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立雅 高密度沉淀池 调试图片
kaiqiangxu
kaiqiangxu Lv.2
2010年07月03日 16:14:01
来自于水处理
只看楼主

高密度沉淀池具有比普通沉淀池高出10倍以上的效率而称。其表面负荷达到了12m/h。

高密度沉淀池具有比普通沉淀池高出10倍以上的效率而称。其表面负荷达到了12m/h。

照片 053.jpg


照片 054.jpg


照片 026.jpg

wisevater
2010年07月14日 14:45:46
23楼
这么一说我就知道这是啥米啦。
不是微砂,是磁性性材料,或者就叫磁粉吧,目的诚如此兄所说,是为了提高沉淀速率,由于磁性的存在,沉淀后很容易分离循环使用。这个东西我见过专门介绍,没见过实物
回复
qiaoqing
2010年07月15日 09:44:45
24楼
是不是它还有个名字叫澄清沉淀池?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大概五年前在学校的时候写过一个报告,就是关于装置的,也是威立雅的。当时可能是天津一家污水厂用。
回复
nova12
2010年09月30日 14:16:39
25楼
威立雅的高密度沉淀池,有两种工艺,你说的其中一种,另一种是不增加微砂的。
回复
mengyan197206
2010年10月03日 18:43:32
26楼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回复
mengyan197206
2010年10月03日 18:45:08
27楼
乌鲁木齐市第八水厂设计规模为20万m3/d,水源为乌拉泊水库,净水厂于2002年9月进行试通水,2003年6月调试后正式运行。净水厂工程利用法国政府低息贷款,结合原水特性,并通过对处理工艺的多选参考,并与得利满公司进而进行深入细致的技术讨论,选择的处理流程是:得利满专利技术“DENSADEG”高密度澄清池和著名的“V”型滤池。采用先进的投加系统工艺,大部分机械、电气、自动化监控仪表设备从国外引进。
沉淀池在经历了平流沉淀池、斜板(管)沉淀池和机械加速(脉冲)澄清池之后,第八水厂工艺设计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澄清池-高密度澄清池(DENSADEG)。它是由法国得利满公司开发研制并获专利的一种新型澄清池,在欧洲已经应用多年,石墩子山水厂为国内首座采用高密度澄清池工艺的净水厂,该池效率高,适用性广。

在乌鲁木齐20万m3/d净水厂项目中,通过与得利满公司的技术交流,结合该项目的原水水质状况,以及考虑到乌鲁木齐冬季气候寒冷,所有净水处理构筑物必须加盖围护结构,因此选用高效的澄清池节省土建投资是首选因素,通过与机械加速澄清池技术经济比较后,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采用了高密度澄清池工艺,下面对工程中的设计池型及应用做一简单介绍。高密度澄清池(DENSADEG)是一种采用斜管沉淀及污泥循环方式的收集、高速的澄清池。
其工作原理基于下五个方面:
·原始概念上的整体化的絮凝反应池。
·推流式反应池至沉淀池之间的慢速传输。
·污泥的外部再循环系统。
·斜管沉淀机理。
·采用合成絮凝剂+高分子助凝剂。

本项目设计中采用污泥浓缩(滤池反冲洗废水)RL型高密度澄清池,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高密度澄清池。水泥混合物流入澄清池的斜管下部,污泥在斜管下的沉淀区从水中分离出来,此时的沉淀为阻碍沉淀;剩余絮片被斜管截留,该分离作用是遵照斜管沉淀机理进行的。因此,在同一构筑物内整个沉淀过程就为两个阶段进行:深层阻碍沉淀、浅层斜管沉淀。其中,阻碍沉淀区的分离过程是澄清池几何尺寸计算的基础。池中的上升流速取决于斜管区所覆盖的面积,(上升流速23m/h)。高密度澄清池包括五个重要因素:
·均质絮凝体及高密度矾花
·由于沉淀速度快(15和40m/h)采用密集型设计
·有效地完成污泥浓缩
·沉淀后出水质量较高,一般在10NTU以内。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不易受突发冲击负荷的变化而变化。

