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文大事记
wnb
wnb Lv.11
2006年01月18日 20:29:11
只看楼主

一、古老文明时期(1840年以前)(一)秦以前(公元前221年以前)一、古老文明时期(1840年以前)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河流众多的文明古国。在有文字记载的五千余年历史中,有关开发河流水利、抗御洪旱灾害的斗争,史不绝书。按照现代科学技术的观点看,这些记载表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每一次取得开发河流水利的成功或抗御洪旱灾害的胜利,都莫不与正确掌握与运用水文知识有关。如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知道了“水性就下”的道理,而采取疏导措施取得了成功。李冰也“识察水脉”,修都江堰工程,立三石人水尺,建成中国最早为工程控制运用服务的水位观测站。《管子》中的河流分类、《诗经》及《书经》中的丰富水文信息、《吕氏春秋》及《黄帝内经》中的水循环论述等,为中国先秦时期的水文瑰宝。秦汉时代的测雨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中国测雨器的发明比西欧要早三百余年。随着全国人口的日益增多和水利工程的大量兴建,为防洪、航运、灌溉应用的“水则”、“水志”普遍设立,增长了对河流水文规律的认识。汉代张戎对泥沙运动的精辟论述、王充对潮汐生成的正确解释以及郦道元的《水经注》和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等,它们都是中国水文科技史上璀璨的篇章。

一、古老文明时期(1840年以前)

(一)秦以前(公元前221年以前)

一、古老文明时期(1840年以前)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河流众多的文明古国。在有文字记载的五千余年历史中,有关开发河流水利、抗御洪旱灾害的斗争,史不绝书。按照现代科学技术的观点看,这些记载表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每一次取得开发河流水利的成功或抗御洪旱灾害的胜利,都莫不与正确掌握与运用水文知识有关。如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知道了“水性就下”的道理,而采取疏导措施取得了成功。李冰也“识察水脉”,修都江堰工程,立三石人水尺,建成中国最早为工程控制运用服务的水位观测站。《管子》中的河流分类、《诗经》及《书经》中的丰富水文信息、《吕氏春秋》及《黄帝内经》中的水循环论述等,为中国先秦时期的水文瑰宝。秦汉时代的测雨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中国测雨器的发明比西欧要早三百余年。随着全国人口的日益增多和水利工程的大量兴建,为防洪、航运、灌溉应用的“水则”、“水志”普遍设立,增长了对河流水文规律的认识。汉代张戎对泥沙运动的精辟论述、王充对潮汐生成的正确解释以及郦道元的《水经注》和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等,它们都是中国水文科技史上璀璨的篇章。

(一)秦以前(公元前221年以前)

史前时期(公元前22世纪以前)

(1-1) 史前的水文考古

距今约六千年前,半坡人定居在今陕西西安城东6公里处的半坡村。该处为河流二级阶地,下距河流较近,饮水方便,又有一定高度,不易被一般洪水所淹没,周围地形平坦,土地湿润肥沃,易于耕作,出入方便。证明半坡人选择居住地时,对旱涝枯洪水变化的认识已十分清楚。另据考古发掘,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在公元前35世纪~前30世纪时已有人工水井;浙江湖州市邱城遗址下层,有公元前27世纪的九条排水沟和两条宽1.5~2米的大型引水渠。说明这些地区的居民当时已知道引用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灌溉。

传说时代(公元前21世纪前)

(1-2) 中国最早的一次洪水记载

据《水经注》卷十五·洛水载:“昔黄帝之时,天大雾三日,帝游洛水之上,见大鱼,煞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鱼流始得图书,今《河图·视萌篇》是也。”这是传说的中国最早的一次暴雨洪水记载。

免费打赏
wnb
2006年01月18日 20:29:47
2楼
(1-3) 大禹治水活动中的水文调查

在公元前21世纪前的尧舜时代,传说在黄河流域发生大洪水。为制止洪水泛滥,尧召集部落首领会议,举鲧负责平息洪水灾害。据《国语·鲁语下》记载:“鲧障洪水”,采取水来土挡的方法,治了九年,没有成功,受到制裁。舜继尧位后,又举鲧的儿子禹继承父业。禹联合伯益、后稷等部族,用“行山表木”、“准绳、规矩”等工具,“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史记·夏本纪》)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改过去“障水”为“疏导”,终于把“浸山灭陵”的洪水,分疏九河,导流入于渤海,平治了水患。

夏帝癸十年(公元前16世纪)

(1-4) 伊洛河枯水

据《竹书纪年》载:夏帝癸十年,“伊洛竭”。为黄河支流伊洛河发生枯水现象的最早记载。

商汤二十四年(公元前16世纪)

