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推广
zclx2005
zclx2005 Lv.2
2008年09月01日 21:41:44
只看楼主

4月5日至4月8日,品牌推广部一行四人,对深圳万科、金地两家全国驰名的地产企业的文化建设、品牌推广、内刊编辑、客户关系、媒体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多维考察,并实地参观了深圳水榭花都、波托菲诺、蔚蓝海岸、阳光棕榈园、万科东海岸等全国名盘,期间所见所闻,感触颇多,考察归来,特将万科、金地两家公司的成功做法、经验之谈以及由此引发的诸多思考形诸文字,以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本公司的工作有所裨益。

4月5日至4月8日,品牌推广部一行四人,对深圳万科、金地两家全国驰名的地产企业的文化建设、品牌推广、内刊编辑、客户关系、媒体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多维考察,并实地参观了深圳水榭花都、波托菲诺、蔚蓝海岸、阳光棕榈园、万科东海岸等全国名盘,期间所见所闻,感触颇多,考察归来,特将万科、金地两家公司的成功做法、经验之谈以及由此引发的诸多思考形诸文字,以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本公司的工作有所裨益。
免费打赏
zclx2005
2008年09月01日 21:44:52
12楼
企业刊物和网站是品牌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品牌推广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万科、金地都非常重视企业刊物和企业网站的建设,不仅从人力上、资金上保证刊物和网站建设,而且从观念上、认识上、政策上予以重视和支持。王石先生一向重视《万科周刊》(双周刊,半月刊),称之为万科精神的“名片”,他认为《万科周刊》的作用就是将企业领导人的意识直达到每位员工,同时使企业的文化不被扭曲,直接传递给企业内部和社会外界,而全国地产界包括经济学界、新闻界对万科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万科周刊》。万科的企业刊物有三种,一是外部版,就是我们所能见到的《万科周刊》,再就是在企业内部传看的《万科周刊》员工版,第三种就是万科在全国各地的下属公司创办的服务于业主和客户的《万客会》,每月一期,如深圳公司主办的深圳万客会,北京公司主办的北京万客会。
回复
zclx2005
2008年09月01日 21:45:10
13楼
万科的企业刊物编辑部是一个独立的部门,已经有13年的历史,部门现有员工8人,主要承担《万科周刊》外部版、《万科周刊》员工版的编辑工作。《万科周刊》外部版在全
回复
zclx2005
2008年09月01日 21:45:27
14楼
国地产界享有盛誉,成为全国各家地产公司创办内刊“样本”,每期58个页码,印数两万册,所需费用由各公司和集团总部共同承担。作为“中国地产企业第一刊”,《万科周刊》外部版已经达到了“在商不言商”、“钓鱼不吃鱼”的境界,亦即跳出万科自身,站在全国地产的高度,塑造企业形象、宣传公司文化,《万科周刊》的作者群由经济学家、专栏作家、企业家和网站写手以及员工共同组成。外部版既在万科内部传阅,又通过邮局在全国各地发行。《万科周刊》员工版(内部版)每月一期,主要作用在于沟通,全部采用公司内部来稿,每期一个热门话题,这个话题一定是公司上下关注的、感兴趣的、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同时又有浓郁的生活色彩。
回复
zclx2005
2008年09月01日 21:45:45
15楼
深圳金地认为,一本刊物折射出一个企业的文化灵魂,它的作用是传承金地文化的DNA,使其不会变异。金地集团创办的内刊名为《金地》,每月一期,主导内容为企业的战略、文化、团队建设和经营管理,但每期有一个主打话题,作者既有企业内部员工,也有编辑特约稿件和自来稿,但较之《万科周刊》外部版,名人稿件要少见一些。金地深圳公司的内刊名为《新空间》,发行范围不仅局限于深圳公司,还涵盖整个华南地区。其编辑风格可以理解为万科周刊员工版和《万客会》的杂糅,兼顾二者之和。目前,《新空间》共有编辑3人,编辑年薪在8万至15万之间。《新空间》每三个月出版一期,委托专业设计公司进行设计,印刷精美。
回复
zclx2005
2008年09月01日 21:45:59
16楼
万科和金地都非常重视企业网站建设,在这方面更是不吝重金投入,将网站作为企业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对内交流沟通的平台。为了建好网站,万科成立网络部负责网站的建设,并与企划部对接,负责网站内容的更新。金地专门委托深圳知名网络企业进行网页设计和日常维护,公司内部并有专业的网络工程师和网络编辑,负责网站的动态管理和稿件发布。值得一提的是,万科论坛作为全球惟一专供业主、客户投诉的公开论坛,不仅为业主提供一个宣泄情绪、有话要说的渠道,同时也是公司有关部门了解客户心态、了解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还是增强透明度、加快问题解决的有效手段。
回复
zclx2005
2008年09月01日 21:46:18
17楼
,业主和客户投诉、批评、建议并不可怕,只要他们肯表露,哪怕是跺脚骂人,也比沉默要好,因为沉默意味着心死,对于一个品牌企业而言,哀莫大于心死!

三、 客户无小事,客户关系事关企业荣辱兴衰,客户的忠诚度和客户的满意度是衡量企业成败的重要标尺
回复
zclx2005
2008年09月01日 21:46:35
18楼
这样说绝不会为过。我们不难设想,世界500强企业中,哪一家不重视客户,不重视客户关系,不努力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就能成为世界500强?海尔的成功更是有力地说明:只有将客户当做上帝,全力做好售后服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客户是房地产市场的生命线。随着房地产市场日趋细分,对客户的细分也就势在必行。国内众多房地产公司成立客户资源管理中心,把对客户资源的发掘、利用提升到企业品牌战略发展的高度,予以充分的重视。
回复
zclx2005
2008年09月01日 21:46:51
19楼
潘石屹的SOHO中国,每每开发一个项目,总是首先定位目标客户,然后邀请部分目标客户进行座谈,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请他们为未来的房子进行设计,为他们量身定做。潘石屹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一切为客户着想,为客户创造价值是最根本的利益,只有你的产品为客户保值、升值,才能赢得客户,也只有赢得了客户,你的产品品牌、你的企业品牌才能够得以提升。
回复
zclx2005
2008年09月01日 21:47:07
20楼
有权威统计数据表明,维持一个老客户,使其口碑相传,比开发一个新客户,能大大降低成本,一般而言,发展一个新客户所发生的费用是保留一个老客户的六倍。美国一项研究表明,让一个老顾客满意只需要花费19美元,而要吸引一个新顾客,就要花费119美元。减少顾客背叛率5%,可提高利润率25%。一个人如果对一种商品或者一个项目的品牌持满意态度,会对至少5个人进行推介,反之,则会对11个人表示不满,由此类推,一传十,十传百,所产生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都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回复
zclx2005
2008年09月01日 21:47:30
21楼
现实中的数不胜数的实例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属于这个社会的高端人群,且其职业具有特殊性,则这个人一旦败坏、贬损一种产品或一个企业的品牌,其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更比普通客户要放大百倍、千倍,具有更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反之,如果这个有影响力、感召力的人,对一种产品或一个企业的品牌持认同态度并且为之传名,则会产生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效果。假如这个人充当一种产品或一个项目的“编外销售员”,效果不言自明,定会以一当百;假定这个人购买了一种商品或者一个小区的房子,则会有更多人的仿效、跟进,一个人产生的连带效应更是可观。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