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来了怎么办?本文分三部分38讲讲述了有关的做法,以大家借鉴!
地震来了怎么办?本文分三部分38讲讲述了有关的做法,以大家借鉴!
2楼
地震来了怎么办
图文并茂,用简捷、通俗、准确的语言从“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开始讲起,详细地介绍了地震常识,特别强调了“地震来了莫慌乱”,“应急避震要注意什么”,“如果被埋压怎么办”,“灾后生活注意什么”等方面的知识,帮助读者了解一些实用的防震减灾常识,掌握简单易行的震时应急避险措施及震后自救互救的方法,提高人们面临地震灾害的应对能力,有助增强心理承受力。
1第一部分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造成惨重灾情,举世震惊!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党政军民迅速应对,华夏子孙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在中华大地上悲壮地展开。要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必须不断强化全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地震虽然可怕,但人在震灾面前并非无能为力。像汶川这样的毁灭性地震毕竟不多见,当破坏性地震来临时,如果人们掌握了一定的防震减灾知识,大多是有能力保护自己的。
第1节:防震减灾,让我们共同面对
防震减灾,让我们共同面对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造成惨重灾情,举世震惊!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党政军民迅速应对,华夏子孙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在中华大地上悲壮地展开。
要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必须不断强化全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地震虽然可怕,但人在震灾面前并非无能为力。像汶川这样的毁灭性地震毕竟不多见,当破坏性地震来临时,如果人们掌握了一定的防震减灾知识,大多是有能力保护自己的。
《地震来了怎么办》是在地震出版社所著的《防震减灾常识》读本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衷心希望它能帮助广大读者认识地震发生的成因,了解一些实用的防震减灾常识,掌握简单易行的震时应急避险和震后自救互救方法,增强对地震灾害的应对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防震减灾,让我们共同面对,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把地震可能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第2节:1.地震是怎样发生的(1)
1.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1)沧海桑田的变迁
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山山水水都镌刻着大地沧海桑田变迁的足迹。
我国著名的东岳泰山,古往今来,人们无不赞美它的雄浑伟岸,"稳如泰山"更为许多人所称道。其实,泰山并不稳定,100万年以来,它已升高了500多米。
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地下深处由植物生成的煤海,盘山公路边陡峻山崖上显示的地层弯曲与变形……无不书写着大地变迁的历史。
这一切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地壳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喜马拉雅山至今还在升高,只是由于地壳的运动大多十分缓慢,因此人们并不觉察。
(2)地震的发生
然而,地壳的运动与变化并非都是缓慢的,有时也会出现突然的、快速的运动;这种运动引起地球表层的振动,就是地震。
人为的原因也能引起地表振动,如开山放炮、地下核爆破等。但我们更关心的是容易造成灾害的、由自然界的原因引起的地震,即天然地震。
天然地震主要有三种类型: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第3节:1.地震是怎样发生的(2)
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约占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破坏力也最大。
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火山地震一般影响范围较小,发生得也较少,约占全球地震数的7%。
陷落地震 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例如,当地下溶洞或矿山采空区支撑不住顶部的压力时,就会塌陷引起振动。这类地震更少,大约不到全球地震数的3%,引起的破坏也较小。
构造地震对人类的威胁最大,下面介绍的都是与构造地震有关的问题。
构造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呢?地下的岩层受力时会发生变形。开始,这个变形很缓慢;但当受到的力太大,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破裂;岩层破裂所产生的振动传到地表,引起地表的振动,这就是地震。
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也就是说,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不过,它们之中的绝大多数太小或离我们太远,我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有一二十次;能造成唐山、汶川等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每年大约一两次。
第4节:1.地震是怎样发生的(3)
