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学习之《中国建筑史》--梁思成(五)
sunjy1
sunjy1 Lv.12
2005年07月27日 16:12:00
只看楼主

送给读后感写的好的哥们姐们! 上一章 http://co.163.com/forum/content/1078_159926_1.htm

送给读后感写的好的哥们姐们!

上一章 http://co.163.com/forum/content/1078_159926_1.htm

1122451910613.jpg

免费打赏
sunjy1
2005年07月27日 16:13:46
2楼
第一节 文献上两都建筑活动之大略
汉高祖(公元前202年)奠都长安,本秦离宫,城狭小,萧何据龙首山冈建长乐;嗣营未央,就秦宫而增补之,六年(公元前187年)城乃成[1]。城周回“六十五里”,每面辟三门,城下有池周绕,“石桥各六丈,与街相直”[2]。城之平面不作方形,其南北两面俱非直线。盖营建之始,增补长乐未央,城南迂回迁就,包括二宫于内,而城北面又以西北隅滨渭水,故顺河流之势,亦筑成曲折之状,后人乃倡城像南北斗之说[3]。
长安城内诸宫散置,有长乐、未央、明光、长信及桂宫、北宫六处。有九市,百六十里,八街,九陌。市楼皆重屋,又有旗亭令署里门弹室之设。城中地广人稀,故道衢里市,均宏阔,而公卿田宅,得求穷僻处,不乏城市山林之趣。宫阙之间,民居杂处,“又起五里于长安城中,宅二百区以居贫民。”全城之布置,既未遵古礼对称均齐之法,亦未若后代之有皇城宫城区分内外,实为历代都邑之变体[4]。
回复
sunjy1
2005年07月27日 16:14:53
3楼
萧何营建长安,因秦故宫以修长乐,据龙首山以作未央。惠文景之世,均少增作。至武帝时,国库殷实,生活渐趋繁华,物质供应与工艺互相推动,乃大兴宫殿,广辟苑囿。在长安城中,修高祖之北宫,造桂宫,起明光宫,更筑建章宫于城西,于是离宫别馆,遍于京畿。此后王侯贵戚更大治府第。土木之功乃臻极盛。
汉代之称宫者,大都指由多数之殿乃至其它台榭阁廊簇拥而成之集体而言。全体之外,绕以宫垣,四面辟门,门外更或有阙。宫垣之内,除皇帝朝会之前殿,及综治政事之寝殿,后宫帝后妃嫔寝处殿舍之外,尚有池沼楼台林苑游观部分。诸殿均基台崇伟,仍承战国嬴秦之范,因山冈之势,居高临下,上起观宇,互相连属。其苑囿之中,或作池沼以行舟观鱼,或作楼台以登临远眺。充满理想,欲近神仙。各宫之间,阁道之设,亦因台而生,绵亘连属,若长桥飞虹,互相通达,以便行幸。秦汉以来,园庭设计,盖已与宫室并重,互为表里矣。汉宫殿繁复之部署,嵯峨之外观,实达高度标准,但其结构原则,仍以殿为单位,不因台榭相接而增烦难。元李好问曾述其所见曰:“予至长安,亲见汉宫故址,皆因高为基,突兀峻峙,崒然山出,如未央,神明,井干之基皆然,望之使人神志不觉森竦。使当时楼观在上又当何如?”[见注4]此崇台峻基所予观者对于整个建筑之印象,盖极深刻也。
长安城内外,诸宫之中,其规模尤大,史籍记载较详者,为长乐,未央,建章三宫,兹分述其略:
一 长乐宫 故秦之兴乐宫,而汉修缮之。宫周回二十里,在长安城内之东南部,其前殿东西四十九丈七尺,两序中三十五丈深十二丈[见注2],除去两序,其修广略如今北京清宫太和殿。秦阿房宫殿前铜人十二,亦移列此殿前。宫成,适当叔孙通习礼成,诸侯群臣朝会“竟朝置酒,无敢欢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5]。
长乐宫殿各之见于记载者约十余,又有酒池鸿台。后两者据传为秦始皇所造。鸿台“高四十丈,上起观宇”[见注2]。今传世瓦当有“长乐万岁”及“长乐未央”之铭文者。
