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计算问题?真算的进来看看!!!
zqbxlk
zqbxlk Lv.8
2009年02月24日 11:47:00
来自于采暖供热
只看楼主

自从节能之后,就不会算负荷了,不是计算方法不知道或不熟练,只是根据建筑提供的K值算出的热负荷太小,虽然符合节能要求,但实际上要是这么整(考虑水温,间歇修正),一来审图过不去,二来如果照这样的图施工,不改造很难会满足室温要求(因为不以计算书布置的系统并未出现过热现象,若以此计算书布置定然会出现不热现象,不知这个推理是否合理?:lol ) 原来自以为维护结构考虑压缩,潮湿以及其他施工造成的误差进行修正之后使用,计算结果就差不多了,现在突然发现建筑进行K值计算时,已经考虑了这些不利因素,我进行了第二次的修正,很明显放大了K值。计算书都整错了!

自从节能之后,就不会算负荷了,不是计算方法不知道或不熟练,
只是根据建筑提供的K值算出的热负荷太小,虽然符合节能要求,但实际上要是这么整(考虑水温,间歇修正),一来审图过不去,二来如果照这样的图施工,不改造很难会满足室温要求(因为不以计算书布置的系统并未出现过热现象,若以此计算书布置定然会出现不热现象,不知这个推理是否合理?:lol )
原来自以为维护结构考虑压缩,潮湿以及其他施工造成的误差进行修正之后使用,计算结果就差不多了,现在突然发现建筑进行K值计算时,已经考虑了这些不利因素,我进行了第二次的修正,很明显放大了K值。计算书都整错了!

不知道,大家负荷计算时,K值如何来取???是直接拿建筑给的值来算么,
如果这样,考虑水力计算后布置的系统,审图时要被提,你总负荷才XXX KW,总管径怎么这么大?的问题, 该如何回答。
而且,系统也绝不敢以这种计算书来布置,会失业的。
请高手解答,
免费打赏
zqbxlk
2009年03月09日 20:58:17
22楼
下表是上面那个图窗户的冷风渗透,大家看看,用哪种方法算好些!

[ 本帖最后由 zqbxlk 于 2009-3-9 22:07 编辑 ]
回复
zqbxlk
2009年03月09日 22:04:02
23楼
本想用算空调的方法算一下,不过感觉在原理上似乎有问题,其一,从第一本手册出来到现在好像20多年了,但计算冷风渗透的方法没有多大变化,可见用手册或规范上,计算热负荷中计算冷风渗透的方法经得起实际的考验,不然一定会改的,而且我问了一下,这边没人算这个负荷。
其二,我觉得,仅靠门窗缝隙渗入的新风肯定满足不了人员最小新风量的要求,应该说每户都会开窗进行人为的通风换气,但这个负荷该不该算呢?
首先,他绝对存在,但他的大小受使用者的影响很大,不好计算,新风量按你所说的哪两种方法算好像很好,但冬季开窗一般不会超过一个小时,开窗时室温降低大家也都会接受,如果把这个负荷作为一个分项,很明显是把负荷多算了,如果不算似乎也能接受。
如果我没有会错意,你的意思应该是“渗透负荷+加热新风的负荷”,就是在规范及技术措施的要求下再加一项新风负荷,我觉得这在空调设计时一定要加,不过采暖而非空调采暖的建筑不该加具体什么原因我的再找书看看,但从空调或非空调采暖的特点及实现的途径应该可以解释。

还有请大家看看,用缝隙法算,如上表,是否四层真的比二层小这么多,理论上算出来是这样,但实际上也是么,那顶层和中间层布置散热器的话,可能会出现片数一样啊、不知何解。

[ 本帖最后由 zqbxlk 于 2009-3-9 22:05 编辑 ]
回复
bj5945
2009年03月09日 22:08:33
24楼
哈,你的思考路子是正确的,现在的窗户,如果真的传热系数能达到2.5那密封性是很好的,可以基本认为是密闭的:) 给你发个链接你看一下 http://bbs.ehvacr.com/dispbbs.asp?boardid=33&id=27451
我的意思,不算渗透就算新风。
回复
bj5945
2009年03月09日 22:10:21
25楼
另外,渗透进来的就是新风,问题是这个量是多少:) :)
回复
bj5945
2009年03月09日 22:11:22
26楼
中国的暖通规范,有太多的内容跟不上时代了。
回复
zqbxlk
2009年03月09日 23:18:33
27楼
如果真的传热系数能达到2.5那密封性是很好的,可以基本认为是密闭的,
这点似乎不能理解,根据窗户的相关资料及节能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分级及检测方法》,传热系数能达到2.5,相应的气密性等级要达到四级,单位缝长指标为1.5 m3/m*h,渗风系数相应的要取0.8,密封性能虽好,但冷风渗透不能忽略,我上面那个表中,渗风系数取1.2计算的,换成0.8的话,这个负荷也不小的,所以这个负荷不能忽略。
所以我觉得你的方法有道理,不过若只算新风负荷不算这个渗透,之虽差不多,结果不会大多少,但这个过程是不对的。

再者,最早的那本手册说,换气次数只能用于冷风渗透的估算,所以在施工图时,应该用此方法。而且,这个新风应该算在冷风侵入的范围内,用它来替换冷风渗透也不太合理,不知对否。
还有,上面链接的那个论坛,其实我早就注册了,我一看竟然是2006年,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lol ,您就是强大的暖通小兵吧!

[ 本帖最后由 zqbxlk 于 2009-3-9 23:20 编辑 ]
回复
f_jg2003
2009年03月10日 09:13:51
28楼
做工程不必要究的太细,但应该清楚各项,不能少项丢项。
我一般是采用缝隙法,但取的每米渗风量稍作放大,另外我是计算冷风渗透的朝向修正,大风量的面按朝向系数计算,小风量的面稍做加大,我不知道楼主是怎么考虑朝向的问题的。
楼主说没人计算这个负荷,那是不可能的,大多数人是按换气次数法,如果不计算如何作设计?
回复
bj5945
2009年03月10日 09:29:49
29楼
我不是暖通小兵:) 另外,你详细的看一看北京院的设备专业技术细则的,第11.4冷空气渗透耗热量。里面有渗透法,与换气法的详细说明。
回复
zqbxlk
2009年03月10日 09:56:45
30楼
我是这样理解的,做工程当然不能细究,否则产值从哪来,但对我这样的新手来说,首先必须有能细究的能力,然后才可以不去细究。
采用缝隙法计算,朝向修正我按规范的那个表取值,不放大也不缩小,比如南向取0.70.
我说不算的那个负荷,是加热新风的负荷,并非指用换气次数法计算冷风渗透的负荷,而是不考虑冷风渗透,仅考虑新风,采用空调负荷计算中计算渗透负荷的方法(这方面我不太熟,虽然结果差不多,不过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可能在较大的工程中才能明显看到区别)

再者,我上面的表里计算中,考虑热压和风压计算的,仅考虑风压的计算软件中没没找到,看样子的手算了:)
回复
zqbxlk
2009年03月10日 09:57:30
31楼
哎,这本书我现在没有,不过一定会找来看看的!
不过上面说K值2.5,然后渗风系数取0.8错了,昨天看的是建筑节能的书,上面的四级相当于我们专业的二级,渗风系数应该是不大于0.3。
还有这本书是不是《北京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设备专业》2005标价85这本,ISBN:7-5058-5031-8。找不到电子版,不过看内容似乎较全,只能买一本了。

[ 本帖最后由 zqbxlk 于 2009-3-10 10:49 编辑 ]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