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气候效应
神农本草001
2005年05月28日 15:50:23
来自于企业招聘
只看楼主

三峡水库气候效应  6月10日,长江三峡大坝库区水位已经达到135米,到2009年还要升到175米,即将发挥防洪,航运和水电诸多大利。可是它对当地气候会有些什么影响?  冬暖夏凉温差减小  1985年作者在研究长江中下游水域气候的基础上,得出了三峡水库建成后的气候影响不会超过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和长江口诸岛的结论。因为库区江宽将来不会超过2至3公里。作者所预测的变化趋势和具体数值和后来的有关观测研究结果也大体相似。  在气温方面,总的说来夏季平均气温将有所降低,例如极端最高气温将下降2℃至3℃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将上升,最高可达3℃左右。冬季最低气温的上升,有利于柑橘等亚热带经济作物向高处发展,以补偿因水位升高造成的柑橘被淹没的损失。长江口小岛长兴岛因为比上海(不产柑橘)提高了约2.9℃的极端最低温度,便曾一度供应了上海每年1/3的柑橘需要。但夏季最高气温的降低,虽有利于人体舒适,但对农作物并不见得有利,尤其是北方地区。例如北戴河由于邻海而夏凉,冬小麦不得不延长生长期以达到成熟。结果小麦收割期比同纬内陆北京晚了20天之多。后茬作物不得不改选早熟(低产)品种,以免秋季受霜冻之害。  水面扩大降水反少  三峡库区江面加宽,会使风速增大,空气湿度增高等,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奇怪的是降水量反而会减少,而这却是水域气候的普遍规律。例如年雨量一般减少5%至10%。以纬度和气候均十分相似的浙江新安江水库为例。据南京大学傅抱璞教授研究,水库建成后水面上和库边年雨量减少约100毫米;水库中心更达到150毫米左右,约占年雨量10%。不过由于水库周围山区雨量增加,因此水库对当地降水量总影响只是略为减少。三峡水库情况大体也将如此。  水库上降水减少的原因,主要是春夏雨季中因水体温度低,气层稳定,对流不发达,因而减少的雨量,远比冬季(水体温暖)增加的雨量多得多的缘故。世界上凉水域不仅减雨,而且还可制造沙漠。如南非纳米比亚大西洋岸的纳米布沙漠年雨量甚至不到20毫米,和世界上最少雨的大沙漠一样少,就是由于从南极方向来的本格拉冷洋流所造成的。  夏季平添江雾美景  毛泽东主席在《水调歌头·游泳》一词中说,“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现在“石壁”已立;高峡上也已初见平湖;不过“截断巫山云雨”主要还是文学描写,因为一二百米大坝只及一二千米峡谷的底部。但是水库建成后下游江面会出现新的夏雾美景,倒可能是他老人家所始料未及的。  我国丰满水电站建成发电之后,冬季中吉林市区及其附近便出现了吉林雾凇奇观。因为从水库大坝底下闸门流出来的4℃至5℃的深层松花湖水,遇到深夜清晨零下20℃至25℃的严寒大气时会腾起浓雾。雾中无数零下而未结冰的过冷却水滴便是世界罕见的吉林雾凇的丰富原料。美丽的吉林雾凇(每年平均29.9天)号称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每年吸引数万国内外游人。  新安江水库位于南方,已经没有严寒的冬天,但却有个高温闷热的夏天。盛夏七八月间最高气温35℃左右以上,平均相对湿度也达80%。这种高温高湿空气一接触大坝闸口流出来的10℃至11℃冷水,便在蓝绿色江面上凝结起1至2米厚的白色飘渺江雾,似轻烟、似薄云,缓缓东流去(可达10公里),成为当地一道新美景。  三峡水库和新安江水库气候很相近,水位135米高程时水深也已接近新安江水库;水位175米时水面距泄流深孔更深达109米,水温将比10℃至11℃还低些。因此夏雾将比新安江更壮观美丽。这是作者大胆的,但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预言。

