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一组轻钢结构现场照片
13583516300
2006年01月16日 10:32:07
来自于工地图片
只看楼主

图一,墙体和基础连接方式:抗拔连接件(一般用直径16的地脚螺栓) 抗剪螺栓有用膨胀螺栓或者直径12左右的地脚 螺栓


图一,墙体和基础连接方式:抗拔连接件(一般用直径16的地脚螺栓)
抗剪螺栓有用膨胀螺栓或者直径12左右的地脚
螺栓

1137378719474.jpg

免费打赏
13583516300
2006年01月16日 10:32:43
2楼
图片二:墙体构造做法
回复
13583516300
2006年01月16日 10:33:12
3楼
图三:楼梯做法 当然这张显示的是算不上好的,浪费刚料不说,用弱轴来受弯显然不是明智的做法。大家可以参考,呵呵,其实有很多更好的做法,我就不一一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下交流
回复
13583516300
2006年01月16日 10:33:41
4楼
图四:铺上OSB板的 楼梯形式
实际上有些楼梯踏步用木板做更好。至于有人质疑说轻钢结构用木结构的
楼梯影响其整体防火等级,我个人认为可以将楼梯排除为结构之外
再说家具不大都是木料的?嘿嘿,这么解释相信是可行的吧
回复
13583516300
2006年01月16日 10:34:06
5楼

图五:图中用工字钢做主梁,薄壁C型钢做次梁
做法相当简单明了
但是要注意了:
我个人觉得在轻钢结构中运用普钢(或者重型钢),实际上违背了轻钢结构的理念。我们都知道,轻钢结构起源木结构,最独特的特点是用密肋型轻钢龙骨作为结构主体骨架,采用小而多的螺钉(或者螺栓)连接,其优势是依靠众多的龙骨和梁来承受荷载,依靠众多的螺钉保证节点安全,这样分散荷载的方法和我们传统的独柱(梁)立千金的结构理念正好是背道而驰的!
另外,实际上在轻钢结构中用重型钢总有些不伦不类,图中实际上已经是相当利落的做法,我见过有些工地,那叫一个“乱”!
其实,在大跨度或者结构布置设计时承担重大荷载的局部,我们还是可以想办法避免用重钢的,比如说将主梁用组合截面梁或者桁架梁的形式!我计算过许多这种情况的梁,基本都能解决!
回复
13583516300
2006年01月16日 10:34:43
6楼
图六:屋面桁架形式,其实做法很多。图片中采用的是节点板和螺栓连接的
形式。说来说去,现在有很多专家或者开发商很重视用钢量。动不动就拿用钢梁说话,那么我们结构优化的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屋面桁架了!图中涉及到的做法有利有弊。大家可以仔细想象!
其实现在很多用机器生产和软件控制的系统(CAM)智能化程度已经很高,桁架做法也相对有优势。我接触的CAM软件和机器总体说来新西兰的设备还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回复
13583516300
2006年01月16日 10:35:09
7楼
图五:图中用工字钢做主梁,薄壁C型钢做次梁
做法相当简单明了
但是要注意了:
我个人觉得在轻钢结构中运用普钢(或者重型钢),实际上违背了轻钢结构的理念。我们都知道,轻钢结构起源木结构,最独特的特点是用密肋型轻钢龙骨作为结构主体骨架,采用小而多的螺钉(或者螺栓)连接,其优势是依靠众多的龙骨和梁来承受荷载,依靠众多的螺钉保证节点安全,这样分散荷载的方法和我们传统的独柱(梁)立千金的结构理念正好是背道而驰的!
另外,实际上在轻钢结构中用重型钢总有些不伦不类,图中实际上已经是相当利落的做法,我见过有些工地,那叫一个“乱”!
其实,在大跨度或者结构布置设计时承担重大荷载的局部,我们还是可以想办法避免用重钢的,比如说将主梁用组合截面梁或者桁架梁的形式!我计算过许多这种情况的梁,基本都能解决!


本人也在搞轻钢住宅设计,接触的实际工程也不少。国外的这套体系的基本概念就是密梁密柱型的,而且开间跨度都相对比较小,但是发展到中国来的时候就做了很多变化,一味的追求大开间、大开洞(一般都是富人住的),从而导致给我们结构设计带来了很多不便和麻烦。比如开间加大就会导致为了满足刚度要求从而增大用钢量;比如大开洞就会要抽掉很多墙架柱(龙骨),有时多片C型组合也无法满足要求时,如果想采用桁架但矢高又不够,此时就必须采用普钢解决!

回复
jonedi
2006年01月16日 23:24:28
8楼
希望楼主详细介绍一下,轻钢结构的起源,优缺点,结构设计难点等问题。谢谢
回复
13583516300
2006年01月20日 13:43:39
9楼
好的,多谢版主提醒,我会尽快总结
回复
bs5910
2006年09月05日 09:11:02
10楼
图五:图中用工字钢做主梁,薄壁C型钢做次梁
做法相当简单明了
但是要注意了:
我个人觉得在轻钢结构中运用普钢(或者重型钢),实际上违背了轻钢结构的理念。我们都知道,轻钢结构起源木结构,最独特的特点是用密肋型轻钢龙骨作为结构主体骨架,采用小而多的螺钉(或者螺栓)连接,其优势是依靠众多的龙骨和梁来承受荷载,依靠众多的螺钉保证节点安全,这样分散荷载的方法和我们传统的独柱(梁)立千金的结构理念正好是背道而驰的!
另外,实际上在轻钢结构中用重型钢总有些不伦不类,图中实际上已经是相当利落的做法,我见过有些工地,那叫一个“乱”!
其实,在大跨度或者结构布置设计时承担重大荷载的局部,我们还是可以想办法避免用重钢的,比如说将主梁用组合截面梁或者桁架梁的形式!我计算过许多这种情况的梁,基本都能解决!


本人也在搞轻钢住宅设计,接触的实际工程也不少。国外的这套体系的基本概念就是密梁密柱型的,而且开间跨度都相对比较小,但是发展到中国来的时候就做了很多变化,一味的追求大开间、大开洞(一般都是富人住的),从而导致给我们结构设计带来了很多不便和麻烦。比如开间加大就会导致为了满足刚度要求从而增大用钢量;比如大开洞就会要抽掉很多墙架柱(龙骨),有时多片C型组合也无法满足要求时,如果想采用桁架但矢高又不够,此时就必须采用普钢解决!
回复
880857
2007年06月13日 20:31:56
11楼
刚非常感谢楼主能够与大家分享,一定会好好学习。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