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内容注意点
jjyy555
jjyy555 Lv.2
2009年07月20日 12:33:06
只看楼主

2009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内容注意点(第一章)案例分析第一章应注意的问题  1、表格数据计算时应注意保留的小数的位数,不然累计误差会很大。  2、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税率为0时,计算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时也应列式计算,不应直接写0  3、流动资金的估算方法有:扩大指标估算法和分项详细估算法,分项详细估算法例年没有考过应引起注意。在案例课本上:应收账款=年经营成本/年周转次数,而在计控课本上:应收账款=年销售收入/年周转次数,此处有争议。计算时须看清题目所给数据。

2009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内容注意点(第一章)

案例分析第一章应注意的问题

  1、表格数据计算时应注意保留的小数的位数,不然累计误差会很大。

  2、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税率为0时,计算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时也应列式计算,不应直接写0

  3、流动资金的估算方法有:扩大指标估算法和分项详细估算法,分项详细估算法例年没有考过应引起注意。在案例课本上:应收账款=年经营成本/年周转次数,而在计控课本上:应收账款=年销售收入/年周转次数,此处有争议。计算时须看清题目所给数据。

  4、计算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时,其固定资产中不含投资方向调节税和建设期贷款利息。

  5、注意固定资产余值与固定资产残值的区别。

  6、注意全部投资的现金流量表与自有资金的现金流量表的区别。

  7、在全部投资的现金流量表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包含利息。在其他的表格中此项包含利息。

  8、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来源见计控180页,包括:未分配利润、折旧、摊销、其他。此处对理解三表连算有帮助。

  9、在计算折旧费时记住是包含建设期贷款利息的。

  10、还本付息表是指建设项目投资的还本付息情况,不包括流动资金的还本付息。

  11、在损益表中计算时,利润总额有可能出现负值,历年考试没有出现过,应予以注意。当出现负值时,当年不计提所得税,下一年的利润总额要减去亏损部分。

  12、借款偿还期的计算:借款偿还期=(出现盈余年份-开始借款年份)+应还借款额/可用于还款额。此处应注意开始借款年份,在案例中多数都是第一年开始借款,但也会有特例,应予以注意!

  13、在进行敏感性分析时,也许会新增加临界点的计算。即不确定因素变化由赢到亏的变化点。

  14、在编制还本付息表时,还款的方式有三种:等额偿还本金、等额偿还本息、最大偿还能力。最大偿还能力历年没考过。应注意!

  15、总成本费用表和盈亏平衡分析有联系起来考的可能。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16、资金来源与运用表反映的是动态指标,填入的是本年新增值。而资产负债表是静态报表,反映的是现实的财务状况,填入的是本年实有值。

  17、案例P20页倒数第三行:第6年的税后利润136.47万元与折旧费摊销费之和应为575.13万元。其余没有错误。

  18、建设项目财务评价的基本题型:

  a、借款还本付息表+总成本费用表+损益表+盈利能力分析

  b、借款还本付息表+现金流量表+敏感性分析

  c、借款还本付息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偿债能力分析
本文来自爱造价社区,原文地址: http://www.izaojia.com/bbs/read.php?tid=6633&u=666
免费打赏
kaolac
2009年08月12日 15:25:38
12楼
2009造价师《案例分析》内容注意点(七、八章)
第七章

  第1—3节都重要:尤其是例7.2.3;例7.2.4;例7.3.1;例7.3.3;表7.2.1;表7.3.3;表7.3.4

  公式:7.2.1;7.2.2;7.3.1;7.3.2;7.3.3;7.3.4[调值公式一定注意]

  第四节:偏差分析:P369—374;注意表7.4.5是最常用的方法

  第八章

  1、看懂例8.2.1

  2、掌握新增资产确定:例8.2.2

  3、掌握第三节

  建议:考友们认真看一看,把其中的小错误找出来,或补充内容,完善后请楼主整理一下.