由此可见,地震和风、雨、雷、电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3)板块构造与地震
在地球的最外层,由地壳和地幔最上面的部分构成了厚约100多千米的岩石圈,它像一个裂了缝的鸡蛋壳,包括好多块,这就是岩石圈板块。
地球上最大的板块有六块,分别是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另外还有一些较小的板块,如菲律宾板块等。
板块边界 板块运动方向
地球上的板块
把世界地震分布与全球板块分布相比较,可以明显看出两者非常吻合:绝大多数地震都分布在板块的边界上。
据统计,全球有8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仅有15%的地震与板块边界的关系不那么明显。这就说明,板块运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的重要原因。
发生在板块边界上的地震叫板缘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绝大多数地震均属此类;而发生在板块内部的地震叫板内地震,如欧亚大陆内部的地震多属此类。
板内地震发生的原因更复杂些,既与板块之间的运动有关,也与局部的地质条件有关。
回复
3楼
第5节:2.应该知道的地震常识(1)
2.应该知道的地震常识
(1)有关构造地震的几个概念
震源 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也称震源区。它是一个区域,但研究地震时,常把它看成一个点。
震源深度 如果把震源看成一个点,那么这个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就称为震源深度。
震中 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实际上也是一个区域,称为震中区。
构造地震名词示意图
震中距 在地面上,从震中到任一点的距离叫做震中距。
(2)地震的深浅
按照震源深度的不同,地震可划分为如下几类:
浅源地震 震源深度小于60千米的地震;也称为正常深度地震。世界上大多数地震都是浅源地震,我国绝大多数地震也为浅源地震。
中源地震 震源深度为60~300千米的地震。
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地震。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最深的地震,震源深度约为700多千米。
第6节:2.应该知道的地震常识(2)
有时也将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统称为深震。
同样大小的地震,震源越浅,所造成的影响或破坏越重。
(3)地震的远近
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观察,震中距是不一样的。地震可按震中距不同分为三类:
地方震 震中距小于100千米的地震。
近震 震中距为100~1000千米的地震。
远震 震中距大于1000千米的地震。
显然,同样大小的地震,在震中距越小的地方,影响或破坏越重。
(4)地震序列
一次中强以上地震前后,在震源区及其附近,往往有一系列地震相继发生;这些成因上有联系的地震就构成了一个地震序列。根据地震序列的能量分布、主震能量占全序列能量的比例、主震震级和最大余震的震级差等,可将地震序列划分为三种类型:
主震-余震型地震 主震非常突出,余震十分丰富;最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占全序列的90%以上;主震震级和最大余震相差0.7~2.4级。
震群型地震 有两个以上大小相近的主震,余震十分丰富;主要能量通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最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占全序列的90%以下;主震震级和最大余震相差0.7级以下。
第7节:2.应该知道的地震常识(3)
孤立型地震 有突出的主震,余震次数少、强度低;主震所释放的能量占全序列的99.9%以上;主震震级和最大余震相差2.4级以上。
根据有无前震,又可把地震序列分为以下三类:
主震-余震型地震 没有前震活动,主震和最大余震震级差大致在1级以上。
前震-主震-余震型地震 有前震活动,其他特点与主震-余震型相同。
震群型地震 序列中没有震级突出大的单个地震。
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地震
1988年1月山西大同5.8级地震
1983年11月7日山东菏泽5.9级地震
第8节:3.震级和烈度(1)
3.震级和烈度
(1)地震震级
地震有强有弱,科学家用什么"尺子"来衡量地震的大小呢?
用来衡量地震大小的"尺子"叫做震级。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它与震源释放出的弹性波能量有关。地震越强,震级越大。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弱震 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 震级大于或等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 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 震级大于或等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震级每相差一级,能量约相差30多倍。震级越大的地震,发生的次数越少;震级越小的地震,发生的次数越多。地球上的有感地震,仅占地震总数的1%;中强震、强震就更少了。
(2)地震烈度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地震烈度。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
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所以,一次地震虽然只有一个震级,但它在不同的地区所造成的破坏却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后,可以划分出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这与一颗炸弹爆炸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
