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暖通多年潜水感叹
iwanturlove
2010年09月16日 13:28:17
来自于中央空调
只看楼主

我是06年注册的,但到目前为止,我发帖不过30,其中今天就发了7,8个,不是不想发,只是觉得这里的回复,讨论的问题大多是比较浅,并没有一个完整正确的答案就不了了之,我也往往因为时间问题或能力问题,没有兴趣做长篇大论的论述。总感觉中国人做工程还是缺乏细致,科学的方式,经验主义盛行,理论和实践脱节等等。我是理论主义者,但发泄越来越多的计算和最后施工测量出来的结果有较大偏差,尤其是风系统的阻力计算和水泵的扬程计算。

我是06年注册的,但到目前为止,我发帖不过30,其中今天就发了7,8个,不是不想发,只是觉得这里的回复,讨论的问题大多是比较浅,并没有一个完整正确的答案就不了了之,我也往往因为时间问题或能力问题,没有兴趣做长篇大论的论述。

总感觉中国人做工程还是缺乏细致,科学的方式,经验主义盛行,理论和实践脱节等等。我是理论主义者,但发泄越来越多的计算和最后施工测量出来的结果有较大偏差,尤其是风系统的阻力计算和水泵的扬程计算。

我固执的认为理论是不会错的,这是科学和真理,错的是安装的方式,设备材料的参数和测量工具的精确度。我还没有发现过风机和其曲线图有相当吻合的情况,辛辛苦苦计算的管道阻力,最后换来的是风量偏小一半,我现场做过测量,在一个普通的三通2端,风阻居然达到70Pa,这是计算时不可能想到的,最后我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安装的问题和气流相当紊乱的情况造成的。有太多的弯头一个接一个,气流都是相当紊乱,叠加起来,其损失就大大超过了实验室测出来的值。当然,我现在还没有完全弄清楚,手册上这些局部阻力数据具体是在怎样的条件下测量的。

空调系统最基本的就是负荷计算和风/水平衡,我很想和高手一起讨论下如何把这个最基本的负荷计算控制在最小的放大系数内以及如何把风平衡水平衡做好,我觉得这是暖通工程师目前最需要掌握的。我自己用excel做了个负荷计算表格,研究了很长时间,发现维护结构的计算再准确,设备发热量一估算就前功尽弃,而工业项目设备的发热量往往是占主要的。

论坛里所谓的软件,99%都是无用的,我下载了无数,全部扔到垃圾桶,我建议大家还是用excel形式的表格编制软件,使用方便的多。

累了,再叙。
免费打赏
getoc
2010年09月20日 11:57:51
12楼
电器散热还是可以做的比较准的,只要甲方有数据给
回复
yangwei0420030141
2010年09月20日 15:28:15
13楼
也都知道估算值偏大,但是也没人敢用那么小的计算值。实际的工程和你理论的并不完全一样。特别是现在的工程,图纸一直改动没完。说不定围护结构等都在改动。敢问,每改动一次你都重新计算一次?你是否有那个时间?你计算的所谓的理想值你敢用否?再者,你翻翻看,应该知道同一个弯头或者三通等的阻力系数不同的教材都是不同的值,如何取?
回复
chengdt
2010年09月20日 16:22:50
14楼
赞同楼主的某些想法,辟如我在做工程时,也常常发现阻力计算出来的数值与实际相差很多,还有风机的性能曲线,很难与厂家提供的吻合。
回复
蛋又不疼了
2010年09月20日 18:05:47
15楼
负荷计算一直在进步,这也是我们专业唯一可以拿的出手的东西了吧。比起建筑结构,专业地位太低了
回复
hvac_2008
2010年09月20日 21:55:24
16楼
计算的再完美,结果可能差别很大
我们是搞工程设计,不是科学研究
当然计算必须与经验结合来看
回复
mybinks
2010年09月20日 23:15:01
17楼
最近看了一些大院做的大项目,发现他们的冷负荷取值,风机压力取值都和理论很接近,很多人会觉得偏小,但如果认真计算过几个工程,就会发现的确只要这么点就够了。
不过大项目一般施工质量有所保证,材料也不会用的太差,一般项目还是要综合考虑一下。
回复
qipeng9344
2010年09月21日 09:13:43
18楼
楼主治学严谨,在下佩服
回复
panzhengxiongwj
2010年09月21日 15:50:48
19楼
都不好意思说你。
不要妄想用理论来理论现实。所谓的理论计算都会有问题,说实话你们所计算的负荷值,究竟代表什么时候的负荷。“准”如何定义,你们所说的准确,只不过是和规范一致而已。也就是说尽量保证最大负荷就可以了,所有的管道 设备 风管的选择都是以这个为依据。另外居然还有人讨论风机曲线的问题。说实话这个已经不是你们设计院考虑的事情了。设计院负责全年能耗吗,你复杂设备订购吗,你能说出你需要的设备所有的参数吗,即使说出来了,你也买不到。我现在越来越发现设计院和绘图匠没有什么区别。现在自动控制和暖通全通的我看整个上海都不多。不要一天到晚把眼光集中在什么负荷上面,按照推荐算法,算了以后调整一下。就可以了,有必要去考虑是否精确吗,你的精确说不定就会让整个项目失败。正如现在的东西越来越不经用,为什么,精确啊。什么东西都是刚刚好。到最后都是问题。眼光尽量放在,如何分区,如何确定系统,如何以后运行方便,维护方便,如何配合各专业。这样才是特色啊。你把负荷算准了,是特色吗。大一点就会出问题了吗。当然,你不能大到离谱,(我想只要是通过计算了的,不至于大到离谱的状态)。发现现在的设计院真是泛滥,是个人都可以做设计。暖通界缺少大师太久了。以前在学校的时候,看看别人好像很不得了。现在才发现都是理论派。理论派光讲究如何精确,你看看那些博士们的论文,居然微积分,矩阵都用上了,去搞那个水利平衡,我当时还用MATLAB编了个水力平衡的程序呢,后来才发现太扯淡了。用来忽悠人还是可以的。当然,那是专家们一直都在干的事情。记得我在知网上面下了很多关于水力平衡,负荷计算,以及系统控制的论文。前后都有几百篇。最后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咱们方向搞错了。方向不在于精确。而在于如何处理不精确。不好意,说的太多了,以后再说
回复
allwilling
2010年09月21日 17:25:23
20楼
赞叹楼主的认真和严谨,支持你。我也认为现在国人的职业道德太缺失了,很少人想着把工作认真的做好。
回复
hjlzd007
2010年09月21日 20:52:10
21楼
希望论坛发展越来越好吧!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