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辉煌60年
☆北★都☆
2009年09月23日 13:24:52
只看楼主

水利——辉煌60年 高峡出平湖 安澜百业兴 60年,又一个甲子轮回。   今天,当我们站在时代的新滩头回望历史深处,大禹和李冰的背影依然泛着新鲜的湿气。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对于水有着独特的感受:江河哺育着这片沃土,频繁的水灾旱灾却又给我们留下了最阴霾的记忆。河道长期失修,堤防残破不堪,水利设施寥寥无几……   “抑洪水而天下平,驱猛兽而百姓宁”。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期盼着治水者降服洪魔,江河安澜,河清海晏。

水利——辉煌60年
高峡出平湖 安澜百业兴

60年,又一个甲子轮回。

  今天,当我们站在时代的新滩头回望历史深处,大禹和李冰的背影依然泛着新鲜的湿气。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对于水有着独特的感受:江河哺育着这片沃土,频繁的水灾旱灾却又给我们留下了最阴霾的记忆。河道长期失修,堤防残破不堪,水利设施寥寥无几……
  “抑洪水而天下平,驱猛兽而百姓宁”。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期盼着治水者降服洪魔,江河安澜,河清海晏。
  这一中华民族的期盼,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已经成为现实——我们如期完成了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的初步设计建设任务,我们将水患频发的黄河防洪标准提到千年一遇,我们将南方清澈的水源引入干涸的北方,我们解决了近三亿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我们发展了近九亿亩的农田灌溉面积……


[ 本帖最后由 beidu1985 于 2009-12-4 10:53 编辑 ]

三峡.jpg

免费打赏
☆北★都☆
2009年09月23日 13:28:10
2楼
江河治理筑屏障
  情景再现:洪水曾是李金凤挥之不去的噩梦。她的家就在开封西北柳园口和尚庄的黄河滩区,这片滩涂埋葬着李金凤许多死于洪水的亲友。2001年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黄河下游的防洪标准提高到千年一遇。如今年逾古稀的李金凤笑着说:“现在不怕了,黄河被‘管’住了。”
  1998年长江大水后,国家决定进一步加快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步伐。长江干堤加固工程、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全面展开,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及尼尔基、沙坡头、百色水利枢纽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相继开工,江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60年来,国家先后投入上万亿元资金用于水利建设,江河治理成效卓著。全国已建成各类水库8.6万多座,堤防长度28.69万公里,我国大江大河主要河段已基本具备了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的能力。中小河流具备防御一般洪水的能力,重点海堤设防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
  60年来,我国的防汛抗旱事业步入了一个新天地,旧中国一场洪水夺走数万生命,一场大旱造成饿殍遍野的景象将不再重演。

[ 本帖最后由 beidu1985 于 2009-9-23 13:35 编辑 ]
回复
☆北★都☆
2009年09月23日 13:29:35
3楼
农田灌溉保丰收

  情景再现:昔日盐碱地,今朝稻花香。黑龙江省江东灌区查罕诺村村民王子章笑容灿烂:“多亏了灌区改造工程,我种的30亩地,现在用水有了保证,已经有20亩改成了水田,亩产能达到1200多斤,纯收入有五六百元呢。”
  早在1934年,毛泽东就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观点。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的农田灌溉面积只有标准很低的2.4亿亩。1952年9月,新中国第一个大型电力灌溉工程——珥陵灌区正式开工建设。从此,新中国灌区建设翻开了崭新一页,很多盐碱地、易旱易涝地成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良田。
  自1996年开始,水利部门开展了更大规模的灌区建设和改造,先后对393处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92亿公斤,增加节水能力105亿立方米,灌溉水利用系数由改革开放初期的0.35提高到0.475。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设计灌溉面积超过30万亩的大型灌区447个,1万亩至30万亩的中型灌区5967个。现有塘坝、小型泵站、机井、水池、水窖等独立运行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2000多万处,大中型灌区末级渠道、小型灌区固定渠道近300万公里,固定灌溉管道约180万公里,相应的配套建筑物近700万座,难以计数的田间工程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农田灌溉面积。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从2.4亿亩扩大到8.77亿亩,占世界总数的1/5,居世界首位。我国以占全国耕地48%的灌溉面积,生产了占全国总产量75%的粮食和90%的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灌区成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基地。

[ 本帖最后由 beidu1985 于 2009-9-23 13:36 编辑 ]
回复
☆北★都☆
2009年09月23日 13:30:23
4楼
源头活水润民心


