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到,让我们一班菜鸟吓出一身冷汗的问题
xiaohuanggong
2008年12月19日 22:21:03
只看楼主

我所在的设计院很垃圾,没正式的老师带,也没真正校对,因此问题多多.我是新手,基本做小房子,都是浅基础的,才做过4个桩基的小房子,我同个办公室里的两个做结构的同事做了两三年,做过很多桩基的.比如底层层高是3米6.如果桩顶设计标高是-0.9米,这样底层柱就有4.5米.PKPM建模时按3.6米和4.5米输入层高,底层柱算出来可是差很多的啊!别说柱,一层的梁的配筋都差很多很多.我和同事都没考虑过地下的0.9米.还有,有时为了把一楼的墙的荷载直接在建模时输入,把地梁层都建模建进去了.一层是假设一米的柱加地梁,二层的柱按室内地面以上的长度算,这样算出来也差好多,怎么办哦?希望哪位高手说清楚.

我所在的设计院很垃圾,没正式的老师带,也没真正校对,因此问题多多.
我是新手,基本做小房子,都是浅基础的,才做过4个桩基的小房子,我同个办公室里的两个做结构的同事做了两三年,做过很多桩基的.
比如底层层高是3米6.如果桩顶设计标高是-0.9米,这样底层柱就有4.5米.PKPM建模时按3.6米和4.5米输入层高,底层柱算出来可是差很多的啊!别说柱,一层的梁的配筋都差很多很多.我和同事都没考虑过地下的0.9米.还有,有时为了把一楼的墙的荷载直接在建模时输入,把地梁层都建模建进去了.一层是假设一米的柱加地梁,二层的柱按室内地面以上的长度算,这样算出来也差好多,怎么办哦?希望哪位高手说清楚.
柱的长度,直接和弯距成正比的啊!
xiaohuanggong
2008年12月19日 22:22:27
2楼
还有个小问题,PKPM的SATWE出来的梁配筋,有时250X500的一跨,会自动配G2%%13114,这是为什么呢?
回复
panshuai2046
2008年12月30日 21:24:53
3楼
你那里地震烈度高,增加层高,配筋当然变高
回复
huangjing8602
2008年12月31日 10:49:45
4楼
不带地下室的或者底层层高特别高的我一般不对地梁进行建模,对于底层的填充墙我一般把它折算成集中荷载附加到基础中,对于你说的这种工程我认为可以不对地梁建模,不然地下部分的柱剪跨比肯定过不去形成短柱。
你说的第二个问题我认为可能是你的梁支座没有判别对。
回复
wfloxey
2008年12月31日 11:38:04
5楼
PKPM的SATWE出来的梁配筋,有时250X500的一跨,会自动配G2%%13114,这是为什么呢?


1有可能是梁截面选大了
2有可能是荷载丢掉了
3如果是上部框架梁的话 检查下支座是什么形式的 有可能人为的调动生成出来的结果
4具体情况楼主描述的不清楚
回复
wangzi0911
2008年12月31日 11:51:08
6楼
地面以下基础以上的柱配筋同一层,且柱全高加密(短柱)
如果一层4.5M ,基础顶标高 —3M,个人觉得应该加基础梁,否则一层柱计算高度有7.5m!!!
回复
huanchangfu
2008年12月31日 14:03:55
7楼
肯定是要基础梁的。因为,首层墙体荷载是要通过梁传给基础的。
建模的时候建议检进去。
回复
jaguarsun
2008年12月31日 17:10:17
8楼
与上面的看法相似,当底层层高较大时,在地面处建一层地梁可以有效地缩小柱的计算长度,对结构计算有利,同时对结构也有利。且一层的墙载可以较为准确的传给基础,对基础的准确计算也是有利的。
回复
meishunhua
2009年01月01日 07:25:19
9楼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应该是要录入地梁层进行计算的,确实,录入地梁与不录入地梁,首层柱的配筋确实有差异,而且层间位移比也会有问题,所以,只能是计算的时候建两个模型,一个有地梁,一个无地梁,无地梁的,录入首层柱高度是从承台顶面到二层高度,另一个录入地梁的模型,其他不考虑,只考虑地梁的配筋计算
回复
萧剑
2009年01月01日 22:10:40
10楼
没设计过这个东西。主要不在设计院。
回复
dbing
2009年01月02日 09:24:00
11楼
第一个问题主要是考虑嵌固位置的问题,一般工程所考虑的嵌固位置多为基础顶面,所以底层计算高度要考虑降低的部分。
第二个问题多半是基础梁你全部开成洞口了,那么其腹板高度大于450mm,配2根腰筋也可以说得通。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