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国三大建筑名校布局“中国流”
yywithss
yywithss Lv.8
2005年12月25日 14:37:38
来自于学生专栏
只看楼主

《中国建设报》: 在流派决定建筑风格的年代,清华、同济、天大无疑是培养建筑师和建造师的三大摇篮,无论是遍布在各地建设主管部门的行政精英,还是领导着建筑大企业的高层技术管理人员,三所名校的学术地位和治学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它对专业知识的传播上,从更大范围和更高角度俯瞰,其品牌背后的影响力有可能决定着建筑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技术流派的走向。      四月的一场春雨,把地处清华工字厅后门的“水木清华”洗刷得更加壮美秀丽。在一片灿烂的桃花前,中国工程管理高层论坛的46位代表纷纷在此合影留念。

《中国建设报》:
在流派决定建筑风格的年代,清华、同济、天大无疑是培养建筑师和建造师的三大摇篮,无论是遍布在各地建设主管部门的行政精英,还是领导着建筑大企业的高层技术管理人员,三所名校的学术地位和治学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它对专业知识的传播上,从更大范围和更高角度俯瞰,其品牌背后的影响力有可能决定着建筑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技术流派的走向。
  
  四月的一场春雨,把地处清华工字厅后门的“水木清华”洗刷得更加壮美秀丽。在一片灿烂的桃花前,中国工程管理高层论坛的46位代表纷纷在此合影留念。

  与其说这场聚会是在寻找大学“同桌的你”,还不如说是在回忆母校带给他们的荣誉和骄傲。记者在这些代表相互交换名片时无意间发现,参加聚会的大部分校友都已是业界的技术专家和高管人员,有些名字甚至是那么耳熟能详,而在这批建造英才中,很多人的教育背景派生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天津大学。为了让更多项目经理走近建造业的最高殿堂,本刊勾勒了上述三所名校的专业轮廓和学术流派,以帮助读者阅读他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免费打赏
yywithss
2005年12月25日 14:38:16
2楼
清华大学:中西兼容 古今贯通
  
  当代中国建筑业的最高理论学术平台当属清华,在学术成就的百年积累过程中,以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为代表的清华学者,奠定了清华建造流派的“中西兼容、古今贯通”。此后,在梁思成、吴良镛、关肇邺等几代前辈的“行胜于言”下,培育出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

  说到清华的建筑和土木工程,必先交代两所学院的成立背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前身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创建于1946年10月;1988年在建筑系基础上建立了综合实力更强的建筑学院,而土木水利学院的诞生要稍晚一些,她重新组建的日子是2000年,由过去的土木水利类学科系、所合成,建立了另一所与建造更为密切的专业学院。

  目前,建筑学院有3个系:建筑系、城市规划系和建筑科学技术系;5个研究所: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景观园林研究所、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建筑环境与设备研究所。而土木水利学院与建造业有关的系有:建筑工程管理系和土木工程系。

  据了解,建筑学院的建筑专业本科,建筑设计及理论专业硕士,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教学,已通过全国高校专业教育评估,可授予建筑学学士、建筑学硕士学位及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

  1981年起,建筑学院还陆续获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以及建筑技术科学4个二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起,再获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随着建筑业的拓宽,新成立的建筑技术科学系可授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工学学士,以及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博士学位。

  目前,建筑学院以培养高质量的建筑与建筑设备专业人才为主要任务,学生不仅知识结构全面,专业素质高,大部分已成为建筑企业的技术骨干和高管,其中一些还担任了政府部门和研究单位的领导工作。

  建筑学院是大师云集的殿堂,不仅本院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3名,还聘请了建筑大师贝聿铭、丹下健三为名誉教授。一方面,学院贯彻理论研究与设计规划创作紧密联系,实行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方针;另一方面,牢牢把握国家城乡建设中的重大课题,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在建筑学、建造学各个领域全面协调发展,其整体水平始终处于学术前沿。学院曾承担数十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内容涵盖区域、城市、村镇研究,居住问题研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室内设计研究,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景观园林研究以及建筑技术科学研究等。