(1-5) 商汤大旱

据《竹书纪年》载:汤“十九祀(商代称年为祀)大旱,二十至二十四祀大旱,王祷于桑林,雨”。为黄河、淮河、海河流域最早的一次连旱记载。

商盘庚以后(公元前13世纪~前ll世纪)

(1-6) 甲骨文中的水情信息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甲骨文中有大量水文、气象方面的记录。有小雨、大雨、急雨等定性降水的描述,还有洹水(今河南安阳河)发生洪水等的扑卜辞。不少卜辞中有“来自西(或东、北、南)”的记载,据考古学家考证,“”指传递情报信息的人。如从边防来或从河边来,传递敌人入侵的消息或洪水暴涨的信息。

周穆王十三年至十四年(公元前989年-前988年)

(1-7) 中国最早的水文地理记述

据顾实所著《穆天于传西征讲疏》(成书于1931年)中考证:由周史官记于周穆王十三年至十四年之际的《穆天子传》[于晋太康二年(281年)与《竹书纪年》一书同时出土于汲县(今河南省卫辉市)古冢],以日记形式记述了穆王及随从于十三年闰二月自宗周(今河南洛阳)出发,经今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套入宁夏、甘肃、青海、南疆,西过帕米尔,经中亚,于十二月到达欧洲大平原之波兰华沙,休整三个月后,于十四年三月起程东归,十一月回到宗周,前后历时二年。沿途跋山涉水,行程三万五千里,所记经过之河流湖泊达19处之多,并记有雨雪风旱等天气情况。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水文地理游记著作。

周孝王七年(公元前878年)

(1-8) 长江、汉江雨雹成灾

据《竹书纪年》载:周孝王七年,“冬,大雨雹,江、汉水,牛马死。”这是长江流域雨雹成灾的最早记载。

周代(公元前ll世纪~前6世纪)

(1-9) 《诗经》中的水文气象描述

周代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不少关于泥沙、泉水、河流、天气等方面的记述。如“相彼泉水,载清载浊。我日构祸,曷云能毂?”(小雅·四月)、“径以渭浊,湜湜其沚。”(邶风·谷风),这是以水体的清浊来比喻事物的变化。“北风其凉,雨雪其雱”。(邶风·北风)、“朝于西,祟朝其雨。”(鄘风·蝃蝀),这是关于天气的记述。“沔彼流水,朝宗于海。’(小雅·沔水)、“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小雅·十月之交),这是关于河流和地震的记述。“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大雅·公刘),这是公刘为人们定居和农田灌溉而进行查勘测量、气候观测和寻找水源等活动的记述。“爱有寒泉,在浚之下。”(邶风·凯风)、“冽彼下泉,浸彼苞穰。”(曹风·下泉)、“觱沸槛泉,维其深矣。”(大雅·瞻卯)、“有冽氿(音轨)泉,无浸获薪。”(小雅·大东)、“我思肥泉,兹之永叹。”(邶风·泉水),这里“下泉”(即下降泉)、“氿泉”(即裂隙泉)、“槛泉”(即上升泉)、“肥泉”(即出同归异泉,见《词源》“肥泉”释文)等的分类,可见当时人们对地下水已有较多认识。

周幽王二年(公元780年)

回复
wnb
2006年01月18日 20:30:24
3楼
(1-l0) 泾、洛、渭河因地震河源阻塞

据《国语·国语上》载:周幽王二年,发生地震,黄河三条文流径、洛、渭河因歧山震崩,河源阻塞而枯竭。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

(1-11) 黄河第一次大改道

据《汉书·沟洫志》载:周“定王五年河徒”。该年发生罕见特大洪水。一般认为这是自大禹治水之后一千余年来有记载的黄河第一次大改道。

春秋时期(公元前7世纪~前5世纪)

(1-12) 《管子》中的水文概念

《管子》书中记载有较多的水文概念。如《度地》篇记述有对河流的分类:“水有大小,又有远近。水之出于山而流入于海者,命曰经水,水别于他水,入于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山之沟一有水一无水者,命曰谷水(季节河);水之出于他水,沟流于大水及海者,命曰川水;出地而不流者,命曰渊水。此五水者,因其利而往之,可也;因而扼之,可也。”将河流分为“经水”(干流)、“枝水”(支流)、“谷水”(季节河)、“川水”(人工河)和“渊水”(湖泊),这在水文地理学上,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河流分类概念。又如《水地》篇有:“夫水,淖弱以清……素也者,五色之质也。淡也者,五味之中也。”说到纯水无色无味,为谈为素。水能中和五味(酸、咸、辛、苦、甘)而成为淡水。据此,并对春秋诸国的水质作了评价:“夫齐之水,遒躁而复;楚之水,淖弱而清;越之水,浊重而泊;秦之水,淤滞而杂;晋之水,枯旱而浑;燕之水,萃下而弱,沉滞而杂;宋之水,轻劲而清”。说明北方河水多泥沙,含多种化学元素,以致易淤、易浑、易浊、易滞。南方河水则较清纯。在《地员》篇中,还对地下水的埋深与水质的关系作了描述。