回复
4楼
第9节:3.震级和烈度(2)
我国把地震烈度划分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
--小于三度:一般情况下人无感觉;
--三度:少数静止的人有感觉;
--四~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门窗作响,吊灯摇晃;
--六度:人们仓皇出逃,房屋损坏;
--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
--九~十度:房屋破坏或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一~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震中烈度为十一度;受唐山地震的影响,天津市区地震烈度为八度,北京市多数地区地震烈度为六度,再远到石家庄、太原等地的地震烈度就只有四至五度了。
震级和烈度关系示意图
第10节:4.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1)
4.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
(1)世界地震活动带
世界上的地震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出现在一些特定的地区。从世界震中分布图上可以看出,全球主要地震活动带有三个:
环太平洋地震带 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像一个巨大的花环,把大陆与海洋分隔开来。这里是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这个地震带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三。
欧亚地震带 从地中海向东,一支经中亚至喜马拉雅山,然后向南经我国横断山脉,过缅甸,呈弧形转向东,至印度尼西亚。另一支从中亚向东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较零散。
海岭地震带 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地区(海底山脉)。这个带上的地震震级不太大。
各地震带上地震发生的时间分布也不均匀。有的时期,地震相对多而强;有的时期,地震相对少而弱;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因而,可以划分出地震的活跃期和平静期。
①环太平洋地震带;②欧亚地震带;③海岭地震带
世界地震带的分布
(2)我国是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
看一看世界地震带的分布,再看看我们国家所处的位置。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东受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影响,西南和西北都处于欧亚地震带上,因而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拥有长达3000多年的关于地震记载的史料。
看看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图便可知道,我国约有20多条地震带,地震分布很广。有记载以来,我国除贵州、浙江外,其他省份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60%的省份发生过7级以上的地震。
第11节:4.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2)
我国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
全球大陆地区的大地震中,约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发生在我国。自1900年至20世纪末,我国已发生4? 级以上地震3800余次。其中,6~6.9级地震460余次,7~7.9级地震99次,8级以上地震9次。
我国地震灾害十分严重。1900年至20世纪末,我国死于地震的人数已达50多万人,约占同期全世界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
(3)我国地震灾害严重的原因
造成我国地震灾害严重的原因,首先是地震又多又强,而且绝大多数是发生在大陆地区的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大多只有十几至几十千米。
其次,我国许多人口稠密地区,如台湾、福建、华北北部、四川、云南、甘肃、宁夏等,都处于地震的多发地区;约有一半城市处于基本烈度七度或七度以上地区,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处于七度或七度以上地区的达70%;北京、天津、太原、西安、兰州等均位于八度区内。
我国地震灾害严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不够发达,广大农村和相当一部分城市,建筑物的质量不高,抗震性能差,抗御地震的能力低。
2第二部分
地震预报是针对破坏性地震而言的,是要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前作出预报,使人们可以防备。地震预报三要素 地震预报要指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这就是地震预报的三要素。完整的地震预报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地震预报按时间尺度可作如下划分:长期预报 是指对未来10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中期预报 是指对未来一二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
第12节:5.地震能预报吗(1)
5.地震能预报吗
(1)什么是地震预报
地震预报是针对破坏性地震而言的,是要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前作出预报,使人们可以防备。
