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文旅度假酒店精选案例|旅居自然秘境
意难平又平
2024年06月18日 11:04:30
只看楼主

来源:景观周

|

作者:景观周

因地制宜的空间规划,地域美学的传承融合,是别具匠心的营造,是别具一格的体验,让旅客放松身心,治愈心灵,开启一段融入当地自然与文化的度假之旅。 6个文旅景区里的度假酒店精选案例



因地制宜的空间规划,地域美学的传承融合,是别具匠心的营造,是别具一格的体验,让旅客放松身心,治愈心灵,开启一段融入当地自然与文化的度假之旅。



6个文旅景区里的度假酒店精选案例

01. 矿谷中破茧新生的“秘境空间”|南京园博园悦榕庄

02.  像唐诗一样的生活|太白山唐镇·诗唐凤泉酒店

03.  云上寻梦,东方禅韵|大邑云上木莲庄酒店

04.  中国首个“雕塑主题”艺术气息的度假酒店|弥勒东风韵美憬阁精选酒店

05.  融入自然的侘寂美学|阿那亚·三亚 Y hotel

06. 海、山、林、田、舍的联想|顺峰北洛秘境度假酒店





01 南京园博园悦榕庄

第二届 AHLA 亚洲人居景观奖 文旅酒店类·杰出奖


一颗石头可以大到是一座山


石头可以成为建筑材料成为边界成为庇护所


石头可以分解与水作用加上阳光空气孕育生命


和设计师在讨论选石头还是选绿化,就像当初设计汇报时争论的焦点,我想的景观设计不是把绿化铺的满满当当就算完事儿,那充其量只能说是搞绿化,我更愿意见到这块石头经过风吹雨打,自然演替后迸发新生的绿苗;日光不同角度下反射矿石上的机理;宛如人类在新星体上建设文明的壮阔,以及所有住客穿梭在未来与现实间的奇妙表情。


采石的矿场留下的是裸露的岩层,斜射照出耀眼的地质特征,最原始的地质魅力裸现眼前

园博园南京悦榕庄总平面图

利用先锋植物群落的演替

先锋植物是最先建立起来的植物群落,在岩石或裸地上一般是从生长地衣开始的,因为地衣为旱生原生演替的先锋群落,植物世界中生命力最强的是地衣.据测试,地衣在零下273度的低温还能生长,因此无论是沙漠、北极,甚至海龟的背上它都能生长,在改造盐碱地、沙荒地时,根据气候土壤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应的植物种类,建立先锋植物群落,以便使不毛之地逐步被改造为可生长植物的土地。


伴随岩石风化和土壤发育的历史过程,岩面上最先出现地衣、苔藓等先锋群落,继后由草本群落、灌木丛群落、森林群落顺序的取代,这种在历史发展中相互衔接的各个植物群落就构成一个演替系列;多年生禾本植物:花叶芒草、细叶芒、狼尾草-多年生草本,喜温暖、湿润及光照充足的条件,耐寒耐旱,不择土壤,耐贫瘠植物:松、杉、栎、杨、槐-耐干旱及寒冷,耐贫瘠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这些植物通常生命力极强;用先锋物种搭建生态群落的方法称为物种框架方法,对于一个待恢复的生态群落,通常采用喜光的、易于传播的草本植物作为先锋物种。它们在演替的早期出现,可以改变地区土质,招引动物,为其他植物、动物的恢复创造条件,这个阶段被称作先锋阶段。

流水改变荒漠化的地表,慢慢恢复生机

流水可以对岩石发生剥蚀作用产生河岸的冲积及漫滩,利用峡谷地形收集雨水水系,水系的导入引起岩石的破坏有风化作用和剥蚀作用.风化作用是岩石在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河谷发育成谷底较宽平时,泥沙堆积在河床两侧的河漫滩上,雨水累积反复涨水,冲积层不断增厚形成水岸漫滩平原,而漫滩的形成便开启草原景观的生长。

旧矿坑由于长久时间的机械开采,导致水土流失土地严重荒漠化,以至于动植物无法再生;为了让裸露的山石慢慢的复苏生机,并且矿坑变成独特魅力的地质地貌体验,再生一个寻觅野趣的矿坑花园。

