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灌注壮浮笼现场怎么处理?
zwq82
zwq82 Lv.2
2008年04月20日 23:16:27
来自于建筑施工
只看楼主

我干了几个月桩,浮笼主要就是混凝土太干稠造成的,但是有的说浮笼猛拔导管,我们现场是慢拔猛落,有时用钩机猛压导管,到底是猛拔还是猛压啊,还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处理,高手教教菜鸟,谢谢!!!

我干了几个月桩,浮笼主要就是混凝土太干稠造成的,但是有的说浮笼猛拔导管,我们现场是慢拔猛落,有时用钩机猛压导管,到底是猛拔还是猛压啊,还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处理,高手教教菜鸟,谢谢!!!
免费打赏
wzdaaa@co163
2008年04月21日 00:10:31
2楼
钢筋笼上浮
钢筋笼的位置高于设计位置的现象。
造成原因:钢筋笼放置初始位置过高,混凝土流动性过小,导管在混凝土中埋置深度过大钢筋笼被混凝土拖顶上升;当混凝土灌至钢筋笼下,若此时提升导管,导管底端距离钢筋笼仅有1m左右时,由于浇筑的混凝土自导管流出后冲击力较大,推动了钢筋笼的上浮;由于混凝土灌注过钢筋笼且导管埋深较大时,其上层混凝土因浇注时间较长,已接近初凝,表面形成硬壳,混凝土与钢筋笼有一定的握裹力,如此时导管底端未及时提到钢筋笼底部以上,混凝土在导管流出后将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顶升,同时也带动钢筋笼上升。
防治措施:钢筋笼初始位置应定位准确,并与孔口固定牢固。加快混凝土灌注速度,缩短灌注时间,或掺外加剂,防止混凝土顶层进入钢筋笼时流动性变小,混凝土接近笼时,控制导管埋深在1.5-2.0m。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时掌握混凝土浇注的标高及导管埋深,当混凝土埋过钢筋笼底端2-3m时,应及时将导管提至钢筋笼底端以上。导管在混凝土面的埋置深度一般宜保持在2-4m,不宜大于5m和小于1m,严禁把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当发生钢筋笼上浮时,应立即停止灌注混凝土,并准确计算导管埋深和已浇混凝土面的标高,提升导管后再进行浇注,上浮现象即可消失。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