高密度澄清池可在流速波动范围大的情况下工作。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一个“反应池”、一个“预沉池-浓缩池”和一个“斜管分离池”。

1、反应池在该池中进行物理—化学反应,或在池中进行其他特殊沉淀反应。反应池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快速混凝搅拌反应池,另一个是慢速混凝推流式反应池。
·快速混凝搅拌反应池将原水(通常已经过预混凝)引入到反应池底板的中央。一个叶轮位于中心稳流型的圆筒内。该叶轮的作用是使反应池内水流均匀混合,并为絮凝和聚合电解质的分配提供所需的动能量。混合反应池中悬浮絮状或晶状固体颗粒的浓度保持在最佳状态,该状态取决于所采用的处理方式。通过来自污泥浓缩区的浓缩污泥的外部再循环系统使池中污泥浓度得以保障。
·慢速混凝推流式反应池上升式推流反应池是一个慢速絮凝池,其作用就是连续不断地使矾花颗粒增大。因此,整个反应池(混合和推流式反应池)可获得大量高密度、均质的矾花,以达到最初设计的要求。沉淀区的速度应比其他系统的速度快得多,以获得高密度矾花。

2、预沉池-浓缩池矾花慢速地从一个大的预沉区进入到澄清区,这样可避免损坏矾花或产生旋涡,确保大量的悬浮固体颗粒在该区均匀沉积。矾花在澄清池下部汇集成污泥并浓缩。浓缩区分为两层:一层位于排泥斗上部,一层位于其下部。上层为再循环污泥的浓缩。污泥在这层的停留时间为几小时,然后排入到排泥斗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流速不同或负荷不同等),可调整再循环区的高度。由于高度的调整,必会影响污泥停留时间及其浓度的变化。部分浓缩污泥自浓缩区用污泥泵排出,循环至反应池入口。下层是产生大量浓缩污泥的地方。浓缩污泥的浓度至少为20g/l(澄清工艺)。采用污泥泵从预沉池-浓缩池的底部抽出剩余污泥,送至污泥脱水间或现有的可接纳高浓度泥水的排水管网或排污管、渠等。

3、斜管分离区逆流式斜管沉淀区将剩余的矾花沉淀。通过固定在清水收集槽下侧的纵向板进行水力分布。这些板有效地将斜管分为独立的几组以提高水流均匀分配。不必使用任何优先渠道,使反应沉淀可在最佳状态下完成。澄清水由一个集水槽系统回收,絮凝物堆积在澄清池的下部,形成的污泥也在这部分区域浓缩,通过刮泥机将污泥收集起来,循环至反应池入口处,剩余污泥排放。

要使高密度澄清池工作状况良好,应考虑到几个重要事项:

·高效的絮凝及混凝过程
·污泥层泥位界面的控制
·高效的斜管分布、设置
·连续的工况自动监控

乌鲁木齐市第八水厂分为两个相同的处理单元,每个处理单元的处理量为10万m3/d。原水来自乌拉泊水库,予沉处理后经过一条管径DN1200-DN1400mm、全长7.8km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和玻璃钢管重力自流至净水厂。

原水特性主要为低温低浊。PH值:8至8.4;
浊度:低浊度<50NTU(10月到次年5月间),中间值<200NTU(5月到9月的雨季),峰值在6月低至7月初<=5000NTU,8月份暴雨后的该洪峰值不会持续72个小时。同样取乌拉泊水库水的五水厂在雨季及暴雨后原水浊度记录有如下变化:原水浊度的稳定值为200NTU,但会突然上升并持续几个小时,两个值的转化时间很短,最长为6至8小时。

低温的问题:乌拉泊水库的水温度为4°C(持续5至6个月)。运行处理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混凝和絮凝的困难及速度慢的事实。

低浊度问题:当处于低浊度阶段,很难估算混凝剂投加量。
事实上,低浊度是由胶体质物引起的。这些胶体质物有时很容易去除,在没有投加适量的混凝剂和助凝剂时该物质是很难被及附沉降。