以自然为师的荒野景观设计

峡谷中自然的生长与衰败,植物群落的演替与发展,自然主义的景观设计方法,充满原生性、多样性、开发性、偶然性,依循自然的荒野景观,荷兰的野草之神Piet Outdolf打造的荒野四季花园,呈现最美又野荣枯衰败都是美,呈现植物走过四季更迭的自然模样,同样理念,我们在恢复矿坑花园样貌的进程中,是渐进的是演替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恢复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表现其天然生长的魅力。

宛如新星球殖民的建筑风貌及极地景观

表现大地万形万物的变化最是园博园悦榕庄景观设计的首要策略,壮阔山体崖壁、星辰运行、水元素及阳光与水溪将石矿场变成植物的萌生地,像是一场星球旅程,辉映太阳日照的建筑块体是人类文明存在的熟悉景象,建筑攀附岩体形成的星球新文明,更是隔绝极地气候的温暖太空舱,悬挑半山的温泉平台,仰望夜空拥抱暖热的泉水像最初人类栖身山崖,夜晚漫步在建筑体花园是遥望星际最好的走廊。

是找寻栖息地的原始人找到安全舒适的栖息地

温泉区域都采用原始石块粗犷的布置,不做细微雕琢的装饰,来自地心的馈赠热能源源不断随着泉水涌出;并不大的水池整个满载也就十个人,小孩子原始的喜悦,在山洞间跑来跑去嬉戏,泡在水池中看着一望无际晒得通红的山谷岩壁,红色太阳就在地表的那一端慢慢没入,泡完温泉后通体舒畅体会大自然的能量在身体四周流淌,作了一回原始的自我。

在人类还没发现火,还没办法以人为方法取得热能的时候,有可能地下的热能是原始人取得能量的重要来源,现在我们习惯了煤气炉或者电热,都忘了大自然能源的重要性,当炽热滚滚的太阳下到地平线之后,为了对抗冷空气,就像雪地里的猴子一样泡在温泉中,利用来自地心的热能温暖身体,大自然的能量与我们人类如此的密切并相依相存。

荒  寂 无、期待、惊奇、探索一无所知的异世界

创造生活从探索“一无所知”开始,这个场地原本是工矿场地是工人一斧一凿拉开地表形成裸露出地表下30米的岩层,平常鲜少见到星体最初的面貌,即理所当然的处处充满惊奇的气氛,建筑设计攀附岩体而建,是探索路径的起点、是窥探极地的舱房,而我们是安营扎寨的星际旅人。



度假是一场发现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路径

不同的建筑不同的房间

不同的习惯不同的味道


南京园博园悦榕庄 

BANYAN TREE 

NANJING GARDEN EXPO

南京园博园规划的宗旨是打造永远盛开的“南京花园”,用造园 艺术 + 生态培育 + 多样功能等多种方式,创造世界级的花园群 ; 技术上采用生态系统、践行城市双修理念、修复生态基底,构建生态走廊。悦榕庄位于1 990 年始建的汤山龙泉采石场,大片灰白、崖壁山石裸露是基地的现状,建筑的形态是依山而设、融于山林石壁。 景观设计最主要的目的是保留工业遗址景观特色、风貌再现,所以我们用缥缈云池、悬浮观景,半山崖壁、多维空间的景象融入 到景观设计之中,形态如半山崖壁 悬浮半空中,形如半室内 内 外空间融合,形如居于云海之上空中花园。



项目信息  
设计:瀚世景观规划设计  
所在地:南京  
面积: 40000 平方米  
性质:度假酒店  
时间: 2019-2021  







02 太白山唐镇 · 诗唐凤泉酒店

第二届 AHLA 亚洲人居景观奖 文旅酒店类·金奖



俯仰太白山景,感慨自然韵味,厌薄宦海浮沉;在白云缭绕青霭迷茫的自然盛景之中,1300 年前的王维不由感叹“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而今,我们有幸于太白山北麓营造唐镇诗唐凤泉酒店,景观先导区以酒店中心为核心,上下蹊道、掇山理水,开启“新唐风”文旅小镇诗意山水新篇章。


