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层钢框架、二层门钢请教
jiangyp888
jiangyp888 Lv.4
2010年04月28日 14:19:26
只看楼主

正在做一个底层框架、上层门式刚架的结构,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望指教:1、6度(0.05g),可不考虑抗震设防吗?2、用STS进行全楼节点设计,大部分节点都无法设计,可能是什么原因?3、墙体可以嵌砌吗?怎么考虑二者的变形不协调?是不是需通过柱顶或层间位移来控制?如果是这样,控制在多少比较合适?

正在做一个底层框架、上层门式刚架的结构,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望指教:
1、6度(0.05g),可不考虑抗震设防吗?
2、用STS进行全楼节点设计,大部分节点都无法设计,可能是什么原因?
3、墙体可以嵌砌吗?怎么考虑二者的变形不协调?是不是需通过柱顶或层间位移来控制?如果是这样,控制在多少比较合适?
免费打赏
lx48120310
2010年05月07日 14:39:59
2楼
.........。。。想看看啦!.........。。。想看看啦!.........。。。想看看啦!.........。。。想看看啦!.........。。。想看看啦!.........。。。想看看啦!
回复
niwenbing
2010年05月12日 23:22:08
3楼
这个话题很实际,有些问题我有比较肯定的见解,但是有些仅是自己的看法,也回答下请大家讨论讨论:
问题1. 规范条文:抗震规范第1.0.2 条: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3.1.4 条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除本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对乙、丙、丁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门刚轻钢规范,有条文:1.0.2 本规程适用于......的单层房屋钢结构的设计、制作和安装;3.1.4: 在抗震设防地区,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
计规范》GB 50011 进行抗震验算,并符合下列要求:
≤R/ (3.1.4) E S RE γ
式中 ——考虑多遇地震作用时,荷载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E S
RE γ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当由抗震控制结构设计时,尚应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结论:A:你的房屋为两层,不属于门刚轻钢规范的适用建筑范畴,不应当套用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规范。
B:按抗震规范,若你的房屋非甲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不考虑地震作用效应),但应采取抗震构造措施。若为甲类,则需考虑,且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问题2. 用STS进行设计,一般节点都会进行设计,例如铅锤柱与水平主梁(梁截面主轴与坐标系轴线平行)相交节点,铅锤柱与屋面斜梁相交节点(梁截面主轴与坐标系轴线平行),主次梁相交节点(梁截面主轴与坐标系轴线平行),主次梁相交,当次梁连续多跨时,次梁可为固接节点;主次梁相交边节点,次梁梁端需定义为铰接。不能进行设计的空间节点,是程序功能的局限性,只有等待程序的进步了。
问题3.  规范条文 : 抗规13.2.1.2 对柔性连接的建筑构件,可不计入刚度;对嵌入抗侧力构件平面内的刚性建筑非结构构件,可采用周期调整等简化方法计入其刚度影响;一般情况下不应计入其抗震承载力,当有专门的构造措施时,尚可按有关规定计入其抗震承载力;门刚钢构规范4.4.3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的外墙,当抗震设防烈度不高于6 度时,可采用轻型钢墙板或砌体;
结论1:由于你的建筑处于6度地震区,地震作用较小(二层采用压型钢板维护),应当可以考虑嵌砌,如果是甲类建筑,可在计算地震作用时考虑在嵌砌之后建筑物周期因此因素的减小作用,即在框架模型周期上乘以调整系数,该系数参照高混规第3.3.17 条及其条文说明进行取值。
结论2:嵌砌时的变形控制,当且仅当该建筑是甲类建筑时,按照抗震规范5.5.1 的规定取层位移限值为1/300.
