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筑室内设计概念与方法初探
lrtlrt126
lrtlrt126 Lv.2
2005年10月28日 10:08:45
只看楼主

医院建筑室内设计概念与方法初探 医院的组成十分复杂,室内设计装修应服务于医疗基本功能。本文对医院中面积相对较小、技术含量要求较高的医技部、手术部等空间的室内设计暂不作讨论,仅就大中型医院中面积最大、人流量最大的门急诊、住院部、交通通道等公共空间的室内设计,结合本公司在参与部份大中型医院进行设计的心得,归纳后供同行参考指正。摘要:一、医院室内设计与工程的重要性。二、医院室内设计理念。

医院建筑室内设计概念与方法初探


医院的组成十分复杂,室内设计装修应服务于医疗基本功能。本文对医院中面积相对较小、技术含量要求较高的医技部、手术部等空间的室内设计暂不作讨论,仅就大中型医院中面积最大、人流量最大的门急诊、住院部、交通通道等公共空间的室内设计,结合本公司在参与部份大中型医院进行设计的心得,归纳后供同行参考指正。

摘要:
一、医院室内设计与工程的重要性。
二、医院室内设计理念。
三、医院室内系统设计。
四、医院专项设计与细部设计。
五、全面的三个“以人为本”思想。

Abstract:
1、The important point of hospital interi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
2、The theory of hospital interior design .
3、The hospital interior system design .
4、Hospital special elements and detail design .
5、Three methods of “people-focused” .

一、医院室内设计与工程的重要性
1、医院,一个与生命密切关联的场所,是不同于其它公共建筑的特殊场所,生命的延续、生命的挽救均与医院联系在一起。由于医院常常与病痛相关,人们对医院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感。如何使得医院这一与生命密切相关的地方成为真正关爱生命的场所,这不仅仅是依靠医生高超的医技和医院精良的设备就能完全解决的,良好室内环境和气氛的营造也是关键因素之一。而后者则是需要室内设计师通过室内环境设计语言来解决的问题。
室内装修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深化,对医院的医疗功能设计是否合理、空间划分是否适度等体会最多的主要是医院的使用者医护人员,而医院建设给患者的直观感觉。除了建筑的外部环境外,建筑内部的就是室内设计了。室内色彩、照明强度、材料选用、设施配置、人流组织、空间二次划分等等,都是患者能直接体会得到的部分。所以,室内设计是医院所有硬件建设水平给患者的直观反映和第一印象,对整个医院品味和格调的影响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2、医院室内装修工程是各项目总的集合,各工程项目应在装修总包下分项实施。如氧气系统、负压吸引系统,呼叫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空调系统等等,都需要在装修施工管理下统一协调,分项实施。对于旧楼改造,还要对原有陈旧的强弱电、上下水,供暖系统进行统一改造,更要靠总体的设计与装修施工总包方来协调各分包方完成各自施工项目。例如:我们承担的北京天坛医院病房楼的改造装修工程,就不仅仅是单纯室内装修的改造,还要对原有旧的氧气系统、负压吸引系统、呼叫系统等医疗专用设施进行重新布管施工;同时还涉及土建范围的铝合金窗封闭阳台、更换老化的水、电、暖气管线,小部份的结构改动,甚至增设了计算机网络系统、门禁系统等等。所有工作因设计上需要在装修设计的总图上深入再设计,施工作业面全部在装修范围之内,施工进度时间也穿插在装修总的施工进度之间。为了减少设计、施工上因配合不当给甲方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各工种更好地穿插设计、施工,故整项改造由我公司统一管理、协调。
3、新建大楼的室内工程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土建延续施工,另一部分则为精装修(或称二次装修)。土建延续施工部分一般是各诊室、各普通病房、防火疏散楼梯间、办公用房、普通卫生间等。精装修(或称二次装修)部分一般包含大厅、电梯间、各层候诊厅、特需门诊、手术室、高级病房、公共走道、医院学术报告厅等。不论是粗装还是精装,都需对整个建筑有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因为粗装和精装两部分在设计上都是一个整体。所以,即使粗装不需单独设计,但所涉及的色彩、照度、材料选用等方方面面也应在精装设计的统一指导之下完成。在现代医院建设中,以室内设计为主的二次装修占着越来越大的比重。(表一)
(表一)
医院项目名称 建筑面积 二次装修面积 粗装面积 所占比例
北京儿童医院新建门诊大楼 37000㎡ 15400 21600 42%
山东泰安中心医院新建门诊大楼 20000㎡ 6800 14200 32%
浙江丽水人民医院综合大楼 22400㎡ 7500 14900 35%
免费打赏
lrtlrt126
2005年10月28日 10:10:15
2楼
二、医院室内设计的理念
国内很多人认为星级宾馆的装修是最豪华、最高档的,很多装修似乎都要“宾馆化”才有档次。医院的室内环境设计是否也应该像宾馆一样?这是目前国内医院室内装修设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我们认为:

1.医院的室内环境设计不能简单模仿宾馆的豪华和高档。
我们以为国内现有的医院虽然纷纷大规模开始翻新、改造或新建,在室内装修的这个特殊领域必然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宾馆化”阶段。很多新建、改建医院迫不及待地想摆脱传统医院“白色恐怖”的形象,简单模仿宾馆的豪华风格:进口大理石地面,丰富的造型墙面,凹型灯槽的天花,眼花缭乱的艺术吊灯等宾馆手法纷纷运用到医院装修设计中,结果使用后发现似乎只是体现了建筑豪华感,在风格上却忽略了医院本身的基本格调,又不太像医院了,让病人感觉似乎走错了地方或者收费会很昂贵。这样装修虽然花费了宾馆的造价却仍然没有达到投资者想象中的效果。很多在国外参观过的院方领导、专家在回国后总有这样的感觉:国外的医院虽然很现代化,装修也各有品味,但一看就知道是医院,有统一的医院的感觉。国内的医院缺少的不仅仅是传统老医院的形象,还要始终保持一个“医院的感觉”。
第二阶段:即是向与国际现代化医院过渡的发展。医院装修除克服传统印象外,也充分体现了现代化风格与医院特色,并逐渐与国际接轨,造就真正的现代化医院,当然要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这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国内的一些优秀室内设计师,在医院室内设计课题上也要有一个“转型定位”的过程,使医疗建筑室内设计逐渐完善自我的设计理念和手法,具备一些规律性和创导性的或为真正独立的一项专业。
现代医院室内设计应以简洁的造型语言来表达丰富的设计内涵。简洁不等于简单。简洁就是用最少的语言来表达更多更深的含义,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复杂。建筑大师密斯·凡得罗——“少就是多”(Less is more)的精辟观点用于医院室内设计是最恰当不过的。简洁的设计不是侧重造型元素的复杂,而是用合乎医院使用功能的最简洁的流线来形成、组织空间,用最简洁的材质组合来实现视觉的丰富,营造出让人精神振奋或给人情绪安慰的空间。
2.医院室内设计在室内设施的配置和对人无微不至的细微设计上,则应参照星级宾馆的细腻之处。
如在大厅中应该配置足够的休息座椅、显眼的问讯导医台、电脑查询机、ATM机、高低台面的公用电话、电子显示屏、宜人的绿化、精巧的商业空间等等。在一些细部艺术空间的处理上,也可以借鉴宾馆和写字楼常用的手法对简洁的医院设计手法加以点缀。

三、医院室内的系统设计
对于一座庞大的医院,在纷杂的各种功能要求下,室内设计从何入手?在进行十余项医院大楼的设计与施工中,我们总结出最具共性和最基本的原则——按“系列设计”。即:空间系列设计、色彩系列设计、光环境及声环境系列设计、标识系统设计、典型空间及标准部位系列设计、无障碍与安全系列设计、文化氛围系列设计共七大系列。
1、空间系列设计
空间再设计是室内设计的第一任务。医院的室内空间设计除了延续建筑设计外,还应充分结合患者的心理活动。患者从医院外部进入医院共享大厅,再依次进入候诊厅、诊室、病房,每一个不同的心理需求对应不同的空间需求。我们应在充分满足患者心理需求的情况下进行分项设计。(表二)
⑴欧美国家人口比例相对较小,在空间设计上追求温馨、亲切感,不强调患者有病的感觉,而是营造回家的气氛,从而避免患者对医院的恐惧感。