△ 本案项目区位

△“栖心九境”景观结构




除了仪式感,更多的是水光林影四季的无声变换;欲扬先抑还是先抑后仰,在这内外之间总透着的一种轻松与曼妙,将出世与入世的对立进行一种微妙的调和。



林影婆娑、流水潺潺

自然毛石映出了山的符号与记忆


阳光倾洒,水气氤氲

三五乌桕林引出千林层叠的唐镇气息



门廊之上“唐破风” 是室内外的延伸

清脆的风声划破天井





夜幕之下,华灯初上,余光在水面透露出金色与蓝色的和谐宁静,延续远山与近影。纯净的松绿呼应着金秋的背景,一袭长衣漫步于水泮折桥,不觉间已身居太白山水之间。


一壶茶一抚琴,闲看云卷云舒,是以远近观之。



折桥浮水、晨光逆向

厚重韵味浮于眼帘

 水泮倒影,余光在水面透露出

金色与蓝色的和谐宁静


一松一水一石间

闲坐品茗静观云卷云舒

松荫会桥,长衣漫步





山从何处来?

掇山理水是传统造园的经典手法,将近5m 的高差,高低之间便是趣味之间。伴瀑声而入 , 半隐于林间,沿溪行,孤松、花木、山石……


一步一景,畅游山林间,是以高低行之。


△ 地形高差空间营造



伴瀑声而入,半隐于林间
高低蹊道唯有山石可破之

花木夹道,石榴叶黄,转换间高低各不相同



迂回婉转,徐徐前行展开的立体画轴更是引人入胜

素阳斜照将近40°的陡坡上,绿意不减也难挡秋叶盈盈自落





水往何处去?

引太白之水跌落溢流自汤峪河畔,风雨四季奔袭不止,从山上来,向河中去;清风树影、山涧置石,已在方寸之间,观跌水之深浅,悟四季之轮回。


缘溪行,闻瀑声,林影婆娑,是以深浅探之。



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

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

秋意浸染林间枝头,静谧包裹山涧秋色





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古松作伴、汤泉沐身,私属的宿汤院落以含蓄之境,透露出“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豁达哲学。


望天上云卷云舒,是以前后省之。


五尺巷道,乌桕林畔,即是归家又是归心





在整个项目的设计及建造过程中,笛东团队与甲方管控团队对材料、植物、山石、都进行严格的对比打样调试。频繁的现场交圈指导,施工过程全程跟踪,使项目呈现不仅化解局促拥狭之空间,反而更耐人寻味。


△ 营造过程 


掇山向来不是在图纸上勾勾画画,将近5m 的高差,狭长的空间进深,现场往返走试撒灰定样,挖与堆,不断的尝试。山石不够,再来!用了多少吨?我不知,堆好为止。


△ 营造过程


太白山的冬天格外的冷,一天时间,十几颗乌桕便落土封样,对讲机下不断调试角度,挖坑垫土打支撑……最佳的视角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 现场交底沟通及造园指导


△ 苗木精心甄选及匠心营造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太白山唐镇 · 诗唐凤泉酒店(先导区)
项目地址:陕西 · 太白山
业主单位:天朗集团
景观设计:DDON 笛东/木栈道、樱花及一二级叠瀑由赛肯思完成
施工单位:陕西罗瀚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竣工时间:2021.02
景观摄影:小花摄影







03 大邑云上木莲庄酒店

第一届 AHLA 亚洲人居景观奖 文旅酒店类·金奖





莲绽云上 栖隐自然




拥山环水绕,安逸而空灵,

合景云上国际旅游度假区 坐落于 成都大邑县,

万亩的 山林 中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悠久的人文历史,

设计巧借自然佳景与苏派建筑精华雕琢入院,

造一座融酒店、旅游、养生、健康、教育等系列生活方式的复合小镇,为当代人带来一座向往且衷于长久居住的世外桃源。



合景云上木莲庄酒店便坐落于这座天然的动态山水墨画中,

背靠青山,面朝湖水,拥揽万亩原山与汤林,

不乏白鹭栖息,仙雾萦绕,竹海幽幽,谓有诗情画意。

酒店园林景观由世界顶级设计事务所Bensley操刀设计,

合景泰富景观管理团队及仓永景观结合东方禅意精髓进行项目营造, 以彰显项目地域文化特征,打造富有东方神韵的人间天堂,为暂离尘世的旅人们搭建一座与自然相亲的禅意园林。




