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住区设计研究——以北京副中心0701街区项目为例
长街听风来
2024年05月20日 13:51:16
只看楼主

来源:城市建筑空间

|

作者:李端端 尚曦沐

开放式住区设计研究——以北京副中心0701街区项目为例 0 引言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对新建住区提出以下要求:①新建住区鼓励街区制布局,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区;②逐步打开住区和单位大院原有封闭式布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通过城市交通集约化处理缓解交通路网密度不足等问题,促进土地集约利用;③城市道路布局转向“窄马路、密路网”模式。开放式住区是一种新的住区设计理念,旨在提供温馨、和谐的居住环境。



开放式住区设计研究——以北京副中心0701街区项目为例


0 引言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对新建住区提出以下要求:①新建住区鼓励街区制布局,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区;②逐步打开住区和单位大院原有封闭式布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通过城市交通集约化处理缓解交通路网密度不足等问题,促进土地集约利用;③城市道路布局转向“窄马路、密路网”模式。开放式住区是一种新的住区设计理念,旨在提供温馨、和谐的居住环境。

开放式住区即开放式住宅小区,相较于传统封闭式小区,开放式住区打破原有大型住区封闭空间,在步行优先的条件下使社区道路对城市开放,增加城市微循环道路,提升城市交通的便捷性。不同于单朝向板楼布局,开放式住区组团呈围合空间布局,在建筑形体统一的前提下,布局灵活多变,功能复合多样,如住宅+沿主街商业(餐饮、购物),充满了生活气息,有助于提升社区邻里之间交流的可能性,增加城市活力。


1 项目概况

北京副中心0701街区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12hm 2 ,总住宅套数约9500套,地上建筑面积145万m 2 ,居住人口约2.4万,是北京副中心配套的示范性开放住区项目。根据地块功能,容积率分别为:居住用地1.8~2.3,公建用地3.6~4.7,学校1.0,托幼0.9。建筑控制高度存在差异,居住用地为45m,公建用地为60m,学校为25m,托幼为16m。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总体概念规划方案,街区各个地块由多家设计院共同设计,目前街区整体已初具雏形。


2 总体规划

以小街区密路网、开放式住区设计为骨架,采用半围合式格局,打造和谐、有序且具有活力的示范住区。以家园中心与城市绿带为轴线,构建整体“风车状”规划结构,将主要绿轴向地块中央延伸,调整支路路网,并向家园中心步步抬高,形成“4个邻里中心+2条配套商业街”的整体布局。

   

△鸟瞰效果


3 交通组织

整个地块交通规划为5min到达公交车接驳站点,10min到达地铁站点。以“步行、自行车、公交车、车行”的排序方式规划交通布局。车行功能依托外部及十字形道路进行规划,内部街道承载生活功能,通过合理降低车行速度,为人性化开放空间创造条件。


4 私密性处理

项目组团严格采用人车分流原则,车行流线在组团外,汽车由沿街车库出入口直接进入地下车库。组团内部除允许搬家车辆或救护车辆临时通行,交通流线仅用于人行。组团商业沿街对外,由外部街道进入商业;住户由住区组团进入,每个组团通常存在2个对外出入口。其中部分组团采用高差设计,既相互连通又保证私密性。

   

△商业入口、地下车库入口、住区组团入口


5 消防设计

建筑防火间距需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结合“小街区密路网”的围合式建筑设计特点,与市政消防部门协同设计,借用周边市政道路作为消防车停车场地,确保市政道路上的树木、灯杆等不影响消防作业。


6 空间形态控制 

开放式住区旨在提供舒适宜人的居住空间。外部空间形态是开放式住区的重要特色,分为平面空间、立面空间、景观空间。

>平面空间

小街区组团的边长一般为90~130m,最大组团边长约200m。采用围合式建筑布局,打造半围合院落,形成连续的街道界面。组团以围合的院落为母体进行变化、组合、生长。组团形状多为口字形、日字形、目字形,具体形状根据长短、大小变化调整,缺口位置根据功能、交通、绿化进行设置,不同形状组团变化组合形成地块总体规划一字形、L形,在立面设计上进行对称或不对称组合、规律或不规律排列,打造统一且多变的立面风格。不同大小、长短、高低的坡屋顶与立面相结合,彰显建筑组团的鲜明特色。项目中约70个住宅院落,共计20余种立面风格。