地震预报三要素 地震预报要指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这就是地震预报的三要素。完整的地震预报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地震预报按时间尺度可作如下划分:
长期预报 是指对未来10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
中期预报 是指对未来一二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
短期预报 是指对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临震预报 是指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2)微观前兆与宏观前兆
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的各种征兆称作地震前兆。大体有两类:
微观前兆 人的感官不易觉察,须用仪器才能测量到的震前变化。例如,地面的变形,地球的磁场、重力场的变化,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小地震的活动等。
第13节:5.地震能预报吗(2)
宏观前兆 人的感官能觉察到的地震前兆。它们大多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
观测微观前兆是科学家的工作;而发现临近地震前的宏观前兆,则既要靠科学家,也要靠广大群众。由于宏观前兆往往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因此,了解它的特点,学会识别它们,对防震减灾有重要作用。
科学家使用地震仪观测地震
(3)地震预报的水平和现状
地震预报研究,在世界和我国大约都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开始的。我国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广泛开展了地震预报的研究。经过4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进展,曾经不同程度地预报过一些破坏性地震。
例如,1975年,我国成功预报了2月4日发生于辽宁海城的7.3级强烈地震,并在震前果断地采取了预防措施,使这次地震的伤亡和损失大大减小。
但是,地震预报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在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目前,有关方法所观测到的各种可能与地震有关的现象,都呈现出极大的复杂性;所作出的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主要是经验性的。
第14节:5.地震能预报吗(3)
我国地震预报的水平和现状是:
--对地震前兆现象有所了解,但远远没有达到规律性的认识;
--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
--对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认识,但短临预报成功率还很低。
(4)地震预报由谁发布
地震预报的社会影响是很大的,为了不致造成混乱,我国政府于1998年发布了《地震预报管理条例》,明确指出,地震预报只能由各级政府发布,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
认真学习《地震预报管理条例》
因此,大家千万不要听信谣传,一定要相信政府,相信科学。
回复
5楼
第15节:6.怎样做好防震准备(1)
6.怎样做好防震准备
(1)检查住房的环境和条件
•看一看居住的环境有没有不利抗震的地方?有时,你家的住房本不该被震倒,但可能会被周围其他倒下的建筑物等砸坏。这时须更加注意加固住房,必要时应搬迁或撤离。
•房屋的结构是否有利抗震?女儿墙、高门脸等笨重的装饰物应拆掉。
拆掉高处易倒重物
•房屋的建造质量好不好?是否年久失修?不利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
加固危险房屋
(2)做好室内的防震准备
•家具物品摆放要安全
--防止掉落或倾倒伤人、伤物,堵塞通道;
--有利于形成三角空间,便于震时藏身避险;
--保持对外通道的畅通,便于震时从室内撤离。
组合家具要连接,固定在墙上或地上
高大家具要固定,顶上不要放重物
把悬挂的物品拿下来或固定住
阳台护墙要清理,花盆杂物拿下来
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
屋门口和走廊不要堆放杂物
•卧室的防震措施最重要
地震有时可能发生在夜间,人在睡觉时对地震的警觉力最差,并且从卧室撤往室外的路线可能较长,因此,按防震要求布置好卧室至关重要。
--床的位置要避开外墙、窗口、房梁,安放在室内坚固的内墙边;
--防止室内重物落到床上;
--床要牢固,可能时加个抗震架。
第16节:6.怎样做好防震准备(2)
床铺不要放在房梁下或窗户边
床要远离悬挂物或易倒易碎物
做个抗震架加固睡床
•仔细放置好家中的危险品
清理家里的危险品:
--易燃物:煤油、汽油、酒精、油漆、稀料等;
--易爆品:煤气罐、氧气瓶等;
--易腐蚀的化学物品:硫酸、盐酸等;
--有毒物品:杀虫剂等。
把用不着的以上物品尽早清理掉。
必须留下的要存放好:
--防撞击,防破碎;
--防翻倒,防泄漏;
--防燃烧,防爆炸。
易燃易爆和剧毒物品要妥善安置
(3)准备防震物品
•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
--要结实,以便安全使用和不易剐破;
--放在家里便于取放处。
•防震包里装些什么物品
--饮用水、食品、衣物、药品;
--手电筒、火柴、蜡烛、收音机、干电池等。
防震包应备物品
(4)进行家庭防震演练
地震往往突如其来,震时应急,好多事都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或困难的环境下做完,如紧急避险、撤离、疏散、联络,等等。所以,必要的家庭防震演练很重要。
•练习"瞬间紧急避险"
•紧急撤离与疏散演练
•约定好家人震后怎样团聚
家庭防震演练
回复
6楼
第17节:7.怎样识别地震宏观前兆(1)
7.怎样识别地震宏观前兆
(1)地下水的异常变化