二 未央宫 汉代新创之第一宫,高祖七年(公元前200 年),萧何治未央宫,“上见其壮丽,甚怒。..何曰,‘..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亡以重威,且亡令后世有以加也。’上说,自栎阳徙都长安”[6]。汉初之营未央,修长乐,其技术方面负责人为梧齐侯阳城延,延以军匠从起郏,入汉后为将作少府;筑长安城亦延之功也[7]。
未央宫周回二十八里,在长安城内之西南部。今计其殿角台池堂室门阙之名可考者八十余,其中形制或特征之较可考者有:
前殿,东西五十丈,深十五丈,高三十五丈,疏龙首山为殿台,不假板筑,高出长安城。“以木兰为棼橑,文杏为梁柱;金铺玉户,华榱壁珰;雕楹玉碣,重轩镂槛;青琐丹墀,左碱右平,黄金为壁带,间以和氏珍玉”[见注2]。“重轩三阶,闺房周通,门闼洞开,列钟虡于中庭,立金人于端闱”[8]。高帝所建而武帝增饰者也。
宣室殿当在前殿之北,为汉诸帝之正寝,又曰“布政教之室”,宣帝“常幸宣室,斋居而决事”[9]。
温室殿“冬处之温暖”,“以椒涂壁,被之文绣,香桂为柱。设火齐屏风,鸿羽帐。规地以罽宾氍毹”[见注2]。
清凉殿“中夏含霜”,“夏居之则清凉也”。“以画石为床,文如锦,紫琉璃帐”。“又以玉晶为盘,贮冰于膝前,玉晶与冰相洁”[见注2]。
殿阁之有特殊用途者,如天禄阁“以藏秘书,处贤才也”[见注2]。石渠阁“藏入关所得秦之图籍”[见注2]。承明殿“著述之所也”。又有金马门,为“宦者署,武帝得大宛马,以铜铸像立于署门,因以为名。东方朔..等皆待诏于此”[见注2]。麒麟阁则“宣帝图画功臣像于此”[10]。
未央宫后宫分为八区,其中如椒房殿皇后所居,“以椒和泥涂壁,取其温而芬芳也”[见注2]。昭阳舍,成帝为昭仪又增华饰,“中庭彤朱而殿上髤漆。切皆铜沓,冒黄金涂。白云阶,壁带往往为黄金釭,函蓝田壁,明珠翠羽饰之,自后宫未尝有焉”[11]。而漪澜殿尝称画殿,王夫人生武帝于此。后宫细靡绮丽之发展,略可想见。
游观建筑,则有柏梁台,“高二十丈,用香柏为梁殿,香闻数十里”[12]。又有仓池,池中有渐台,高十丈。
除朝会起居娱乐用各建筑外,宫中更有殿中庐供臣子止宿;“织作文绣郊庙之服”之织室[13];藏冰之凌室[14];及“掌宫中舆马”之路軨厩等等实用部分焉[见注2]。
三 建章宫 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 年)建,尤为特殊[15]。宫周二十余里,在长安城外之西;“度为千门万户。前殿度高未央。其东则凤阙高二十余丈;其西则商中,数十里虎圈。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果,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其南有玉堂璧门大鸟之属。立神明台、井干楼,高五十丈。辇道相属焉”[16]。建章与未央之间,则“跨玑池,作飞阁,构辇道以上下”相属[见注2]。
宫南面正门曰阊阖,“玉堂璧门三层,台高三十五丈;玉堂内殿十二门,阶陛皆以
回复
sunjy1
2005年07月27日 16:22:30
4楼
第二节 汉代实物
现存汉代建筑遗物之中,有墓,石室,阙,崖墓,为实物;明器,画像石之类,则为间接资料。
墓西汉诸帝陵,均起园邑,缭以城垣,徙民居之,为造宅第,设官管理,蔚然城邑。今长安附近,汉帝诸陵虽仅存坟丘,其缭垣及门阙遗址尚可辨。坟丘名曰方上,多为平顶方锥体,或单层或二三层,最大者方二百六十余米,高三十米。其附属庙殿,均无存焉。至于地下工程,其制度虽载在史籍,然在未经发掘以前真相难明。文献所纪,兹不赘述。
