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用电的安全技术措施
yanyan20332033
2009年05月13日 08:44:43
只看楼主

 摘要:临时用电关系到建筑单位工作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保障,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包括技术上所采取的措施和保证安全用电和供电的可靠性在组织上所采取的各种措施。   关键词:临时用电;安全问题;技术措施      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安全用电在技术上所采取的措施;二是为了保证安全用电和供电的可靠性在组织上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它包括各种制度的建立、组织管理等一系列内容。安全用电措施应包括下列内容。

 摘要:临时用电关系到建筑单位工作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保障,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包括技术上所采取的措施和保证安全用电和供电的可靠性在组织上所采取的各种措施。
  关键词:临时用电;安全问题;技术措施
  
  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安全用电在技术上所采取的措施;二是为了保证安全用电和供电的可靠性在组织上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它包括各种制度的建立、组织管理等一系列内容。安全用电措施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1.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接地极之间做可靠的电气连接。它的作用是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时,如果人体触及此外壳时,由于人体的电阻远大于接地体电阻,则大部分电流经接地体流人大地,而流经人体的电流很小。这时只要适当控制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4Ω),就可减少触电事故发生。但是在TT供电系统中,这种保护方式的设备外壳电压对人体来说还是相当危险的。因此这种保护方式只适用于TT供电系统的施工现场,按规定保护接地的电阻不大于4Ω。
  2.保护接零
  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系统中,将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供电系统中的零线或专用零线直接做电气连接,称为保护接零。它的作用是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时,短路电流经零线而成闭合电路,使其变成单相短路故障,因零线的阻抗很小,所以短路电流很大,一般大于额定电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这样大的单相短路将使保护装置迅速而准确的动作,切断事故电源,保证人身安全。其供电系统为接零保护系统,即TN系统。保护零线是否与工作零线分开,可将TN供电系统划分为TN-C、TN-S和TN-C-S三种供电系统。
  1)TN-C供电系统。它的工作零线兼做接零保护线。这种供电系统就是平常所说的三相四线制。但是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时,零线上有不平衡电流,所以保护线所连接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有一定电位。如果中性线断线,则保护接零的漏电设备外壳带电。因此这种供电系统存在着一定缺点。
  2)TN-S供电系统。它是把工作零线N和专用保护线Pe.在供电电源处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也称三相五线制。它的优点是专用保护线上无电流,此线专门承接故障电流,确保其保护装置动作。应该特别指出,PE线不许断线。在供电末端应将PE线做重复接地。
  3)TN-C-S供电系统。在建筑施工现场如果与外单位共用一台变压器或本施工现场变压器中性点没有接出PE线,是三相四线制供电,而施工现场必须采用专用保护线PE时,可在施工现场总箱中零线做重复接地后引出一根专用PE线,这种系统就称为TN-C-S供电系统。施工时应注意:除了总箱处外,其他各处均不得把N线和PE线连接,PE线上不许安装开关和熔断器,也不得把大地兼做PE线。Pe线也不得进入漏电保护器,因为线路末端的漏电保护器动作,会使前级漏电保护器动作。
  不管采用保护接地还是保护接零,必须注意:在同一系统中不允许对一部分设备采取接地,对另一部分采取接零。因为在同一系统中,如果有的设备采取接地,有的设备采取接零,则当采取接地的设备发生碰壳时,零线电位将升高,而使所有接零的设备外壳都带上危险的电压。
  3.设置漏电保护器
  1)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和开关箱应至少设置两级漏电保护器,而且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保护的功能。
  2)开关箱中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安装漏电保护器。
  3)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
  4)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国标GB6829—86《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要求,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使用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4.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指不戴任何防护设备,接触时对人体各部位不造成任何损害的电压。我国国家标准GB3805--83《安全电压》中规定,安全电压值的等级有42、36、24、12、6V五种。同时还规定:当电气设备采用了超过24V时,必须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5.电气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配电系统应设置室内总配电屏和室外分配电箱或设置室外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实行分级配电。
  2)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如合置在同一配电箱内,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路设置,照明线路接线宜接在动力开关的上侧。
  3)开关箱应由末级分配电箱配电。开关箱内应一机一闸,每台用电设备应有自己的开关箱,严禁用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两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
  4)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地方,分配电箱应装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
  5)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不得装设在有严重损伤作用的瓦斯、烟气、蒸汽、液体及其他有害介质中。也不得装设在易受外来固体物撞击、强烈振动、液体浸溅及热源烘烤的场所。配电箱、
  6.电气设备的安装
  1)配电箱内的电器应首先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的绝缘电器安装板上,然后整体紧固在配电箱箱体内,金属板与配电箱体应作电气连接。
  2)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各种电器应按规定的位置紧固在安装板上,不得歪斜和松动。并且电器设备之间、设备与板四周的距离应符合有关工艺标准的要求。
  3)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工作零线应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并应与保护零线接线端子板分设。
  4)配电箱、开关箱内的连接线应采用绝缘导线,导线的型号及截面应严格执行临电图纸的标示截面。各种仪表之间的连接线应使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绝缘铜芯导线,导线接头不得松动,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
  7.电气设备的防护
  1)在建工程不得在高、低压线路下方施工,高低压线路下方,不得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
  2)施工时各种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当外电线路的电压为1kV以下时,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4m;当外电架空线路的电压为1~lOkV时,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6m;当外电架空线路的电压为35~l,lOkV时,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8m。上下脚手架的斜道严禁搭设在有外电线路的一侧。旋转臂架式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与lOkV以下的架空线路边线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小于2m。
  3)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外电线路电压为1kV以下时,最小垂直距离为6m;外电线路电;压为l~35kV时;最小垂直距离为7m。
  8.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人员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施工现场内临时用电的施工和维修必须由经过培训后取得上岗证书的专业电工完成,电工的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初级电工不允许进行中、高级电工的作业。
免费打赏
yanyan20332033
2009年05月25日 21:45:49
2楼
 9 安全保证措施