三峡水库气候效应  6月10日,长江三峡大坝库区水位已经达到135米,到2009年还要升到175米,即将发挥防洪,航运和水电诸多大利。可是它对当地气候会有些什么影响?  冬暖夏凉温差减小  1985年作者在研究长江中下游水域气候的基础上,得出了三峡水库建成后的气候影响不会超过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和长江口诸岛的结论。因为库区江宽将来不会超过2至3公里。作者所预测的变化趋势和具体数值和后来的有关观测研究结果也大体相似。  在气温方面,总的说来夏季平均气温将有所降低,例如极端最高气温将下降2℃至3℃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将上升,最高可达3℃左右。冬季最低气温的上升,有利于柑橘等亚热带经济作物向高处发展,以补偿因水位升高造成的柑橘被淹没的损失。长江口小岛长兴岛因为比上海(不产柑橘)提高了约2.9℃的极端最低温度,便曾一度供应了上海每年1/3的柑橘需要。但夏季最高气温的降低,虽有利于人体舒适,但对农作物并不见得有利,尤其是北方地区。例如北戴河由于邻海而夏凉,冬小麦不得不延长生长期以达到成熟。结果小麦收割期比同纬内陆北京晚了20天之多。后茬作物不得不改选早熟(低产)品种,以免秋季受霜冻之害。  水面扩大降水反少  三峡库区江面加宽,会使风速增大,空气湿度增高等,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奇怪的是降水量反而会减少,而这却是水域气候的普遍规律。例如年雨量一般减少5%至10%。以纬度和气候均十分相似的浙江新安江水库为例。据南京大学傅抱璞教授研究,水库建成后水面上和库边年雨量减少约100毫米;水库中心更达到150毫米左右,约占年雨量10%。不过由于水库周围山区雨量增加,因此水库对当地降水量总影响只是略为减少。三峡水库情况大体也将如此。  水库上降水减少的原因,主要是春夏雨季中因水体温度低,气层稳定,对流不发达,因而减少的雨量,远比冬季(水体温暖)增加的雨量多得多的缘故。世界上凉水域不仅减雨,而且还可制造沙漠。如南非纳米比亚大西洋岸的纳米布沙漠年雨量甚至不到20毫米,和世界上最少雨的大沙漠一样少,就是由于从南极方向来的本格拉冷洋流所造成的。  夏季平添江雾美景  毛泽东主席在《水调歌头·游泳》一词中说,“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现在“石壁”已立;高峡上也已初见平湖;不过“截断巫山云雨”主要还是文学描写,因为一二百米大坝只及一二千米峡谷的底部。但是水库建成后下游江面会出现新的夏雾美景,倒可能是他老人家所始料未及的。  我国丰满水电站建成发电之后,冬季中吉林市区及其附近便出现了吉林雾凇奇观。因为从水库大坝底下闸门流出来的4℃至5℃的深层松花湖水,遇到深夜清晨零下20℃至25℃的严寒大气时会腾起浓雾。雾中无数零下而未结冰的过冷却水滴便是世界罕见的吉林雾凇的丰富原料。美丽的吉林雾凇(每年平均29.9天)号称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每年吸引数万国内外游人。  新安江水库位于南方,已经没有严寒的冬天,但却有个高温闷热的夏天。盛夏七八月间最高气温35℃左右以上,平均相对湿度也达80%。这种高温高湿空气一接触大坝闸口流出来的10℃至11℃冷水,便在蓝绿色江面上凝结起1至2米厚的白色飘渺江雾,似轻烟、似薄云,缓缓东流去(可达10公里),成为当地一道新美景。  三峡水库和新安江水库气候很相近,水位135米高程时水深也已接近新安江水库;水位175米时水面距泄流深孔更深达109米,水温将比10℃至11℃还低些。因此夏雾将比新安江更壮观美丽。这是作者大胆的,但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预言。

《北京晚报》

免费打赏
dabao7117
2005年07月13日 13:53:21
2楼
三峡水库气候效应 总觉得又很多弊端,看了这篇报道之后,放心了好多!!!
又有了好的景观不错阿!!!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