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需求视角下城市盲道系统构建途径研究——以视障人群为例
audrey61
audrey61 Lv.2
2024年09月26日 09:41:29
只看楼主

来源:城市规划

|

作者:城市规划杂志

对残疾人群的尊重程度是衡量国家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于2023年9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进一步从法制角度明确了无障碍环境的顶层设计目标,体现了国家希望更多残疾人获得平等社会资源与服务的目标及决心。   1


对残疾人群的尊重程度是衡量国家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于2023年9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进一步从法制角度明确了无障碍环境的顶层设计目标,体现了国家希望更多残疾人获得平等社会资源与服务的目标及决心。  

1

基于视障人群设施需求特征开展城市盲道规划设计研究的必要性

由于视障人群人口规模占比小,活动规律等相关基础数据匮乏,导致人群的活动特性及对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很难在城市规划中被精准考量。视障人群要实现无障碍出行,盲道的合理规划布局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盲道可看作是视障人群的“路网”,许多经验表明,首先,盲道布局应考虑使用人群即视障人群的活动特征及人群属性,应高度契合人群活动规律;其次,盲道建设模式应被社会大多数群体所认可,减少不必要的问题出现。由此,文章以视障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人群活动规律、设施需求视角,开展盲道精细化设计方法研究,探索在城市空间层面构建城市盲道系统规划的途径与策略。  

2

研究方法构建

研究构建了基于“需求-识别-评估-构建”的技术路线(图1)。首先,明确视障人群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特征,预测、识别人群活动区域;其次,评估现状盲道布局,开展盲道精细化设计;最后,综合活动类型特征、盲道空间布局,构建城市盲道系统及规划策略。基于“需求-模拟-评估-构建”的设计过程能够实现对视障人群设施需求与城市盲道系统布局的量化评价,可为相关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图1  |  城市盲道系统规划设计技术路线

3

现状分析与评估


3.1 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特征


文章选取天津市中心城区为研究范围,对视障人群的时空数据进行清洗、处理,祛除居住地、移动行进中的数据,并应用随机森林模型对时空数据点周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需求权重值计算。研究发现,残疾人服务设施、盲道、公园等设施构成一类,可认为是人群高需求度设施;社区服务中心、养老、教育、政府机构等设施构成一类,与视障人群日常文化学习、个人发展具有较高相关性;菜市场、超市、盲人理疗、餐饮、居委会等公共服务设施构成一类,他们分布范围广,与人群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休闲娱乐、购物中心、金融服务及交通等设施则多是视障人群日常生活种的非必要活动设施。结合人群访谈,研究对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了必要型活动与可选型活动分类(图2)。  

  图2  |  公共服务设施聚类与视障人群活动类型分析


3.2 视障人群活动区域识别





由于高相关性公共服务设施是引发人群空间聚集活动的主要因素,由此,研究基于2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与需求权重值,应用随机森林模型对天津市中心城区范围内视障人群潜在活动区域开展预测识别,共划分为高、中、低频率活动区(图3)。其中高频率活动区域占研究范围11.16%,主要分布在老城里片区、八里台-体北片区、下瓦房片区、小白楼-大沽北路片区、荣业大街-福安大街片区、西于庄片区、大悲院-美院等片区。中频率活动区域占研究范围25.82%,以文体类设施为主,如文化艺术中心、养老院及多处社区服务中心;低频率活动区域多以居住小区、社区配套以及大型商业服务设施为主。从空间布局上看,高频率活动区域分布较为平均,在中心城区有8-10处聚集核心点,这些区域未来可认为是视障人群的主要活动场所。  

    图3  |  视障人群活动区域识别


3.3 现状盲道系统与

人群活动区域契合度评估


通过现场调研及高分率卫星图片辨析,研究梳理了中心城区现状盲道系统分布情况。现状盲道系统整体依托城市路网建设,但表现出随意、零散的空间布局形态,断头路、尽端路较多,整体系统性不强。将现状盲道与视障人群活动区域进行叠加评估,发现高频率活动区域、中频率活动区域内盲道覆盖率明显不足(图4),“设施-盲道”之间契合度较差。  
    图4  |    现状盲道系统与人群活动区域契合度评估

4

盲道系统构建与规划设计策略


4.1 城市新盲道系统构建


研究首先假定每个社区中均有视障人群居住;其次,依据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规划要求,以最高服务半径1000 m作为各类服务设施距离阈值,构建居住地到设施的OD矩阵;最后,以城市路网为基础,社区人口密度为依据,计算必要型活动与可选型活动类型下视障人群最低成本出行路径,识别设施与居住地间的引力强度与引力路径,明确盲道系统空间布局方案(图5)。  

  图5  |  “设施-盲道”引力模型及盲道系统布局方案

耦合2种活动类型下的盲道方案,研究重新构建了天津市中心城区的盲道系统(图6-a)。新的盲道系统,增加了和平区、河西区以及海河两侧城区次干路、支路的覆盖率。必要型活动类型下,盲道系统密度约为2.6 km/ km2 左右,道路覆盖率超过35%;可选型活动类型下,盲道密度达到3.2 km/km2左右,道路覆盖率超过45%,与现状盲道系统相比均具有显著提升。从空间布局上看,新的盲道系统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整体性。与视障人群高需求度公共服务设施核密度叠加对比(图6-b),各类设施区域下的盲道覆盖率得到显著提升,同时盲道系统与设施联系度及对社区服务数量也有大幅改善,有效串联了各类服务设施,增强了盲道与人群活动区域的契合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市无障碍出行系统。  
    图6  |  规划盲道系统与视障人群高需求公共服务设施契合度评估


4.2 城市盲道系统规划设计策略


基于视障人群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特征分析,文章提出了城市盲道系统规划设计策略。首先,盲道应与必要型活动下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具有强关联性。残疾人服务设施、公园、社区中心、养老设施等所在区域应尽可能提高盲道铺设密度,实现盲道与各类设施的有效关串联,在主、次干路,支路也要保证盲道的建设,必要时可增加语音、盲文提示等辅助手段,增强视障人群的使用体验。其次,对于到访频率低、出行需求少的公共服务设施,可遵循常规盲道设置原则开展建设并优化相应管理措施。同时,研究对盲道系统的规划设计目标提出了规定性与建议性要求,保证相关工作“有据可依”,推动盲道由被动建设向主动设计的转变,为打造高品质无障碍环境提供技术支撑。  

5

结论

城市盲道系统规划设计研究是一次探索。盲道系统建设应开展精细化设计,避免随意、盲目建设带来的不适用与负面效应。首先,应了解残疾群体的活动特征、设施需求特征;其次,要明确盲道与人群高相关性设施的空间联络路径,保证重要设施的可达性;最后,再基于需求端构建活动流线安全、导向明确的城市盲道系统。通过盲道的精细化设计,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无障碍设施开展规划思考、前置设计,以引领城市高质量的建设发展。    

本文撰稿: 张森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