(1-13) 最早的农业水文记载

据《周礼·稻人》载:“稻人,掌稼下地。以潴蓄水,以防止水,以沟荡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浍泻水……。”提出管农业的人要掌握灌溉水源和注意防洪,要有灌溉和排水渠系。这是中国农业水文方面的最早记载。在《周礼·匠人》中:“凡天下之地势,两山之间必有川焉,大川之上必有涂焉。凡沟逆、地阞(不平貌)谓之不行,水属不理孙(意顺),谓之不行。梢沟,三十里而广倍。凡行奠水,磐折以参伍。欲为渊,则句于矩。凡沟,必因水势;防,必因地势。善沟者水漱之,善防者水淫之。”讲到修建渠道时,要考虑水流速度、水面比降和泥沙等问题。

周定王十年至十六年(公元前597年~前591年)

(1-14) 最早利用工程水文知识的芍陂工程

周定王十年至十六年,楚令尹孙叔敖兴建“周百二十里,灌田万顷”的灌溉工程芍陂(今安丰塘),至今发挥效益,可见当时已有相当的工程水文知识。

鲁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

(1-15) 初步的工程水文知识

据《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楚蒍掩为司马,……数疆潦,规偃潴,町原防,……。”说蒍掩
为官后,计算暴雨水量,规划蓄水工程,划定防洪范围,已掌握初步的工程水文知识,并运用于
水利工程之中。

各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

(1-16) 沟通江、淮、黄的人工运河

据《左传·哀公九年》载:“秋,吴城邗(今扬州),沟通江淮。”吴王夫差(?~前473年)于公元前486年筑邗城,开“邗沟”人工运河。邗沟最初的路线是北过高邮后,折向东北,出射阳湖后又改向西北,至山阳(今淮安)入淮。充分利用了这一地区湖泊、河流相互邻近的地形和水位差不大的有利条件,而较易地开成了运河。公元前482年在淮河的支流泅水与紧邻黄河的济水之间开凿一条沟通淮河与黄河的人工运河,称菏水。也利用这一地区湖泊沼泽(如大野泽、孟诸泽、菏泽等湖)水量可相互调节,而维持一定的通航水深。这样,由长江、淮河达于黄河,形成了一条南北运河,致使江、淮下游地区水文情况复杂化。

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前3世纪)

(1-17) 最早阐明水面蒸发机制

据《庄子·徐无鬼篇》(约成书于公元前369年~前286年)载:“风之过,河也有损焉;日之过,河也有损焉。请只风与日相与守河,而河以为末始其樱也,恃源而往者也。”说明水面蒸发与风和日照有关。

(1-18) 《吕氏春秋》记冰情

回复
wnb
2006年01月18日 20:30:47
4楼
吕不韦(?~前235年)在公元前239年主编的《吕氏春秋·冬纪》篇中记有:“孟冬之月……水始冰,地始冻;……仲冬之月,……冰益壮,地始拆;……季冬之月,……冰方盛,水泽腹坚。”说明在先秦时期,黄河流域人民对冰情现象已有所认识。

(l-19) 早期对水循环的认识

《吕氏春秋·圜道》篇中提出了中国早期对水循环的概念:“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圜道也。”揭示了地处太平洋西岸的中国水循环的途径和规律。水汽从海洋不断吹向大陆,在大陆上空回旋,凝降为雨;地上、地下的水流向海洋,日夜不息,海洋也常注不满,涓滴汇合成河海,海水又蒸发为浮云,形成水的大循环。

(1-20) 《逸周书》记黄河水文变化

成书于战国时代的《逸周书·时训解》中记有黄河流域的水文季节变化。如大暑时“大雨时行”,秋分时“水始固”,立冬时“水始冰”,大寒时“水泽腹坚”等。

(l-21) 对水早规律的探索

据《史记·货殖列传》载:计然回答越王勾践(公元前480年~前473年)曰:“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大饥”。即六年属于丰收,六年属于干旱,十二年有一场大饥荒。并称“三岁处金则穰,三岁处水则毁,三岁处木则康,三岁处火则旱”。即三年处于丰收,三年处于衰落,三年处于收成较好,三年处于旱荒。百余年后战国治水名家白圭(约公元前375年~前290年)同样预测农业收成随水早十二年为一演变周期:丰收——收成不好——过渡——旱——收成较好——过渡——丰收——收成不好——过渡——大旱——收成较好或丰收——过渡。