地震前地下岩层受力变形时,埋藏在含水岩层里的地下水的状况,也会跟着改变。有时,含水层像饱含水的海绵一样,在受力时把水挤出来;有时,隔水层破裂,使原来分层流动的水掺和在一起;等等。这些变化都有可能通过井水、泉水等反映出来;这时,井或泉就成为人们观察地震前兆的"窗口"。
井、泉是观察地震前兆的窗口
•地下水的宏观前兆现象有很多种表现,看看下面的图就可以一目了然。
地下水宏观前兆现象
•地下水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气象因素,如干旱、降雨、气压变化等;地质因素,如非震的地质原因,改变了地下含水层的状态;人为因素,如用水量变化、地下工程活动、环境污染等;都可能引起地下水异常。因此,发现异常后,要及时反映给地震部门去查明原因,做出判断。
第18节:7.怎样识别地震宏观前兆(2)
地下水非震宏观异常举例
(2)动物行为异常
多次震例表明,动物是观察地震前兆的"活仪器",它们往往在震前出现各种反常行为,向人们预示灾难的临近。
•目前已发现有上百种动物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其中异常反应比较普遍的有20多种。
•引起动物反常现象的因素很多,例如天气变化、环境污染、饲养不当以及动物自身不适,如生病、怀孕等等。所以,动物有反常表现不一定就是地震前兆。大家发现异常后不要慌张,应及时反映给地震部门,以便作出正确判断。
(3)地声与地光
地声与地光,好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往往在大震快要来临时,匆匆跑来向人们发出警报。
地声
地光
古今中外关于震前出现地声、地光的事例很多,所观察到的现象也多种多样,可是很难将它们作出确切的描述。
不过它们与人们听惯的声音、看惯的光象是很不一样的;而且,它们的出现也不合常规,往往使人感到惊异。
第19节:7.怎样识别地震宏观前兆(3)
•地声的特点
--多数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但有时也出现在震前几小时或几天。
--声音类似于机器轰鸣声、雷声、炮声、狂风呼啸声、撕布声等。
•地光的特点
--一般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也有出现于震前数小时或更早的。
--形状各异,有带状光、片状光、球状光、柱状光、火样光等。
--颜色多样,呈红、白、紫、橙等色。
有时,地声、地光也不易鉴别,因为风声、雷声、机器轰鸣声等,从远处传来很像地声;地光的形状和颜色,与电焊光、电线打火、闪电、晚霞、火光、灯光等也有相似之处。所以,发现这类现象时,也要及时做出判断。
第20节:8.地震来了莫慌乱(1)
8.地震来了莫慌乱
(1)沉着应震效果好,惊慌失措害处多
地震发生时应立即采取避震行动,但一定不能惊慌,不能盲动,否则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许多事例都充分说明:沉着应震效果好,惊慌失措害处多。大家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切实做到临震不慌。
震时莫慌张 拥挤会致伤
实例三则
•惊慌失措,震小灾大 1995年9月,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发生5.2级地震,震级不算大,震中烈度不到六度,震区房屋基本完好,本不应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却有300多名小学生受伤,50多人受重伤。原因是人们震时惊慌失措,因跳楼、拥挤而致伤。
•远离震中,跳楼致伤 1984年5月,我国黄海海域发生6.2级地震。上海市距震中100千米,南京市距震中300多千米,都只是处于地震波及区,房屋一间未倒。但是,竟有数百人惊慌失措,跳楼逃生。仅上海市某大学就有124人因避震不当而受伤。
•一次地震,两种结果 1994年9月,我国台湾海峡南部发生7.3级地震,福建、广东沿海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和影响。在这次地震中,有700多人因震时慌乱出逃拥挤而受伤,其中多为中小学生。但在离震中较近的福建漳州市的一些学校,由于学生们在老师指挥下沉着避震,无一人受伤。
(2)利用预警时间紧急避震
•大震的预警现象
强烈地震发生时,在恐怖的瞬间,也仍然蕴含着生的机遇与希望,这是许多幸存者给我们的信心。
第21节:8.地震来了莫慌乱(2)
唐山等地震的事实表明,大地震的发生虽然十分突然,但在大地强烈震动之前,会出现一些人们能够觉察到的现象,能够预示强烈地震即将到来,叫做大震预警现象。主要有:
--地面的初期振动,一般是感到"颠动";
--地声,强烈而怪异,例如听到的声音"好似刮风",但树梢和地上的菜叶都不动;
--地光,明亮而恐怖,例如有人形容它"亮如白昼,但树无影"。
据对唐山地震幸存者的调查,极震区倒房户的室内人员,震时清醒或惊醒的715人中,发现预警现象的约占32%;其中(有的人同时感到几种现象):
--感到了初期振动的,102人,占44.0%;
--听见地声的,100人,占43.1%;
--看见地光的,39人;占16.8%。
在唐山地震前还有其他多种宏观前兆也起了预警作用,如井水的剧烈变化,动物异常等;但一般而言,它们出现的时间要早些,与震前十几秒钟出现的预警现象有一定区别。
•大震的预警时间
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时间虽然很短,但仍可以大致划分出三个阶段:
第22节:8.地震来了莫慌乱(3)
--地面颠动(先颠),一般伴有声、光等现象,即预警现象出现;
--地面大幅度晃动(后晃);
--房屋倒塌。
也就是说,从地面开始颠动到房屋倒塌,有一定的时间差。
为什么会这样呢?地震波引起的地面振动是几种波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就人们的感受而言,主要可区分出上下颠动和水平晃动两种形式。在强烈地震的震中区附近,最初的颠动,是由首先到达的纵波引起的;数秒钟以后横波到达,造成更强烈的地面运动,因而人们就感到像站在风浪中船的甲板上一样剧烈颠簸。这就是震中区人们感到"先颠后晃"的原因。
从人们发现预警现象到房屋倒塌,这个时间差称为大震的预警时间。
据唐山地震后的调查测算,以能够对预警时间作
出估计的177例为依据进行统计,其中,多数被震醒的人提供的预警时间仅为数秒,而震时清醒者提供的预警时间可达十几秒,少数可达20秒以上。粗略估计,唐山地震的预警时间约为10~20秒。
•室内避震空间的存在
第23节:8.地震来了莫慌乱(4)