叩访 木连庄




晨光微熹,山间云雾在慢慢洇润开来。

万物苏醒,林木舒展,

大地以起伏褶皱的曼妙身姿,

为宾客指往山湖边的木莲庄。

坦道如千百条流水顺沿大地的肌理徐徐而下,

循笼灯翠坪而上,一访秘境。



“一见或一念,一切感受都在彼时彼刻。”

一尊鼎、一棵树、一面月洞照壁,

构筑了简约清婉的主入口意向。

地面引铺装作弧形向外发散,

对照山川美景,层叠蓄藏内庭风光。

古时亦诗人亦画家的王维隐居辋川,

日日流连自然的美景佳音。

今由此入,但寻一段诗中风采。





行游 山海间




跨越院门,开启一场有关山与海的畅游。

合景泰富景观管理团队为了更好地融合建筑风格,

将景观方案调整为日式禅意庭院。

设计将自然与山水的灵性,

以枯山水的艺术形式浓缩于庭院内。

白砂、岩石,青苔、树木……

便是修行者眼中的山、海、岛、流。

以一沙一世界,创建一座空灵的“精神园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镂空景墙为宾客框出一幅留白的山水画卷,

由此启而转入,慢游,停留,迂回,

大树缀云,绿岛浮延,

而后察觉,庭中无一处角度可望遍15处置石,

于匠心营造后,递现一份意料之外的惊喜。



建筑以天然材料构筑,与景观和谐融合,

创造出淡雅禅意且动人的自然美感。

细木条阑珊营建的隔断长廊,

将竟日流转的光影捕捉入白墙画布,

虚实相应间,更为彰显东方禅意之境。

呼吸着新鲜的氧气与涌涌绿意,

令人不自觉地将情感寄托于这方园林,

朝见烟霞,暮送余晖。



庭院空间讲究疏密有致、细节考究,

面向山湖,将门窗影影绰绰地舒展开,

框出一幅幅动人美丽的风光画卷,

错落有致地将天地的四时美景收纳眼中。

当宾客信步庭院之中,

或得静修自省,或得探观感悟,遍尝静谧和睦。





兼蓄 物与我



造园,是亭台楼阁与叠山理水的浑然天成,

是人与自然产生精神与意趣的美好共鸣。

核心庭院将宾客的身心需求考量在内,

创造出兼具行望游居与休憩修养的空间。

在高低行走坐卧中形成与自然的沟通,

体会峰峦瀑布小桥流水带来的深远意境,

进一步在日常的共处中滋养并维持着环境的平衡。



《园冶》有言:“未山先麓,自然地势之嶙嶒;构土成冈,不在石型之巧拙;宜台宜榭,邀月招云;成径成蹊,寻画问柳。”

将太湖石化匠心妙造山峰瀑布溪畔,

以自然碎拼铺装延续溪流之美,

如此往来亭桥间,凭涧而立,于斯闲坐,但闻见自然声色。

在有限的空间内造无限山水之境,

令人逸探静中有动,巧夺天工的栖隐花园,

做到“从自然中来,到自然里去。”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踏桥而上,迎来一段身向山川的沉浸探索。

宽阔的泳池复刻迂回婉转的自然岸线,

池身铺贴的静蓝马赛克恍有一瞬间穿越至东南亚海岛。

为赋予场地丰富多变且自在怡然的舒适感,

池畔大面积木平台以不同宽度、面层及尺寸的菠萝格板精心拼就,

并融入现代形式多样的休憩空间,

还原宾客们心中向往的度假天堂。



园中所营建的构筑物多取源于竹木等自然材料,

还原质朴本真而平和的庭院意境。

植物之苍劲圆润,形态各异,

更为园林增添一股流动的生命力。

酒店中还打造了几处静谧之处的温泉,

走出庭院,不远可达,令人静谧感受冥想静修的禅意。

如此悠然园林,全然闲适不似人间。





景观营造


为了实现云上木莲庄酒店的高品质落地效果,项目管理团队在景观营造过程中严格把控及亲力亲为,并指导性地结合项目总体风格对中庭方案进行调整,营造过程中以高品格材料选择及高标准的施工工艺要求,与在置石、竹艺、古建、雕塑等各专业领域方面的大师级营造团队进行高层次的配合与打磨,最终呈现最佳园林空间,并在不经意间营造了许多细节:无法在一个角度数完的石头、泳池中静静开放的木莲花、一层落客区隐藏的地雕、源自日本大师的铺地……这一切都在等待着宾客的到访与探索。



