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桩基规范(2009年必考)中存在问题
xhqxhq123456
2009年02月20日 10:02:17
只看楼主

问题一:承台底存在可液化土等,其群桩效应系数ηc值新桩基规范(JGJ94-2008)中取消了群桩效应系数,保留了承台效应系数ηc,新规范5.2.4条提出“当承台底”(旧规范5.2.2.2条是“承台底面以下”)存在可液化土、湿陷性黄土、高灵敏度软土、.....等,不考虑承台效应,即取ηc=0。当承台底存在可液化土、湿陷性黄土、高灵敏度软土、.....等,此ηc是否考虑令人疑惑 ?、、按新规范上的提法理解是当”可液化土、湿陷性黄土、高灵敏度软土、.....”等直接接触于承台底面时,方取ηc=0?按徐建主编的《应试题解》的理解是当”可液化土、湿陷性黄土、高灵敏度软土、.....”等位于承台底以下(即上述土不一定与承台接触,只要位于承台底下方),即不考虑承台效应,即取ηc=0

问题一:承台底存在可液化土等,其群桩效应系数ηc值
新桩基规范(JGJ94-2008)中取消了群桩效应系数,保留了承台效应系数ηc,新规范5.2.4条提出“当承台底”(旧规范5.2.2.2条是“承台底面以下”)存在可液化土、湿陷性黄土、高灵敏度软土、.....等,不考虑承台效应,即取ηc=0。
当承台底存在可液化土、湿陷性黄土、高灵敏度软土、.....等,此ηc是否考虑令人疑惑 ?、、按新规范上的提法理解是当”可液化土、湿陷性黄土、高灵敏度软土、.....”等直接接触于承台底面时,方取ηc=0?按徐建主编的《应试题解》的理解是当”可液化土、湿陷性黄土、高灵敏度软土、.....”等位于承台底以下(即上述土不一定与承台接触,只要位于承台底下方),即不考虑承台效应,即取ηc=0
究竟应怎样理解?是否新规范5.2.4条修改条文为后提示,按直接接触于承台底面时,方取ηc=0,其他情况仍需考虑ηc?
问题二:软弱下卧层验算中关于Z的取值问题
新桩基规范(JGJ94-2008)5.4.1条的Z值示意图与旧规范(JGJ94-94)5.2.13条中标示的位置不一样,旧规范用文字注明:Z为地面至软卧层顶面的深度,新规范没有用文字注明,但图示了Z为承台底至软卧层顶面的深度,照新规范理解σz+γmZ≦faz公式中的γm及faz的计算深度都应取承台底至软卧层顶面的深度,笔者认为:对照地基规范5.2.7条关于软弱下卧层验算,觉得旧规范(JGJ94-94)5.2.13条比新规范更合理。
免费打赏
xhqxhq123456
2009年02月20日 10:02:57
2楼
问题一:承台底存在可液化土等,其群桩效应系数ηc值
新桩基规范(JGJ94-2008)中取消了群桩效应系数,保留了承台效应系数ηc,新规范5.2.4条提出“当承台底”(旧规范5.2.2.2条是“承台底面以下”)存在可液化土、湿陷性黄土、高灵敏度软土、.....等,不考虑承台效应,即取ηc=0。
当承台底存在可液化土、湿陷性黄土、高灵敏度软土、.....等,此ηc是否考虑令人疑惑 ?、、按新规范上的提法理解是当”可液化土、湿陷性黄土、高灵敏度软土、.....”等直接接触于承台底面时,方取ηc=0?按徐建主编的《应试题解》的理解是当”可液化土、湿陷性黄土、高灵敏度软土、.....”等位于承台底以下(即上述土不一定与承台接触,只要位于承台底下方),即不考虑承台效应,即取ηc=0
究竟应怎样理解?是否新规范5.2.4条修改条文为后提示,按直接接触于承台底面时,方取ηc=0,其他情况仍需考虑ηc?
问题二:软弱下卧层验算中关于Z的取值问题
新桩基规范(JGJ94-2008)5.4.1条的Z值示意图与旧规范(JGJ94-94)5.2.13条中标示的位置不一样,旧规范用文字注明:Z为地面至软卧层顶面的深度,新规范没有用文字注明,但图示了Z为承台底至软卧层顶面的深度,照新规范理解σz+γmZ≦faz公式中的γm及faz的计算深度都应取承台底至软卧层顶面的深度,笔者认为:对照地基规范5.2.7条关于软弱下卧层验算,觉得旧规范(JGJ94-94)5.2.13条比新规范更合理。
回复
dfq1311
2009年02月20日 15:35:55
3楼
哥们分析的有道理,顶起来
回复
春晓0
2009年08月21日 13:54:32
4楼
我对您提出的第二个问题也有相同的疑问。是否计算faz的时候也是采用z来进行深度修正呢?规范理解与应用似乎是用的地面至软弱层顶面的深度来进行修正的。并没有用z来修正。这样是否合理呢?不是太理解。希望能有更权威的说法,共同探讨。:hug:
回复
春晓0
2009年08月21日 14:11:16
5楼
对于问题一,这条主要是考虑到承台与承台底土容易脱开,才使ηc=0。所以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当承台底的土为上述这些土时,不考虑承台效应。若不是在承台底的话应该考虑承台效应。
这样是不是更合理一些。
回复
liujundlut
2009年08月23日 23:18:43
6楼
由于新的桩规和基础规范有所冲突,而基础规范没有变化,所以今年不会在桩基础上出题。
回复
liubei8021
2009年08月24日 10:24:21
7楼


我觉得考的可能性很大,那里有什么冲突的,只不过是桩基规范更详细而已,基础规范中关于桩的比较少。
关于1,我认为是承台底面,直接接触的。
关于2,既然规范已经注明是按Z来修正了,就按照规范的来计算就可以了。桩基勘误表也没有说这是错误的,就按规范准保没错。
回复
luok_hero
2009年09月17日 17:40:42
8楼
个人意见
1,下部一定范围内(具体多少不知)有这些土就取0。本条条文说明说这些条件下承台土抗力随时可能消失。不接触也有可能丧失的。
1,按地面算rm,个人觉得应该按地面修正,不过规范说按Z考试Z就没错。此处Z是否要减0.5?
回复
yqgrand
2009年09月17日 19:53:20
9楼
对于问题一:主要看承台底的土到时会不会脱开,如果直接接触,基本上脱开的,不考虑;如果有一定的埋深,比如说桩长20米,在15米深的地方有2米厚的上述土,承台底就不一定会脱开了,还是可以考虑承台效应的,哈,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理解。考试的时候我个人还是认为直接接触时取0(即规范叙述的承台底),不然要考虑。
问题二:规范对Z的规定应该是比较清楚了,对于rm,我个人以为应该是按浅基的时候一样,基底以上的土也考虑进去,即,从天然地面算起(规范叙述是软弱层以上各土层)

[ 本帖最后由 yqgrand 于 2009-9-17 20:02 编辑 ]
回复
ffxm
2009年11月02日 17:13:25
10楼
哥们分析的有道理,顶起来:lol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