(l-22) 早期的水文地理著作

《禹贡》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480年~前222年)。根据当时的地理知识:将全国分为九州,分别叙述各区的山岭、河流、薮泽(湖泊)、土壤、物产、民族分布及贡赋等情况。
《山海经》约成书于从春秋末年到汉代初年(约公元前500年~前200年)。除保存有大量的神话资料外,还涉及到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民族、民俗、哲学、动物、植物、矿物、医药卫生……等各个学科,“被称为是古代人们的生活日用百科全书”。(袁珂译注:《山海经全译》)。书中描述的地理位置,则以当时的楚地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其相距里数。如“南山经”中有:“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英水出焉,南注于即翼之泽。”“北次三经”中记有“教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是水冬干而夏流,实惟干河。”等的叙述多处。

秦昭裹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

(1-23) 都江堰首创石人测水位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秦蜀郡守李冰创建都江堰,将岷江水引入成都平原。早期以航运为主,兼有灌溉的效益,后来逐步演变为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工程。至迟魏晋时,已具备分水、溢洪、引水三大主要工程设施的雏形。除工程设施外,李冰还在白沙邮(渠首上游约l公里处,今为镇)作三石人,立于水中“与江神要(约定),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华阳国志》),以控制于渠引水量。这种石人水尺直到东汉建宁元年(168年)仍在采用。到宋代,“离堆之趾,旧镌石为水则,则盈一尺,至十而上,水及六则,流始足用。”宋嘉祐中(1056年)已改在宝瓶口右侧离堆石壁上刻划“水则”共十则,(一则合今31.6厘米),要求侍郎堰底以四则为度,堰顶高以六则为准。则数既用来控制堰体修筑高度,又作为河道疏浚标准,从而达到调节控制宝瓶口进水量的目的。明清以来仍以水则作为宝瓶口的水位计,只是按水位来调节控制引水量和作为维修工程的标准越来越较前精密,致使都江堰工程二干余年至今不衰,成为中国古代运用岷江水文特性兴建水利工程和巧妙地利用水位控制工程运用的创举。

回复
wnb
2006年01月18日 20:31:18
5楼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

(1-24) 最早的测报雨量制度

据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地虎秦墓出土的秦代竹简《秦律十八种·田律》(《睡地虎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载(译文):“下及时雨和谷物抽穗,应即书面报告受雨、抽穗的顷数和已开垦而末耕种田地顷数。禾稼生长期下雨,也要立即报告降雨量和受益田地顷数。如有旱灾、暴风雨、涝灾、蝗虫及其他虫害等损伤了禾稼,也要报告受灾顷数。距离近的县,由走得快的人专送报告,距离远的县由驿站传送,在八月底以前送达。”汉承秦制,汉代也有“自立春至立夏,尽立秋,郡国上雨泽”测报雨量的制度。(《后汉书·礼仪志》)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

(1-25) 灵渠工程的水文效应

秦始皇为了完成全国统一大业,克服进军岭南的运输困难,于始皇二十八年命监郡御史禄开凿灵渠,以沟通湘江与漓江之间的运道。是二干余年来岭南(今广东、广西)与中原地区的主要交通干线。灵渠由渠首、南渠和北渠三部分组成。渠首拦河坝拦断湘江上游(海阳河)以抬高水位,分水入渠,南渠与漓江沟通,北渠与湘江相连,以实现通航。拦河坝折成人字形,称大天平和小天平,平时水入两渠,洪水季节,将多余水量溢流排入湘江故道。在大、小天平的交点起和由上游海阳河深泓延伸砌成一长70米的导水堤(称作铧嘴),以劈水分流,平顺地导入南北两渠。两渠分水比例为1:2左右。海阳河多年月平均流量17.33立方米每秒,一般可保证通航的需要。灵渠上有多处分洪和节水建筑物,以保障渠道的安全和通航水深。整个工程形成有机的科学建筑群体,有效地实现了输水和通航功能。水文效应显著。

汉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

(1-26) 长江、黄河流域大旱

据《汉书·五行志》载:惠帝五年“夏,大旱。江河水少,溪谷绝。”江、河系古代史籍对长江、黄河的通称。嘉庆《四川通志·祥异》引载此条,但具体地点不明。安徽地方志则有:“太平府(今安徽当涂县)大旱,江水少,溪谷水绝。”的具体记载。

汉高后三年、八年(公元前185年、前180年)

(1-27) 江、汉大水

据《汉书·高后纪》载:高后三年,“夏,江水、汉水溢,流民四千余家。”《汉书·五行志》载:高后三年,“夏,汉中、南郡大水,水流出四千余家。”汉中郡治在今陕西汉中市,南郡治为今湖北江陵县。这是有关长江流域洪灾的最早记述。五年以后,即汉高后八年夏,又有“汉中、南郡水复出,流六干余家。南阳(今河南南阳市)沔水流万余家”的记载。

