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客厅: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城市设计
你才是电老虎
2024年06月26日 13:50:39
来自于公装设计
只看楼主

来源:有料设计市集

|

作者:UPDIS

▼ 深圳提出结合轨道上盖生态修复,建设中国红树林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深规院设计三所与MIT建筑学院前院长阿黛尔·桑托斯教授领衔的国际专家团队合作,以服务博物馆建设前期研究而产生,采取了跨尺度的“研究+设计”的工作方法,力图最大化博物馆对于区域、生态与城市的综合价值。以修复生态,激发活力为目标,全方位探索灰色基础设施的公共化改造,创造“人文社会-多元物种-城市支持”共生共荣的典范。

深圳提出结合轨道上盖生态修复,建设中国红树林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深规院设计三所与MIT建筑学院前院长阿黛尔·桑托斯教授领衔的国际专家团队合作,以服务博物馆建设前期研究而产生,采取了跨尺度的“研究+设计”的工作方法,力图最大化博物馆对于区域、生态与城市的综合价值。以修复生态,激发活力为目标,全方位探索灰色基础设施的公共化改造,创造“人文社会-多元物种-城市支持”共生共荣的典范。


一起来回顾一下《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城市设计及核心区详细设计》吧!


项目地处南山、福田区交界,博物馆建筑选址在轨道车辆段上盖,紧邻原生态红树林湿地。


 

* 项目区位图

 
 

* 场地照片


城市浮岛


场地被多条高速公路及城市主干道切割,呈现出城市浮岛的空间形态。



消极边界


道路中部与两侧的绿化空间,体验较为单一,属于较为消极的边界。



基础设施


场地所处的山海连廊跨越了多个大尺度的城市基础设施,包括地铁车辆段、水质净化厂等。



蓝绿破碎


场地内部及周边绿色空间种类多样,但利用程度不够,布局破碎,与周边联系不紧密。




 




01

生境修复

RECREATION


建立生态发展新态势,采用生境演替策略,恢复生物多样性,培育高质量物种生态圈;实行多重生态修复措施,保证系统的稳定与韧性。


 廊道连接 

构建了一条通山达海的复合型廊道,重新链接了城市中的孤岛,为生物的迁徙与流动、人的交往与休闲活动提供了场所。



以这条廊道作为触媒,重建和培育整个城市的树冠覆盖率,塑造优良的小气候,发挥整体协同作用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立体栖息 

采用立体修复的措施,建立“树冠-上盖公园-板下设施”立体栖息地生境,分层实现“鸟-人-设施支撑”并存、共生。

 


 植物演替 

遵循本地动植物群落的分布规模、生长与生活习性,有针对性地选择物种,从时间的维度进行生境演替,分四期历时预计十五年,逐渐降低维护成本,为各类动植物的生存营造优良可持续的发展本底,形成可持续生态复利发展模式。


 




02

断点疏通

STITCHING


识别山海通廊中的六个堵点,通过上跨连接体,缝合断点两侧的生态斑块与城市组团,以小规模的干预,针灸式激活整片城市片区。



 上跨连桥 

上跨连接体能够连接多个公园以及公共交通系统,成为生态通廊上各个核心区域的到达大厅,是山海之间慢行交通的重要链接节点,同时也是贯通生态通廊、连接生态栖息地、为鸟类等生物物种提供迁徙途径的重要节点。





03

共同栖居

CO-LIVING


项目构建了一条通山达海的复合型廊道,重新链接了城市中的孤岛,为生物的迁徙与流动、人的交往与休闲活动提供了场所。



 鸟类友好 

为减少对鸟类迁徙行为的干扰,博物馆建筑采取起坡式控高,多级退台,将屋顶单独留给鸟类作为不受打扰的休憩站,设置招鸟设施;建筑采用漫反射立面,容纳式表皮,红橙光源低功率、低射角照明。



 野生动物 

我们也为城市型爬行动物、昆虫等设计了迁徙、通行的廊道,使塘朗山、安托山至红树林保护区之间形成一个连续的生态系统,帮助野生动物在破碎的绿地斑块之间往来,获得更大的栖息空间、更充足的食物来源、更多选择的繁衍对象。这些廊道大部分与人行廊道分离设计,保证不受人类活动的干扰。




04

置身其中

BE INVOLVED


压缩室内展场规模,将自然背景下的保护区与城市景观视作体现“人-自然-基础设施”共生关系的最珍贵的展品。围绕红树林组织室内外展陈空间,创造沉浸式的观展体验。



 融于城市 

围绕博物馆,引入观鸟台、艺术园、植物园等项目,将汇同博物馆,营造北艺术、中公园、南文化的多元文化场景,联动华侨城形成“东生态、西文化”的双廊结构。融入城市慢行网,建立博物馆与城市之间的紧密连接。


 内外流动 

分散体量的博物馆消融于自然景观之中,摈弃传统的室内参观形式,将展陈体验拓展到全域,从室内展厅出发,走入自然中去,绿道、生物通廊、植物园、红树林保护区,都将成为展陈内容的一部分。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