其余小墓,曾经发掘者颇多。墓之简单者,仅用木椁,或累石卵为外墙。其稍大者以砖石构成羡道及墓室。羡道多南向。墓室配列无定则,数目亦多寡不一。就结构言,约略可分为四种:(一)井干式木构墓,如朝鲜南井里彩画冢[1];(二)叠涩券墓,如辽宁营城子“二号墓”[2];(三)发券墓,如山东金乡县朱鲔墓[3];(四)空心砖墓,砖出土者多,墓完整者尚未见,仅能推想其结构,墓之地面配置,坟丘之前,或作石室石阙及石人石兽等,如朱鲔墓则有石室,山东嘉祥武氏墓则有石室,石阙,石狮。咸阳霍去病墓垒石以像祁连山,其石兽雕刻尤为雄壮。
石室(第6 图) 汉墓石室见于文献者甚多,然完整尚存者,仅山东肥城县孝堂山“郭巨”墓祠一处[4]。石室通常立于坟丘之前。室平面作长方形,后面及两山俱有墙,正面开敞,正中立八角石柱一,分正面为两间。屋顶“不厦两头造”,即清式所称悬山式,上施脊,瓦陇瓦当均由石块上刻成。著名之“武氏祠画像石”实为石室之毁后散乱者。美国费慰梅校注[2](WilmaC.Fairbank)就现存石之拓本,归复原状,不唯借知各画石之原位置及室内壁面画像之图案,且得以推知石室之结构及原形与“郭巨洞”相同,正面中间立一柱,且有后部另有小龛突出如后世所谓龟头者[见注3]。
回复
sunjy1
2005年07月27日 16:23:28
5楼
石阙(第7 图) 汉宫殿祠庙陵墓门外两侧多立双阙,或木构,或石砌;木阙现已无存,石阙则实例颇多,均为后汉物。阙身形制略如碑而略厚,上覆以檐;其附有子阙者,则有较低较小之阙,另具檐瓦,倚于主阙之侧。檐下有刻作斗拱枋额,模仿木构形状者,有不作斗拱,仅用上大下小之石块承檐者。武氏祠阙(公元147 年)及河南嵩山太室(公元118 年),少室,启母三庙阙均有子阙而无斗拱[见注4]。阙身画像如石室画像石。四川西康诸阙均刻斗拱木构形;其有子阙者仅雅安高颐阙及绵阳平阳府君阙;其余梓潼诸残阙及渠县沈府君阙,冯焕阙及数无铭阙;并江北县无铭阙,均无子阙[5]。其雕饰方法,一部平钑如武氏祠石,而主要雕饰皆剔地起突四神及力神,生动强劲,技术极为成熟。意者平钑代表彩画,起突即浮雕装饰也。
崖墓 湖南、四川境内,现均有崖墓遗迹,尤以四川为多。其小者仅容一棺,大者堂奥相连,雕饰盛巧。乐山县白崖[见注5],宜宾黄沙溪[6]诸大墓,多凿祭堂于前,自堂内开二墓道以入,墓室即辟于墓道之侧,其中亦有凿成石棺者。全墓唯祭堂部分刻凿建筑结构形状。堂前面以石柱分为两间或三间,其外檐部分多已风化。堂内壁面隐起枋柱,上刻檐瓦,瓦下间饰禽兽。堂内后壁中央有凿长方形龛,与山东诸石室之有龛者同一形制。祭堂门外壁上亦有雕刻阙及石兽者,盖将墓前各物,缩置于一处也。
彭山县江口镇附近崖墓(第8 图)[7],则均无祭堂。墓道外端为门,门上多刻成叠出如檐者两层;下层刻二兽相向,上层刻硕大之斗拱。门两侧间亦有刻柱及斗拱承枋者。墓道内端两旁有辟作一个或二三个墓室者。有少数墓室内有凿成八角柱,上施斗拱者。柱身肥矮,上端收杀颇巨,其下承以础石。汉代斗拱,及柱之独立施用者,江口崖墓为现存仅有之实例。墓室之内亦多凿石棺,壁上且有凿小龛,灶,或隐出柱枋及棂窗者。崖墓内地面均内高外低,旁凿水沟,盖泄水为墓葬工程一重要问题也。
除实物外,明器及画像石均为研究汉代建筑之重要资料。
明器 明器为殉葬之物,其中建筑模型极为常见,如住宅,楼阁,望楼,仓囷,羊舍,猪圈之类,均极普通(第9 图),近年为欧美博物馆收集者颇多。明器住宅多作单层,简单者仅屋一座,平面长方形,前面辟门,或居中,或偏于左右;门侧或门上或山墙上辟窗,或方或圆或横列,或饰以菱形窗棂。屋顶多“不厦两头造”。亦有平面作曲尺形而将其余二面绕以围墙者。
二三层之楼阁模型多有斗拱以支承各层平坐或檐者。观其斗拱栏楯门窗瓦式等部分,已可确考当时之建筑,已备具后世所有之各部。二层或三层之望楼,殆即望候神人之“台”,其平面均正方形,各层有檐有平坐。魏晋以后木塔,乃由此式多层建筑蜕变而成,殆无疑义。
