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建设背景 该工程位于浙江省台州市经济开发区西部,由开元路(东西长997m)、 经中路(南北长553m)组成的“T”字形街区,道路宽度28m, 总建筑面积21万m2。 台州市是位于浙江沿海中部的新兴港口城市,股份制经济和个体经济发达,素有浙江“温、台经济模式”之称。“民资建城、民资兴市”是政府推行的有力措施,百姓购置沿街商业用房已形成投资消费的热点。通过近些年的城市建设,政府急切希望能找到提高建设档次的切入点。将本工程建设成具有浓郁地方特点、良好购物环境和丰富城市空间的特色商业街区是本设计的初衷。
该工程位于浙江省台州市经济开发区西部,由开元路(东西长997m)、 经中路(南北长553m)组成的“T”字形街区,道路宽度28m, 总建筑面积21万m2。
台州市是位于浙江沿海中部的新兴港口城市,股份制经济和个体经济发达,素有浙江“温、台经济模式”之称。“民资建城、民资兴市”是政府推行的有力措施,百姓购置沿街商业用房已形成投资消费的热点。通过近些年的城市建设,政府急切希望能找到提高建设档次的切入点。将本工程建设成具有浓郁地方特点、良好购物环境和丰富城市空间的特色商业街区是本设计的初衷。
二 地方习俗
在浙南一带,特别是在台州市范围内有一种俗称“通天房”的建筑形式。这种形式的房屋开间一般为3.6m 、3.8m和4.2m,进深在12m左右,4~6层,从底层到顶层同属一户人家。在农村,这种形式底层一般为客厅、餐厅、厨房,上部各层设置卧室、起居室、活动室等。在城镇沿街房,底层一般为商业用房,上部为住宅用房,即“下商上住”的形式,通常8间或10间成行、成排建设。由于“通天房”是每户人家地基连房屋于一体,产权较明确,邻里之间是左右相接,没有户式型商品房上下干扰的弊病,因此这种形式颇受当地百姓欢迎。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通天房”在很多方面已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例如:内部起居只能靠垂直交通联系,使用不方便;由于窄开间限制,内部空间形式单调;卫生间一般设置在中部,因而光线较暗且不通风。由于“通天房”存在着建筑形式单一、天际线平淡的弊病,所以往往被挤塞到城区角落。这次商业街建设为了吸引民资,全部采用“通天房”形式。那么如何克服“通天房”的弊病,突破常规设计,将现代街区设计与地方习俗形式相结合是本次设计的关键所在。
三 设计构思
本工程共有575间“通天房”,每间“通天房”3.8m开间,12.5m进深,4~6层,一、二层为商业用房,三层至顶层为居住用房。一、二层采用框架结构,7.6m跨柱网。为使这些“通天房”组合成完整的商业街区,在各部分设计中都围绕着街区的整体性、丰富性与特色性展开。
1 交通组织
为使商业街区运营有序且富有生机,高效的交通组织是最基本因素之一,本设计充分考虑人车分流、商业与居住分流、店前运营与后勤服务分流,形成畅通的多层次交通体系。
开元路与经中路宽度为28m,在两侧各设置6m人行道的同时,在一层沿街设置6~9m宽的骑楼,且在街区内均布5座人行天桥。这样不仅增强了商业街的整体性,而且通过骑楼的处理来适应东南沿海的气候条件,为市民创造可遮风避雨的购物环境,也使一、二层形成完整的步行系统,有效地组织购物线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房屋的投资者与商业经营者分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通天房”商业用房与上部居住用房流线分离也势在必行。本设计在满足消防、疏散要求的前提下,每幢楼均设置室外公共楼梯,并在沿街用房的二楼后部悬挑2m宽的公共走廊,上部居住通过二层后部进入,使一、二层的商业与上部居住流线互不干扰。同时在临街建筑的背后设置6m宽的辅助车道,并在街区内形成环线,以便作为商业后勤服务和消防紧急通道。
2 特色空间