9.1 基本安全技术措施

9.1.1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9.1.2登高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9.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参考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9.1.4所有安全措施须经安全部门检查、确认。对施工人员做好安全交底,并记录。

9.1.5严格遵守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9.1.6施工中所用照明、电动工具使用后,应特别注意开关是否拉掉;

9.1.7要正确使用工具,尤其是各种电动工具应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规定来使用,不得乱用,以免发生人身和设备事故;

9.1.8现场的工具的材料要严格保管,以防丢失;

9.1.9坚持每天的施工现场整理,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9.1.10每项工作完成做好班组施工记录或隐蔽工程记录,做好自检记录;

9.1.11进入施工现场,带齐安全防护用品;

9.1.12坚持每周一次安全例会,并做好记录。

9.2 电缆桥架的施工

9.2.1施工队要认真落实高空作业的安全措施。

9.2.2必须有专人扶升降梯,上面作业人员未下来前,扶梯人严禁离开。

9.2.3高空作业用的工具材料严禁上、下投掷,必须用绳索吊运。

9.2.4脚手架搭设,必须经安全员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9.2.5安装后桥架不能当平台及脚手架使用。
回复
jianxin002
2009年05月25日 23:12:48
3楼
感谢``````
"各种仪表之间的连接线应使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绝缘铜芯导线",现在都规定用4平方了吧?
回复
lingxuct
2009年05月26日 06:12:57
4楼
JGJ46-2005就是临时用电的安全技术措施规范。
回复
yanyan20332033
2009年07月27日 21:07:23
5楼

仪表的,没有负荷,不用
回复
yanngyongjie
2010年05月13日 19:17:58
6楼
谢楼上,在这补充一下:
“三定”是“三制”中的一个,在三个三中不是“三定”,而是“三制”:
1、专区专责制。就是每个区域都有专人负责电气;
2、三定期制。
3、交接班和巡回检查制。
五规程中电力部门有调度规程,企业中调度规程相关内容在《安全规程》和《运行规程》中分解或强调了,但还应有《事故处理规程》,就是当发生事故时的规定处理方法。
五记录中是“运行记录、检修记录、试验记录、事故处理记录和设备缺陷记录”,巡回检查和值班记录应包含在运行记录中。设备缺陷记录中应包含缺陷消除记录。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