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国造纸厂到中学——北京正泽学校平安里校区
你才是电老虎
2024年05月22日 10:34:20
来自于公装设计
只看楼主

    方夏设计、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由李烈校长牵头,金融街教育投资与建设的正泽学校平安里校区,是一个将近百年历史的燕京造纸厂改造成中小学校区的项目。 01 难题|从民国造纸厂到中学 在北京,中小学教育的优质资源大多聚集在城市中心的老城区:一方面基于这些学校悠久的历史;另一方面,顶尖的教师团队一直以来紧紧伴随着这些名校。但北京老城区建筑密度较高,且受制于规划的限制,改建面积很难增加,也很难改变原建筑的大轮廓。因此,正泽学校平安里校区,需要将每一寸面积充分发挥,以满足多样的教学要求。

    方夏设计、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由李烈校长牵头,金融街教育投资与建设的正泽学校平安里校区,是一个将近百年历史的燕京造纸厂改造成中小学校区的项目。



01

难题|从民国造纸厂到中学


在北京,中小学教育的优质资源大多聚集在城市中心的老城区:一方面基于这些学校悠久的历史;另一方面,顶尖的教师团队一直以来紧紧伴随着这些名校。但北京老城区建筑密度较高,且受制于规划的限制,改建面积很难增加,也很难改变原建筑的大轮廓。因此,正泽学校平安里校区,需要将每一寸面积充分发挥,以满足多样的教学要求。




02

溯源


基地的前身是燕京造纸厂,由张学良将军出资筹建于1933年。学校入驻前此地一直荒废多年。由李烈校长带领的团队因地制宜的在原有工厂结构基础之上改造成了一所现代化、国际化的“神秘校园”。李烈校长亲自参与设计与建设,因此,每处空间都能看到她作为著名教育家的远见与细腻。




▲改造前


剖面图   方夏设计








03

重生|围绕中庭院展开


综合楼在改造成教学空间之前,曾经是造纸厂厂房,也一度做菜市场使用。历史保护街区的城市肌理在此得以保留,也为正泽学校的名校气质找到与之契合的城市建筑文脉基底。


▲概念草图  ? 方夏设计






所有教学空间围绕两个大型中庭展开:入口中庭更像一个开放式的图书馆,双层书架的灵感来源于600多年前的牛津图书馆。演讲广场中庭既连接上下两层,也延伸了教学空间,同时,甚至公共的演讲也可以在这里展开。屋顶散布的多个天光,一起让整体建筑灵动而明亮,上下自然联通,呈现出动态的内部空间。







正泽硅谷


手工教室皆在打造一个开放的像厂房一样的空间来鼓励孩子们动手探索未知的世界。





综合楼轴测   ? 方夏设计



报告厅


在仓库空间里支起活动钢架,使这里可以作为一个300座的阶梯式报告厅。这个功能性空间以声学设计为导向:空中悬挂的导声板力图让空间里的每位学生有几乎相同的音质体验。同时,墙身上的孔洞既达到吸声功效,其特殊的参数化设计图形也呼应了正泽学校精神层面“泽”为“水”的意象。









体育馆


体育馆同样也由仓库改建,在这里极限容纳了1个标准篮球场、2个羽毛球场。室内吸音与球场防撞材料相结合,减少回声也减少运动时因缓冲空间不足而带来的碰撞受伤风险。





课室 & 实验室


过去的平房式的厂房被改造成全天光的生物课室,让孩子们在最好的“显色性”的光线下观察和学习生物知识。










教室空间的设计以“适于学生开展各种能动、自主的学习活动、少教多学”为主要目标,仓库打开条形窗后,灯光与自然天光照进教室,这在高密度的都市校舍中显得格外珍贵。



04

设计价值|构筑教育的温度


尽管在老城区教学面积受到束缚,但因老建筑与生俱来的历史文脉,给予了学校某种教学空间的“灵气”,去祝福孩子们。改造后的校舍无处不在地传递着教育的温度。基于正泽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气质,空间集约高效、弹性复合、开放共享的同时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传达着这所“神秘学校”的独特魅力。










项目图纸



▲剖面图  ? 方夏设计

▲平面图  ? 方夏设计

项目名称:正泽学校(平安里校区)

空间策略 & 室内设计: 石华 & WIT方夏设计

建筑设计: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汪大炜团队)

机电设计:奥福科技

照明顾问:倘思照明

声学顾问:罗泽红

空间摄影:一千度视觉

建筑面积:10000㎡

文案策划:NARJEELING那几岭

项目策划:楽品牌策略机构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