羊舍有将牧童屋与羊屋并列,其它三面围之以墙者。其屋皆如清式所谓硬山顶,羊屋低而大,人屋较高。猪圈四周,绕以墙,置厕于一隅,较高起,北方乡间,至今尚见此法焉。
画像石 画像石中所见建筑,有厅堂,亭,楼,门楼,阙,桥等。其中泰半为极端程式化之图案,然而阶基,柱,枋,斗拱,栏杆,扶梯,门,窗,瓦饰等,亦均描画无遗,且可略见当时生活状况(第10 图)。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所藏函谷关东门画像石,画式样相同之四层木构建筑两座并列,楼下为双扇门,上以斗拱承檐,二三层壁上均开小方窗,周以走廊,以斗拱承檐。第四层无廊,上覆四阿顶,脊上饰以凤凰。其所予人对于当时建筑之印象,实数明器及其它画像石均忠实准确也。
[1] 《彩画冢》。
[2] 《营城子》。
[3] Wilma C. Fairbank,The offering Shrines of “Wu Liang Tz’ü,”,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6,No.1.
[4] 刘敦桢《河南省北部古建筑调查记》,刊发《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六卷第四期。
[5] 刘敦桢、梁思成等测绘;刘敦桢《西南建筑图录》(未刊稿)。
[6] 刘敦桢《西南建筑图录》。
[7] 刘敦桢,莫宗江,陈明达测绘;陈明达《彭山汉崖墓》(未刊稿)。校注[2]即注[3],见费慰梅《汉武梁祠建筑原形考》刊发《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第二期,王世襄译。
回复
sunjy1
2005年07月27日 16:23:53
6楼
第三节 汉代建筑特征之分析[1]
阶基 阶基为中国建筑三大部分之一。其在汉代,未央宫前殿,“疏龙首山以为殿台”;“重轩三阶”,文献可稽。川康诸阙亦有下以阶基承托,阶基四周刻作若干矮柱及斗者。画像石中,厅堂及阙下亦多有阶基,亦用矮柱以承阶面,柱与柱之间刻水平横线,殆以表示砖缝。直至唐五代,此法尚极通行。
柱及础 彭山崖墓中柱多八角形,间亦有方者,均肥短而收杀急。柱之高者,其高仅及柱下径之三点三六倍,短者仅一点四倍。柱上或施斗拱,或仅施大斗,柱下之础石多方形,雕琢均极粗鲁。孝堂山石室正中亦立一八角柱,高为径之三点一四倍,上下同径无收杀。其上施大斗一枚,其下以同形之斗覆置为础。出土汉墓砖中亦有上有斗下有斗形础之圆柱或八角柱,殆即此类柱之砖制者;但较为修长,其高可及径之五六倍。画像石中所见柱,难以判其为方为圆,柱下之础石,似有向上凸起而将柱底凹入,使相卯合者。汉代若果有此法,虽可使柱稳定,然若上面重量过大或重心偏倚,则易使柱破裂,故后代无用此法者。
门窗 门之实物存者唯墓门。彭山墓门门框均方头,其上及两侧均起线两层。石门扇亦有出土者,均极厚而短,盖材料使然也。门上刻铺首,作饕餮衔环图案,明器所示,则门框多极清晰,门扇亦有作铺首者。函谷关东门画石,则门之两侧,有腰枋及余塞板,门扉双合,扉各有铺首门环。明清所常见之门制,大体至汉代已形成矣。
窗之形状见于明器者,以长方形为多,间亦有三角,圆形或它种形状者。窗棂以斜方格为最普通,间有窗棂另作成如笼,扣于窗外者。彭山崖墓中有窗一处,为唯一之实例,其窗棂则为垂直密列之直棂。
平坐与栏干 画像石与明器中之楼阁,均多有栏干,多设于平坐之上。而平坐之下,或用斗拱承托,或直接与腰檐承接。后世所通用之平坐,在汉代确已形成。栏干样式以矮柱及横木构成者最普通,亦有用连环,或其它几何形者。函谷关东门图所见,则已近乎后世之做法与权衡矣。