创造充满活力、环境宜人的街道空间是规划设计的主要目标,特色空间的构筑符合购物、休闲、娱乐、餐饮和居住等行为模式。在本设计中不仅用骑楼、连廊、平台等联系户外空间和半室外空间,提高商业铺面价值,方便住户使用,并且在空间设计中加强街区空间的丰富性与识别性。
⑴ 在商业街区与城市干道相接的三个“节点”处设置五组各具特色的入口空间,充分发挥地段的商业价值,突出商业街特色。西入口采用“T”字形的广场空间入口,考虑与原有南侧房屋的衔接,充分扩展西侧城市道路的有效空间。东侧根据入口场地条件利用沿河绿化、构筑物和建筑物的导向性确立其入口形式。南入口是商业街的主入口,采用半圆形的入口广场,与经中路文化广场呼应,并用大尺度的牌楼与入口建筑的整体性相协调,使之适应南侧城市干道对商业街城市形象的要求。
⑵ 开元路和经中路的丁字路口的规划设计是街区空间的重点,本设计力图打破交叉口建筑布置的一般手法,采用两个“凹”字形手法布局,产生“街中街”的独特效果,形成对应的半围合空间,既丰富了节点形式,又为市民增加了一处很好的购物休闲场所。
⑶ 在经中路中段设置了直径80m半圆形的文化广场,以之形成街区的中心,并在此空间设置了影城、露天剧场和标志钟塔,结合周边建筑的营造,每当钟声敲响,华灯彩放,这里人群攘攘,成为街区中最具特色的空间。
3 建筑造型
商业街的整体性和特色,很大程度还是要通过建筑造型与立面处理加以体现,本设计利用外墙面材与色彩控制街区的大调子,采用砖红色麻点面砖和白色涂料结合的方法,并充分利用面砖的各种组合,如横贴错缝、竖贴密缝、横竖组合等各种贴法,达到“远看有其势,近看有其质”的立面效果。
商业街总体空间是一个条形空间,在造型上如何适应这种特定空间,又与街区的节奏高潮结合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本设计采用弧形屋面,作为造型的主要母体,在两侧入口处,采用具有韵律感的屋面白色飘板组合,作为街区的导向标志。在街区的中部高潮和对景处,采用稳定的白色圆弧屋面造型,既确立了该建筑的区块地位和空间的重要性,也增加了母体造型的丰富性。
在本工程1.5km街区仅靠一个母体造型,不可能控制街区的整体效果,本设计在利用窗饰、线脚以及“U”字形建筑组合的同时,用三组大尺度的排柱,有效地加强了街区的整体感,并利用街道转折与大尺度排柱的结合,产生了几组闹中取静、静中有动的趣味小空间。
4 环境艺术
成功的现代街区非常重要的一条是具有亲切、友善且富有特点的街道环境,并建立方便、多样、引人入胜的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这也是本次环境设计的出发点。
台州有丰富的石材和很高的民间石工艺水平,本次商业街在步行道的路面中,大量采用当地灰石、绿石与红石制作成板材,结合广场砖加以铺砌,使商业街步行道既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又具有现代的彩色纹理,同时利用当地石工艺,在街区中添置石凳、石雕,使商业街增添了几分“石文化”的气息。
四 实践总结
台州市开元路—经中路商业街区于2000年1月1日竣工开业,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已成为台州市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并被评为浙江省首批示范街道。街区的建成在以下几方面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① “民俗建筑” 通过现代设计不但能改变其不适时代的弊端,还可作为特色创作的源泉。“百姓建筑”生存发展有其自身的道理,合理的转化有益于社会的发展,也可造福于百姓。
② 在城市建设中,只有一定的“量”才能产生一定“质”,小体量建筑大规模组合,对城市特色的建立起到积极的作用。
③ 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建设”的政府保障措施,可以冲破民俗的旧习和个体利益纠缠,确保设计意图的充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