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圈中的空间解放,北京朝阳区东大桥办公楼
善良的夕阳
2024年05月30日 23:06:38
只看楼主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贸中心建成开始运营,以往冷清、残旧的建外、大北窑地带一下子集中了60%以上的外商驻京机构。此后,从中国大饭店到国贸商城,从建外SOHO白楼到万达广场,一座座地标建筑如雨后春笋。国贸,成为北京对外开放的第一站,也成为高频次举办国际国内重大会议及大型商务活动的首选。在经过了30年的发展,CBD在不断东扩建设,但城市的公共性在钢筋水泥的包裹下也在逐步流失。在各式各样高楼林立的城市核心区,一栋小楼,如何拥有自己的记忆点和独特的价值。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贸中心建成开始运营,以往冷清、残旧的建外、大北窑地带一下子集中了60%以上的外商驻京机构。此后,从中国大饭店到国贸商城,从建外SOHO白楼到万达广场,一座座地标建筑如雨后春笋。国贸,成为北京对外开放的第一站,也成为高频次举办国际国内重大会议及大型商务活动的首选。在经过了30年的发展,CBD在不断东扩建设,但城市的公共性在钢筋水泥的包裹下也在逐步流失。在各式各样高楼林立的城市核心区,一栋小楼,如何拥有自己的记忆点和独特的价值。  

 
   
△ 光华路街景融入    

   
项目基地位于北京朝阳区,北邻光华路,西邻东大桥路,紧邻第一使馆区,东行进入北京CBD片区,地块作为CBD西起的“排头兵”位置,基础条件极其优越。本案从城市开放性,以及对未来办公空间拓展的适应性角度出发,在高密度城市街区中打造了一个270°全景视野的立体花园办公建筑。    

   
   

   
   
   
△ 开放城市空间    
   
△ 露台空间    
   
△ 总部庭院    

   
整个方案至上而下分层的3个1000㎡院落空间分别提供给市民,办公,和总部人群,在北京寸土寸金的城市核心区,塑造了一片都市绿洲。同时,建筑主体创新性采用了可拓展的巨柱结构体系,提前预留好的结构基础,为未来建筑扩建提供了保障。    

   
   
△ 空中总部    

   
传统办公空间设计中往往仅强调室内采光质量,对办公空间景观性营造不足,设计基于巨柱结构,将超大无柱办公使用空间沿景观面展开,同时以交通服务空间为屏障,减小与相邻建筑对视影响,实现270°景观办公空间。通过立面细节精细化设计,改变传统办公建筑幕墙划分方式,采用更加人性化的横向玻璃划分,在造价不变的基础上,增加景观视野范围。    

   
   
△ 企业总部 | 无柱空间    
   
△ 从观感出发的幕墙形式     

   
本项目承载了都设对于办公建筑和城市空间更新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不仅是做一栋楼,更强调对于城市空间的贡献。    


项目信息      

项目地点:北京市朝阳区

设计时间:2023年01月

用地面积:6700㎡

总建筑面积:35000㎡

项目团队:都设研发部 DRI

设计总监/负责人:凌克戈、岳秋骏

主要建筑师:罗丹娜、桑甜、张赵欣忆、郑天澍、杨昊宇、孙嘉浓、林盛

免费打赏
加倍努力
2024年06月01日 08:59:52
3楼

学习了都市圈中的空间解放设计理念,北京朝阳区东大桥办公楼案例,多谢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