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世纪广场
clarkshen
clarkshen Lv.2
2006年02月21日 11:37:31
只看楼主

看了塑木景观版主的金华广场,感触很深。正好春节前偶专程去温州考察政府前的世纪广场,发几张PP,供大家拍砖。

看了塑木景观版主的金华广场,感触很深。正好春节前偶专程去温州考察政府前的世纪广场,发几张PP,供大家拍砖。

1140493043772.jpg

免费打赏
karting
2006年02月21日 21:14:43
12楼
 广场的设计元素

  每次经过世纪广场时都会疑惑,虽然晚上来此的市民很多,但为何白天人少?为何广场南面的两座象征性建筑门可罗雀?与市政府大楼相比,白天里这个广场显得过于安静了。为何设计的停车场无人问津,马路反而车满为患?为何晚上来此的老人孩子相对较少,多是成群的年轻人,而且从他们的衣着打扮来看,多是外地人?这个市政广场的将来会是如何?

  世纪广场是目前市政府投资最大的广场。作为市政府办公大楼的一部分,这个大型广场旨在向世人显示温州的财富与胸怀。该广场不缺少任何必需的元素:首先,除了市政府建筑群外,其他两个目前温州最重要的公共建筑科技馆和博物馆也对称地分布在广场中轴线两侧。其次,绣山公园给广场和市政府大楼提供了一个安逸的背景。更为难得的是,一条治理得清亮的小河从西向东蜿蜒而过,无形中给这个多少过于严肃的场所引入了柔和的元素。横穿广场的市政府大道也为交通提供了方便。市政府也不惜代价沿河边和市政府大道种植了大量的植物。总之,对比一下时下在中国流行的欧洲市镇广场风格,这个广场不缺任何设计常用元素。

  与城市建筑要相融

  欧洲城市常令人向往,其城市建设也曾一再被模仿。

  广场规划设计总是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中世纪欧洲城镇广场,历史性地延续着其传统的作为集市和聚会的功能。怡人的尺度,有效的空间界定,不规范的形状反而更增添一些情趣。人们在此社交,集会,交换信息。市政厅和教堂建在广场周围,但此时的广场从建筑意义方面来讲并没有和重要的公共建筑融为一个整体。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部分城市渐渐成为王室的居住地而变得越来越重要起来。对广场的概念也因此而改变。人们所体验到的广场必须是一个融合的不可分隔的整体。对广场以及周围所有元素的任何一个小小的更改都可能导致整体失调。主场周围的建筑立面要和整体互相呼应,广场的尺度和形状,和周围建筑围合而成的空间之间的关系都得到严格的规定。如罗马米开朗基罗的Campidoglio广场了。其形状、地面铺设,广场中心雕塑、周围建筑,都融合成恰到好处的整体。

  不可或缺的功能

  到了19世纪,广场的设计有了很大改变。规划师们开始将广场的传统功能和交通汇合点的关系结合起来考虑。此时广场往往可分为两类。一类仍是传统的作为集市的小型广场。这类广场建筑设计占了主要地位。另一类则是作为交通枢纽的大型广场。它们一般呈圆型,或半圆型,多条大道由此辐射出去。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同时,这类广场独特的位置也使其成为特有的景点,站在广场中央沿着一条条街道放眼望去,可欣赏每条街道来来往往的车水马龙,像一场特有的城市戏剧正在上演。最具代表性的例子要算奥斯曼的巴黎的PlaceCharlesdeGaulle(Placedel’Etoile)了。在拿破仑三世的支持下,奥斯曼史无前例地将八条街道对称地引入了这个已经有四条大街从此延伸而出的广场,由此他建立了一条横贯东西,从罗浮宫到l’Etoile的轴线。从严格意义上失掉了广场传统的历史性意义。疏散交通已成其主导功能。

  新型广场解决了很多交通需求,但少有新城扩张很好地解决了新区和旧城之间的交通关系。以前欧洲大多数旧城改造都以宏伟计划开始,却草草收场?没有最高一级政府的支持,地方政府有限的权力和资金,地形的限制,历史古城的保护问题,土地私有制等种种限制,不难想象在图纸上跳跃的思想和灵气,不可能顺利地得以实施。再看看温州市政广场和市府大道的现况。首先说市府大道。随着房价的一路飙升和车价的节节下降,越来越多的人们会选择居住在房价稍低些的郊区。而随着温州目前市民的工作场所大多还局限在旧城。车辆拥有率的迅速上升和出入旧城的交通需求的上升势必造成大量的车流在早班高峰往市区里赶,晚班时离开市区的局面。因此出入旧城的交通要道的吞吐量尤其显得重要。而市府大道已经成为一条交通要道,因其平整,宽阔,畅通而吸引驾驶者选择这条通道。然而这里存在一个悖论:当所有的人都来选择这条路而放弃原来拥挤或路况不好的路线时,这条道路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发生堵车的现象。如果没有将工作场所分流一部分到新城,让住在新城的居民就近工作,不久的将来,在市府大道上堵车也不是怪事。远景则还须考虑人口的增长。

