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冬竹:建筑、景观、室内设计一体化概念的思考
孜孜不倦工程人
2023年12月01日 16:21:16
只看楼主

褚冬竹 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工学博士,教授,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

图片

褚冬竹

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工学博士,教授,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


建筑、景观、室内设计一体化概念的思考



众所周知,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同属建筑领域,它们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推进建筑、景观、室内设计一体化,既是当前建筑业发展的形势需要,又是建筑自身的合理需求。基于上述背景,《城市建筑空间》杂志采访了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褚冬竹教授。



共植于自然生态


UAS:在当代,几乎所有建筑设计都无法脱离环境背景,建筑设计不仅要考虑人的因素,而且要考虑自然因素以及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融合。请问您如何看待建筑、景观、室内设计之间的关系?

褚冬竹:建筑、景观、室内一体化的意义毋庸置疑,且不仅于此。城市中,建筑连同室内外环境及各类基础设施共同植于自然生态中,构成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也形成基于综合人居环境思想下的建筑设计必须全面思考的内容。对于中国人,这样的观点并非陡然创新,更不是源自西方的学术引进,而是对我们自身文化与精神的真切尊重和血脉延续。


西晋文学家左思在《蜀都赋》中这样描述1800年前的成都:“邛竹缘岭,菌桂临崖……栋宇相望,桑梓接连。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橘柚之园……辟二九之通门,画方轨之广涂……结阳城之延阁,飞观榭乎云中。开高轩以临山,列绮窗而瞰江”。邛竹橘柚、延阁飞榭、临山瞰江,建筑绝不是房屋本身,而是连接自然、联系内外的那一根线,牵扯着人与世界的关系。但囿于近代的客观落后,现代中国在追赶西方的过程中步伐不得不加大,力度不得不加强,也在面貌快速改变的过程中留下了很多遗憾,建筑、环境、自然及各类基础设施的割裂或各自为政成为相当数量城市发展的症结。在这个快速追赶的进程中,与高楼林立的现代风貌同步的还可能是有机环境和地域文化的逐渐消失。而再追溯传统,我们却可以在更古老的表述中看到关联与尊重的智慧:“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即“人文化成”“以文教化”。此处的“文”指一切现象或形相。与今意不同,“天文”不单是天体的构造、性质和运行规律,而指代了所有在人之外的天道自然规律,是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载体。在广泛关联的基础上,人与自然的集成、共生关系成为人及社会不断进化的基本前提,是建筑演变的思维原点,也是吸引或困扰人类不断思考的基础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建筑师有理由做得更好。

图片

司马迁祠(褚冬竹摄)



是对象也是背景


UAS: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除了考虑建筑室内外空间的融合,还要考虑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联系,建筑要适应城市整体的要求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对此您有哪些看法?

褚冬竹:正如上一个问题,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与更大范围的城市设计之间,本身是针对完整空间体系中的具体工作划分,在创造优质人居空间这一共同目标下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往往也需要不同的专业团队完成。再推进一步,在专业教育视角下,这样明确的专业乃至学科划分是必要的——其可以勾画出不同的研究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成为用不同视角与思维方式分析问题甚至看待世界的“专业人士”。而我们的城市却从未这样切分过。


十余年前,我曾给学生提出过一个问题:“从系馆走出校门,再前行200m找家餐厅,一路上我们会遇到多少个‘学科’或‘专业’?”很难得到满意的答案。从教室到校外,前后数百米路程,稍加梳理,目之所及,定会遇到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园艺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等多个学科可能覆盖的事物和问题;走出校园,看看沿街店招挑选餐厅时,便开始涉及新闻传播学、设计学、社会学、心理学……选定落座,与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便立即联系。这里提到的均是列入我国学科目录的“一级学科”,并没有深入到各自领域统帅的“二级学科”或本科专业。这并不是完整的标准答案,只是基于本人的浅显体验,是基于一个正常的行为过程列出的部分关联。这些学科背后,不仅有明确的学科编号、定义和具体内容,更有清晰的教研体系和培养目标。