高密度澄清池主要设计参数:
乌鲁木齐第八水厂分为两个单元,每个单元有两座高密度澄清池合建为一组,中间设置污泥泵房。

主要设计参数如下:
工程设计:
·总流量(m3/d)………………………200000+10%
·单位流量(m3/hr)……………………2294

反应池单位尺寸(m)
·长度……………………………………6.9
·宽度……………………………………6.9
·水深……………………………………6.25

预沉池/浓缩池单位尺寸(m)
·长度……………………………………12.7
·宽度……………………………………12.7
·水深……………………………………4.30

斜管分离区单位尺寸(m)
·长度……………………………………9.47
·宽度……………………………………11
·水深……………………………………0.65

单位面积(m2)
·总面积(m2)…………………………161
·斜管面积(m2)………………………100 流速(m3/ m2/hr)
·斜管上…………………………………22.9
·总面积上………………………………14.2

由现场PLC系统接收的来自两个污泥界面探测器及每个高密度澄清池的刮泥力矩开关的信息可用于控制排泥泵的运行及刮泥机的运行。安装在高密度澄清池下游的2台浊度计(每个单元设1台)用于监测澄清水的浊度,并将其信号反馈至混凝反应区的控制PLC系统。以便适时地调整混凝剂和助凝剂的投加量。高密度澄清池技术虽然在国内才刚刚开始起步研究、使用,但乌鲁木齐市石墩子山供水工程目前已投入正式运行阶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由于高密度澄清池占地面积小、节省土建投资、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具有适用性广、效率高等特点,因此必将在给水处理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回复
mengyan197206
2010年10月03日 18:46:07
28楼
高密度沉淀池在北京市第九水厂沉淀池改造中的应用
卢剑
  摘要:本文介绍了北京市第九水厂2A沉淀池改造工程的设计背景,论述了改造工程中采用的设计方法,对各单元工艺设计进行了描述,并总结了本工程设计的突出特点及心得体会。
关键词:改造 微砂 ACTIFLO®技术
1 绪论
  目前北京市城区的日供水能力约为300万m3,其中1990~2000年连续建成投产的第九水厂,其总供水能力达到150万m3/d(接近170万m3/d)。可以说第九水厂担负了北京市绝大部分的城区供水任务。
北京市第九水厂位于北京市的北郊,总规模150万m3/d,分三期建设,每期均为50万m3/d。一期工程于1990年建成,二期工程1995年建成,三期于2000年建成。净水厂工艺均为混合、絮凝、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的相同工艺流程,一期采用加速澄清池和虹吸滤池,二、三期工艺相同,大量采用新工艺和新设备,有快速轴流混合、波形板水力絮凝、侧向流波形斜板沉淀、气水反冲滤池。其中二、三期均采用了混合、絮凝、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五大主工艺集中于一体的密集型集团布置方式。
第九水厂以怀柔水库及密云水库为水源。怀柔水库较小,地处北京与密云水库之间,仅作为城市供水和密云水库的转输和调节水库。密云水库为多年调节水库,每年根据市政府“按照保证人民的正常生活用水,压缩工业用水,适当安排蔬菜和水库移民农业用水的原则”进行水量分配。
近年来北京地区持续干旱,第九水厂的水源密云水库的入库水量锐减,水位持续下降。密云水库蓄水量和水位的持续下降造成水库水质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包括第九水厂二期工程在内的水处理构筑物的运行工况发生变化,水处理难度加大,突出表现为沉淀池板箱积泥不易下滑,板箱负荷加大,使得后续的滤池运行负荷加大,影响过滤周期和出水水质。
由于北京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工程已经开工建设,预计将于2007年首先将河北省四座水库的原水输送至北京,并将替换密云水库作为第九水厂的水源。在丹江口水库原水达到北京之前的过渡期内,黄河水将有可能作为北京第九水厂的水源。2010年以后当丹江口水库的原水输送至北京时,第九水厂将以丹江口水库水为水源。所以,第九水厂在未来若干年内将面临水源的多次重大改变。