由于预警时间毕竟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内墙墙根、墙角;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室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
--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炕上;
--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
(3)抓住机遇,科学避震
大震预警现象、预震时间、避震空间的存在,是人们震时能够自救求生的条件。据对唐山地震中974位幸存者的调查,其中有258人采取了应急避震措施,188人获得了成功安全脱险;成功者占采取避震行为者的72.9%。
机井喷水是预警 全家避震得安宁
1976年唐山地震前,丰南县一村民夜里被院子里机井的流水声惊醒。他听过地震知识宣传,立刻想到可能要地震,便迅速叫醒家人,逃离房屋。他们刚出屋,大地震就发生了,转眼之间房倒屋塌,但全家6口人都安然无恙。
回复
7楼
第24节:8.地震来了莫慌乱(5)
义犬救主
这是唐山市丰南县一个农民亲身经历的故事:
声光报警避险情
唐山丰润县任各庄乡刘老师的经历:
唐山地震发生前,我还没睡着;忽然听到好像两块大石头摩擦的声音,一睁眼见外面特别亮,很像电弧光,但附近并无工厂。我看过地震知识小册子,我马上判断这是地光,要发生地震,便迅速叫醒同屋的张校长,一同往外跑。到了外面我才感到地有些晃动。震后房子倒了,但我们两人平安无事。
3第三部分
目前多数专家普遍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 难;如果是在楼里,跑出来更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力争跑出避震。
第25节:9.应急避震要注意什么(1)
9.应急避震要注意什么
(1)地震时人们可能受到哪些伤害
•地震的直接伤害
--在室内因器物倾倒或房屋倒塌被砸伤;
--在室外被倒塌的建筑物等砸伤;
--在野外被山上的滚石砸伤;
--被地光烧伤。
•地震的间接伤害
--地震引起的火灾;
--地震引起的水灾;
--地震引起的毒气泄漏;
--地震引起的危险品爆炸。
(2)避震原则--三要三不要
•一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定之规 震时,每个人所处的状况千差万别,避震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例 如,是跑出室外还是在室内避震,就要看客观条件:住平房还是楼房,地震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房
子是不是坚固,室内有没有避震空间,室外是否安全,等等。
•二要行动果断,不要犹豫不决 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间,容不得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有的人本已跑出危房,又转身回去救人,结果不但没救成,自己也被埋压。想到别人是对的,但只有保存自己,才有可能救助别人。
•三在公共场所要听从指挥,不要擅自行动 前面已讲过这方面的例子:擅自行动,盲目避震,只能遭致更大不幸。
(3)避震要点
•震时是跑还是躲
目前多数专家普遍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 难;如果是在楼里,跑出来更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力争跑出避震。
•躲在什么地方避震
--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第26节:9.应急避震要注意什么(2)
--室外远离建筑物,开阔、安全的地方。
•应采取什么姿势
--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 压住口鼻,以利呼吸;
--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
--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避震时宜采取的姿势
•怎样保护身体重要部位
--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
--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
--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怎样避免其他伤害
--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充溢;
--要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无论在什么场合,街上、公寓、学校、商店、娱乐场所等,均如此。因为,拥挤中不但不能脱离险境,反而可能因跌倒、踩踏、碰撞等而受伤。
第27节:10.在家里怎样紧急避震(1)
10.在家里怎样紧急避震
(1)家住楼房怎样避震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
--牢固的桌下或床下;
--低矮、牢固的家具边;
--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
--内承重墙墙角;
--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
在牢固的家具下避震
结实的写字台下 低矮家具边
狭小卫生间 内承重墙墙角
这些地方比较安全
•震时要注意
--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
--千万不能跳楼;
--不要到阳台上去;
--不要到外墙边或窗边去;
--不要到楼梯去;
--不要去乘电梯;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抓牢扶手;
--不要到处乱跑,特别不要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
震时千万不要跳楼
床上 阳台
电梯上 楼梯上
回复
8楼
第28节:10.在家里怎样紧急避震(2)
这些地方危险
(2)家住平房怎样避震
•有条件时尽快跑到室外避震
如果屋外场地开阔,发现预警现象早,可尽快跑出室外避震。