在这如数家珍式的学科罗列清单中,建筑学的特殊性在于,其虽是其中之一,但由于空间体验与具体使用状态的连续性、承载性,与其他学科所涉及的内容均会产生明显关联。从建筑学中形成的系列设计类专业,也必须在这样的关联体系中寻求自身的定位及设计评价的基准点,才有可能将自己所在的“专业领域”放置在一个更完整的思维框架中,形成更为“顾全大局”的设计推演,以获得更高质量的设计成果。道理虽浅显,但实施起来依然困难重重。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虽然其城市与建筑发展路径和价值观有所差异,但总体看来,逐渐走向对整体性的追求、人性化的关注、人文精神的孕育、地域传统的尊重等方向是基本共通的不妨看看西方更早一些的自我批判:“我们现代首都城市中人口的大幅增长比其他任何东西更严重地破坏了城市古老的形式。随着城市的发展,市内街道越来越宽,建筑物越来越高,体量越来越大……除了需要精确的设计之外,还需要古代大师的才华……在一个不再根据基地的环境条件一点一点地建造,而只是按照图板上的深思熟虑进行建设的时代,这些迷人的效果必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这是被誉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奠基人的奥地利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卡米诺·西特在1889年出版的《城市建设艺术:遵循艺术原则进行城市建设》中的表述。可以说,回归本质,是实现一体化的前奏。

图片

重庆朝天门片区建筑-交通一体优化研究




UAS:您觉得城市、建筑、景观、室内设计的融合发展,对当代建筑师提出了哪些要求?

褚冬竹:16世纪法国建筑师德洛尔姆(Philibert?Delorme)曾用“建筑师是会讲拉丁语的瓦匠”这一释义,表述了建筑师在理论、实践两个层面的要求,也暗含着广博知识与文化视野在建筑师职业中的重要价值。城市、建筑、景观、室内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早已不是简单的空间尺度和空间类别,早已形成各自的理论体系和文化属性。除了前面已探讨的多层级综合整体的思维,还需要加上一个重要目标,即在相应理论与视野层面的吸收并融会贯通,才能在具体的设计进程中真正做到综合并展现空间一体的魅力


建筑师对于理论和知识的广度要求由来已久,绝非今日才出现的事业挑战。早在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欣欣向荣。马库斯·维特鲁威·波利奥(Marcus? Vitruvius? Pollio)作为一名服役于罗马军队的工程师,决心用一部建筑指导用书服务于这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并期望“把建筑这门伟大学科的所有知识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在10章共96篇短文中构建了时至今日都意义非凡的话题——建筑教育、城市选址、水文评测、气候适应、室内空间、建造机械、工艺方法……广泛涉及哲学、历史、文献学、数学、几何、机械、音乐、天文、测量等领域。2000多年时光流逝,维特鲁威笔下的若干内容被分解设置于各个专业中,以各自的体系传授和实践;而另一方面,我们今天的城市、建筑、室内、环境之复杂,科学技术与城市及建筑的关联之密切,早已非维特鲁威时代可比,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期急切地需要更为整合而非分离的实践体系,才可能将原本犹如生命体一般的城市空间体系高品质地建造或更新


今天仍可看到多个不同领域依然在各自发展,但建筑师的工作对象天然需求是整合。这样的两难引发出当代建筑师,尤其是希望在工作中能有理论沉淀,具备更高追求的建筑师必须关心一个共同问题——城市。只有通过对城市的研究、理解,才能真正实现将建筑、景观、室内做到一体。城市本身既是对象,也是背景。事实上,城市本身也在发展,自身变化的同时亦造成背景变化。当对象和背景均在持续变化时,新现象、新问题也随之生成。包含城市设计在内的城市研究,早已成为建筑学分内之事。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特定的社会结构和空间形态,技术与基础设施发展直接引发持续的时空压缩,时空的实物形式和心理感知变得日益碎片化、瞬息化和拼贴化。与城市规划不同,建筑师需要关注的城市研究更看重相对具体的空间与人群、空间与行为、空间与形态、空间与时间,并基于建筑及建筑群尺度实现对城市发展的判断与空间植入。前述的这些变化正促成了建筑师需具备城市思维的前置条件,催生建筑实践新动态的产生。

图片

加拿大多伦多BCE办公楼群联系通廊(褚冬竹摄)



空间一体、流程一体


UAS:请问您在设计创作过程中是如何看待城市与建筑空间之间的关系,并将这种关系表达出来的呢?

