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冷技术及其在空调中的应用
ttit
ttit Lv.7
2008年06月26日 16:47:12
来自于中央空调
只看楼主

摘要:介绍了蓄冷技术及其在空调中的应用,指出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提高制冷系统cop和缓解电力供需矛盾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关键词:蓄冷;空调;cop:电力1 引言电力负荷的不均衡现象,使不同时段的用电价格有所不同,国家制定了鼓励使用低谷电力的政策以缓解电网供电的压力。为了移峰填谷,平衡电网用电负荷,目前很多电力部门推行了分割式三段制分时电价,用电高峰为上午8:00F~11:00和傍晚18:00 ~ 22:00而办公楼与大型商场这两类商业建筑的空调冷负荷高峰时间的下午,被划入了用电的平段时间。我国集中空调中电制冷占有较大比例,因此制冷成本较高,而且对电网也产一定压力。如果在低谷用电时段进行蓄冷,在用电高峰时段释冷,不但会降低制冷成本,而且空调用电对电网的压力也将减小。

摘要:介绍了蓄冷技术及其在空调中的应用,指出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提高制冷系统
cop和缓解电力供需矛盾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蓄冷;空调;cop:电力
1 引言
电力负荷的不均衡现象,使不同时段的用电价格有所不同,国家制定了鼓励使用低谷电力的政策以缓解电网供电的压力。为了移峰填谷,平衡电网用电负荷,目前很多电力部门推行了分割式三段制分时电价,用电高峰为上午8:00F~11:00和傍晚18:00 ~ 22:00而办公楼与大型商场这两类商业建筑的空调冷负荷高峰时间的下午,被划入了用电的平段时间。我国集中空调中电制冷占有较大比例,因此制冷成本较高,而且对电网也产一定压力。如果在低谷用电时段进行蓄冷,在用电高峰时段释冷,不但会降低制冷成本,而且空调用电对电网的压力也将减小。
2 空调负荷的特点
空调负荷指的是为维持一定的室内温度而需向室内提供的冷量(夏季)或热量(冬季),由室内得、失热量的差值来决定。得热量包括由室内外温差所引起的通过围护结构传向室内的热量,阳光辐射得热量,室内设备、工艺、照明、人体等的散热量,由其它非空调房间传向空调房间的热量和流向空调房间的热气流等。失热量包括由室内外温差所引起的通过围护结构传向室外的热量,加热渗入或侵入的冷空气所需的热量等。其中围护结构的传热、阳光辐射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冷负荷高峰值常出现在12:00~16:00热负荷高峰值出现在0:~8:00可以看出热负荷的峰值是在低谷用电时段,冷负荷则出现在用电的平段时间。
3 蓄冷方法
蓄冷指的是在低谷用电时段,开启制冷系统进行制冷(蓄冷),而在用电高峰或平段时间用冷(释冷),以达到降低制冷成本,减小电网供电压力的目的。常用的蓄冷方法有冰蓄冷和水蓄冷两种方法。
3.1 冰蓄冷方法
蓄冷空调是以水作为蓄冷介质,利用水相变时要吸收或放出大量潜热的特性来进行蓄冷和释冷。与共晶盐等其它蓄冷介质相比较,其最大的优点是比潜热值高,所需蓄冷槽体积和造价小,水化学性稳定,来源广,价格低,无毒,不燃,不爆,对环境无污染,因此在蓄冷空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冰蓄冷所存在的问题是降低了蒸发温度,使制冷系统cop值有所降低。另外,水在成核结晶前存在过冷现象,降低了冰点,这无疑对制冷效率不利。为解决这一问题,常在水中加入成核添加剂以提高冰点。成核添加剂可以是铜离子、铁离子、细
砂、碘化银、氧化镁、硼砂等物质,也可以在释冷末期残留一些余冰。当有余冰存在时,水结冰无过冷现
象,这就使制冷系统蒸发温度提高,从而缩小高、底温热源的温差,将使制冷系统的4>? 值得到提高。冰蓄冷装置如图=1所示。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336869&fromuid=902074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