致谢:在此,我们要感谢参与项目的每一个团队齐心协力,使项目完美呈现。Bensley为项目提供了惊艳的创意;仓永在深化过程中提供了大量有益的专业意见并且在配合过程中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华苑园林在施工过程中,不厌其烦的配合打板并且坚守标准,确保了项目的高品质;专业分包英磊园艺、南京山晓、继军竹制品、临海古建在项目置石、雕塑、竹艺及古建等部分完成了杰出的工作。合景泰富园林管理团队尹礼仁、王锐、杨涛、陈玲总控全局,为项目注入了东方禅意的精髓,并在设计及施工的各个环节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热情进行协调管控,使得项目最终以极高的品质完美呈现。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成都大邑云上木莲庄酒店                
开发商:合景泰富集团 方圆地产 恒悦投资                
方案设计:Bensley                
施工图设计:上海仓永                
施工单位:广州华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罗华山,杨军林,阮顺祥,徐开园,刘川,沈龙,唐飞                
甲方管理团队:集团 | 尹礼仁,王锐 区域 | 杨涛,陈玲                
摄影:鲁冰                
文案撰写:景观周                







04 弥勒东风韵美憬阁精选酒店


美憬阁艺术酒店又名“象罔酒店”,“象罔”之名出自《庄子》:“象”有形,“罔”无形,寓意“虚实相生,同于大通”。是罗旭“睡出来”的中国首个“雕塑主题”艺术气息的度假酒店,室内由CCD担纲设计,由红砖作为建筑皮肤,用弧形、圆形作建筑肌肉,依附地势层层叠叠了三层为建筑体块。  
 

 
酒店与“半朵云”及“万花筒”等建筑群隔水相望,藏身于林木之间,大片的薰衣草及葡萄种植园环绕四周。罗旭于此间“造弥勒”,顺应山势将建筑划分为五大板块,形成一尊面向东方的坐佛意象。  

 
 

 
罗旭对酒店的设计定义是解脱桎梏的低纬进入大美高维的圆满,遵循“将自己置身于忘我之境,把本真、生态、愉悦、幸福的大美能量传递扩散”,生发出“五环相生,互为一体,圆满欢喜”的理念。  

 
 


酒店入口如倒扣的大碗,颇具艺术氛围。天圆地方的东方美学,演绎着凝聚力和感染力,塑造让人宁静冥思的空间。


 


入夜,纯粹的白墙成为现代光影装置的最佳幕布,与中央静水相映成趣。潮流与本土的碰撞,升华空间的轻盈飘逸感,与贴近心灵的柔和感知。


 


野于外,静于心。内敛的光影与拙朴的材质,伴随着视野中浮现的艺术建筑群,远离尘嚣,让人寻找到一种静谧的奢华。


 

 
中央庭院同样遵循极简原则,以一片绿毯、静水与天光云影相呼应,舒展空间的格局与气度。弧形圆润的窗形与建筑曲线,让空间既柔和流畅,又典雅大气。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弥勒东风韵美憬阁精选酒店  
项目地点: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弥勒市东风韵景区  
项目业主:云南省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罗旭  
景观设计:云南紫莲景观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CCD香港郑中设计事务所  
灯光设计:CCD香港郑中设计事务所  
艺术顾问:CCD·無物艺术顾问  
项目面积:3.9万㎡  
部分图片摄影:王厅、秋信  

 






05  阿那亚·三亚 Y hotel


     

关于三亚

还有另一种可能

  Y hotel,阿那亚·三亚 


     


人们听过三亚的海,却不曾见过三亚的山。


但阿那亚找到了三亚除海洋沙滩之外的另一种可能。在这里,雄厚硬朗的山峦,为这片山谷与外界的喧闹间树起天然屏障。远离熙攘的人群、热辣的海风,阿那亚为人们在海与山之间,觅得了这处安居之所——三亚的山。