⑵而亚洲国家人口众多(如韩国,日本)在空间设计上追求大尺度、高空间、追求气派,显露医院本身的高技术、权威性,从而使患者对医院产生信赖感。
我们结合中国国情,在大厅设计上采用亚洲大空间的设计手法,用材上较为高档、简洁、耐用,突出医院的权威感。(图3)而在候诊厅、休息厅、高级病房、专家诊室贵宾室等中小空间上,借鉴小尺度、亲和的设计手法;在材料色彩上较为温和,体现温馨感。使病人有“家”的感觉,心理平和地接受诊断和治疗。
(表二)
空间功能 空间规模 空间动静 病人心理需求 满足需求的特性 设计手法
门诊大厅(问询、挂号、收费、取药) 大空间 动区 希望环境有顺,对医院第一印象产生信赖感,尽快到达候诊科室。 具备宜人的排队等候环境,具备良好的空间指导。 大量采用简洁、耐用、中高档材料,大量重复性标识指引牌,电子屏、公用电话、室内绿化等设施齐全,较高的室内照度。
候诊区 中空间 亚静区 希望尽快与医生见面,检查咨询病情。 具备相对安静的等候环境,能观察到诊室内的工作情况。 采用通透隔音的隔断材料,提供舒适的座椅,电视、电子屏、叫号系统等设施齐全,营造相对稳定的等候环境。
各诊室 小空间 静区 希望得到明确的诊断结果和满意的治疗方案。 具备亲切宜人的环境,具备相对的私密性。 大量采用简洁、耐用的材料,局部高档材料点缀,使用浅色调平和病人情绪。
回复
lrtlrt126
2005年10月28日 10:10:52
3楼
4、标识系统设计
⑴标识的分类。我们把医院标识分了三种级别五种类型,即大楼级、楼层级、科室级。另外还有提示类、户外类两类。
⑵标识的色彩。色彩应有强对比色和弱对比色两种,强对比色的标识牌用于病人和家属或不太熟悉医院的人员,方便他们从众多标识牌中迅速识别,弱对比色的标识牌用于医院内的医护人员和管理者。在视觉上更应和环境色调相似,尽量少的干扰主导标识牌的识别。
⑶标识的位置。标识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人流和建筑自身特点,计算出患者需要的信息密度和合适的信息点,根据信息密度和信息点位置设定标识牌布点的位置和面积大小。标识的形状也可与墙面的艺术造型图案有机结合,形成医院独特的风景。(图5)标识系统在国外有多种全方位反映,墙、地、顶皆有,但我们观察,在国内,不宜提倡地面分色引导系统。因为人流量往往过大,地面看不完整,且很多人皮鞋带钉,地面不易被保护。故标识的设置位置多以墙面和天花为主。
⑷动态标识。标识不一定是以悬挂、粘贴等方式固定在建筑物表面,它也可以游动存在于病人的身上,产生特殊的效果,我们称之为动态标识。例如,我公司在儿童医院标识设计上,设计了各种直径3cm彩色小圆牌。小圆牌背面带夹子,儿童患者在排号时,按科室的不同分别同时得到正面有不同色彩、不同主题图案的塑料小园牌。(图6)如儿童患者与大人走失,其它医护人员看到色彩和图案,就知道可能是哪一层哪个科的小患者走丢了,便于及时送回家长身边。
5、典型空间及标准部位系列设计
由于医院多数楼层在建筑格局设计上相同或相似,室内设计也应对相同或相似的空间进行统一的设计。对很多相同的部位,如护士站、卫生间设置等,应进行标准化的设计。无论建筑规模多大,在室内各处有相对统一的设计,能统一整个设计的格调,也能使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又如我们在北京儿童医院的设计上,每层的电梯厅、候诊区等空间的设计是在营造同一种空间。柱头、门套、坐椅配置、公共电话台、婴儿打理台等设计手法也是一致的,但根据科室、楼层的差别,在每层该空间的用色不尽相同,在每层主题图案上也不尽相同。(表四)说明了在不同楼层营造统一空间,运用统一设计手法的同时,对每层细小之处的差别处理。