撤离要迅速
•室内避险较安全的地点
--炕沿下或低矮、牢固的家具边;
--牢固的桌子下或床下。
躲在结实的物体下
•震时不可取的行为
--滞留在床(炕)上;
--躲在房梁下;
--躲在窗户边;
--破窗而逃(以免被玻璃扎伤或摔伤)。
第29节:11.在学校怎样紧急避震
11.在学校怎样紧急避震
(1)特别提醒
•一切行动听从老师的指挥
•同学之间要互相照顾
--大同学要照顾年小体弱的同学;
--要关心、照顾残疾同学。
同学们要互相照顾
(2)不同情况下怎样避震
•正在上课时怎样避震
--无论教室是楼房还是平房,同学们都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外逃,待地震过去后,在老师带领下有组织地疏散;
--如果教室是楼房,前面要求家住楼房的同学不要做的事,在学校也一定不要做。
在老师指挥下就地避震
•在操场或室外怎样避震
--若在开阔地方,可原地不动,蹲下,注意保护头部;
--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震时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不要乱跑、乱挤,待地震过去后,再按老师指挥行动。
在校园避震
第30节:12.在公共场所怎样紧急避震
12.在公共场所怎样紧急避震
(1)特别提醒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
•不要慌乱拥挤
--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
--如不得已被挤入人流,要防止摔倒;把双手交叉在胸前保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随人流而动,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解开领扣,保持呼吸畅通。
在人流中要注意保护自己
(2)在不同场所怎样避震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就地蹲或趴在排椅旁;
--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影剧院避震
•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橱窗和柜台;
--避开高大不稳和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商场避震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低头,以免摔倒或碰伤;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以防发生事故时受伤;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在电(汽)车上避震
回复
9楼
第31节:13.在户外怎样紧急避震
13.在户外怎样紧急避震
(1)特别提醒
•迅速离开各种高大的危险物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在户外避震
(2)注意避开危险物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过街桥、立交桥上下;
--高烟囱、水塔等。
避开高大建筑物
迅速离开立交桥
及时避开高烟囱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广告牌、吊车等。
迅速远离危险物
高耸物下不停留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狭窄的街道;
--危旧房屋、危墙;
--女儿墙、高门脸、雨棚下;
--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第32节:14.在野外怎样紧急避震
14.在野外怎样紧急避震
(1)特别提醒
假如,地震时你正在野外郊游;或者,你家住农村,正在野外游玩、拾柴或放牛,这时你该怎么办呢?
•迅速离开山边、水边等危险环境
•选择开阔、稳定的地方就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防摔倒;
--避风,背朝风向,以免吸进有毒气体(如果附近有化工厂等)。
•震后不要独自在野外停留
(2)注意避开危险环境
•避开水边的危险环境
--河边、湖边、海边,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或上游水库坍塌下游涨水,或出现海啸;
--水坝、堤坝上,以防垮坝或发生洪水;
--桥面或桥下,以防桥梁坍塌时受伤。
迅速离开桥面
不要在水坝上停留
•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
--山脚下、陡崖边,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
--陡峭的山坡、山崖上,以防地裂、滑坡等。
山脚下易被砸 山崖上易坍塌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变压器、高压线下,以防触电;
--生产危险品的工厂;
--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以防发生意外事故时受到伤害。
危险场所别停留
第33节:15.遇到次生灾害怎么办
15.遇到次生灾害怎么办
(1)在室内遇到次生灾害怎么办
•火灾
--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必要时要匍匐前行;
--设法隔断火源。
遇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毒气泄漏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千万不要使用明火;
--不要慌乱拥挤;
--待地震停止后再设法转移。
遇毒气泄漏勿点明火
(2)在野外遇到次生灾害怎么办
•水灾
--如果江河湖海涨水,要向高处跑;
--迅速离开桥面。
•毒气泄漏
--遇到化工厂等着火,并有毒气泄漏,不要朝顺风的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遇火和毒气泄漏时要往上风处跑
•山崩、滑坡、泥石流等
--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
