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羊安产业园科创中心
掉了颗兔牙
2024年05月15日 10:45:45
只看楼主

  人文自然与科技创新的双重奏 来源|AT建筑技艺 编辑|计成 ▲ 与自然温柔对话拥抱自然的科创中心 


 

人文自然与科技创新的双重奏


来源|AT建筑技艺
编辑|计成


与自然温柔对话拥抱自然的科创中心  ? 魏刚

 
成都羊安产业园科创中心  

成都市羊安产业园区科创中心,位于泉水湖湿地公园北侧,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

▲与自然温柔对话拥抱自然的科创中心 ?魏刚
轻盈而富有动感的展翼形态   ? 魏刚

在相对紧张的产业园用地中,如何打造一个10万平米大型建筑,符合新城开发需求的同时,尊重与保护生态自然环境,融入生态本底,与环境和谐对话,真正做到低碳绿色,并为科研创新及管理人员创造最好的办公条件,打造我国产业新城建设拓展与生态保护相平衡的优秀示范,这个难题是在本项目中建筑师尝试探索解决的。

▲轻盈而富有动感的展翼形态   ? 魏刚

  用诗一般的东方意境与湿地温柔对话的科创中心    ? 魏刚

▲ 与湿地环境温柔对话   ? 魏刚

科创中心基地为三角形地块,南面紧邻泉水湖生态湿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为避免僵硬呆板、粗暴刚硬的空间处理,建筑师从自然汲取灵感,以轻松柔和、生态有机的姿态和环境握手。通过柔和的建筑形态,与生态湿地的自然语汇吻合,呼应了自然的湖面生态环境肌理,以开放共生的姿态融入周边环境,形成了自然与建筑相互环抱的空间意向。建筑有机地向基地的三个方向延伸,屋顶随建筑向周边延伸而升高,形成富有动感的展翼形态,好似一只即将振翅起飞的白鹭。柔和的建筑形态削减了工业化的建筑形态对生态景观造成破坏,犹如天然生长在湖边一般,用诗一般的东方意境与湿地环境温柔对话。

▲科创中心近景   ? 魏刚
▲晨雾中的科创中心   ? 魏刚

▲生态感与科技感交相辉映   ? 魏刚

建筑通过多样化的体块组合,形成层次丰富、富有变化、层层渗透的有机空间,创造有机丰富、变化多样的室内外融合,为科研人员提供独具特色、舒适绿色的科研空间,实现生态与现代人文科技的融合。方正实用、功能相对独立的建筑,不再呆板、孤立,而是通过空间塑造的方法与周边湿地景观形成灵活丰富的有机整体,与湿地相互渗透,彻底地融入湿地公园。

▲科创中心入口空间   ? 魏刚

▲有机而有力量的空间形态   ? 魏刚

在建筑向外延伸形成相对独立景观面的同时,内部形成内聚型院落空间,院落向泉水湖面打开,以与湿地融合的姿态使建筑群中央获得开放、绿色的核心景观空间。建筑布局采用借景的手法,将周边湖面、湿地与远山引入建筑群中。政务办公中心与科创中心六七层相连,形成架空空间,将优美的自然景色引入基地主入口,创造了通透的视线,借景的同时规划了从湖面到院落再到基地主入口的景观轴线。建筑与环境层层渗透,用尊重自然的方式融于自然,与自然相互包容。

▲丰富有机的开放空间   ? 魏刚
▲立体多层次的科创中心内庭院   ? 魏刚

建筑体形看似整体、简单,空间却具有丰富的空间变化。建筑通过架空、开洞、凹洞等大量空灵的空间处理,与场地融合、向湖面渗透。与建筑立面采用简单的玻璃幕墙相比,这样的立面处理首先考虑的不是造型,而是打造一个会呼吸的建筑意向,像太湖石一样。这些空间与环境渗透,创造室外与半室外空间,院落与半院落空间,多层次平台空间,与室内空间过渡,为在这里工作的高新技术人才打造充满创新力量的科技园区空间。这是一种中国传统园林化的环境,尺度细腻、步移景异、丰富宜人。科研人员漫步其中,时而顺蜿蜒的楼梯登高走上二层连廊、远眺自然湿地,时而向下随步道漫游在泉水湖畔、汲取灵感,时而登上空中观景平台、与同伴休憩交流、放松心情。

▲舒适绿色的办公环境   ? 魏刚

▲景观楼梯   ? 魏刚

羊安产业园区科创中心,作为羊安新城的创新型示范基地,面对自然生态环境,将人工的环境和自然环境相融合,使人文科研空间与自然景观环境形成良好的关系。虽然是一个大体量建筑,却仿佛是从自然湿地中生长出来一般,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空间的同时让自然生态空间引入我们的生活,为我国新城建设中的大型项目如何与自然生态环境结合提供了一定的的借鉴意义。

▲夜景航拍   ? 魏刚


· 技术图纸 ·


▲首层平面图 ? 天津大学设计总院·顾志宏工作室


▲二层平面图 ? 天津大学设计总院·顾志宏工作室


▲标准层平面图 ? 天津大学设计总院·顾志宏工作室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