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 • 阳光新城
hgh791215
hgh791215 Lv.4
2005年09月30日 09:57:49
只看楼主

龙游 • 阳光新城驿前片区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一、规划设计概况二、规划依据及参考资料三、规划设计原则四、规划设计整体框架五、公共建筑规划六、道路系统规划七、绿化环境景观规划八、建筑设计九、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规划设计概况阳光新城位于龙游县中部,北临27号路,东至26号路,南至荣昌路。总规划用地约34.04公顷。根据龙游县政府和规划部门要求,阳光新城将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新型居住小区。该场址地理位置优越,土地现状为农民宅基地和部分单位用地,土地较为平整,用地条件良好,加之其位于两江交汇之处,紧临城区中心,并与龙游石窟景区隔江相望,交通方便,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一片理想的居住用地。

龙游 • 阳光新城
驿前片区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
一、规划设计概况
二、规划依据及参考资料
三、规划设计原则
四、规划设计整体框架
五、公共建筑规划
六、道路系统规划
七、绿化环境景观规划
八、建筑设计
九、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规划设计概况
阳光新城位于龙游县中部,北临27号路,东至26号路,南至荣昌路。总规划用地约34.04公顷。
根据龙游县政府和规划部门要求,阳光新城将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新型居住小区。该场址地理位置优越,土地现状为农民宅基地和部分单位用地,土地较为平整,用地条件良好,加之其位于两江交汇之处,紧临城区中心,并与龙游石窟景区隔江相望,交通方便,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一片理想的居住用地。

二、规划依据及参考资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4.1);
(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9.3);
(三)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6.8);
(四)《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五)国家、浙江省及龙游县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六)《龙游城市总体规划》(浙江省城乡规划院)
(七)甲方提供的1:1000现状地形图;
(八)《阳光新城规划设计任务书》

三、规划设计原则
根据对龙游的社会、经济、城市发展各方面因素的分析,以及阳光新城功能定位,综合国内外居住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提出如下原则:
(一)充分体现阳光新城的特色,使之成为龙游的一处标志性城市居住景观,同时满足拆迁安置居民的要求,提高其居住条件。
(二)迈向二十一世纪,提供一个适合城市长期发展的现代化环境,成为周围地区的重要居住示范小区。
(三)充分考虑人的需要,创造适于人生活、工作、交往的场所,使人愉悦,获得精神享受的城市空间环境。
(四)利用并强化场址的自然生态特色,寻求与周围环境协同发展的途径。
四、规划设计整体框架
1)城市轴??城市景观轴线导入小区,强调与城市整体环境有机融合。
这一理念突破了现有的住宅小区在规划范围内“独善其身”的设计模式,而是以一条城市轴贯穿小区,使之不仅成为了小区特有的标志性景观轴线,而且真正做到了从整个城市的角度莱考虑居住区的规划,使阳光新城完全的、有机的融合在城市环境中。

2)增强阳光新城的“可识别性”与整体形象
“可识别性”是衡量城市形象的关键因子,城市的“可识别性”越强,它的形象也越鲜明。同样,住宅小区也有“可识别性”问题。如果“可识别性”弱,就会出现居民“有家难回”的尴尬局面。阳光新城规划从城市的角度考虑,小区住宅布局紧密结合龙游城市景观发展轴线,同时强调单体的有机布局,通过住宅单体的造型和空间限定,并结合户外绿化环境设计,形成内向围合的邻里空间,创造空间丰富、亲近自然且具有人情味的居住环境,创造全新的住宅小区整体形象。
阳光新城的整体结构可概括为:“一心、一轴、二带。”
一心:小区景观中心,为城市斜轴线与绿化景观带的交汇处。它位于小区空间的几何重心,起到空间组织的核心作用。
一轴:城市轴线,建立城区与石窟的视觉及空间联系,使城市与自然有机同一,在小区内形成水景主轴线。
二带:一条是绿化景观带,与水景主轴垂直相交,共同形成小区空间主干。另一条是弧形生态绿带,与小区主路结合,整合小区空间特色,强化水景主轴。同时,从这条绿带上又分出若干条枝状绿带,一方面共同构成完整的绿化生态体系,另一方面又作为各居住组团之间的分隔带,增强了各个组团的可识别性。

3)规划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关系到一个规划设计能否实现的问题,本规划各地块、片区既联系又相对独立,规划适应开发阶段性的需要,具有灵活性和弹性。

五、公共建筑规划

社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商业服务配套设施以相对集中为原则,并充分发挥区位地段优势,结合绿化生态轴线组织,布置在小区主、次入口,并结合主景观轴规划设计了多个景观节点。

六、道路系统规划
结合用地特点与空间布局,在强化小区形象特色并便利内外交通的同时,强调城市空间整体性与景观性的和谐,使各住宅组团内部交通组织相对独立。设计一套完整的步行系统,达到人车分流的目的。同时,将小区出入口交通组织与小区入口对景效果营造相结合,利用圆弧形的道路形成主干;利用与主轴线平行的支路贯穿小区,将道路设计与滨水空间、广场空间及建筑空间相结合,共同塑造户外空间景观。
规划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以加强内部功能组织和便利内外交通联系为原则。同时,又将道路设计与住区内城市设计相结合,强调对城市轴线的延续,以形成完整的城市空间序列,共同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空间景观。
地块内道路结合地下停车库,尽可能减少对中心绿化环境与步行系统的影响,达到局部人车分流
hgh791215
2005年09月30日 09:58:48
2楼
路,路边有树,溪上架桥,桥中建亭,景观层次丰富;轴线西南段开大面积水面,此为“湖”。水出自于泉,流经小溪而入湖,流动的水体构成了丰富由具有生命的景观,使居民们在都市中亦能享受自然的气息,亲近自然,以缓解城市生活的紧张喧嚣。 本区域景观设计中还注重在建景区景观环境的延续呼应,比如在构件材料的选用上,植物品科的选配上等。平台、座椅、卵石的铺砌等均使各景区景观取得同质、自然、和谐的效果。

