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保工程师专业考试的忠告
gaolei730060
2009年09月27日 16:39:40
只看楼主

第一天的考试:很难也很重要由于环评工程师考试的先例存在,很多人可能认为,考试吗,总是案例最难,但实际上,2008年的环保工程师专业考试,反而是第一天的专业知识更难!为啥这么说?2007年的环保工程师专业知识考试的及格线为120,而2008年降到了110,降分后,全国的总通过人数才260多一点,从这些通过的人当中,你可以发现很多人都是不到120分的,至少我所熟悉的2008年通过的3人中,只有一个人达到了120分。

第一天的考试:很难也很重要

由于环评工程师考试的先例存在,很多人可能认为,考试吗,总是案例最难,但实际上,2008年的环保工程师专业考试,反而是第一天的专业知识更难!

为啥这么说?2007年的环保工程师专业知识考试的及格线为120,而2008年降到了110,降分后,全国的总通过人数才260多一点,从这些通过的人当中,你可以发现很多人都是不到120分的,至少我所熟悉的2008年通过的3人中,只有一个人达到了120分。

所以说,第一天的考试可能会很难,也很重要,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你是按考什么方向复习的,无论听到什么,就按这个考下去,这些方向的难易程度,均是对不同的人而言的,对你本人,你准备考什么,就考什么,没有什么犹豫和后悔的。

记得在去年案例考试开考前的交流上,附近几个人在聊天,说水、气简单的都有(好几个是2007年考过的),而我说听别人说固废简单,但他们说固废很难,叫我也换水或者气考(他们都是拿周边的人实例来说的,说的人我还部分听说过),但因为复习的时候,因为是按考固废来复习的,所以我没动摇而改变方向。记得考场上出来的时候,我的同事(跟我一样,都是做环评,而不做工程的)与我聊到这次考试,他说他的第一天专业知识没把握,而第二天的专业案例(考水方向)则肯定通过,因为水方向很简单(据参加两年的人说,去年确实比2007年的简单多了);而我说的是跟他相反,第一天的专业知识肯定没问题,而第二天的专业案例没把握(我考的固废方向,据参加两年的人说,去年确实比2007年的难多了),但实际上,他说肯定没问题的专业案例结果只有60分,而我说没把握的却是68分,虽然我的固废68感觉还可以,但并不表示固废就简单,因为告诉我固废相对简单的人他自己就没通过

专业案例,应该选择你从事的行业或最熟悉的行业去考,我上面说到2008年通过的熟悉的有3人,另一个是我的同学,他是搞脱硫出身的,而他的案例,他说,那个案例太简单的,其中有半天(忘了是上午还是下午了),书都没翻,就考了44分(半天满分是50),而他的总分是80多。

所以说,方向不要改了,就按自己准备的方向去考,不要受外界的话语而改变
免费打赏
saint.lee
2009年09月27日 16:49:35
2楼
强烈建议秘书处按省分配名额,260个,至少也应该分给我们省5个啊,凭什么一个不给。其实不发达地区啊:lol
回复
sungold
2009年09月28日 21:01:42
3楼


哈哈,不觉得太没有骨气了吗?要对自己有信心,要靠自己的本事!
回复
zhong246
2009年09月28日 22:33:12
4楼
同意楼主意见!每个人的方向不同,不要认为别人的方向总比自己的容易!
回复
flagrant
2009年10月13日 13:14:18
5楼
大哥你不是做环评的么,文字功底这么烂
回复
成事在人
2009年10月14日 08:36:54
6楼
5楼的,我发现你今天说这个人不行,明天说那个人怎么怎么的,你的水平到底怎么样?你考过了吗?做人要厚道。
回复
许愿树
2009年10月23日 14:49:34
7楼
我明年才够资格报考专业,近期着手准备开始复习了,这是这样想的:考试过不过是一方面,你选的方向又是一方面。同时呢,你的工作是水,而你选择了气或者固,可能气或者固比水容易(过与不过而言),好了,你的注册证拿到了,章也拿到了,但你注册时肯定会有方向标明的,那么你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做水?在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上盖你的章,确不是水的章??我想不要管哪个方向难与易,你的工作是什么就去考什么,现在考试才实行三年,说不好听的,国家也是瞎子在走路呢,深一脚浅一脚的,不能怪啥,自己好好准备不后悔就是了
回复
lu62616261
2009年10月24日 09:22:36
8楼
楼上正点呀 有见解
回复
bjp1981223
2009年12月04日 15:31:26
9楼
顶一个,谢谢楼主的忠告啊,希望我明年可以一举通过
回复
yellowtree
2009年12月10日 13:07:47
10楼
国家也在瞎子走路,这话说的太经典了。呵呵
回复
shenlinzi
2009年12月11日 23:34:20
11楼
有些东西还是很有用的,果然还是要交流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