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移民工程1.1 移民安置规划和主要政策措施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峡水库移民安置工作。早在工程开工之前,相关方面就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水库移民试点工作。在试点工作取得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开发性移民方针,制定了全面细致的移民安置规划。按照这一方针,移民搬迁不是简单地按经济赔偿的办法处理,而需对移民搬迁后的生产和生活全面负责进行安排,确保移民搬迁后的生活水平不低于搬迁前,并需为今后创造进一步提高的条件。这是确保三峡水库移民顺利进展的根本保证。
1.1 移民安置规划和主要政策措施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峡水库移民安置工作。早在工程开工之前,相关方面就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水库移民试点工作。在试点工作取得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开发性移民方针,制定了全面细致的移民安置规划。按照这一方针,移民搬迁不是简单地按经济赔偿的办法处理,而需对移民搬迁后的生产和生活全面负责进行安排,确保移民搬迁后的生活水平不低于搬迁前,并需为今后创造进一步提高的条件。这是确保三峡水库移民顺利进展的根本保证。
三峡水库的移民安置规划,自可行性研究阶段以来一直持续不断地进行。在移民规划中,以“开发性移民”为指导原则,充分考虑了多年来进行的库区移民环境容量研究的成果,正确处理移民安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关系。根据国务院确定的“中央统一领导,分省负责,县为基础”的移民安置管理体制,移民安置规划以县为单位分别编制。主要内容包括农村移民安置、城镇迁建、集镇迁建、工矿企业淹没处理、专业项目改复建、环境保护等分项规划以及投资概算。三峡工程移民安置最为困难的是约占移民总数40%的农村人口。由于库区大部为山区,土地资源不足,加之按国务院决定现已耕种的25度以上的坡耕地需退耕还林还草,农村移民无法全部在库区范围内安置。根据具体规划,将有12.5万农村移民迁移至库区外的全国其它省市安置。搬迁后的农村移民,约60%仍从事农业,其余40%需为其创造其它就业机会。考虑到库区内可利用土地的特点,库区农业安置将不以生产粮食为主,而种植柑桔、茶叶等经济林木。由此引起的粮食缺口,由国家统筹安排调拨解决,库区具有发展二、三产业的优越资源条件,但缺乏资金、技术,人员文化水平也较低,国家予以大力扶持。
国务院为了确保三峡水库移民的顺利实施,批准了相当于三峡工程总投资45%的移民经费,并确定在三峡工程建成后从发电成本中提取库区后期扶持基金,继续帮助库区发展经济。国务院还推出了成立重庆直辖市,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市、自治区对口支援库区,建立库区搬迁企业技改低息优惠贷款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和优惠政策。
1.2 移民安置进展情况
三峡库区是国内连片的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峡库区移民工作十分艰巨,但同时也是库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难得机遇。自1993年以来,库区各级党委和政府,把移民工作摆在了整个工作的首位,按照已制定的分县实施规划,根据“突出重点,远近结合,移民进度与工程进度相衔接,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宜早不宜晚”的原则,统筹安排移民资金,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把移民搬迁与库区经济发展相结合,达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的。经过库区人民的多年艰苦努力,移民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三峡水库的移民搬迁,受到全国人民的关心,得到国务院各部委、全国各省市的大力支援。几年来,库区移民搬迁在资金、技术、信息及人员培训等诸多方面得到全国的支持,一大批合作项目正在开展,对移民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1.3 移民迁建
截至2002年,三峡库区累计搬迁安置移民64.52万人(其中135m水位线以下搬迁安置36.97万人),累计建设住房1984万m2,其中农村住房719.6万m2(不包括外迁移民新建住房),累计搬迁、关闭破产工矿企业1043家。
1.4 对口支援
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对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作对口支援的通知》[国办发(1992)14号],号召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个大城市及国务院50多个部门对口支援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作。截至2000年底,全国通过对口支援共为三峡库区引入外来资金93.27亿元(其中社会公益类资金10.76亿元;经济合作类项目1910个,到位资金82.51亿元)。援建希望学校541所次,安排移民劳务34918人次,培训各类人才3751人次,干部交流631人次。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加强了地区间的相互交流与经济合作,加快了库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步伐,不仅促进三峡库区移民迁建安置,也促进了库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经历四个转变,即由“输血型”向“造血型”、由扶贫型向开发型、由政府行为向市场行为、由库区单方受益向双方受益的转变。
对口支援工作逐步变被动为主动,走出一条良性循环、健康有序发展的路子。以1998年涪陵会议上33个签约项目为标志,对口支援工作突破原有“一对一”的支援格局,也突破所有制的界限,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对口支援的生力军。对口支援项目的科技含量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方面的支援力度也不断加大,对库区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对口支援工作已由单纯注重经济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移民效益并举,由资源开发型,逐步转化为可持续发展型。特别是1998年以后,全国的对口支援把农村移民安置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开创了外迁移民安置的新形式。
1.5 淹没实物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