--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沟坎下;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
不要顺泥石流前进方向撤离
遇山崩可躲在坚实的大石下
回复
10楼
第34节:16.自行脱险后应怎样做(1)
16.自行脱险后应怎样做
(1)尽快撤离险境
•尽快从家中的危房撤出
--尽快到外面开阔的地方去;
--临走前灭掉明火,关闭煤气开关,切断电源、水源。
•尽快离开室外的危险环境
撤离险处要迅速
(2)尽快救人
震后救人,首先要做到快捷,使救人的队伍迅速壮大,让更多的人获救。因此,在救人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先救近处的人,不论是家人、邻居,还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只要近处有人被埋压,就要先救他们。相反,舍近求远,往往会错过救人良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先救容易救的人。这样可加快救人速度,尽快扩大救人队伍。
•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这样可使他们迅速在救灾中发挥作用。
•先救 "生",后救"人"。在一次大地震中,有一个农村妇女,她为了使更多的人获救,采取了这样的做法:每救一个人,只把其头部露出,使之可以呼吸,然后马上去救别人;结果,她一个人在很短的时间内救了好几十人。
(3)震后救人的方法
震后救人,环境、条件十分复杂,要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办法,这里仅给出一般的程序、步骤和方法,以及应注意的事项。
第35节:16.自行脱险后应怎样做(2)
•定位。首先寻找被埋压人员,并判定其位置。
--先仔细倾听有无呼救信号,也可用喊话、敲击等方法询问埋压物中是否有待救者;
--如果听不到声音,可请其家属或邻居提供情况;
--根据现场情况分析被埋压人员可能的位置。
•扒挖。
--使用工具扒挖埋压物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当接近被埋压人时,不可用利器刨挖;
--扒挖时要特别注意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一般的埋压物,不可破坏原有的支撑条件,对人员造成新的伤害;
--扒挖过程中应尽早使封闭空间与外界沟通,以便新鲜空气注入;
--扒挖过程中灰尘太大时,可喷水降尘,以免被救者和救人者窒息;
--扒挖过程中可先将水、食品或药物等递给被埋压者使用,以增强其生命力。
•施救。
--先将被埋压者头部暴露出来,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其胸腹部和身体其他部分露出;
--对于不能自行出来者,应使其尽量充分暴露
全身再抬救出来,不可强拉硬拽。
第36节:16.自行脱险后应怎样做(3)
•救出。对于在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救出后应给予必要的护理。
--蒙上眼睛,使其避免强光的刺激;
--不可使其突然进食、进水过多;
--要避免被救人情绪过于冲动;
--对于受伤者,要就地做相应的应急处理。
•运送。
--对救出的重伤员,应送往医疗点救治;
--对骨折伤员、危重伤病员,运送中应有相应的护理措施。如腰椎受伤者,应让他躺在硬板上抬送。
特别提醒。救人中一定要特别注意安全,千万不要给伤者造成新的伤害。
第37节:17.如果被埋压怎么办
17.如果被埋压怎么办
(1)保护自己不受新的伤害
大地震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被埋压者所处的环境可能进一步恶化;等待救援,需要一定时间;因此,被埋压人员要尽可能改善自己的处境,稳定情绪,设法脱险。
•先设法把双手从埋压物中抽出来
•设法保持呼吸畅通
--尽量挪开脸前、胸前的杂物;
--清除口、鼻附近的灰土;
--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改善环境,消除危险因素
--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搬开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造成新的危害;
--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设法把头部露出来
加固环境
(2)设法脱离险境
•设法与外界联系
--仔细听听周围有没有其他人;
--听到人声时用石块敲击铁管、墙壁,以发出呼救信号。
•试着寻找通道
--观察四周有没有通道或光亮;
--分析自己所处的位置,判断从哪个方向有可能脱险;
听到人声用敲击法呼救
--试着排开障碍,开辟通道;
--若开辟通道需费时过长、费力过大或不安全时,应立即停止,以保存体力。
(3)保护自己,等待救援
如果暂时不能脱险,要耐心保护自己,等待救援。
•保存体力
--不要大声哭喊,尽量闭目休息;
--不要勉强行动,待外面有人营救时,再按营救人员的要求行动。
•维持生命
--寻找身边的食物和水;
--节约使用食物和水;
--无饮用水时,可用尿液解渴。
•如果受伤
--想办法包扎、止血;防止伤口感染;
--尽量少活动。
•被救出后
--按医生要求保护眼睛,长时间处在黑暗中的眼睛不能受强光刺激;
--进水进食要听医嘱,以免肠胃受到伤害。
保存体力,不要哭喊
设法为自己包扎伤口
第38节:18.灾后生活注意什么
18.灾后生活注意什么
(1)怎样搭建防震棚
•防震棚要搭在安全的地方
--把防震棚搭在空旷、干燥、地势较高的地方;
--不要搭在高压线下、危楼旁边,也不要妨碍交通安全。
•住防震棚要注意安全
--防火,教育孩子不要玩火;
--在地上睡觉要防潮;
--冬天要严防煤气中毒。
千万别让孩子玩火
(2)怎样保护自身安全
•不要到有危险的地方去
--不要随便回到危房里去,因为余震随时可能发生;
--尽可能远离废墟,那里可能有碎玻璃、钉子等,很容易使人受伤;
--无事不要到处逛,因为环境恶劣,爆炸、毒气泄漏、水灾、火灾等都有可能发生。
教育孩子不要到废墟上去玩 不要回到危房去
•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
--不要随便喝生水,水可能已被污染;
--不吃不洁或腐烂变质的食物;
--不要随地便溺;
--按要求接种预防针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