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绿化
zx1963
zx1963 Lv.2
2008年09月10日 22:21:59
来自于生态园林
只看楼主

城市生态绿化作者:刘冬   发表:景观中国摘 要: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基底—廊道—斑块”理论,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的绿网系统。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楔形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城市生态设计工艺,是指根据自然生态最优化原理设计和改造城市生产、生活系统的设计和工艺流程。

城市生态绿化
作者:刘冬   发表:景观中国
摘 要: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基底—廊道—斑块”理论,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的绿网系统。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楔形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城市生态设计工艺,是指根据自然生态最优化原理设计和改造城市生产、生活系统的设计和工艺流程。
关键字:生态绿化;生态城市;植物群落

  一、创建生态城市的一体化格局,提升城市生态设计水平

  生态绿化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对城市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城市生态绿化应贯彻生态优先准则,同时参与城建项目规划和建设过程,而不是工程建设的最后补漏和修饰。其思路:在实施城市生态绿化建设中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把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完善城市绿地规划布局能有效协调城市居民与环境的关系;根据城市气候效应特征和居民生存环境质量要求,搞好城市绿化布局并进行城市绿化系统设计,提出城市功能区绿地面积分配、品种配置、种群或群落类型方案;根据生态功能区建设理论,建立环境生态调节区,在此区中,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和过程应被保留、维护或模仿。

  城市绿地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担负着环境净化的重要功能,防止城市污染。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基底—廊道—斑块”理论,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的绿网系统。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楔形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在城市的生态绿化工作中,我们应注意城市绿地分布的均匀性和合理性。应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城市公共绿地在新区与市民聚居的中心区、老城区之间得到合理的分布和平衡的发展。

  城市生态设计工艺,是指根据自然生态最优化原理设计和改造城市生产、生活系统的设计和工艺流程。在城市的生态绿化中要应用城市与自然共生原理,广泛使用生态技术。如目前国际上开始推广应用的污水处理墙,装置的原理很简单,只是利用温室原理和植物、生物技术来处理污水,这种方法是全生物型的,不向大自然排放毒素。

  二、加强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合理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是促进城市绿地自然化的基础,也是提高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所以,生态绿化应恢复和重建城市物种多样性。我们应尽量保护城市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建立自然保护地,维护自然演进过程;修建绿色廊道和暂息地,形成绿色生态网络;增加开放空间和各生物斑块的连接度,减少城市内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给物种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便利的生境空间。生态绿化要发挥健全城市的生态功能,将更多的野生动植物引入城市,满足市民与大自然接触的天性要求。城市要尽量保存适应野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的栖息地。西方国家常以野生动物的种类及数量来衡量城市绿地和生态环境质量,这对于我国也有借鉴意义。保护和建立半自然栖息地是生态绿化实现自然保护的重要途径。“半自然”是指人类干扰之前保留自然植被痕迹的地方,但又被人类深刻改变,不能视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如遗留的林地、湿地、草地以及废弃的深坑、水库和人工湿地系统,它们是水生动物良好的栖息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量自然生境的丧失。生态公园是模仿自然生境、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理想途径,如伦敦中心城区的海德公园、中山市的歧江公园,都是较好的例子。中国大多数城市中的自然环境与外部大自然断绝联系,但通过划分城市的生态功能区,构建城市的“绿楔”、“绿廊”以及“绿网”,能够恢复城市外部生物基因的正常输入和城市内部生物基因的自然调节。特别是在草地生态、森林生态、淡水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交换关系,不仅要求是水平向的而且应该具备垂直向的承载条件(如自然坡岸、湿地、攀缘面等)。城市在引入自然群落运行机制时,宜划分正常生态区、过渡生态区、变异生态区、半自然区等不同区域,确立各级生态功能区之间、城市生态区之间与外部生态区之间的生境通道和生态走廊,为不同丰度、不同干扰承载力的生物群落之间的基因系统和调节创造条件”。

