qc成果近十几篇,包括qc论文及其ppt,有诚意者请觅我,或加我QQ149011796
互相切磋下!!
回复
zhangguangyin
2008年03月15日 13:22:33
10楼
haha
回复
yxin819
2008年11月15日 20:31:48
11楼
我也想多多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