 绿化景观轴及生态绿化带尽管设计

绿化景观带和“弧形”生态绿化带是城市轴线即小区水景主轴线的衬托和呼应,以突出主轴线。整个景观设计以自然式造景手法为主,平缓起伏的草坡、群落成荫的树木,葡伏低矮的灌木丛,点缀的景石,曲折的步道,特别是其内部的步行道形成完整的系统,并与住宅紧密相连,使绿带集景观和休憩功能于一身,是居民在劳累一天之后放松身心的绝佳场所。

八、建筑设计
(一)原则与指导思想:注重环境,追求特色
1、注重环境:
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市场环境等诸多方面。
既要满足现实的市场需要,也要满足更高层次的规划要求,使功能与周边环境相契合,又能起到应有的先导性。这就涉及到在多个“维度”上嵌入环境当中的问题。

人文环境:空间形态上充分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延续城市的机理,尊重周边建筑与空间环境。并通过提供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有文化内涵的住区,提高整个地区的城市空间质量。单体建筑形式上服从全区的整体风貌定位,以英式建筑为主,并以现代的材料、结构加以表现。

绿化环境:强调绿地给水景与居民生活的融合。利用绿地、硬地、小品等元素满足不同层次的居民活动的需求,将住宅群与绿化融为一体。

市场环境: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宅类型的需求一方面在面积、档次有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需求也趋向于多元化。鉴于此,为了适应市场上多层次、多要求的选择,也为了创造多层次、富有人情味的建筑空间环境,我们设计了多种建筑面积、多种房间排布相结合的建筑形式与户型。

2、特色原则:

对于“特色”这一概念,我们从三个层面加以解释。一是通过合理规划,使小区的整体环境具有鲜明的形象和品位特征,水体、绿带、城市、社区融为一体;二是通过精心设计使各小区与周边的住宅区相比,在建筑形式、户型设计上具有特色;三是在小区中引入符合信息时代特征的新技术、新设备,赋予整个小区设计以时代特征。
通过对建筑单体、空间形式的创意和四新技术的运用,在整体格调统一、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前提下,使形体创造更具魅力。强调住宅环境与建筑、单体与群体、空间与实体整合性。注意住区环境、建筑群体、城市发展风貌的协调。通过小区的智能化系统建设,使小区住户能够高速便捷地与信息高速公路连接。
(二)设计要点
1、住宅

(1)总体布局
着意强调环境与生态。住宅布局尽可能紧凑简化,注重立面的转折变化与高低错落。并通过规划排布与户外绿化环境设计融为一体。

(2)组团形式
设计中兼顾不同组团建筑所形成的外部空间效果和内部空间形式,建筑在外部和内部都成为有机的构成部分,在建筑组团内部形成内向但又不封闭的空间形式。在设计中,无论是中央绿带还是住宅都注重整体的构图和空间效果,其中的每一栋建筑都不是独立的存在,不仅是所在组团的构成部分,也是整体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不同的建筑、建筑组群,在整体的环境中遥相呼应,形成相互对话、交流的空间效果。整体、默契、密切、关联的人性化建筑空间将为形成充满人情味的家园社区增添一笔重彩。

(3)单元平面设计与户型选择
参照建设部《商品住宅性能管理办法》所规定的评定标准与评定体系进行了设计。设计中力求作到以下几点:房间齐备,套内安排卧室、起居、餐厅、储藏等基本空间,并参照不同的标准进行了房间面积和面宽的设计;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没有相互干扰,交通顺畅,起居厅与餐厅、厨房空间配置紧密协调,并设有入户的过渡空间,紧凑的空间布局使建筑使用面积系数均达到了80%以上。所有房间都有直接采光、并保证了日照的要求。每套均设计安排贮藏间,并在卧室内留有壁柜的空间。
在户型和面积的选择上,我们参照龙游当地的市场状况和未来住宅的发展趋势,设置了中小两种档次的户型以满足各个层次的消费需求。

(4) 住宅立面设计
建筑风格服从全区整体定位,体现英式风格,并进行适当改造。因为住宅层数不高,并且多为横向延伸,因此在设计中将阳台板,空调器放置板和凸窗结合考虑,强调水平线条。并利用窗框和阳台栏杆等元素加强了这一趋势。设置空调器放置板以维持立面的整洁划一。
墙体装饰材料使用面砖,以求达到良好的色彩搭配和视觉效果。卧室采用凸窗,增加室内的视野,并使立面更显精致剔透。

1)本次住宅规划设计着意强调环
回复
hgh791215
2005年09月30日 10:01:22
3楼
龙游 • 阳光新城
回复
hgh791215
2005年09月30日 10:01:59
4楼
龙游 • 阳光新城
回复
hgh791215
2005年09月30日 10:02:49
5楼
龙游 • 阳光新城
回复
hgh791215
2005年09月30日 10:03:39
6楼
龙游 • 阳光新城
回复
hgh791215
2005年09月30日 10:04:26
7楼
龙游 • 阳光新城
回复
hgh791215
2005年09月30日 10:05:59
8楼
龙游 • 阳光新城
回复
hgh791215
2005年09月30日 10:06:59
9楼
龙游 • 阳光新城
回复
猫太妃
2005年10月10日 08:21:21
10楼
谢谢你~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