汉建元元年前后(公元前140年前后)

(1-28) 论述各河水质适于灌溉的农作物

据《淮南子·地形训》(成书于汉武帝建元元年前后)记述:“汾水濛浊而宜麻;姊水(济水)通和而宜麦;河水中浊而宜菽(豆);雒水轻利而宜禾(小米);渭水多力而宜黍;汉水重安而宜竹;江水肥仁而宜稻。”这是先民们对各条河流水质适于灌溉的不同农作物所作的研究总结。

汉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

(1-29) 黄河第一次夺淮

据《史记·河渠书》载:元光三年“河决于瓠子,东南注钜野,通于淮、泅”。当年堵口失败。这是黄河第一次南决夺淮。直到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始行堵合,计泛滥夺淮二十余年。

汉元狞三年至元鼎六年(公元前120年~前111年)

回复
wnb
2006年01月18日 20:31:51
6楼
(1-30) 井渠之始

据《史记·河渠书》载:汉武帝接受庄熊罴建议,“自徵(今陕西澄城县)引洛水至商颜(商颜山在今陕西大荔县)下。岸善崩,仍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颓以绝商颜,东至山岭,十余里间。井渠之生自此始。”又据《汉书·西域传》载:汉宣帝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汉遣破羌将军辛武贤,将兵万五千人至敦煌,遣使者按行表,穿卑鞮侯井,以西欲通渠转谷,积居卢仓以讨之。”根据王国维(1877~1927年)的考证(见《观堂集林·西域井渠考》),“……卑鞮侯井,也是井渠,似已向西传播。井渠即坎儿井。”坎儿井是在干旱地区通过地下渠道,利用地下水灌溉农田,减少水面蒸发损失的好办法,在今新疆有很大发展。

汉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

(1-31) 修白渠引泾淤灌

据《汉书·沟洫志》载:“太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复奏穿渠。引泾水,首起谷口(今云阳县治谷),尾入栎阳(在今陕西临潼北渭水北岸),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因名曰白渠。民得其饶,歌之曰:‘田於何所?池阳(今陕西泾阳县西北)、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言此两渠饶也。”说明当时泾河水含沙量大,引泾淤灌,增加土地肥力,得以增产。

汉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

(1-32) 司马迁著《史记·河渠书》首倡“水利”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年~前87年?)所著中国第一篇水利通史文献《史记·河渠书》,叙述了从大禹治洪水开始,直至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间的黄河决口、复堤及各地开渠引灌等史实,全文共1653字。文中提到黄河瓠子堵复决口工程盛况后说:“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首次提出“水利”一词。

汉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

(1-33) 岷江地震崩山壅江

据《汉书·五行志》载:成帝河平三年二月丙戌,“犍为(治今四川宜宾市西北)柏江山崩。捐江山崩,皆壅江水。江水逆流环城,杀十三人。地震积二十一日,百二十四动。”同一时期,在南安县(今乐山)熊耳峡,亦发生“山崩地震,江水逆流。”其后,成帝元延三年(公元前10年)又有“蜀郡岷山崩,壅江三日,江水竭。”的记载。

汉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

(1-34) 贾让治河三策

据《汉书·沟洫志》载:绥和二年九月,贾让应诏上书,提出治理黄河方策三种,后世称为“贾让三策”。上策是从黎阳(今浚县一带)改道北流,“徒冀州之民当水冲者,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中策是“多穿漕渠于冀州地,使民得以溉田,分杀水怒,……为东方一堤,北行三百余里,入漳水中,”从淇口至漳水筑石堤、设水门分水北流,由漳下泄。此策有三利:“若有渠溉,则盐卤下湿,填淤加肥;故种禾麦,更为粳稻,高田五倍,下田十倍;转漕舟船之便”。即淤灌改良土地,旱作改种水稻,可多增产和有通航之便。下策是在黎阳一带“缮完故堤,增卑培薄,”但势将“劳费无已,数逢其害,后患无穷”。

汉元始四年(公元4年)

(1-35) 张戎论黄河水沙关系

据《汉书·沟洫志》载:汉平帝元始四年,“大司马史长安张戎言:水性就下,行疾则自刮除成空而稍深。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今西方诸郡,以至京师东行,民皆引河、渭山川水溉田。春夏干燥,少水时也,故使河流迟,贮淤而稍浅;雨多水暴至,则溢决。而国家数堤塞之,稍益高于平地,犹筑垣而居水也。可各顺从其性,毋复灌溉,则百川流行,水道自利,无溢决之害矣。”张戎根据黄河多沙的特点,提出在春季枯水时期,停止中、上游引水灌溉,以免分水过多,造成下游河道淤积而遭决溢之患;要保持河水自身的挟沙能力,排沙入海。这是史书上关于黄河的水沙关系和利用水力冲沙的第一次记载。