▲阿那亚·三亚隐藏在一片静谧的山谷中


Y hotel位于三亚的山北区,米白色的建筑隐藏于地下,客房屋顶与住区地面齐平,这使得它非但不阻碍周边住区景观视线,反而成为社区独特的风景。


▲种满芒草的屋顶,摇身一变成为社区花园


去掉不必要,但不剥离韵味,在三亚的山,无论景观,建筑,室内,都祛除装饰主义,都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出自然、内敛、质朴的侘寂感受,少而简,美而静。


▲入口沙生植物是团队首次尝试

▲从建筑内部向外看白千层庭院

▲白千层庭院还原了山的质感

▲透过窗户望见白千层树梢

▲建筑隐藏于地下,其屋顶成为社区的花园



这是一种向内的表达,设计需要不断做减法,以最克制的姿态书写空间。而植物本身的姿态与光影,则是这个小空间里最好的叙事者。


Y hotel入口外是一片靠近社区环道的空地,抬头便可以看到群山近在咫尺。我们尝试把它还原成山的一隅,让植物与石头加入,建立起场地与周围山峦之间独有的关联。


▲沙生植物类别,色彩,组合方式等都经过仔细推敲


团队在此首次尝试了大范围沙生植物。它们拥有强大的根系、抗日灼、生命力强,可以适应三亚气候。色彩饱和度低、呈灰蓝色系的沙生植物群组合起来容易呈现我们想要的高级灰调质感,这样的质感也与空间寂静质朴的气质相匹配。



确定好植物群的基调,植物设计师先后8次进行选苗,在效果图和模型上去梳理植物的组合方式,形态关系。为达成全面立体的感受,设计师还将植物效果制作成360°VR视频,以此交底沙生单位,在现场共同完成了我们想要的灰度色系植物栽植。


▲VR效果生成的视频(扫描二维码可打开VR)


白衣仙女之舞、银角麒麟作为骨架,光棍树、硬叶麒麟为中层绿量,美洲龙龙舌兰、银边龙舌兰、泷之白丝等多种龙舌兰点景,芙蓉菊和迷迭香作为铺底材料。毛茸茸的灰蓝和灰绿的色块交错,可以形成犹如油画般的质地。


▲沙生植物的种类详情


地面的铺装以砾石铺底,具有自然风化轮廓石头作为点景,它们与植被之间的边界模糊,仿若共生,一起演奏出别样的荒野风情。


     

主庭院位于建筑负一层,自北向南呈缓坡向下。从室内往外看是一幅可以将远山囊入的框景画面,那么,这幅画的内容要怎么填才能巧妙衔接起建筑、室内,将自然引入?


▲树叶小巧,树皮脱落的白千层,释放着原生魅力


建筑设计首先提出了诉求——它一定不是人们一来就会盯着看的空间。所以我们首先排除了景观庭院的常规场景营造手法,比如种一棵有造型的大树,或者置一块有顿感的巨石,它们都显得过于抢镜,与空间格格不入。我们希望人们在这个空间里看到的是一种特定的感知,而非某一个具象的物。



如果把空间比喻成乐章,它不是独奏,而是一曲和谐的合奏。当阳光从远处的山间冒出来,透过山峦,穿过树林,地上的野草随微风吹拂,光与影自然地蔓延进空间,安静而自然,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画面。它没有绝对的焦点,但处处都是景。



确定空间质感后,便是寻找适合空间气质的树种。当看到白千层时,所有设计师都认为没有比白千层更适合这个空间的树种了。它的树皮呈多层薄剥落状,灰绿色的树叶纤细而狭长,与天空一起组成浑厚苍劲的画面。



整个主庭院一共栽植了19颗白千层,因吊车无法驶入,工人们只能一颗一颗手工抬进来,再按照坡度高低从密到松排布。


底部空间是由砾石、低矮植被、石头组合而成的地面铺装,它的设计同样也是模拟自然。砾石的色调,我们认为它更偏向于是自然的杂合色而非纯色,属于混合的灰调。其次,铺底的植被与砾石边界应是模糊的,是整体而非割裂。石头摆放的位置、深度要像是从山体中自然滚落至此的状态……