褚冬竹: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可先讨论未来建筑发展演进的动力究竟在哪里。个人浅见,可能主要来自以下4个维度。

图片

建筑发展演进的维度示意


1)艺术维度    从人的感知、体验与精神需求出发,将建筑与艺术思维重新结合,全面审视优秀建筑的精神与艺术价值。

2)技术维度    基于研究-设计-建造-运营全周期的技术更新,倒逼建筑设计流程、方法与成果评价变革。

3)社会维度    建筑作为映射、承载社会关系的镜面与载体,需积极参与社会建构,回应社会组织、社会联系、集群行为发展新需求。

4)城市维度    重新认知建筑与城市关系,应对城市尤其是高密度超大城市新问题、新需求,将建筑发展与城市进化紧密连接,将建筑作为连接人与复杂外界(不仅是自然)的纽带或入口,回归设计本质。


4个维度同时构成4个明确的发展指向,建立起定位建筑发展进化的基本坐标系。艺术与技术在一条轴线上,代表建筑学的2个最基本特质,而社会与城市则位于另一条轴线的两端,分别代表着建筑学所存在的社会背景与典型环境。基于上述理解,我在设计与研究过程中,希望每一次的问题发现与解决过程均能有明确的路径指向,也试图在设计推演和生成过程中将建筑与城市紧密联系


建筑学作为空间资源配置,联系着宏观规划与微观建造之间的实施技术、生活行为、文化内涵,是关联自然背景、城市空间、建筑形体、基础设施的技术枢纽。探索新形势下建筑学范畴的新要义、新方法、新工具,溶解学科边界,主动触探渗透,成为实现建筑学及建筑设计新意义的必由之路



UAS:能否结合您主持的设计项目,谈谈您对建筑、景观、室内设计的一体化考量,在一体化融合设计过程中是否出现过矛盾,您又是怎样回应和解决的呢?

褚冬竹:设计过程总是在多个关联向度中往复穿梭,每次设计没有固定模式,从内在需求、外在条件两个基点共同出发,最终力求实现城市、建筑、景观、室内的一致性,同时达到形态、功能、结构、经济的联动性。思路一致,但条件和需求千差万别,实现统一的具体方式显著不同。在具体工作中,通常我会将景观与室内方案一并完成。


/重庆涪陵816小镇军工陈列馆

该工程是1966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在我国西南腹地修建的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整个工程洞体轴向总线长约20km,完全隐藏在山体内部,是世界最大的人工洞体。基于国际形势的变化,1984年,816工程停建,相关生产配套转型为化肥生产厂。如今,围绕816工程周边的配套厂区、住宿区开始了新一轮蜕变转型。将原816机修厂一小片老旧厂房改造为军工陈列馆是其中重要任务之一。


设计出发点并不是空间本身,而是关于情绪如何表达,实现对当年建设者内心隐忍与激情的致敬。站在场地边缘,远眺连绵不绝的群山,以尽量简单的手法完成此次旧厂房的蜕变,用“消、转、隐、显”4个动作建立了建筑、景观、室内一体化的串联路径。


1)消 去除被紧紧挤压在中心的厂房外墙和屋顶,仅留结构,拓展全新公共空间。用纯减法的方式完成了旧空间向新空间的直接转型。原建筑在顶部和山墙去除的一刹那演变为景观,但存留框架与管线、标语则时刻提醒着当年的生产盛景。

图片

816小镇军工陈列馆草图


2)转 改变并延长入口流线走向和序列,作为关键的一步,通过隔离、遮挡、引导,将原厂区流线进行转变。新建混凝土拱廊成为新入口的特别场景,清水混凝土坡道拱廊则明确向那些深藏山体的万米洞体致敬。更重要的是拱廊遮挡住游人初进时的上方视线,使其只能前行平视,等待走出拱廊后的那一刹反差。拱廊内,利用地形高差,由低逐渐升高,自然光线也逐步敞亮,亦即意味着原讳莫如深的绝密工程与今天已部分开放的空间关联。时光飞逝,半个世纪流过,时代在前进,凝结在脚下这几分钟的空间转变。