回复
niwenbing
2010年05月12日 23:26:15
4楼
问题2:STS不会进行矩形梁与柱连接的节点设计,这里不论柱是何种截面形式。
回复
diyu288
2010年05月13日 07:15:09
5楼
两层建筑 ,下面框架体系 ,上面门钢;用SATWE计算 一般是很难满足 特别是风荷载作用下X方向的侧移, SATWE 计算风荷载是 按体型系数简化到柱顶节点 作用, 层数约少这种简化越不符合实际,特别是针对这种轻钢墙体,再就是考虑屋面的风吸力,要自己定义屋面特殊风荷载验算,所以建议计算下面框架上面门钢时 可以按空间框架模型计算,再用平面框架复核
这样更符合实际情况,层间位移比可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来控制,砌体墙体考虑严格点,轻钢墙面适当放宽;
回复
zjrly
2010年05月14日 23:23:08
6楼
这个话题很实际,有些问题我有比较肯定的见解,但是有些仅是自己的看法,也回答下请大家讨论讨论:
问题1. 规范条文:抗震规范第1.0.2 条: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3.1.4 条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除本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对乙、丙、丁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门刚轻钢规范,有条文:1.0.2 本规程适用于......的单层房屋钢结构的设计、制作和安装;3.1.4: 在抗震设防地区,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
计规范》GB 50011 进行抗震验算,并符合下列要求:
≤R/ (3.1.4) E S RE γ
式中 ——考虑多遇地震作用时,荷载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E S
RE γ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当由抗震控制结构设计时,尚应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结论:A:你的房屋为两层,不属于门刚轻钢规范的适用建筑范畴,不应当套用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规范。
B:按抗震规范,若你的房屋非甲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不考虑地震作用效应),但应采取抗震构造措施。若为甲类,则需考虑,且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问题2. 用STS进行设计,一般节点都会进行设计,例如铅锤柱与水平主梁(梁截面主轴与坐标系轴线平行)相交节点,铅锤柱与屋面斜梁相交节点(梁截面主轴与坐标系轴线平行),主次梁相交节点(梁截面主轴与坐标系轴线平行),主次梁相交,当次梁连续多跨时,次梁可为固接节点;主次梁相交边节点,次梁梁端需定义为铰接。不能进行设计的空间节点,是程序功能的局限性,只有等待程序的进步了。
问题3.  规范条文 : 抗规13.2.1.2 对柔性连接的建筑构件,可不计入刚度;对嵌入抗侧力构件平面内的刚性建筑非结构构件,可采用周期调整等简化方法计入其刚度影响;一般情况下不应计入其抗震承载力,当有专门的构造措施时,尚可按有关规定计入其抗震承载力;门刚钢构规范4.4.3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的外墙,当抗震设防烈度不高于6 度时,可采用轻型钢墙板或砌体;
结论1:由于你的建筑处于6度地震区,地震作用较小(二层采用压型钢板维护),应当可以考虑嵌砌,如果是甲类建筑,可在计算地震作用时考虑在嵌砌之后建筑物周期因此因素的减小作用,即在框架模型周期上乘以调整系数,该系数参照高混规第3.3.17 条及其条文说明进行取值。
结论2:嵌砌时的变形控制,当且仅当该建筑是甲类建筑时,按照抗震规范5.5.1 的规定取层位移限值为1/300.
3楼回答的太仔细了,佩服佩服。
回复
ytylbaofeng
2010年06月02日 14:28:20
7楼
太好了,同意“干自己能干的活,挣自己能挣的钱”。
回复
xiaoyingjie
2010年06月03日 10:17:24
8楼
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也想知道,二楼能否按门钢设计?(虽然不属于门钢的范畴)
回复
xiaoyingjie
2010年06月17日 19:57:48
9楼
3楼的回答太好了,学习学习
回复
zhaofeng825
2010年06月21日 11:39:27
10楼
学习,三楼高手。
回复
katelee
2010年06月21日 14:46:10
11楼
现在天津09年的天津市房屋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里面是这样写的:多层钢框架结构的顶层采用单跨或多跨类似门刚的结构形式,屋面为压型钢板,型钢梁时,有些设计采用双重标准,即对下部的多层钢框架按《钢结构设计规范》的相关指标控制,而对顶层按(门刚规程)控制柱顶位移和钢梁挠度,后者是不恰当的。
因为此类结构形式不属于CECS2002规定的门刚使用范围,因此顶层大跨度钢架的设计应按《钢结构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