  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以梁思成为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以及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及文物建筑保护研究》;吴良镛主持的获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世界人居奖的北京菊儿胡同试验项目,以及已成为国内建筑师普遍推崇的《广义建筑学》。此外,关肇邺主持的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设计建造,除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外其业界的声誉也十分卓著。近十多年来,建筑学院出版了百余部指导建筑师和建造师学术创新的著作,如《梁思成文集》、《清华大学建筑学术丛书》,先后获国家优秀图书奖励。学院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合办的《世界建筑》创刊20年来已发行500多万册,是国内建筑界和建造界的核心学术刊物。学院建筑物理实验室是全国高校惟一的建筑物理环境检测中心。

  建筑学院还与许多国际知名大学的建筑院系建立了广泛的学术合作交流,如美国哈佛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法国维尔曼建筑学院、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斯特加特大学、比利时列日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平均每年有几十位外国建筑师来院做学术报告。与此同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还与建筑学院有着长期的学生交流活动。近年来,研究生和本科生也有机会到一些发达国家进行学术考察和交流,并定期选派部分研究生到比利时、丹麦等进行联合培养。

  除开设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建筑结构、建筑物理外,学院还在人文历史,如中国古代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方面加强外延训练。为了向企业输送实用人才,他们还讲授包括古建筑测绘、工地实习、CAAD、建筑构造等课程,知识涉及生理学、心理学、气象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社会学、美学等,其发展方向越来越向交叉领域拓宽。更重要的是,学院的建筑通风工程、洁净技术、建筑给排水、建筑电气等必修课和选修课,为建造师的现场项目管理提供了更宽广的思路和方法。

  建筑学院的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制,同时强调学术沙龙气氛,如果项目经理到学院学习培训,可按不同研究方向组成学术沙龙小组,定期进行学术交流,有效拓宽了学生的团体意识和科研协作能力。用一句通俗的话表达,清华建筑和土木工程的培养方向是更高质量的建筑双向和复合型人才。

  
回复
yywithss
2005年12月25日 14:38:34
3楼
同济大学:同舟共济 自强不息
  
  同济大学创建于1907年,早期为德国医生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取名“同济”意蕴合作共济。1912年增设工学堂,1923年改名为大学,1927年正式定为国立同济大学。抗战期间曾内迁经浙、赣、滇入川,1946年回迁上海并发展为以拥有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海内外的综合性大学。

  1950年,上海交大、复旦、圣约翰等11所高校的土建系并入同济;1952年,经过院系调整后的同济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最大、专业最全的工科大学;1954年,学校由高教部划归城建部和建工部双重领导;1958年改由建工部领导;1960年6月被列为建工部重点高校。

  1978年,经中央批准恢复对德交流,在中科院学部委员李国豪校长倡导下,实行了“两个转变”,即:土木为主的理工科大学向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转变;普通高校向中外文化交流“窗口”的国际性大学转变。

  1995年,教育部宣布学校与上海市合作,实现新的“共建”模式。为了整合教学资源,1996年,上海市政府将上海城市建设学院、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并入同济;2000年又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至此,新同济的战略整合工程基本划上了圆满句号。

  同济大学的博大精深,有许多方面出自其建筑与城市规划、土木工程专业。实际上,无论学校怎么调整和整合,这些专业一直是同济的“顶梁柱”。从某种角度审视,同济更是中国建筑和土木工程的代名词。特别是经中德政府批准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中德学院,以及与法国巴黎高科大学集团合作举办的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都对同济保持中西结合创造了条件。

  同济大学以“严谨、求实、团结、创新”为校训,并以“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逐步形成自身的五大办学优势,即历史悠久、学风严谨、师资实力雄厚的传统优势;建筑、土木、环境、交通领域水平居先的四大学科优势;博采众长,对欧交往“窗口”的国际交流优势;立足上海、紧密结合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地域优势;直属中央、服务于全国经济建设特别是全国重点工程建设主战场的专业优势。

  目前,学校共有81个本科专业、151个硕士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授权点58个,13个博士后流动站,各类学生5万多人,教学科研人员4200多人,其中中科院院士6人,工程院院士7人,教授等正高级职称者530多人,副教授等副高级职称者1300多人。作为国家重要的科研中心之一,学校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4个。

