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斗拱知识-----图文
lily-801
lily-801 Lv.12
2005年06月07日 09:51:03
只看楼主

先转录一些斗栱史料的东西: 斗栱是我国古代重要木构不可缺少的部分,战国中山国制作的龙凤案上部四角已出现了有斗、有栱的结构,表现出了斗栱的雏形。 东汉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当时不仅重要建筑中用到斗栱,一般的封建地主住宅中也用,当时斗栱多用于柱头和转角,补间铺作尚补多见。位于40度线上的角华栱更不多见。只在角柱或墙角的两面各出斗栱承檐。斗栱形制各地也不尽相同的,一般都只有一跳,依形制分几种: 柱头铺作或置于柱头的斗栱,有出跳和不出跳两种。不出跳的斗栱,常见的是实拍栱、一斗二升和一斗三升三种。

先转录一些斗栱史料的东西:

斗栱是我国古代重要木构不可缺少的部分,战国中山国制作的龙凤案上部四角已出现了有斗、有栱的结构,表现出了斗栱的雏形。
东汉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当时不仅重要建筑中用到斗栱,一般的封建地主住宅中也用,当时斗栱多用于柱头和转角,补间铺作尚补多见。位于40度线上的角华栱更不多见。只在角柱或墙角的两面各出斗栱承檐。斗栱形制各地也不尽相同的,一般都只有一跳,依形制分几种:
柱头铺作或置于柱头的斗栱,有出跳和不出跳两种。不出跳的斗栱,常见的是实拍栱、一斗二升和一斗三升三种。
(实拍栱:柱头上置一短横木,底边两端向上弯起,形似栱,两端不置散斗,直承檐枋。
出一跳柱头:多用于楼阁中,自墙上用华栱挑出相当距离承檐,在华栱头上施一斗三升或一斗二升。)

斗栱发展到南北朝,由于佛教兴盛,出现了兽形栱、花栱。仍是仅出一跳以一斗二升为常见,与汉、晋比较仅多用补间铺作,形式多为人字栱。
至隋代,斗栱中重要构架——昂出现。
唐代各种斗栱样式已经定型,宋代有了完备的规制,从最简单的不出跳的“把头交颈造”及出一跳的“斗口跳”;最大可以出五跳,达到八铺作的硕大斗栱,再加上昂和上昂的配合,几乎重要的斗栱都出现了。当时的出跳多则在跳上减一些构件的叫“偷心造”,不减的叫“计心造”。
元代以后差不多全为计心造。斗栱中各跳仅用一层栱的单称单栱造,各跳用两层栱称重栱造。个别地区于正心用三层栱是为特殊情况。
元代以前除四铺作出一跳的用插昂外,凡两跳以上大多是在第一跳用华栱,到元代假昂出现后才用有第一跳用昂的实例。
清代建筑中出两跳的斗栱也多用重昂样式。辽代和北宋近辽地区建筑中出现了“斜栱”,早期仅在转角斗栱中用抹角栱,稍后出现了45度斜栱、60度斜栱。金代出现了40度及60度斜栱并用在一朵斗栱中的实例。元代和金代相似,唯有明代用斜栱较小,个别有些用斜昂(假昂)的,清代许多地方建筑中又多用斜栱和斜昂,但雕饰增多与明前式样极易分别;明中叶出现一种“如意斗栱”,见于清初牌楼上、广西容县的经略台的真武阁是一个例证。
免费打赏
lily-801
2005年06月07日 10:03:35
12楼
6
回复
lily-801
2005年06月07日 10:04:48
13楼
7
回复
lily-801
2005年06月07日 10:05:31
14楼
8
回复
lily-801
2005年06月07日 10:05:59
15楼
9
回复
lily-801
2005年06月07日 10:07:17
16楼
10
回复
lily-801
2005年06月07日 10:09:03
17楼
11
回复
lily-801
2005年06月07日 10:09:37
18楼
12
回复
lily-801
2005年06月07日 10:10:24
19楼
13
回复
lily-801
2005年06月07日 10:11:09
20楼
14
回复
lily-801
2005年06月07日 10:13:46
21楼
15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