我们就这样将这幅自然的框景一点一滴的填满,最终形成了“仿佛若有山”的感受,悄无声息地将一座庭院引入进来。框架中的风景与院方的山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质朴的光影画面,仿佛它原本就长这样。


而模拟自然,恰是最难。


▲夜幕降临时,白千层和建筑、天空勾勒出美好画面

     

一个具有侘寂气质的泳池,它的尺度、质感、空间感受该如何才能恰到好处,我们也逐一推敲。


首先是质感,为了追求质朴而静谧的自然肌理,我们经历了7/8轮材料打样,反复去对比它们的颜色、质感、尺度等。池底选择的暹罗白石材,是由意大利、希腊、斯里兰卡的白色大理石搭配而成,它的纹路交错但并不冗杂,在遇水之后可呈现自然的颜色过渡,映出由浅及深最美的蓝。同时也适用于弱酸弱碱等多种环境,稳定性较高。


▲远方的山,倒影在池水中,泛起一汪碧绿


墙体立面材料同样反复实验,通过观察测试材料在干燥与湿水等不同情况下的色彩变化、不同光影照射下的效果之后才得以选出,再以干挂的方式上墙。


         
         

▲设计师反复挑选石材,并多次打样观察


单块石材的尺度也需恰到好处,既与整体氛围协调,不显突兀的同时又能表达出空间张力。而当泳池每一个小区域的体块感都如此清晰时,两颗古桩鸡蛋花树则赋予了空间浑厚的力量感。


▲当阳光照射下来,泳水愈显纯净



Y hotel的落地过程被我们形容为一场“冒险的旅程”,各专业设计师累计驻场70多天。包括选苗,选石,以及所有沙生植物、乔木和石头的放线、落位、栽植,都是设计师们驻场完成。


▲设计师指导入口沙生植物放线及摆放

▲设计师守在现场,确保每棵树、每块石定点落位


8次寻找石头的经历更是充满惊险与曲折。设计师与甲方跑遍三亚大大小小的矿山、采石场,在第三次寻石的路途中甚至还遇到滑坡泥石流拦路(小伙伴们被吓坏了)。


巧的是,最后我们的石头是在现场开山石中找到的,颇有“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味。每一块石头,每一颗树,都定点落位,根据设计预设的深度、朝向,解决填土、顺坡等相关问题,一点一点塑造空间质感。


▲设计师多次踏上选苗、寻石之路,甚至险遇泥石流


在多专业的共同努力下,空间最终呈现的效果是令人欣慰的。它让人们刷新了对三亚之美的认知,虽与喧嚣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并不遥远。它让追随阿那亚从北到南,来到三亚置业的业主们,收获了这处得以安顿身心,慰藉灵魂的修行之所,让他们再一次相信 “人生可以更美”。



     
项目信息      
项目 名称: Y Hotel      
业主单位:阿那亚      
景观面积:3150㎡      
项目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      
景观设计:WTD纬图设计      
设计团队:李卉 张黎 赵冬舸 唐志杨 张盼 李理 李玥 刘思雨 张书桢 李苗 王利如 宋照兵 姚淞骅 代彪      
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尚壹扬设计      
照明设计:北京周红亮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沙生植物单位:龙海市九湖芊朵园艺场
     
屋面及客房庭院植物提升:重庆以梦为植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石材单位:重庆蓓果建材有限公司 厦门市熹德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建成时间:2022.03      
摄影:河狸景观摄影  雷坛坛      







06  顺峰北洛秘境度假酒店



点击视频,欣赏 保利顺峰北洛秘境景观设计。


北洛湾地处海陵岛,南面临海,三面环山。


海陵岛是国家AAAAA级景区,曾连续3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为“中国十大最美海岛”。


基于对北洛湾自然风貌与在地人文的分析,结合当代使用者的需求与习惯,设计师以 海、山、林、田、舍 为线索,潜入自然,展开设计。


山,是好山。海,是好海。有人推山填海。有人保海护山。保利顺峰北洛秘境的景观设计,始于对自然的敬畏。不粉饰、不堆砌,只是润物细无声地加入,总设计师说:“我们来过,山还是那座山,海还是那片海。”




天际泳池


天、海、池一色。


人们内心深处所真正渴望的,是蓝色的安宁和自由。为了提升游客对大海的体验值,设计师于北洛秘境度假酒店顶层天台设置了一个约700㎡的无边际泳池。人于泳池内,如同置身于海天一线间,仰可抚天,远可触海,视线所及处,无边亦无际。


天际泳池日景。


空中视野,自由开阔。然而泳池离地百米,人的安全必须考虑。若设护栏,破坏海天池一色的景象,若不设护栏,游人安全何以保障?两难之间,设计师想起渔民常于滩涂上挖出凹槽,以供大型渔船入港停泊。“为何不在泳池边缘留一条凹槽呢?”


