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沉淀后上浮的问题(附图)
goodluckcy
goodluckcy Lv.6
2010年03月29日 14:34:00
来自于水处理
只看楼主

这个问题已困扰了我半个月了,一直没解决,请各位专家帮忙。工艺是:调节池—初沉-水解酸化-接触氧化-二沉-混凝沉淀(碱式氯化铝+阴离子PAM)-清水池。罗茨风机曝气,膜片式微孔曝气器,组合填料。现在生物调试已基本达到目标,二沉池出水还比较清稍有黄和混浊,填料上的挂膜也不少。二沉池出来的水做混凝试验时,加了PAC和PAM后絮体虽不是很密实,但可以在十几分钟内下沉,上清液很清澈,但没多久(阴凉的地方半小时,太阳下曝晒只有几分钟),沉渣上面就附着了许多小气泡,明显就能看到,随后沉渣就被小气泡带的浮到水面。就好象气浮的效果一样。请各位帮忙分析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么多小气泡?该如何解决?

这个问题已困扰了我半个月了,一直没解决,请各位专家帮忙。
工艺是:调节池—初沉-水解酸化-接触氧化-二沉-混凝沉淀(碱式氯化铝+阴离子PAM)-清水池。罗茨风机曝气,膜片式微孔曝气器,组合填料。现在生物调试已基本达到目标,二沉池出水还比较清稍有黄和混浊,填料上的挂膜也不少。二沉池出来的水做混凝试验时,加了PAC和PAM后絮体虽不是很密实,但可以在十几分钟内下沉,上清液很清澈,但没多久(阴凉的地方半小时,太阳下曝晒只有几分钟),沉渣上面就附着了许多小气泡,明显就能看到,随后沉渣就被小气泡带的浮到水面。就好象气浮的效果一样。请各位帮忙分析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么多小气泡?该如何解决?
接触氧化池.jpg
絮体中的气泡2.jpg

接触氧化池.jpg


絮体中的气泡2.jpg


絮体中的气泡.jpg

goodluckcy
2010年03月29日 14:35:00
2楼
絮体开始上浮.jpg
回复
goodluckcy
2010年03月29日 14:37:45
3楼
第一张图为接触氧化池的图片,池水很清,但有许多鸭毛一样的脱落的生物膜,大约有2CM长,不知是否属于正常范围。
回复
cumtedu2102
2010年03月31日 10:27:11
4楼
感觉好像是反硝化将污泥带了上来。
回复
xiaozy2177
2010年03月31日 16:26:34
5楼
进来学习的~是否起了反作用?:L ~
回复
zc.esp
2010年03月31日 19:17:20
6楼
应该是反硝化吧~~加大排泥哎~~~
回复
czhp
2010年03月31日 19:45:23
7楼
你这种情况我估计跟你的PAC和PAM加药两有关系的,我以前在山东的时候造纸厂废水也出现过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就是加药过多,导致絮体比较破碎。虽然看上去水质很清澈,但是实际上是絮体之间不紧密,导致完全不能沉淀下来,因此会出现絮体上浮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的解决办法是你通过做实验,确定最佳加药量,同时测定SVI,达到30%左右为宜。寻找最佳加药量下的沉淀效果最佳者。因此,我建议你做实验,减少实际调试中的加药量观察絮体的沉降情况,我以前就是减小了加药量,最后絮体之间比较密实,沉淀效果也好起来了,上浮的情况逐渐消失的,你试试了:handshake
回复
lisai8888
2010年04月01日 13:28:14
8楼
我以前在海南的一个造纸厂遇到过这个问题,它的终沉池絮体全部上浮,造成终沉池刮泥机运行受阻,电机高电流报警。终沉池表面漂浮大概20-30公分厚的絮体,需要人工去清理。当时我们的工艺是 调节池+初沉池+冷却塔+A2O+二沉池+生物膜(已经全部废弃,只当好氧段)+三沉池+混凝池+终沉池 只有终沉池有絮体浮上来,经过我们的观察,应该是跟药剂的型号好使用量有关系。开始我们使用我们厂自己产的PAC,没有出现这个情况,后来采用外购的PAC,这个情况就比较严重了。外购的PAC混凝效果非常好,混凝段就能看到水很清,但是到了沉淀池泥就会浮上来。 希望有做药剂的高手来给我们解答一下!
回复
mrjckong
2010年04月01日 14:12:23
9楼
主要觉得还是加药量比的问题,采购多几种药剂,做一下小试比较好。
回复
ray23
2010年04月01日 16:47:14
10楼
好像反硝化了,以前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不过是果汁浓浆废水~~~
回复
rainche
2010年04月01日 17:37:00
11楼
我们在印染废水中,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投加量太大所致,根据小试逐渐减少加药量,会得到一个比较好的出水。多做实验。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