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水库的意大利黑柏树
lizhi_08
lizhi_08 Lv.2
2008年07月29日 16:03:49
来自于闲聊茶吧
只看楼主

板桥水库的意大利黑柏树彭反三 2002年的秋天,我重游了阔别35年的板桥水库。 板桥水库位于驻马店西35公里处的白云山下,初建于1952年,是淮河流域修建的共和国最早的大型水库之一。 1967年夏天的麦收季节,我和河南省水利厅机关大院的一群孩子们一起,在水库边的水利厅机关农场参加夏收劳动,渡过了一段丰富多彩和充满冒险的少年时代的生活。我们那时小的十五六岁,大的十七八岁。我们曾经和大人一起挥镰割麦,累的爬不起来。

板桥水库的意大利黑柏树


彭反三

2002年的秋天,我重游了阔别35年的板桥水库。
板桥水库位于驻马店西35公里处的白云山下,初建于1952年,是淮河流域修建的共和国最早的大型水库之一。
1967年夏天的麦收季节,我和河南省水利厅机关大院的一群孩子们一起,在水库边的水利厅机关农场参加夏收劳动,渡过了一段丰富多彩和充满冒险的少年时代的生活。我们那时小的十五六岁,大的十七八岁。
我们曾经和大人一起挥镰割麦,累的爬不起来。
我们曾经和大人一样,在打谷场翻晒碾压收获的麦子,给小麦脱粒。把收获的小麦无偿的交公粮,送到沙河店的粮库去,机关农场只留下口粮和种子。
在板桥农场,劳动强度大,伙食却很好,我们这些从三年自然灾害年代走出来的孩子们,第一次可以放开胃口,吃饭吃到吃不动为止,每日的伙食,有鱼,有肉,有鸡,有蛋,那是我们那个年代天堂里的生活。
我们曾经在水库宽阔的水面上游泳,小伙伴中有人撞上渔民捕鱼的滚钩,浑身鲜血淋淋挣脱滚钩,捡条命回来。
我们曾经经常夜宿在湖边水库的汽艇上,每天清晨,在汽艇上撒网捕鱼。鱼网是新的,没有结网兜,每天都撒网却没有打到一条鱼,直到快要离开水库的时候,才知道鱼网没有结网兜,网住的鱼,一收网就漏跑了。
我们曾经划着小舢舨到水库泻洪闸的水泥壁上捉螃蟹。
我们曾经偷着划船到水库对面的白云山下,登海拔近千米的上白云山,返回的时候,天黑船划不回去,水库管理局派汽艇在夜色的湖面上寻找到我们,把我们和船拖回去。
我们曾经在溢洪道的泻水瀑布中抓鱼,小伙伴中有人从泻水瀑布中滚落下去,跌落水中,吓的其他人胆战心惊,直到落水的小伙伴从水流中浮出水面。
我们曾经偷开机关农场的东方红-54履带拖拉机,我还因此成了拖拉机副手,被留在农场,直到完成夏收和夏耕。
在“文化大革命”那个恶浪浊流的年代里,世外桃园的板桥水库给我留下了美好的生活记忆。
离开那里后,再没有机会回到那里去。
之后发生的就是1975年8月的大水,板桥水库大坝决口,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2002年秋天我回到了板桥,这个多次梦中重游的地方。
那次重游,使我认识了在水库边种菜的年轻农民王立志,我和他聊天,劝他除种菜之外也种点树苗,他听从了我的建议。
2003年春天,我从法国带给了他5万粒雪松籽,这是1999年末法国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风雨摧毁万森森林后,上百年的雪松倒地,才使我有机会采到了10万颗雪松籽。我在北京种植失败损失了5万粒,剩下的5万粒给了王先生,希望这些雪松能在板桥扎根,给板桥带来绿色,也给王先生带来收益。
2003年,王先生种植雪松也失败了,5万棵雪松籽没有一棵成活。
遗憾之余也有欣喜,和5万棵雪松籽一起带给王先生的一小包意大利黑柏树籽却成活了。
2003年春天,板桥水库长出了几百棵意大利黑柏树幼苗。
2004年春天,板桥水库长出了几千棵意大利黑柏树幼苗。
就这样,板桥水库成了意大利黑柏树在中国落户的最早的故乡。
一晃5年过去了,最早的意大利黑柏树已经在板桥渡过了4岁的生日。最高的已经有3米多高,一些已经开始结出绿色的果球,几年之后,它们就可以成熟,在中国繁衍它们的后代了。
2004年之后连续3年,每年都有超过1万棵的黑柏树在板桥水库边种植。累计已经超过了几万棵。
希望意大利黑柏树能给板桥水库带来更多的绿色,也希望黑柏树能给王先生的辛勤劳动带来回报,更希望黑柏树走出它最早的中国的故乡,走到中国更多的地方去,绿化和美化中国的河山。
(注:此文是转载彭先生博客上的文章http://pfspfs666.popo.blog.163.com/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