斗拱 汉斗拱实物,见于崖墓,石阙及石室。彭山崖墓墓室内八角柱上,多有斗拱。柱头上施栌斗(即大斗),其上安拱,两头各施散斗一;拱心之上,出一小方块,如枋头。斗下或有皿板,为唐以后所不见,而在云冈石窟及日本飞鸟时代实物中则尚见之。拱之形有两种,或简单向上弯起,为圆和之曲线,或为斜杀之直线以相联,殆即后世分瓣卷杀之初型,如魏唐以后通常所见;或弯作两相对顶之S 字形,亦见于石阙,而为后世所不见,在真正木构上究否制成此形,尚待考也。川康诸石阙所刻斗拱,则均于栌斗下立短柱,施于额枋上。拱之形式亦有上述单弯与复弯两种;拱心之上或出小枋头,或不出。斗下皿板则不见。朱鲔石室残址尚存石斗拱一朵,乃以简单弯拱托两散斗者,与后世斗拱形制较为相近。
明器中有斗拱者甚多,每自墙壁出拱或梁以挑承栌斗,其上施拱,间亦有柱上施栌斗者。“一斗三升”颇常见。又有散斗之上,更施较长之拱一层者,即后世所谓重拱之制。散斗之上又有施替木者。其转角处则挑出角枋,上施斗拱,抹角斜置,并无角拱。
画像石中所见斗拱多极程式化,然其基本单位则清晰可稽。其组合有一斗二升或三升者,有单拱或重拱者;有出跳至三四跳者;其位置则有在柱头或补间者。
综观上述诸例,可知远在汉代,斗拱之形式确已形成,其结构当较后世简单。在转角处,两面斗拱如何交接,似尚未获圆满之解决法。至于后世以拱身之大小定建筑物全身比例之标准,则遗物之中尚无痕迹可寻也。
构架 川康诸阙,在阙身以上,檐及斗拱以下,刻作多数交叠之枋头,可借以略知其用材之法。朱鲔墓址所遗残石一块,三角形,上刻叉手,叉手之上刻两斗。其原位置乃以承石室顶板者。日本京都法隆寺飞鸟时代回廊及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均用此式结构,汉代建筑内部结构之实物,仅此一例而已[2]。
屋顶与瓦饰 中国屋顶式样有四阿(清式称庑殿),九脊(清称歇山),不厦两头(清称悬山),硬山,攒尖五种。汉代五种均已备矣。四阿,不厦两头,硬山见于画像石及明器者甚多。攒尖则多见于望楼之顶。九脊顶较少见,唯纽约博物院藏明器一例,乃由不厦两头四周绕以腰檐合成。二者之间成阶级形,不似后世之前后合成一坡者。此式实例,至元代之山西霍县东福昌寺大殿尚如此,然极罕见也。重檐之制,见于墓砖,其实例则雅安高颐阙。汉代遗物之中,虽大多屋顶坡面及檐口均为直线,然屋坡反宇者,明器中亦偶见之。班固《西都赋》所谓“上反宇以盖载,激日景而纳光。”固以为汉代所通用之结构法也。嵩山太室石阙,将近角瓦陇微提高,是翘角之最古实例。
檐端结构 石阙所示,由角梁及椽承托;椽之排列有与瓦陇平行者,有翼角展开者,椽之前端已有卷杀,如后世所常见。
屋顶两坡相交之缝,均用脊覆盖,脊多平直,但亦有两端翘起者。脊端以瓦当相叠为饰,或翘起,或伸出,正式鸱尾则未见也。
汉瓦有筒瓦、板瓦两种,石阙及明器所示多二者并用,如后世所常
回复
sunjy1
2005年08月03日 10:57:15
7楼
花钱请人看书都不来?!
郁闷中……
回复
kanganbei
2005年08月03日 11:39:22
8楼
不知道楼主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啊 .
其实我都已经看过了.
回复
xmzcd
2005年08月04日 10:33:19
9楼
很是认真的看了(5),
继续很是认真的去看(6)。。。。
回复
sunjy1
2005年08月04日 11:07:42
10楼


记得我上学的时候,去了书店逛了几次,就是舍不得买书,穷啊!
现在有了,只是想大家共同阅读,分享分享!
回复
xjf0909
2007年11月01日 17:11:46
11楼
谢谢楼主啊!辛苦了 我一定认真看完...............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