为解决第九水厂目前面临的问题和适应未来若干年水源水质的不断变化所带来的问题,有必要尽快确定一种既能适应现阶段密云水库水质、又能够满足未来若干年南水北调水源水质不断变化的水沉淀处理工艺,对第九水厂沉淀池进行改造。在此前提下,选择第九水厂二期工程中的2A系列(25万m3/d)作为工程对象,对其进行必要的改造,为今后其它系列的改造积累成功的经验。
2 工艺选择
  鉴于今后第九水厂将面临多水源多水质条件的局面,针对这个特点选用了不同的沉淀工艺作了相应的试验研究工作。水源水质选择:第九水厂现有水质(密云水库)、三家店水库、黄河水以及河北省四座水库水。
密云水库水质总体上是好的,绝大多数指标如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硫酸盐、氯化物、铁、砷、汞、挥发酚、氰化物、铬、CODCr、BOD5,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水域标准;CODMn、总磷指标达Ⅰ~Ⅱ级;溶解氧一般大于7.5mg/l,饱和度大于75%,达Ⅰ~Ⅱ类标准。其水质检测指标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二类水域相关指标。但由于近几年的水位的持续下降,导致藻类浓度和不易沉淀的悬浮物增加,根据第九水厂的水质监测数据,1998年藻类最大浓度为210.0万个/L、平均浓度为68.2万个/ L,到2003年藻类最大浓度增加到814.0万个/ L、平均浓度增加到401.2万个/ L。
   三家店水库水质绝大多数指标如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硫酸盐、氯化物、铁、砷、汞、挥发酚、氰化物、铬、COD Mn、BOD5、总磷等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水域标准;溶解氧一般大于7.5mg/ L,饱和度大于75%,达Ⅰ~Ⅱ类标准。2005年7月藻类最大浓度达到671.0万个/ L,浊度至41NTU。
近年来,黄河水水质恶化现象比较严重,2003年黄河流域地表水超三类水质标准河段长达78.6%,与1994年的68.8%相比,上升幅度达9.8%。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等,另外其水中日常含沙量较高(5.07~92kg/m3),高浊度是黄河水的主要特征指标。
河北省四座水库水质目前较好,但有恶化迹象。其中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是石家庄饮用水源地,除总磷、总氮等富营养化指标外,其余各项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二类(根据2004年河北省环境公报,岗南、黄壁庄水库石油类超标),西大洋水库库区水质所有监测项目全部达到国家二类水标准。
试验方案选择:常规混凝沉淀工艺、气浮工艺、污泥回流沉淀工艺、加砂强化混凝沉淀工艺,选取以上水样进行烧杯试验。
由试验结果可初步判断强化加砂工艺可适应的水质条件最广泛。无论是低浊水还是高浊水,此工艺能保证高效稳定的处理效果,净水药剂用量较少。由于石英砂的加入明显改善了沉淀过程中的絮体沉降效果,缩短了沉降时间。但在投加石英砂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到水力搅拌条件的改变,如搅拌强度过低,会使投加的石英砂迅速下沉,不利于加砂工艺的正常运行。
在工艺选择的过程中,针对现有的国内相关工程进行了调研。最终确定采用ACTIFLO®技术作为第九水厂2A系列沉淀池改造工程的工艺。Actiflo的工艺对第九水厂改造的适用性比较好,既可以处理低温、低浊、高藻水,同时对高浊水也有很好的适用性。另由于2A系列沉淀池改建工程是在一个完整的现有水厂中进行,因此新的工艺必须综合考虑所有的上游及下游的现有构筑物(例如:配水溢流井和煤滤池)的现况,ACTIFLO沉淀池基本能满足现存的实际工程情况,例如可用的空间较小,目前到未来的水质变化,藻类的去除,严格的出水水质要求,不需要对已有的其它构筑物进行大规模的变动和改造,并留有适当的将来挖潜改造的可能。
3 工程方案
3.1 ACTIFLO®工艺概述
ACTIFLO沉淀池为法国OTV公司1988年开发应用的一种沉淀池,其基本构造示意如图。
ACTIFLO沉淀池的主要特点是利用微砂作为絮凝的核心物质,以形成较易沉降的絮粒,加快沉淀过程,减少斜管沉淀池的面积,同时对沉淀池污泥(含有微砂)进行循环利用,以减少运行成本。