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

回复
wnb
2006年01月18日 20:32:18
7楼
(1-36) 黄河魏郡决口

据《汉书·王莽传》记载:始建国三年,“河决魏郡(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泛清河以东数郡”,经濮阳、平原、济南,流向千乘入海。当时王莽以为河水东去,从此他在元城(今河北大名附近)的祖坟可不再受黄河水害,末予堵塞,以致黄河又一次大改道。

汉永元二年(公元90年)

(1-37) 王充论水循环和潮汐

东汉王充(公元27~约97年)所著《论衡》一书的“顺鼓篇”中说:“案天将雨,山先出云,云积为雨,雨流为水。”在“说日篇”中说:“雨之出山,或谓云载而行,云散水坠,名为雨矣。夫云则雨,雨则云矣。初出为云,云繁为雨,……”。在“物势篇”中说:“下气蒸上,上气下降。”对地面蒸发、行云、降雨的水循环现象作了解释。在“书虚篇”中说:“其朝夕往来……,其发海中之时,漾驰而已;入三江之中,殆小浅狭,水激沸起,故腾为涛。……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小大满损不齐同。”对河口潮汐的生成作了解释,并第一次指出潮汐生成的大小与月球的圆缺有关。比17世纪英国人牛顿(1643~1727年)提出的潮汐成因理论早1600年。(《论衡注释》,中华书局,1979年)

汉建光元年(121年)

(1-38) 许慎释“测”

东汉许慎(约公元58~147年)于建光元年完成《说文解字》一书。对“测”字解释为“深所至也”。据段玉裁(1735~1815年)注释:“深所至谓之测,度其深所至亦谓之测。”前一句指测水位,后一句指测水深。“测”字从水,则声。许慎解释“则”字为“等画物也”,注中说:“等画物者定其差等而各为介画也。”即刻划的间距相等的意思。嗣后观读水位的设备以“水则”命名。(《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汉延熹九年(166年)

(1-39) 黄河水清

据《后汉书·五行志》载:“桓帝延熹九年四月,济阴东郡,济北平原河水清。”黄河水浊,不易发生清水现象,一旦发生则认为是一种祥瑞的征兆,史必书之。清初顾炎武(1612~1682年)所著《日知录》中也提到上述记录,还记有“隋书言:齐武成帝河清元年(562年)四月河清。……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武阳郡河清数里。十二年(616年)龙门河清。……金卫绍王大安元年(1209年)徐沛黄河清。……元顺帝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十一月戊寅,黄河自平陆三门碛石下至孟津,五百余里皆清,凡七日。”

回复
wnb
2006年01月18日 20:32:45
8楼
汉建宁元年(168年)

(1-40) 重造都江堰三石人“水则”

据1974年3月在都江堰鱼嘴附近发掘出一个石人,身高2.9米,肩宽96厘米,重4.5吨,石像长袍的衣襟和两袖上刻隶书题记三行:“故蜀郡李府君讳冰,建宁元年润月戊申朔廿五日都水掾,尹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珍——“镇”之意)水万世焉。”(《文物》,1974年第7期),原李冰所立三石人水尺已毁,至建宁元年又重立。



回复
wnb
2006年01月18日 20:33:10
9楼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魏黄初四年(223年)

(1-41) 伊河洪水

据《晋书·五行志》载:“魏文帝黄初四年六月,大雨霖,伊、洛溢,至津阳城门(古洛阳城),漂数干家。”又据《水经注·伊水》载:洛阳伊阙左壁上石刻铭文:“黄初四年六月二十四日,辛巳,大出水,举高四丈五尺(约合10.9米),齐此已下。”经黄河水利委员会多次调查测量,推算这年伊河的洪水流量达20000立方米每秒。

吴赤乌二年(239年)

(1-42) 筑江苏赤山塘立石测水

据《中国水利史纲要》(姚汉源著,水电出版社,1987年)载:“相传吴赤乌二年(239年)筑赤山塘,蓄水成湖,后常引灌维修。南齐明帝时(494~498年)又大修。隋代废,唐麟德时(664~665年)又修复,后改名绛岩湖。大历十二年(777年)又修复,当时周长120里,建两斗门控制,号称灌田万顷。湖西自六朝时建有拍冈埭,控制入秦淮河水量。湖心旧有盘石,可利用它观测水位。宋庆历二年(1042年)改建石柱水则测水。”

晋咸宁三年(277年)

