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府高铁站“凤凰骨架”雏形初现,预计明年投用
coc_25563282
2024年05月14日 10:38:29
只看楼主

来源:工业建筑

  位于四川天府新区的天府站预计将于2025年建成投用,成都将再添一座高铁站!目前,天府站已完成站房屋面钢结构网架整体提升工作,“凤凰骨架”雏形初现。下一步,将全面转入屋面工程施工及内部装饰装修阶段。据悉,整个站房将于2025年建成投用,将成为成都又一交通枢纽。   从兴隆湖 出发,经科学城中 路东段,往太平街道方向一路向东,大约12公里、20分钟的车程,便看到了这座四川省内面积最大的铁路站房——天府站项目。初见时,周边大片林荫掩映中,天府站已初显雏形。天府站分为南北场两部分建设,目前两侧的高架站房主体结构施工均已完成,车站高架站房区域的钢结构屋盖已完成整体提升。


 

位于四川天府新区的天府站预计将于2025年建成投用,成都将再添一座高铁站!目前,天府站已完成站房屋面钢结构网架整体提升工作,“凤凰骨架”雏形初现。下一步,将全面转入屋面工程施工及内部装饰装修阶段。据悉,整个站房将于2025年建成投用,将成为成都又一交通枢纽。

 

从兴隆湖 出发,经科学城中 路东段,往太平街道方向一路向东,大约12公里、20分钟的车程,便看到了这座四川省内面积最大的铁路站房——天府站项目。初见时,周边大片林荫掩映中,天府站已初显雏形。天府站分为南北场两部分建设,目前两侧的高架站房主体结构施工均已完成,车站高架站房区域的钢结构屋盖已完成整体提升。

其中,南场侧式站房已施工到站台层,北场的侧式站房已施工到出站层。南场涉及到地铁18、19号线路等问题,施工条件较为复杂,北场作为预留场,正按照排期逐步推进。

高架层的钢结构屋盖仿佛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正欲展翅高飞。整个钢结构屋盖“凤凰骨架”重达1.6万余吨,现已完成1.02万余吨,平面南北向494米、东西向305米、投影面积超15万平方米。钢结构屋盖采用全国最大铁路站房“异型多曲钢网架+大跨度多曲单层网壳复合结构”钢屋盖。天府站钢结构屋盖重量大,安装高度较高,纵横向跨度较大,结构杆件数量众多、规格各异,因此在安装和控制上难度都极大。

天府站项目建设团队采用“单层箱式网壳结构施工工艺”结合“体外预应力张拉技术”和钢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在每个提升区域安装了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锚具、油缸智能传感器,确保单层网壳屋盖和钢网架复合结构在提升中有效控制其侧向位移和整体变形量,实现大吨位、大跨度、大面积的超大型构件超高空整体同步提升。

据悉,天府站以“筑巢引凤”为设计理念,形态上采用了大量的曲线元素,造型设计现代新颖、优雅连续:鸟瞰效果如振翅欲飞的凤凰栖停于站场之上,立面以横向的铝合金线条凸显建筑的舒展感,端部的综合换乘大厅——凤凰之眼和腰部的光谷雨棚成为了各自立面的视觉中心。  

作为整个项目最具特色的一部分,“凤凰之眼”位于站房南北两侧主入口处,从效果图可以看出,其主体是一个圆形球体结构,整体嵌入站房中,从远处看,就像一只睁开的眼睛,眺望远方。

据了解,“凤凰之眼”长轴102米,宽34米,高33.5米,为大跨度非向心椭圆球构造,表面由2515块多达600种规格尺寸的幕墙玻璃覆盖,为国内目前单跨最大跨度椭球形网壳透明封闭结构。蒋谭伟介绍,高大封闭空间“声-光-热”小气候低碳环境营造困难,同时其表面曲率渐变双曲面结构复杂、构件繁多、尺寸各异,宽大焊缝影响结构美观。

据悉,天府站总建筑面积约61.2万平方米,站房工程12.02万平方米,站区工程面积6.57万平方米,雨棚面积4.38万平方米。天府站站场规模为12台22线,按南北场规划设计,各为6台11线。目前,南场的6台11线已经完成,北场还在施工推进中。

 

作为成都规划的“四主三辅”的四主之一客运站点,成都天府站将串联川藏铁路、成自高铁、成达万高铁,无缝衔接18、19、25、26及S7号线等多条轨道交通。建成后,天府站将是成都四个主站中,轨道换乘最便捷,双机场零换乘的站点,也将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的重要交通枢纽。


说明:内容仅供分享交流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和原作者出处。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