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赛克”建筑:天府文化共享中心
国家特级动物
2024年06月21日 15:28:52
只看楼主

来源:规划师笔记

|

作者:理想实验室

建筑界一代宗师梁思成先生在《建筑和建筑的艺术》一书中有这样一个论断“建筑虽然是一门技术科学,但它往往又是带有或多或少(有时极高级)艺术性的综合体。” 特别是一些 带有文化属性的建筑,往往展示着城市或地域的文化风貌,它表现在当代,也展示着未来。 天府数字文创城作为天府新区备受关注的主体功能区,将会以数字文创、时尚艺术、影视传媒、创意设计、田园文创等文创产业为主导,呈现出立体的公园城市风貌。



建筑界一代宗师梁思成先生在《建筑和建筑的艺术》一书中有这样一个论断“建筑虽然是一门技术科学,但它往往又是带有或多或少(有时极高级)艺术性的综合体。”


特别是一些 带有文化属性的建筑,往往展示着城市或地域的文化风貌,它表现在当代,也展示着未来。


天府数字文创城作为天府新区备受关注的主体功能区,将会以数字文创、时尚艺术、影视传媒、创意设计、田园文创等文创产业为主导,呈现出立体的公园城市风貌。


那么,属于天府数字文创城的建筑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天府数字文创城规划展示厅(图源网络)


在天府数字文创城片区的雁栖湿地以北区域有一座色彩斑斓的“马赛克”在天府大道西侧探出头来。天府数字文创城又将新增一个文化地标性建筑—— 天府文化共享中心


 

天府文化共享中心区位(制图:张逸啸)


 

天府大道进城方向实景堪入效果图


它打破常规、别具一格,它彰显着天府数字文创城年轻、创新、数字化的独特文化属性。


 

天府大道进城方向实景图(摄影:罗小栋)


天府文化共享中心占地面积共约 82.8亩 ,是天府数字文创城网络视听高品质文创空间,未来会形成 一个集办公、文服、商业为一体的文化创作街


 

东侧街角夜景鸟瞰


据了解,天府文化共享中心即将竣工验收,预计明年正式投入使用。建成后的 天府文化共享中心将成为企业入驻的核心载体之一。


 

天府文化共享中心建设实景(摄影:罗小栋)



01 / 建筑里的“像素时代”


天府文化共享中心建筑采用 创意像素群 的设计理念,外立面取意“像素时代”,以像素化的方盒子为基本母体,在不同功能楼栋间进行表达手法上的变化创新。


 

天府文化共享中心实景(摄影:罗小栋)


 

建筑群布局理念设计


 

“像素时代”的设计理念


建筑群整体以红黄色系为主,其他色系作为点缀, 最终会呈现出紧临天府大道的“创意之树” 形成状似“马赛克”的戏剧化视觉焦点。 以小见大,这样的戏剧化视觉焦点将天府数字文化城的区域功能特质很好地展示了出来。


 

天府文化共享中心实景(摄影:罗小栋)


 

天府大道出城方向透视图



02 / 极具文化特色的森林小街区


天府文化共享中心建筑群以灵活多变、疏密有致的 森林小街区 布局为主,共布置了 7栋楼16个单元 。其中,6栋为办公楼,1栋为文化服务建筑,各地块之间的建筑呈围合布局形式,并以慢行步道系统连通起来,形成了一个创意感十足的街区形态。


 

总平图


建成后的天府文化共享中心整体既与大文创城片区森林公园为主基调的环境相协调,又为文创群体提供了放松、亲切、丰富的生活创作空间。


 

天府大道向出城方向鸟瞰图


到了晚上,夜景灯光将会以浅色氛围内泛光为主基调,凸显建筑自身彩色波点玻璃的本身色调,并利用彩光动态控制,营造出活力文化的生活氛围。


 

夜景实景图(摄影:罗小栋)


 

北侧街角夜景透视



03 / 自由广阔的艺术生活聚集地


天府文化共享中心背靠雁栖湿地,且紧邻中意文化交流城市会客厅 ,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艺术氛围的双重加持下,为文创群体提供了一片自由广阔的创作天地,音乐会、画展、艺术展等各类文化活动将会在这里遍地开花。


 

雁栖湿地效果图(图源网络)


 

中庭效果图


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的双重包裹下,在这里一杯咖啡的时间,文化创作者们就可以产生世界级的创意,未来,这里将会是是青年人文化艺术生活的聚集地。


 

南侧街角透视图


独特、创新、年轻的天府文化共享中心是天府新区精神文化的缩影,展示着城市的外在形象和精神内质。


城市建筑是富有生命的东西, 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贴地的音符,每一个建筑都在穿行的岁月里留下沧桑的故事,决定着城市的品位。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