(1-43) 长江上中游大水

据《晋书·五行志》载:晋武帝咸宁三年六月,益、梁二州八郡国暴水,杀三百余人。七月,荆州大水。十月,荆、益、梁三州又大水。《武帝纪》载:六月,益、梁八郡水,杀三百余人,没邸阁别仓。九月戊子,荆、益、梁大水,伤秋稼。西晋益、梁二州,含今攀枝花市以下金沙江及长江上游干支流流经的大部分地区;荆州含今湖北、湖南及陕西安康、河南南阳、贵州黔东等长江中游干支流流经地区。

晋永嘉三年(309年)

(1-44) 长江、黄河流域大旱

据《晋书·怀帝纪》载:永嘉三年,“三月,大旱,江、汉、河、洛皆竭,可涉。”《五行志》载:“五月,大旱,……河、洛、江、汉皆可涉。”这是继汉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以后的又一次全国性大旱。

东晋大兴二年前后(320年前后)

(1-45) 郭璞歌颂长江水文

郭璞(276~324年)著《江赋》,除歌颂当时长江的源流、风光、文物等自然地理景观外,还作以下描述:1.水的奇特形态;2.大气、径流与海洋之间的关系;3.水量平衡和水文循环。此文本届古代文艺作品,作者精于古文字学和训诂学,故所用古字和僻典较多,行文也很艰涩,且有错误和糟粕,但其中水文地理和水文基本概念部分,尚能符合现代科学原理。(肖统《文选》)

东晋永和四年(348年)

(1-46) 中国早期的水文地理著作《华阳国志》

东晋常璩(约291~361年)撰《华阳国志》,共12卷,附录l卷。记述今陕南汉中、甘南及川、滇、黔等长江上游各省自远古到东晋永和三年(347年)问的建制沿革、统辖郡县之境域、道里、土地、水文地理、水利、物产、民俗及人物等史事。史料精详,为中国现存早期的水文地理著作之产。

东晋太和六年(371年)

(1-47) 太湖大水

据《晋书·穆帝纪》载:海西太和六年六月,京都(今南京市)及丹杨(即今丹阳,在南京市西南)、晋陵(今江苏常州市)、吴郡(今苏州市)、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临海(在浙东沿海)并大水。《晋书·五行志》载:“海西太和六年六月,京师大水,平地数尺,浸及太庙。丹杨、晋陵、吴郡、吴兴、临海五郡大水,稻稼荡没,黎庶饥谨。”

东晋太元十九年至二十一年(394~396年)

回复
wnb
2006年01月18日 20:33:39
10楼
(1-48) 长江中游连年大水

据《晋书·五行志》载:晋太元十九年七月,“荆、徐大水,伤秋稼。”二十年六月,“荆、徐又大水。”二十一年“五月癸卯,大水。”三年后,即晋隆安三年(399年),“五月,荆州大水,平地三丈。”东晋偏处江南,大部领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荆州地处长江中游,辖今四川东南部,湖北、湖南大部,贵州、广西、广东的一部分及河南信阳县。

东晋元兴三年(404年)

(1-49) 南京潮涌大水

据《晋书·五行志》载:元兴三年二月,“己丑朔夜,涛水入石头。漂没杀人,大航流败。”“庚寅夜,涛水入石头。商旅方舟万计,漂败流断,骸胔相望。江左虽频有涛变,未有若斯之甚。”南京自东晋永和七年(351年)以来,有多次“涛水入石头”、“毁大航”、“漂杀人”的记载。或发生在六、七月,或发生在二、三月,而较多发生在十二月。

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年)

(1-50) 何承天论水循环

据《宋书·天文志》载:何承天(370~447年)《论浑象体》一文中关于水循环的一段描述:“百川发源,皆自山出,由高趋下,归注于海。日为阳精,光耀炎炽,一夜入水,所经燋竭,百川归注,足于补复。故旱不为减,浸不为溢。”

梁天监十五年(516年)

(1-51) 淮河浮山堰溃决成灾

据《资治通鉴·粱纪》载:梁天监十五年夏四月,淮河上第一次建成一座大型拦河坝,大坝南起浮山,北抵巉石(在今苏皖交界处的浮山峡内),总长九里,大坝底宽一百四十丈(约336米)、顶宽四十五丈(约108米)、高二十丈(约48米),坝顶栽植杞柳。同年九月,“淮水暴涨堰坏,其声如雷,闻三百里,沿淮城戌村落十余万口,皆漂入海。”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

