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悬吊管有点费解,但最后总结为按0.17好
three_coins
2010年09月20日 23:53:40
只看楼主

书上的概念有些乱,其中表述的“两端的压力差”不太好,易造成造成儿子与爸不分辈份。另外"重力无压流"有时会简称为"重力流"。而标准概念中"重力流"包括"重力无压流"与"重力半有压"。这也造成儿子与爸不分辈份。按最新的理解,总体感觉这个是0.17比较合适。。。但提出两个小意见:1、秘书P732,31行的“重力流”与18行标题的“重力流”出现了儿子与爸名字一样。不过这个看书要是看细了,应该是可以躲避的。31行的应该是指重力无压流。这个最好是不能简称。否则与爸名字一样了。

书上的概念有些乱,其中表述的“两端的压力差”不太好,易造成造成儿子与爸不分辈份。
另外"重力无压流"有时会简称为"重力流"。而标准概念中"重力流"包括"重力无压流"与"重力半有压"。这也造成儿子与爸不分辈份。

按最新的理解,总体感觉这个是0.17比较合适。。。

但提出两个小意见:
1、秘书P732,31行的“重力流”与18行标题的“重力流”出现了儿子与爸名字一样。不过这个看书要是看细了,应该是可以躲避的。31行的应该是指重力无压流。这个最好是不能简称。否则与爸名字一样了。
2、关于总能量的表述中,位置水头再加上另一个东西,这另一个东西用“两端管内的压力差”也容易造成儿子与爸不分辈份的混淆。不过书看仔细了,理解其中的意思了,也是可以回避的。


总之,咱也没看细这块。。。另外,这个表述确实也有不科学的地方。

[ 本帖最后由 three_coins 于 2010-9-30 21:56 编辑 ]
three_coins
2010年09月21日 09:56:32
12楼
大家理解一下,是不是题目本身就是错的? 有没有这个可能??

关键是“起点与终点的压力差0.5” 与 “重力流”就相当让人费解。

以重力流为大前提,其实这个题目放大了看,完全类比雨水管道与检查井的构造。

这个两头压力差0.5米,相当费解。。。

至于自然坡降0.2米,这个很正常,很常规,很好理解。
回复
three_coins
2010年09月21日 10:38:44
13楼
麻烦大家再讨论讨论。一是原因是咱们弄明白。
另一个原因是如果出题的不严谨,可能还要考虑都给加两分呢。。。
这考试实在不想陪它了。恶心的很。
回复
kjj0305
2010年09月21日 11:41:07
14楼
重力流的水力坡度就是管道坡度!
回复
three_coins
2010年09月21日 11:56:14
15楼
那两边的水压差从何而来?又指什么?
回复
hey0303
2010年09月21日 12:53:30
16楼
这题目我也看不明白。感觉题目出题不够严谨,要是考试老喜欢钻一些这样的空子来考考生,我觉得真的没很大意义,脱离现实
回复
随风
2010年09月21日 12:58:49
17楼
我也是看了第五版教材180和194页区分了重力无压流和重力半有压流--规范都没见有这说法,然后第一这题目题面写重力流--没区分无压还是半有压--但题目中有个两端压力差--那就当它是半有压流了,第二根据180页得名词解释:重力无压流雨水由自由堰流入管道,半有压流由雨水斗流入--那图中画的是雨水斗也就当它是半有压流了,但我也没搞清管中的流动状态为啥和是自由堰还是雨水斗流入有关系。
既然都指向半有压流那就按0.7吧
规范上194页那句话页让人费解,它直接写“重力流”的水力坡度按管道敷设坡度计算,重力有压流按....前面这句连重力“无压”流无压两个字都省了,要是直接按这句话我还真想选0.2,可又说不清这0.5是哪来的,就只好蒙个0.7了---概率高点
回复
zrw_hunter
2010年09月21日 14:53:34
18楼
五版教材上那个什么(h+△h)/L就是:说错吧也不能说错,但似是而非是肯定的。

[ 本帖最后由 zrw_hunter 于 2010-9-23 04:15 编辑 ]
回复
zrw_hunter
2010年09月21日 14:56:31
19楼
。。。。。。。。。。。

凑合着弄过算了,何必较真那多呢。。。

[ 本帖最后由 zrw_hunter 于 2010-9-23 04:15 编辑 ]
回复
three_coins
2010年09月21日 15:01:12
20楼
。。。。。。。。。。。。。。。。。。。。。。。。。。。
。。。。。。。。。。。。。。。。。。。。。。。。。。。
无语中。。。哎。。。
回复
three_coins
2010年09月21日 15:22:27
21楼
我一会再来发个帖子。。。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