图片
图片

816小镇军工陈列馆改造前流线

816小镇军工陈列馆改造后流线


3)隐 隐蔽是当年816工程建设的最大特征。在关键室内空间细节中,如1号主展馆入口处的门厅,选择球体作为嵌入建筑的转换节点,新植入的混凝土拱插入旧厂房外墙,一个球状空间将参观者路径转折进入,避免原厂房大门进入后的一览无余,形成新的入口视觉和听觉体验。


4)显 由坡道拱廊出来进入中心公共空间后,狭窄压抑突然变得开敞,面前呈现的是主展馆正立面和两侧的厂房结构。反身回望,巨大的厂房山墙已经消除,透过厂房结构轮廓,眼前只有苍翠青山和悠悠白云。地面上,平静水面将眼前一切镜像复制,与粗糙朴拙的旧厂房并置。水池远端的大树成为视觉焦点,平和静谧。树根依然是那个位置,枝叶却常年吐新,继续念想着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图片

816小镇军工陈列馆轴测图

图片
图片

816小镇军工陈列馆实景


面对这个试图与过去岁月对话的场所,设计中针对既有物质载体的改造量并不算大,而重点放在与时间序列相关联的空间重组上,将观者与空间的相遇过程理解为一次景观园林般的游历——不仅是藏品,更是空间和时间。我不清楚这算不算一次将建筑、景观、室内一体化思考的好例子,但项目建成后,曾看到当年的建设老兵面对这青山静水竟泪眼婆娑,我便知道,空间创作绝不仅是狭义的专业问题,更是与未来的使用者、体验者的情感互通


/缙云山生态文明教育展示馆

在缙云山生态文明教育展示馆中,依据既有狭小建设空间和群山景观走势,最终获取建筑形态和室内构思方向。建筑表皮、室内空间,均与自然景观密切联系

图片

缙云山生态文明教育展示馆外观实景

图片

缙云山生态文明教育展示馆分解轴测图

图片
图片

缙云山生态文明教育展示馆“树屋”与楼梯


/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

在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中,将三峡大坝-建设场地-原淹没县城城址3点连线,构建了设计中最为关键的控制轴线,由此形成了建筑与场所一分为二、中心开敞的特别布局,也紧密呼应“旧故土-新家园”的三峡移民核心主题。中心巨门用现代建筑本身的层叠、遮挡形成一种若有若无、若似不似的传统建筑剪影,其下有持续涌出的水帘。此时,究竟建筑是建筑,还是面向三峡大坝的一处景观,似乎已不那么重要了

图片

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中轴线关系

图片

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研究模型

图片

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正面透视

图片

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建设现状


/重庆璧山区一馆四中心项目

在重庆璧山区一馆四中心项目中,因项目位于公园一隅,建筑设计以“织径·造园”为出发点,最大程度保留原场地内深受市民喜爱的活动空间(如儿童沙坑),两条纵横贯穿的主要路径及系列支脉编织起新建建筑与开放园景的交融网络,尽量将建筑对公园游客的路径干扰降到最低。多条山径随建筑起伏穿梭其间,以“径”连“园”,串联起不同标高构成的开敞空间与景观节点

图片

重庆璧山区一馆四中心流线理念

图片
图片

重庆璧山区一馆四中心构思草图

图片

重庆璧山区一馆四中心模型关系

图片

重庆璧山区一馆四中心(博物馆)效果


以上例子可能并不成熟,有些手法也略显武断,但对空间一体、流程一体的思考却从未停止。这些年,通过撰写论文、书籍,也同步促使我将具体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如书籍《可持续建筑设计生成与评价一体化机制》,论文《城市更新“退型进化”现象、机制与前瞻》《城市显微:作为一种态度和工具》《城市针灸——“建筑·交通一体化”观念下的建筑策略初探》《无缝嵌入——城市·建筑一体化观念下的HOPSCA模式设计实践》等。通过实践-理论的往复推演,或许能够将个人拙见慢慢打磨成真正的空间。

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费打赏
放水发电
2023年12月03日 10:43:40
3楼

这份资料非常不错,支持与感谢能上传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