天际泳池夜景。


借鉴滩涂凹槽泊船原理,泳池的水面设计高出建筑幕墙外沿,同时在泳池与建筑反坎之间预留满足安全宽度的溢流回水沟,让游客既能体验独特的无边际高空景观,同时也能放心畅游;而儿童泳池则保证了小孩的亲水需求,泳池边还设置了看护区,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享有同等体验风景的权利。




登山栈道


登山栈道顺着礁石与山势的走向而建。


顺应自然。缘山而建的一痕栈道,蜿蜒近3公里,以石头铺设,远观几近与山石融为一体。“在广袤无垠的大海面前,在亘古不变的礁石面前,千百年光阴不过弹指。景观设计,不能喧宾夺主。” 



栈道并非为登顶而设,而是为了提供另一种观景体验,同时亦可用作运动健身的场所。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养生,很多人都有运动的习惯。试想在清晨或黄昏,于栈道间慢跑,一边是海水翠幻,一边是山色苍然,呼吸间是山海的灵气,这将何其惬意畅快?




椰林沙滩


上百棵野生椰树 自由地生长在海滩之上。


借景自然。设计师未动一沙一树,只在野生椰林下加入草棚和座椅,海滩上的休憩空间便已成形。受西方审美的影响,很多人以规整为美。在方案之初,设计师也考虑过要重新种植一些椰树,让它们以更规则的状态呈现在海滩之上,但最后放弃了这个想法。


“野生椰林的来处已无可考证,现在它们扎根在这片海滩上,千百年地存在着,说明它们很适应这里的气候与环境,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改变它们的生存状态呢?作为设计师,我们应该尊重自然。”


七百米的椰林带宛若“院墙”,守护在建筑与大海之间。




景观肌理



向自然汲取灵感,设计师提取山、海、田的抽象线条,形成有当地自然风貌特征的符号,并运用到景观小品和铺装细节中,让自然“潜入”现代的景观肌理里,贯穿整个项目。这些提炼过的“符号”,在景观里展现出优美的形态同时形成便捷流畅的交通流线。


别墅区和售楼中心屋顶花园的轮廓仿若田皋。


草阶、石阶和休闲场地拥有流畅的线条,串联起沿路的景观。


屋顶花园/阳光草坪夜景。



景观与建筑


舍,是建筑。当景观遇上建筑,最好的状态是“消失”。当景观设计走向“消失”,才能抵达与自然的融合共生。北洛秘境除了超高层酒店公寓,还包括临海度假别墅、售楼中心和悦榕庄酒店,如此丰富的业态,景观设计的体量感尤其要“轻盈”。


售楼中心形若“巨轮”,抬高的“船头”成为观海台,室外泳池成为“海面”,景观让整个建筑主体展现出驶向大海的动态美感。



北洛秘境度假酒店靠山修建,设有主大堂和次大堂两个入口,入口景观仅点缀以特色的镜面水景,最大限度保证了建筑的开阔敞亮。


度假别墅区景观设计分别以中式、泰式、巴厘风情和现代简约为主。从入口景观到室外泳池,一路都有着丰富的海岛元素,大面积的玻璃门窗将室内、外连通,形成隔而不断的景观,一切都包裹在阳光与海的气息中。



顺应自然、借景自然、向自然汲取灵感,保利顺峰北洛秘境是潜入自然底色的美丽,唤起久居城市的人们心底对海、山、林、田、舍的记忆。“这是我们敬畏自然的方式。”总设计师说,“自然总能带给人无限的想象与感动,诗人赋诗,画家泼墨,音乐家谱曲,设计师能做的,不过是找到最恰当的方式,去实现人们亲近自然的渴望。”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顺峰北洛秘境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