>立面空间

>>立面风格

参考奥地利维也纳阿斯庞新城区的田园小镇风格,立面空间由简洁的体块构成,呈现清新明快的色彩组合。北京副中心0701街区项目的建筑阳台与外窗作为活跃元素,可调节构图比例,强化体量感,控制立面韵律,使立面统一协调又变化丰富。阳台分为开敞阳台与封闭阳台两种,阳台与外窗虚实组合、间隔拼接。阳台分为口字形、

   

△奥地利维也纳阿斯庞新城区建筑立面

   

△立面风格设计


>>立面色彩

立面色彩以浅暖色调为主,如浅黄色、浅褐色或浅灰色。商业建筑在居住建筑基础上提高色彩饱和度,降低明度。沿街建筑在采用合理配色,营造协调连续建筑景观的同时,注重与街区毗邻建筑的色彩控制。沿街建筑与街区建筑应采用相同配色法则,如白色+灰色+深灰色、白色+浅褐色+深褐色,局部点缀红色或黑色,每个组团特色鲜明,便于识别,容易记忆。

   

△居住建筑立面色彩

   

△商业建筑立面色彩


>>天际线

项目建筑层数较低,天际线较平缓,人们在街区行走不会产生压抑感,易放松心情。用地中心集中商业区建筑统一限高60m,体块穿插组合,街区感强烈。

   

△天际线

>景观空间

>>商业空间

根据所在位置及规模,商业空间可分为与市政路结合的商业街道(宽45m)、与街坊路结合的商业胡同(宽25m)、与街坊路结合的商业庭院(宽20m),以及用地中心集中商业区。

   

△沿街商业

   

△用地中心集中商业区


1)商业街道  街道较宽,沿街适宜规划老字号餐饮(如天和晟烤鸭)、快餐连锁店(如必胜客、肯德基等)及超市等。

2)商业胡同  街道稍窄,商业规模较小,适宜规划咖啡店、酒吧、甜品店、药店等便利商店。

3)商业庭院  位于组团内部,适宜作为物业办公、家政、儿童早教等便民服务设施,方便居民使用。

4)用地中心集中商业区  多为“底层商业+上层办公”的商业综合体,各商业单体建筑材质、颜色、形态等各不相同,整体效果既相互区别又协调统一,充分满足居民生活服务需求,既实用又美观。

>>绿化景观

绿化景观是开放住区规划中的重要特色,可为居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项目设计中心绿地、浮岛花园(地形起伏或架空的空中花园)等绿化景观,以T形绿轴为中心,打造特色鲜明的线性邻里公园。院落内设置共享小院客厅,部分街区场地采用高差设计手法,较周围市政道路抬高1.45m,营造既开放又私密的内部环境。居住建筑设置阳台绿化,商业建筑设置屋顶花园。整个住区由街道、广场、屋面、阳台等绿化设计组成全方位的立体景观系统。

   

△不同宽度街道绿化景观

   

△组团内部景观

   

△商业建筑屋顶


7 套型平面布局

根据围合式布局特点,开放式住区与常规住区套型不同之处在于东西向及转角套型,套型面积为70~105 m  2 。东西向套型主要为90m  2 ,多为三居室,东西通透,朝南居室三面采光,居住条件适宜。转角套型的客厅、居室朝南,充分利用各朝向的采光面,尤其是朝阳面,室内阳光明媚,舒适宜居,其中典型转角套型为105m 2 +70m  2
   

△东西向套型平面、转角套型平面


8 结语

住区是构成城市的主要居住单元,老旧住区基本上以围墙为界进行封闭式管理,住区之间缺乏居民共享的城市公共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型封闭式社区逐渐被开放式住区所取代,本文以北京副中心0701街区项目为例,从总体规划、交通组织、私密性处理、消防设计、空间形态控制、套型平面布局等方面研究开放式住区设计,以期为相关住区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雅洁,吴峻 . 开放式住区规划设计探讨 [J]. 住宅与房地产, 2020( 24):74-75.
[2]杨淳,于伟楠 . 滁州金沙广场开放式住区设计 [J]. 城市建筑空间, 2023, 30( 2):108-110.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