  近年来,同济大学正在探索并逐步形成独具有特色的现代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确立“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全面素质教育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往”四大办学功能协调发展,努力强化服务社会的功能,实现大学功能中心化。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地区经济重点需求为指针,促进传统学科高新化、新兴学科强势化、学科交叉集约化。与产业链紧密结合,形成优势学科和相对弱势学科互融共进的学科链和学科群,构建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体系。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的过程中,争取更多的建筑和土木工程“单项冠军”,提升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

  
回复
yywithss
2005年12月25日 14:38:56
4楼
天津大学:肇基学府 洋洋大风
  
  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的天津大学,其前身为北洋大学,1951年经院系调整定名为天津大学。建校100多年来,天津大学秉承“实事求是”的校训,为祖国培养了10万余名高级人才,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等知名学者曾在此执鞭任教。在18个天津市重点学科中,建筑、建筑设计及理论学科享誉中外,形成了“博、深、新”的建筑人才培养机制。

  工程学、铁路建造专业是天津大学的立校之基。中日甲午海战之后,当时的天津海关道盛宣怀通过直隶总督王文绍,禀奏清光绪皇帝设立新式学堂,校址在天津北运河畔大营门博文书院旧址。从此诞生了中国近代的第一所大学。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又设铁路学堂,上述学科皆为当时中国社会所急需,因此体现了这所大学“兴学救国”的创办宗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北洋大学堂分设土木工程、采矿冶金和法律三个学科,后应外交需要附设法文班、俄文班。

  从1920年6月起,北洋大学专办工科,设有土木、采矿、冶金三个学科。为了提高学术及技术水平,1933年开始成立研究所;1935年初开始招收研究生,首届研究生于1937年“七·七”事变前毕业,并被授予硕士学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北洋大学正式复校开学。复校后的国立北洋大学,在原来工学院的基础上,下设土木、工程学系等8个大系,后增设建筑工程学系。同时,成立土木等5个工程研究所,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并着手招收研究生,以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和研究人员,被各界誉为“工程建筑业的堡垒”。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北洋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地质工程等12个学系成为当时我国培养研究生的重要基地。1951年9月22日,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与建筑有关的专业有进有出,北京铁道学院的建筑工程系等院系并入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测量专业则转至武汉测绘学院(现并入武汉大学)。一方面,天津大学集中了并入院系的优势,成为全国重点工科大学;另一方面,从天津大学调出的科系历史悠久、优势突出,又把北洋大学的优良传统带到了祖国各地,为新中国工业体制和建筑业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79年1月,经过筹备调整,学校将原土木建筑工程系更名为土木工程系,增加了建筑系。调整后的建筑系科充满了活力,既有尖端科学也有基础科学,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目前,天津大学设有建筑工程学院,其中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结构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等11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该学院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名,博士生导师20名,正教授32名,副教授45名,高级工程师及高级实验师10余名,还有一大批年富力强的博士学位讲师和助教,师资力量雄厚。学院每年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掌握现代科技前沿学科动态,学生能够受到良好学术氛围陶冶和锻炼。

  多年来,天大建工学院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工程技术人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目前,学院的结构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享誉中外。学科带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建筑学专家彭一刚,设计的天津大学建筑馆、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天津水上公园熊猫馆、山东省平度市公园、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甲午海战纪念馆、伦敦中国城等项目,富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在理论著述方面,彭一刚的《适合我国南方地区的小面积住宅方案探讨》、《螺旋发展和风格渐近》、《空间、体形和建筑形式的周期性演变》等学术论文,在国内外建筑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尤其是《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等6部专著,先后获首届全国优秀建筑图书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刘公岛甲午海战纪念馆还获国家教委优秀建筑一等奖,建设部优秀建筑二等奖,全国优秀建筑铜奖。
回复
yms168
2005年12月26日 08:57:09
5楼
应该说哈工大(即原来的哈建工)、东南大学也都是很强的,他们只能说在伯仲之间吧!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