图1 ACTIFLO沉淀池构造示意图
  加注混凝剂的原水进入机械快速混合池,在混合池中加入高分子絮凝剂和回流的微砂。快速混合后进入机械搅拌絮凝池,然后进入斜管沉淀池,以微砂为核心的絮粒在斜管沉淀池中分离沉降,沉淀的泥渣及其夹带的微砂经输送泵送入水力旋流泥砂分离器,分离的泥水排走,微砂则回流进入混合池。
微砂的粒径通常采用0.08~0.5mm,在循环过程中,每m3水消耗微砂最大约为3g。同时ACTIFLO?工艺具有良好的去除藻类的能力,藻类去除率可达95%到99.5%。去除率高是因为如下两个原因:与带有微砂的浆液混合可以机械破坏(或打断)藻类细胞;微砂的加速沉淀可以使本可能漂浮的藻类(如一些青绿藻类)沉淀下来。

图2 微砂加速沉淀池的截面图
  由于采用了微砂回流,絮凝时间可以缩短至8min,上升流速可以提高到40~60m/h(11~17mm/s),大大缩小了沉淀池的面积,且由于微砂的悬浮缓冲作用,对水量和水质的适应性较好。当进水中的浊度在两个小时内从500NTU变化到1,500NTU时,其沉淀后出水的浊度保持在2~3NTU。
回复
mengyan197206
2010年10月03日 18:46:35
29楼
3.2 工程设计
本工程将要改造的2A沉淀池是北京市第九水厂二期工程(50万m3/d)两系列中的一个,日水处理规模25万m3,校核流量为34万m3/d。原2A处理构筑物采用了密集型、集团式布置方式,将混合、反应、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等主要构筑物连体布置,本次改造内容主要包含前部分—混合、反应、沉淀部分。
本次改造将保留原有2A处理来水的大格局,即2A系列下设二组并列的混合、反应、沉淀工序。每组工序中将保留原有混合井结构形式、尺寸,同时将原有搅拌器拆除,取消其原有的混合药剂的功能;原有反应池通过拆除、新建等措施形成2座混凝池、2座投加池以及4座絮凝熟化池,同时新增相应的设备、仪表;原有沉淀池将通过拆除、新建等措施形成2座ACTIFLO沉淀池,同时新增相应的设备、仪表;总出水渠进行相应改建,维持原有功能不变。二组工序之间的设备间在保留原有电气仪表间以及水质仪表台的同时,新建适当的设备以满足新工艺的需要。
改造完成后,2A系列共分二组工序,每组工序分二个单元,每个单元由1座混凝池、1座投加池、2座絮凝熟化池以及1座ACTIFLO沉淀池组成。

图3 改造工程完成后首层平面图

图4 改造工程完成后主体部分剖面图
3.2.1 混凝池
   水中浊度是由细微悬浮物所造成,其分散度处于胶体状态时将产生最大的光散射,因而胶体物质是形成浊度的主要因素。源水中胶体物质可以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很难靠重力自然沉降而得以去除。为了去除它们,首先要对这些微粒进行脱稳,这个过程需要混凝剂的投加(如:聚合氯化铝,硫酸铝,氯化铁)。混凝过程的动力学过程非常短,铝盐和氯化铁投加到混凝池中并因为搅拌的能量从而可以保证一个快速和完全的扩散作用。
   单池平面尺寸为4.9x5.15m,水深6.73m,单池有效容积约为170m 3,池内水力停留时间约为3min。池内设快速搅拌器1台,池底部设有导流体,池进水处设有导流板。来自九厂原有加药系统的混凝剂(PAC)通过加药管投加在池子的进水口。
3.2.2 投加池
   投加池中投加粒径为100 µm的微砂,微砂持续更新的目的:增加凝聚的几率和保证合适的絮状体以增加它们的增长速率和重量。另外,对于通常由于低温水或泥浆水而导致的絮凝困难,微砂可以显著的增大反应范围而得到良好的处理效果。
   补充微砂量约为2.55g/m 3,补充微砂可在每个工作周期内平均添加。
   单池平面尺寸为4.9x5.15m,水深6.71m,单池有效容积约为174m3,池内水力停留时间约为3min。内设快速搅拌器1台,池底部设有导流体。池顶板设有新微砂的投加孔以及循环微砂的投加孔。
   每池设有2台新微砂投加用螺杆以及4台循环微砂投加用砂分离器,每组工序中的2座投加池共享1套微砂砂斗。
3.2.3 熟化絮凝池
   熟化阶段的作用是为了形成大的絮凝体。絮凝是一个物理机械过程,该过程由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和物理搅拌作用而增强絮凝体的生长。食物等级的阴离子高分子电解质的投加可以通过吸附、电性中和和颗粒之间的架桥作用来提高絮凝体生成。由于微砂的加速絮凝的作用,其速度梯度远大于传统絮凝工艺在相同情况下的速度梯度。在搅拌时间有限和絮凝体积有限的情况下,高效的絮凝动力将导致颗粒间碰撞机率的增加。在该阶段中采用低功率搅拌机柔和的搅动水体防止打断絮体,但尽管其搅动程度小于先前的混凝阶段,但也要保持絮体的悬浮。
   单池平面尺寸为4.9x7.4m,水深6.68m,单池有效容积约为242m 3,池内水力停留时间约为8min。内设熟化搅拌器1台,池底部设有导流体。絮凝剂(PAM)通过进药管投加在池子的进水口。

