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正在做一个30多层的高层办公楼,框架核心筒混凝土结构,6度抗震,基本风压0.75,场地类别2类,目前正处于初步设计阶段,最近有几个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在此请教向各位热心朋友,谢谢。问题1、关于核心筒。由于核心筒在一个方向高宽比为1/16,造成单方向刚度较小,刚好满足结构整体稳定性,但整体很柔,是否只需位移满足,则可避开高规关于高宽比的“不宜”规 定。问题2、关于结构体系。由于业主要求的空间很开阔,造成柱距很大,柱截面很大,故建议建筑师考虑使用钢骨混凝土柱,请问设计这种混合结构需综合考虑哪些要素,可从哪些要点说服建筑师和业主采纳这种结构体系。
问题1、关于核心筒。由于核心筒在一个方向高宽比为1/16,造成单方向刚度较小,刚好满足结构整体稳定性,但整体很柔,是否只需位移满足,则可避开高规关于高宽比的“不宜”规 定。
问题2、关于结构体系。由于业主要求的空间很开阔,造成柱距很大,柱截面很大,故建议建筑师考虑使用钢骨混凝土柱,请问设计这种混合结构需综合考虑哪些要素,可从哪些要点说服建筑师和业主采纳这种结构体系。
问题3、关于筒体在高层往一侧收窄。即在高层楼段去掉一侧外墙,以柱代替,其相邻的墙晋升为外筒墙,(收进距离为4米),程序分析结果未显示有大问题,请问这种收进是否会产生某些不可预知隐患,或容易造成某些参数背离规范。
问题4、关于地震作用。当地震力作用使一个方向的连梁开始屈服进入耗能阶段时,地震力减弱,是否另一个方向的地震力也可连带得到减弱。
问题5、关于梁柱节点的刚域考虑。规范规定“可考虑梁柱节点的刚域”,但很多前辈建议不要考虑,而我主观地认为,当梁柱尺寸均较大时考虑刚域是合适的,而且程序分析结果也显示,考虑后位移的确减小很多。请问有没有相关原理或概念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谢谢大家看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