  三、提高植物配置水平,体现城市地域人文特色

  城市生态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合理的植物配置。首先要求我们提高对植物品种的认识,加强地带性植物生态型和变种的筛选和驯化,构造具有乡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色景观;同时慎重而节制地引进国外特色物种,重点还应是原产我国,但经过培养改良的优良品种。目前多数城市的绿化植物种类不够丰富,这与对绿化植物的要求太高,过于追求完美或轻易否定有关。片面追求“四季常绿”,使适应性强、色彩丰富的落叶植物遭冷落;“一次成型”等急功近利的做法,也导致慢长植物和缺乏大规格花木的植物被随意抛弃和轻易否定。又如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生长良好,生态效应高的植物,像华南地区的幌伞枫、秋枫、海南蒲桃、野牡丹等优良植物品种乏人问津;而南洋杉、海枣、红刺露兜树等滥用;大王椰、台湾草、黄金榕铺天盖地。由于 我们对植物生存环境特性缺乏了解,出现了将一直生活在阴凉环境的罗汉松大树千里迢迢移栽在干热的岗顶上,结果只能是枯萎死亡。在城市绿化中,我们应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 合 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

  绿量是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目前城市绿化中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往往不能真正体现出绿地的生态效益。在统计学上,大片草坪的绿地率很高,但并不见得比大乔木下硬质铺地的绿化形式更符合城市人居的需要。而立体三维绿化能大幅增加城市的三维绿量,降温除污减噪效果显著,却不能纳入城市绿地的统计中。生态绿化不仅要提高绿地率,最主要的是高绿地的叶面积指数。鉴于此,我们应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提高群落光合效率,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降低建筑物的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的能耗,提高市民与自然环境的连接感;选择耐污染和抗污染植物,能发挥绿地对污染物的吸附和同化作用,降低城市污染,促进城市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王 焘.浅议城市绿化管理趋向[J].中国园林,2002
  杨俊平.景观生态绿化工程设计模式研究.1999
  俞孔坚,李迪华.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J].国外城市规划,1997
免费打赏
fl7905
2009年12月17日 10:55:37
2楼
很好的资料 ,对我设计很有帮助,我正要这样的东西呀哈。。。。。
回复
njstjy2009
2009年12月19日 15:56:44
3楼
不错,如果现实施工能有那样的理念 的话,有希望实现城市生态化了。
回复
xiaomomoxxx
2009年12月23日 16:17:54
4楼
很好的资料 ,对我设计很有帮助,我正要这样的东西呀哈。。。。。
回复
blm0921
2010年01月04日 11:35:33
5楼
现代的城市建设完全都是行政思维起决定作用,何时才能实现真正的生态设计,生态绿化?作为一个园林人,我们还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啊
回复
wangruili88
2010年01月05日 14:53:36
6楼
不错 不错
回复
lanse2010
2010年01月13日 23:03:57
7楼
受教了!:handshake :handshake
回复
lvzhan_yuanlin
2010年03月16日 19:46:49
8楼
客土喷播:岩质坡面的挂网、喷播、植草。利用喷灌技术进行水利喷播草种护坡绿化。缀花草坪喷播绿化技术 。13770951777
回复
nihaoade
2010年10月22日 10:40:38
9楼
很不错的一篇论文,谢谢!
回复
nj_jh
2010年11月01日 16:33:27
10楼
生态景观挡土墙
景晖自锁式生态挡土墙 墙体是由自锁块干垒而成,水与墙后土体能有效进行水循环,使水体能达到自身净化的目的;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能逐步在墙体周边沉淀下来,墙体中的空隙位水声动植物及各种微生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栖身场所,有利于构筑水体生态循环系统。
每块自锁块表面采用劈裂效果,粗糙适宜的表面质感提供了自然典雅的景观效果;自锁块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能更好的融于周边环境形成舒适的人居生活环境。
57f2bc252330b200d507.jpg
28b546dfeeec8a6a95ee37.jpg
南京景晖舒布洛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工程施工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公司始终把创造"人*自然*生活"完美结合的环境放在首位。
公司主要产品:自锁式生态挡土墙系列、生态护坡系列、生态透水砖系列;园林烧结砖系列、混凝土地砖系列、特殊墙体系列等六大类。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水利工程、市政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房地产工程;
公司已先后参与国家水利部南水北调东线段洛南中运河生态挡土墙建设工程;国家水利部走马唐流域生态挡土墙、生态护坡建设工程以及一些地方工程建设。参与编制了江苏省水利厅生态挡土墙工程预算方案
联系电话:025-52271978
回复
friend110903
2010年11月01日 20:43:51
11楼
理念的内容还不错...都说得差不多咯。又复习了一下...谢谢你咯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