  找到一条:第六章3、 分清已完工程量价款、应签证工程款(应扣保修金及违规工程款,并进行价格调整)与应签发付款凭证(应扣除预付款、甲方供料款)的内容。

  罚金应在签发付款凭证中,完善的概念如下面:

  工程量价款=本期完成的工程量×相应的综合单价

  应签证的工程款是指在工程量价款的基础上考虑其他与工程款或合同价有关的计费项目(如工程量增减的调价、市场价格变动的调价、暂扣保留金(以后仍退还)等。

  应签证的工程款=(工程量价款)×调价系数×(1- 每个支付期的暂扣保留金比例)+其他应付款(如索赔额工程变更价款……)

  应签发付款凭证款额指在应签证的工程款的基础上再扣除应由发包人收回的款额(如扣还预付款、罚金或违约费用等)以后,在本期结算应签发在付款凭证上的款额。

  一、《还本付息表》

  1、还本付息表有两种形式,一是等额本金法,二是最大偿还能力法。

  2、本例题是用的最大偿还能力法。

  3、基于最大偿还能力法,本表中的第4行“本年应还本金”先不要填,因为:本年应还本金=本年的最终现金结余=本年净利润+折旧+摊销,在《总成本费用表》和《损益表》没出来之前是填不了的。

  4、另需注意:最后一年,最后一年上述公式是不能直接用的,需要先和尚需还款本金额比较。

  二、《总成本费用表》

  说明以下几点:

  1、年经营成本指的是付现成本。

  2、“长期借款利息”一行数据取自《还本付息表》。

  3、总成本费用包括付现成本、非付现成本两大类。非付现成本又包括折旧费、摊销费两大类。长期借款利息应当是付现成本,只不过不包括在“年经营成本”中,需单独列示。

  4、总成本费用=年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
三、《损益表》

  1、总成本取自《总成本费用表》。

  2、利润总额=收入-税金及附加-总成本

  3、所得税=利润总额*33%

  4、税后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5、有一个假设:就是在只有还完借款的前提下才计提盈余公积和分配利润。

  6、注意:第6年是关键。

  首先,本年最大偿还能力=136.47+75+363.66=575.13万元;

  其次,明确本年尚需还款本金538.52万元;

  再次,还本后的资金余额=575.13-538.52=36.61万元;

  最后,36.61万元中先按净利润提取10%盈余公积13.65万元,剩余部分(36.61-13.65)22.96进行分配

  7、还完款后,不留利润,除计提盈余公积外,全部进行分配

  四、《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1、此表需要搞清楚资金来源项目有哪些?运用项目有哪些?

  2、自有资金中的:442.17、126.33、63.17这三个数是流动资金。为什么和表1-12中的数不一样呢?因为表1-12中的流动资金是余额数,而本表中需要用发生额数据,只要减一下就出来了!

  3、回收固定资产余值:1754.63,这个数是残值+未计提的4年折旧=300+363.66*4=1754.64万元,书上取的是.63,其实应该取.62,应该这么算,拿固定资产原价-已提折旧=固定资产净值,(5263.9-600)-363.66*8=1754.62万元。也就是《资产负债表》中的第10年末的固定资产净值

  4、其他数据均取自前面的三张表格。

五、《资产负债表》

  1、本表遵循一个大的原则:资产=负债+所在者权益

  2、这里的第1年到第10年的所有数据均是年末数据。

  3、前两年是建设期,所有的投入形成资产在未完工前均做为在建工程处理。负债项目包括本金和应计利息。

  4、第三年是经营期的第一个年头,所有在建工程均已完工,并交付,需要从在建工程转入相应的资产中去,所以在这一年在建工程没有了,出现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而且从这一年起,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开始要提折旧或摊销了。
本文来自爱造价社区,原文地址: http://www.izaojia.com/bbs/read.php?tid=6633&u=
回复
lycarol
2009年08月13日 09:28:17
13楼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qqqxyz
2009年08月20日 16:40:02
14楼
好 好 学 习 天 天 向 上!
回复
savageworld
2009年08月20日 20:16:40
15楼
非常感谢 心中充满感激!!!!1
回复
france6994
2009年09月01日 15:36:39
16楼
感谢,大体看了一下不错。:victory:
回复
糊仙
2009年09月10日 00:11:14
17楼
这个东西好啊,谢谢楼主
回复
lzllj23
2009年09月12日 21:42:53
18楼
真是好资料,不顶绝对不行!
回复
wxyszb7878
2009年09月14日 14:47:36
19楼
真是好资料,不顶绝对不行!
回复
zxxd
2009年09月14日 20:09:03
20楼
真是绝佳资料!我喜欢!谢谢诶楼主了
回复
lin.er2008
2009年09月21日 11:35:44
21楼
精华呀!!!!大家谢谢楼主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