(1-52) 郦道元的水文地理巨著《水经注》

郦道元(?一527年)所著《水经注》,乃以《水经》(作者、时代均不详)为主干,作了40倍于原书的补充和发展而自成巨著。《水经》所引河流137条,共7000余字,而《水经注》所引河流多达5000条以上,达30。3万余字,共40卷。《水经》所述水道源流,相对简略,而郦注则逐一记述河流源头、流经地区、流域地形、水文、气候、土壤、矿藏、农业、水利、地理沿革、历史故事、碑刻题记等,旁征博引,详加考证,引用书籍多达437种。记录了大量碑文题刻,赖以保存许多珍贵的原始文献。如《河水》注中,对黄河干流龙门水流形态作了精彩描述后说:“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迫也。”所说“慎于”为慎到,先秦早期的水利家,“流浮竹”,即用竹制浮标测量流速。可见中国早在二千多年以前,已用浮标施测流速。只是当时无计时工具,以比拟物速如“驷马”、“竹箭”的速度来比流速的大小。这是中国用浮标测速的最早记载。《水经注》集中了中国六世纪以前地理学著作之大成,为历史地理学、水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考古学、水利学等方面的重要文献。

回复
wnb
2006年01月18日 20:34:15
11楼
(四)隋唐五代时期(581~960年)

唐武德六年至七年(623~624年)

(1-53) 雅砻江下游崩山堵江

据《旧唐书·五行志》载:武德六年“七月二十日,巂Q州山崩,川水咽流。”《新唐书·五行志》载:武德七年“七月,巂州地震,山摧壅江,水噎流。”唐代巂州包括今安宁河流域及雅砻江下游,北及大渡河南岸。山崩堵江以致“川水咽流”,主要崩山地区应为雅砻江下游河段。

唐长寿元年(692年)

(1-54) 相思埭中的工程水文学

据《新唐书·地理志》载:“有相思埭,长寿元年筑,分相思水,使东西流。”为沟通柳江与桂江间的人工运河,近代称“桂柳运河”。系利用漓江支流良丰江和柳江支流洛清江的二级支流相思江之间无明显分水岭地形,且有地下水自岩洞中流出,水量不大,常年不竭,为运河基本水源。运河两岸石灰岩地貌遍布池沼洼地,洪水时期,水量蓄积地面,同山坡水流汇集一起,为运河的补给水源。分水塘在运河中部,以东称东陡,水向东流入良丰江;以西称西陡,水向西流入相思江。运河坡度平缓,良丰江水涨,江水可通过运河泄入相思江;相思江水涨,江水可通过运河泄入良丰江,有平衡水量和排洪的作用。相思埭的建成,可直接沟通桂林同广西西北部和贵州东南部的水运,以免沿漓江至梧州再溯流而上的回运路程。

唐广德二年(764年)

(1-55) 川江枯水题刻——中国历时最长的枯水位记录

长江上游川江涪陵城下,江心水下岩盘上有石刻双鱼,双鱼位置约相当于一般最枯水位。岩盘长约1600余米,宽15米,名白鹤粱。梁上双鱼侧有石刻题记:“广德元年(据考证应为二年)二月,大江水退,石鱼见,郡民相传丰年之兆。”764-1949年间石上共刻有72年特枯水位题记。川江枯水石刻,除涪陵白鹤梁外,尚有江律莲花石、渝州灵石及云阳龙脊石等多处。莲花石在江津川江主航道北侧礁石上,1978年曾出露。灵石在重庆朝天门嘉陵江、川江汇口脊石上,有汉、晋以来17个枯水年石刻文字。龙脊石在云阳城下江心,有自宋至清题刻170余段,有53个特枯水位记录。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历时最长的实测枯水位记录。

唐建中元年(780年)

(1-56) 重申州县应报雨情水情

据《唐会要》载:“诸司应送史馆事例:祥瑞、天文祥异、有年及饥并水、旱、虫、霜、风、雹及地震、流水泛滥。户部及州县每有,即勘其年月日及赈贷存恤同报。建中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史馆奏;前件事条虽标格式,因循不举,日用已深。伏请申明旧制,各下本司。从之。”早于建中元年以前的唐朝前期,全国各州县即已有测报雨情水情的制度。

(1-57) 陆羽评分饮用水水质

陆羽(733~804年)著《茶经》评分天下水质为20个等第,认为:“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按水源指出:“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浸流者上,”“其江水,取去人远者”次之(即在远离人烟而污染少的地点),井水属浅层地下水为下。通过煎茶用水,从味觉、嗅觉和水色等对饮用水的水质进行评价。

唐兴元元年(784年)

(1-58) 陕、豫、冀大早

据《新唐书·五行志》载:“兴元元年冬大旱,贞元元年(785年)春旱无麦苗,至于八月旱甚,灞、滻将竭,井皆无水。”“春大饥,东都、河南、河北斗米千金,死者相枕。”即陕西、河南、河北于公元784~785年冬、春、夏至于秋连旱,大饥。

唐贞元八年(792年)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