(表四)
楼层 主色调 主色调运用位置 次色调 次色调运用位置 主题内容
一层 淡黄色 墙面 明黄色 墙面造型、部分天花 卡通人物
二层 淡绿色 墙面 草绿色 护士站、柱头 植物花卉
六层 淡蓝色 墙面 紫红色 护士站、柱头 海洋动物
八层 淡褐色 墙面 淡黄色 护士站、柱头 陆地走兽
6、无障碍与安全系列设计
无障碍与安全设计是医院设计最根本、最基础的设计。该项内容也是进行探讨和研究相对深入、相对成熟的,在此就不再重复赘述了。
7、文化氛围系列设计
一座现代化的医院也应具有相应的医院文化,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老牌医院还应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把医院悠久的历史和现代的文化理念通过室内设计展现给外界,这就是医院的文化氛围系列设计。
文化氛围系列设计的内容很多,可设计的部位也处处存在。可以在共享中庭树立有象征意义的抽象雕塑,候诊厅内通过电子显示屏展示医院的管理理念、宣传口号、对患者服务的承诺,也可以在走道墙面上设置医学常识教育、医院院史介绍等;甚至还可在学术报告厅外的休息廊上树立世界著名医学家或对医学有杰出贡献的该院知名人士的雕像等等。
文化氛围的室内设计结合医院的CI、VI设计组成了医院形象的立体设计。是对医院内涵最简洁、最有效的展示,使患者增添了对医院的了解和信任,也缩短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心理距离。
四、专项设计与细部设计
在系列设计的原则指导下,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科室,不同病区,不同使用对象,还应进行与之相对广泛的专项设计和细部设计,这就是人们常理解的“以人为本”。
因此类分项太多,现举几项案例作简要说明:
1.在产科室内设计上,应充分了解在众多的科别中,只有产科病人不是真正患病的人,到医院生产只是正常的生理过程,所以在病房的选材、选色、灯光设计上尽量家庭化还应设置爱屋(夫妻同室)、母婴同室等。
2.又如在儿童医院的室内设计上,安全设计的力度应大大提高,栏杆的设计就应防止儿童钻、爬、翻三种行为,所有插座应设置保护电门,扶手、洗手台面都应有高低两种尺度,以适合儿童的尺度,休息座椅也建议采用1+2式,即2个成人座椅间有一个小尺度的小孩座椅。
3.在老年人、残疾人或心脑血管康复病人的病房及其卫生间内,应在距地面H=300MM高处各增设1-2处紧急呼叫钮作为呼叫系统的补充和完善,病人摔倒后即使爬不起来,也能轻易地接触到呼叫钮,从而让医护人员及时得到呼叫。
4.在牙科诊室、CT室及病人长期仰卧的病房内,天花设计则是病人最关心的问题。首先要避免强弦光设计,其次在天花相应部位应悬挂漫画或风景图案让患者紧张的心理得以放松,条件好的医院还可悬挂
回复
desertfleet
2006年02月21日 09:05:51
4楼
精辟
回复
海阔天空0
2006年07月23日 00:10:28
5楼
感觉漏掉了不少
回复
ccjzstt
2006年08月20日 22:23:46
6楼
十分需要,万分感谢!
回复
ju_15424109
2007年04月27日 10:19:36
7楼
支持!!!
回复
yi369617552
2007年10月25日 09:58:38
8楼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回复
liaoer11
2008年01月20日 11:06:45
9楼
支持!讲的太好了
回复
shuyun568
2008年08月08日 23:47:03
10楼
不错的资料,收藏了,谢谢
回复
cuiguoyi2004
2008年11月13日 14:57:07
11楼
感谢了,学习中!然后在发言。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