图5 反应池改造后 砂分离器单元       图6 微砂(新)制备投加单元
3.2.4 ACTIFLO沉淀池(微砂循环泵房)
   沉淀效果的提高得益于微砂的应用,矾花加重和斜板的逆向流系统。
   每格沉淀池都安装有塑料(食品等级)蜂窝状的斜管模块。在絮凝后,水进入沉淀池的底部然后从斜板底部向上方流动至渠道。颗粒和絮体沉淀在斜板的片板上受重力作用下滑,由于较大的沉降速率和斜板的60度倾角可以形成一个连续自刮的过程,从而有效的在斜板上减少了絮体的积累。
   单池平面尺寸为12.4x10.1m,清水区面积为2x5.3x8.4m,清水区上升流速约为10.8mm/s。池内设旋转式刮泥机1台,塑料(食品等级)蜂窝状斜管(倾斜角度为60°),集水槽以及用于收集浮渣的排放槽。
   当水中的溶解氧饱和时,絮体可能会漂浮起来。因此需要对浮渣进行去除。沿池体宽度方向上布置一个水槽,在通常的运行过程中,这个水槽是淹没的;当浮渣产生时,排渣阀门打开排出表层液体。
   每池设有2台微砂循环泵,安装于原反应池与沉淀池之间形成的通道(微砂循环泵房)内。沉淀池中微砂和污泥的混合物通过旋转式刮泥机集中于沉淀池中心坑,而后通过吸泥管进入微砂循环泵,污泥循环泵24小时连续抽取集中在中心坑中的污泥以防止堵塞,排除的流量取决于于进水水质的情况。由微砂循环泵将混合物加压后通过微砂循环管送至投加池顶板上的砂分离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砂分离器将微砂和污泥进行分离,从污泥混合物下层流中分离出来的微砂直接投加在投加池中,剩余污泥从上层流中溢出通过污泥排放管排放至原有中间排泥槽内。微砂的粒径和水力分离器的自身性能保证了微砂的分离和循环。通过水力分离器的溢流损失的微砂不超过3g/m 3处理水,损耗的微砂及时进行补充。
   循环率意指循环的微砂和处理水量之间的比例。对应于不同的水量这个比例可以调节,这一比例可以根据不同的进水流量通过每个沉淀池的一个或两个循环泵进行调解。