  必要虑及的问题

  再看看市府大道东西横穿市府广场,将广场隔成两个部分,影响广场在南北向视觉上延续性的同时,也降低了安全性。此为该广场的先天不足之一。如果仅作为交通枢纽那也罢了,但其原有设计意图应当是希望能将疏散交通和传统广场的功能相结合。

  博物馆和科技馆使用率为何这么低?市府大道是其主要出入口,其主要使用对象应该是孩子们,其目的是让我们的下一代获得课堂以外的知识,亲身体验科学的神奇,历史文化的发展。这两栋建筑的位置也暗示广场南北向的整体性,可市府大道上东西向的车流让哪位父母放心自己的孩子独自来此玩耍?当每人都在这个房价之高堪与上海或北京相比的城市因为房价或欣喜或惆怅时,有没有人想过我们的孩子连一座可以安全、自由出入的科技馆都没有?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能调整市府大道的功能,建新的大道引流。或将此段路改为步行路,至少限速以增加安全性。

  其次,广场自身的面积过大,作为广场主要标志的几幢建筑相当分散地分布在广场周围,使得比例失调,模糊,缺少整体和围合感。没有边界,广场的空旷使人置身于其中尚不能明确定位自己,更谈不上和周围的场景交融了。也因为如此广场缺乏足够的安全性。

  体现亲民职能

  广场是为市民设计的,首当其冲的使用者应当是老人和小孩。可为何少有老人来此?因为步行至广场的可及性太差,虽然市府大道上有公交车线路。吸引孩子们的东西也不多。总是听到广场管理人员在广播里大声警告骑自行车的请马上离开,有没有谁想过为什么会有孩子在这骑自行车?那是因为在这个城市里现在已经找不到几个地方能像这个广场一样提供一个没有机械车辆,安全的大型空间来供孩子们嬉玩。

  白天除了市府的工作人员中午可能会在广场上吃吃中饭,晒晒太阳外,少有人光顾。广场周围建筑功能的单一性决定了这一点。除了行政工作人员外,附近的建筑多属居住性质,这里的居民白天大都去了市区工作,更少有老人住在广场附近的住宅区里。在寸土如金的温州,这么大的广场多数时间闲置,可惜。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就被现在已经81岁的简·雅各布在她的1961年出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里就指出过了类似的不足。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道:在周边投资修建多种功能混合的建筑,让不同的时段都会有人光顾广场。市规划局的郑晓东先生大力提倡的美国新城市主义思想,也相吻合。

  对比一下温州目前所面临的困难的和一百多年前的欧洲旧城改造时遇到的限制,我们会发现,土地公有制应该让那些在19世纪欧洲流产的宏伟蓝图的作者们欢呼雀跃。从市政广场的建设说开去,现在当地政府有资金,有权力,更有义务把温州建设成真正适合居住的城市。我们面临的真正困难,是决策中如何避免再犯历代不停重犯的错误,慧眼识别出优秀的提议和规划。


文字来源: 温州晚报  作者: 沈曦霞
回复
karting
2006年02月21日 21:19:15
13楼
温州世纪广场是土人设计的,世纪广场位于城市中心区核心地带的开放型广场世纪广场位于正在建设中的温州新城市中心区的核心地带,广场南起市府路、北至划龙河,西起府西路,东至府东路,总用地面积8.3万平方米.

为方便大家讨论,我来发几张来自网络的该广场图片。

回复
karting
2006年02月21日 21:20:42
14楼
1
回复
karting
2006年02月21日 21:21:10
15楼
2
回复
karting
2006年02月21日 21:21:41
16楼
3
回复
clarkshen
2006年02月28日 18:46:10
17楼
谢谢斑竹提供这么详细的资料,收了!再发几张胶州政府广场的PP,我个人认为还是很成功的作品,不知道设计和施工的是谁,但还是有很高的水平的。
回复
clarkshen
2006年02月28日 18:53:17
18楼
再来一张
回复
hcqtds
2006年02月28日 22:00:31
19楼
做得和公园一样?
回复
clarkshen
2006年03月03日 18:46:53
20楼
没人支持,算了吧
回复
dgtlzh1
2006年03月04日 17:26:45
21楼
不像温洲的风格呀。倒跟北方政府前的劣质景观如出一撤。
都是用钱摔的,不能算艺术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