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个有实力的公司愿意与本公司合作,以新的成本低廉的“优质供水净化系统”废除1-2
wjj276
wjj276 Lv.2
2002年07月23日 09:38:32
来自于企业招聘
只看楼主

  目前,1-2%的分质供水工程被一些不负责任的厂家或公司炒的太猛啦!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怀疑这些单位是不是专业搞水处理工程的?难道1-2%的所谓“直饮水”就能充分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吗?请看看下面的一些相关论点,希望搞分质供水的单位能够真正地负起人类的健康责任!  同时,我们愿以新系统做为分质供水的替代品,与有兴趣的企业进行实质性的合作,开拓出一条真正有发展前景的优质供水净化系统的企业!

  目前,1-2%的分质供水工程被一些不负责任的厂家或公司炒的太猛啦!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怀疑这些单位是不是专业搞水处理工程的?难道1-2%的所谓“直饮水”就能充分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吗?请看看下面的一些相关论点,希望搞分质供水的单位能够真正地负起人类的健康责任!
  同时,我们愿以新系统做为分质供水的替代品,与有兴趣的企业进行实质性的合作,开拓出一条真正有发展前景的优质供水净化系统的企业!
免费打赏
wjj276
2002年07月23日 09:39:36
2楼
搞分质供水的目的是什么?
我认为,在我国,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搞分质供水,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力的限制,其自来水厂的处理水平正在逐渐滞后于人们对健康饮水的要求。尤其是由于加氯消毒而产生的三卤甲烷等“三致物”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所以企业来了个“分质供水”以保证居民的饮水安全。
但我不这么认为。既然“分质供水”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居民的饮水安全水平,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保证人体健康安全的用水不仅仅局限在“饮水”这一方面。最起码应该把洗浴用水考虑进去。因为用不安全的自来水在淋浴时对皮肤和呼吸道所造成的危害甚至大于“饮水”那部分的危害。这一点以在美国得到了证实。
而目前一窝蜂而上的“分质供水系统”由于运行成本方面的考虑(因为都以反渗透、电渗析、纳滤等为主),根本不可能把这一部分洗浴用水考虑进去。因为这样容易造成多数居民交不起水费而放弃购买这种装备了“分质供水”的楼体。
同时,处理后水属于纯净水范畴。人们长期饮用纯净水到底有益还是有害?我们暂且不去讨论。但有一点却可以得到肯定:真正健康的水应该是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有益矿物质。看小布什今年初来访华,走后在其所居的酒店里留下的美国产的矿泉水瓶就可得到证实。
所以,我认为:多数企业开发“分质供水”系统其实已经偏离了其原始的目的。这里不排除有些厂家为了炒作概念,追逐利润的可能。
真正负责任的做法应该是:开发一种崭新的、运行成本较低的“全质供水系统”,既能使广大居民付得起水费,又能达到拧开水龙头就能直接喝的要求,同时还能保证健康的洗浴用水,(由于成本低,哪怕冲厕所时浪费点这种水也无所谓)。这种一举多得的开发方向才是企业搞“优质供水(而不是分质供水)”的良好目的!!!
我目前正在公司承担该产品的开发研究。并已获得了国家专利。目前的样机正在向国家的有关权威机构申报化验手续。结果出来后希望能得到同行们的关注:))
回复
wjj276
2002年07月23日 09:41:23
3楼
分质供水( dual water supply,dual distribution systems)在国外有着长期的应用历史。国外现有的分质供水都是以可饮用水系统为城市主体供水系统,而将低品质水、回用水或海水另设管网供应,用作园林绿化、清洗车辆、冲洗厕所、喷洒道路以及工业冷却等,称为非饮用水。非饮用水系统通常是局部或区域性的,作为主体供水系统的补充。设立非饮用水系统的着眼点在于节约水资源及降低处理费用[4--8]。在这方面,国内现有分质供水系统,青岛的城市污水回用[9]、香港行政区的海水冲厕系统[10],以及其它城市的分质供水实践[11]与国外并无形式与内容上的差别。
  需要探讨的是,目前成为关注热点的“分质供水”,是指另设管网供应少量专供饮用(食)用的“纯净水”,而将城市供水作为“一般用水”。这同国内外现有的,或者说一般意义上的分质供水有着很大的区别。
回复
wjj276
2002年07月23日 09:41:51
4楼
按照我国目前的所谓“分质供水”的概念,我认为根据我们的国情,“分质供水”是完全可以搞的,但从搞“分质供水”的目的出发(充分保障和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我们有理由认为:保障人们健康的“分质”的比率绝不是1-2%的那部分“饮水”,而且专家们也建议:应该考虑人们洗浴水和平时的洗碗、洗菜及做饭水,这几部分加起来的量应该占总用水量的起码50%以上!那么,1-2%能解决问题吗?
回复
wjj276
2002年07月23日 09:42:13
5楼
那么,为什么搞“分质供水”的厂家都没把“分率”提高到50%以上?众所周知的原因是:目前的“分质供水”工艺,几乎所有的厂家都是以反渗透、电渗析、纳滤等为主,而这些工艺系统的设备投资成本、运行成本及吨水造价太高,以致于如果把“分率”提高到50%的话,即使是中产阶级,也将难以付得起每月的自来水费!
  况且,由于反渗透处理后水属于纯净水范畴,这种水的长期饮用是否对人体健康有益,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美国等发达国家供给居民的自来水可不是纯净水!)。
  所以,我提出的问题是:真正的水处理工作者应该着眼于研究和推广一种另外的“分质供水”系统,这种系统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
  1-能去除水中由于加氯消毒而引起的“三致物”及有害的重金属物质;
  2-能最大限度地去除水中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病毒;
  3-处理后水应该保留水中有益的矿物质;
  4-设备投资低,运行成本低,吨水造价低,最好使处理后的吨水造价能维持在目前的自来水费的一倍以内。
  5-可方便地实现“分质供水”的分率能达到50%以上,甚至能达到100%的全优质供水,同时居民每月的自来水费将增加不多。
  本人正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一种关键性技术已申请了国家专利的保护。系统的处理后数据目前正在接受国家级的鉴定机构--中国预防医学研究院的权威鉴定。结果合格后将会成为目前“分质供水系统”有力挑战。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