  情景再现:轻轻一拧水龙头,水流便哗哗地流入灶头水缸。自从村里建成集中供水工程后,四川省通江县草庙村村民任正贤再也不用每天都走二里山路挑水吃了。

  “山沟沟泉水一点点流,提起个挑水心里发愁,十里路上吃水贵如油……”一曲民谣唱出了山区农民吃水难的辛酸。在大巴山区、在西北农村、在黄淮海平原,很多农民祖祖辈辈喝水困难,甚至喝着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

  到2000年底,我国农村仍有3.79亿人存在饮水困难或饮水不安全,占当时全国农村总人口的近40%。饮水不安全、饮水困难在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尽快让这3亿多农民喝上安全水,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及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正在各地全面推进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事业发展中公共财政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生工程,在让亿万农民免除了缺水之痛的同时,也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据统计,60年来,我国累计解决了2.72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到2004年底基本结束了农村严重缺乏饮用水的历史。近年,国家加大了投入,解决了1.65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到2013年,将全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 本帖最后由 beidu1985 于 2009-9-23 13:36 编辑 ]
回复
☆北★都☆
2009年09月23日 13:30:37
5楼
人水和谐惠民生

  情景再现:塔里木河复活了!自2000年4月30日开始,水利部门9次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彻底挽救了塔里木河下游已严重衰败的“绿色走廊”。在断流30多年后,塔里木河水再次唱起轻快的歌,台特玛湖荡起碧波,大片胡杨林焕发了生机,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重返故园。

  水资源评价的最新成果表明,我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整体上能够满足需求,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污染问题等加剧了供需矛盾——江河断流,湖库淤积;地下水超采,湿地退化;围湖造地,侵占河道;水污染频发;沙尘暴肆虐……

  水利人开始了对治水新思路的探索,明确提出“治水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

  在新思路的指导下,人水和谐成为主旋律,民生水利成为着力点。人为洪水让路,封山育林、轮牧休牧广泛实施,昔日治理赶不上破坏的山岭成为秀美山川,几近变成荒漠的大草原开始蓄起一望无际的绿色。涉及全国七大流域的全面水功能区划开始实施,减轻河流污染的管理正在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正在成为水利工作新亮点;需水管理悄然实施,经济产业结构迅速向节水方向调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等涉及民生的水利工程加快实施,人民群众从水利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 本帖最后由 beidu1985 于 2009-9-23 13:38 编辑 ]
回复
☆北★都☆
2009年09月23日 13:33:31
6楼
水利大事记


  1951年毛泽东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淮河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条全面治理的大河。

  1954年长江洪水,京广铁路中断100天,抗洪中三次启用荆江分洪区。

  1957年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兴建,成为黄河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浙江新安江水电站开工,是中国第一座自己勘测、设计、施工和制造设备的大型水电站。

  1958年刘家峡水利枢纽开工建设,是中国自行设计和建设的第一座100万kW以上的大型水电站。

  1960年河南林县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动工兴建,1965年建成人造天河——红旗渠。

  1970年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开工,成为长江干流上兴建的第一座水利枢纽工程。

  1979年全国第一次水资源评价工作开始。

  1982年引滦入津工程开工,是中国第一个远距离引水的城市供水工程。

  1985年国务院发布《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实行供水收费,水利工程从无偿供水转变为有偿供水。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施行,全文共7章53条,正式提出“依法治水”一词。

  1994年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开工。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全流域型大洪水。

  1999年黄河水量实施统一调度并取得显著成效,黄河连续10年不断流。

  2000年浙江省义乌市和东阳市签订有偿转让水权协议,开创了我国水权交易的先河。

  2002年南水北调工程,这一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正式开工。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震损水库、水电站无一垮坝,震损堤防无一决口。唐家山堰塞湖成功排险,创造了世界上处理大型堰塞湖的奇迹。

[ 本帖最后由 beidu1985 于 2009-9-23 13:42 编辑 ]
回复
helenketter
2009年09月23日 15:33:32
7楼
嘎嘎 我来瞅瞅!:) 加油啊!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回复
yrxv
2009年09月23日 23:24:40
8楼
是转的吧?
回复
☆北★都☆
2009年09月24日 08:22:47
9楼
:victory: 是转的
写给我们水利的。
拿过来。与大家分享
回复
大地上的异乡者
2009年09月25日 16:57:55
10楼
江河安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回复
yrxv
2009年09月26日 18:27:09
11楼
嗯,文章不错。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