图7  改造后沉淀池         图8 改造后形成的微砂循环泵房
3.2.5 中间设备间
   由于改造工程中增加了大量的辅助设备及备用的药剂、微砂,而需要对其放置,考虑根据构筑物的实际的建造情况,设置中间设备间以满足改造后的使用情况,其分为上层设备间和下层设备间。
   上层设备间:
   设备间内在保留原有电气仪表间以及水质仪表台(检测总进水水质)的同时,对电气仪表间进行扩建;另新建有压缩空气系统以及堆料平台。压缩空气系统包含有2套独立的制备系统以及1套压缩空气管路,用于供应新工艺中所有的气动阀门。设置新的堆料平台用于堆放备用的袋装絮凝剂以及微砂。袋装的絮凝剂以及微砂可以使用原有的吊车通过首层平台上的开孔进行运输、投加等工况。
   下层设备间:
   设备间内保留原有混凝剂加药管,增设新管路将混凝剂加入池进水口处,加药管上均设有流量计。同时,新建絮凝剂制备投加系统,絮凝剂采用阴离子PAM(聚丙烯酰胺),平均加药量为0.15mg/L,最大加药量为0.20mg/L,共有2套系统,分别对应2A系列的2组工序。
   设备间内依靠原有放空沟、中间排泥槽继续承担整个构筑物的排水出路。其中混凝池排空管、反应池排空管、设备间以及微砂循环泵房内排水的最终出路为放空沟;循环微砂系统中的污泥排放管、沉淀池的排渣管、局部排空管的最终出路为中间排泥槽。

图9 压缩空气单元         图10 PAM制备投加单元
4 工程总结
4.1 药剂
   在原有的九厂设计中,投加的混凝剂为碱式氯化铝,是针对密云水库原有低温、低浊水质选用的,但随着九厂的源水水质的变化,以及微砂的投加,单纯向源水中投加碱式氯化铝,已不能满足处理水的要求,于是考虑在此次工程增加絮凝剂—聚丙烯酰胺的(PAM)作为有益的补充。聚丙烯酰胺水解体,是处理高浊度水最有效的高分子絮凝剂之一,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普通混凝剂同时使用。在处理含砂量为10~150kg/m 3的高浊度水时,效果显著,既可以保证出水水质,又可减少絮凝剂用量和沉淀池的面积。投加药剂的增加使得水厂处理工艺对源水水质的变化增加了适用性。
4.2 微砂系统
   此次改造工程的核心技术即投加微砂技术,而整个微砂运转系统中应充分考虑微砂对于系统管道的阻塞以及磨损。在实际布置中,应尽可能减少管道的转角,微砂管道转弯时,根据OTV公司的经验,输砂管的转弯半径应大于5倍的管道直径,同时管道壁厚应考虑适当加强。在整个微砂输送系统中应充分考虑设置冲洗管路。微砂投加泵应选用螺杆泵,在投加新微砂的砂斗上应设置粉尘吸收装置,砂分离器应选用专用设备。
   因微砂存在日常损耗,损耗值不大于3g/m 3,故因其产生的污泥量约为750kg微砂/d~1020 kg微砂/d(基于日常处理水量为25万m3/d,校核流量为34万m3/d),但因微砂粒径较小,不会对水厂原有污泥处理系统产生不良影响。有条件时,可考虑于泥渣(含少量微砂)外排处设置沉砂井。
   微砂投加量、补充投加量以及微砂与药剂的配比是一个建立在运行经验上的数据,在运行期间尤其是源水水质发生变化的时候,应对微砂、药剂的投加量及时进行调整,以保证出水水质的稳定。
5 结语
  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以及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土地资源的短缺,源水水质的下降在短时期不会有大的改变,选用一种占地少,效率高的工艺将是未来水处理发展的趋势,而此次工程所采用的ACTIFLO®技术满足了目前九厂的需求,随着此项技术在实际运行中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必将会为今后其它系列的改造积累成功的经验,拓展常规的设计思路和理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乙二号(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邮编:100045  电话:(010)68024030
电子邮件: ljbgmedri@126.com
回复
mengyan197206
2010年10月03日 18:53:54
30楼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回复
mengyan197206
2010年10月04日 07:10:51
31楼
原帖由 mengyan197206 于 2010-10-3 18:53 发表

[ 本帖最后由 shang_tingting 于 2010-10-8 12:25 编辑 ]
回复
mengyan197206
2010年10月05日 06:22:41
32楼
原帖由 mengyan197206 于 2010-10-4 07:10 发表

[ 本帖最后由 shang_tingting 于 2010-10-8 12:26 编辑 ]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