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仓改成博物馆,从工业遗产到文化地标
小桥流水吃瓜
2024年05月13日 16:18:30
只看楼主

艺术博物馆 Kunstsilo museum 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老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成为了一种创新的趋势,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文化氛围。 在挪威南部的奥德罗亚半岛上,一座曾经用于储存大量谷物的老粮仓,在经过精心的改建后,如今已然成为了靓丽的博物馆 空间。  



艺术博物馆

Kunstsilo museum


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老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成为了一种创新的趋势,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文化氛围。
在挪威南部的奥德罗亚半岛上,一座曾经用于储存大量谷物的老粮仓,在经过精心的改建后,如今已然成为了靓丽的博物馆 空间。  
该项目名为「Kunstsilo museum」,由巴塞罗那工作室 Mestres W?ge Arquitectes、BAX 和 Mendoza Partida 联手完成。


Part 01
筒仓历史

该项目原先是一座筒仓, 于 1935 年在克里斯蒂安桑,是挪威功能主义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1935 年 Kunstsilo 的照片

这座筒仓不仅在设计上体现了当时最先进的建筑理念,更在社会经济层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城市提供了重要的粮食储存功能,同时也创造了就业机会。

随着时代的变迁,工业的兴衰让筒仓的使命逐渐走向尽头。然而,筒仓的故事并未结束,而是迎来了新的转折。   在 21 世纪初,一个新的愿景出现了「将筒仓改造成艺术和文化中心    

1936 年 10 月的筒仓

2015     ,挪威艺术家 Nicolai Tangen 慷慨捐赠了自己的私人艺术收藏,   2016 年,克里斯蒂安桑市议会决定将筒仓改建成艺术博物馆,从而开启了筒仓新的篇章。  

Part 02
建筑翻新  
经过设计师的 精心整合和改造,将 粮仓的原始外墙修复,并 与扩建部分相呼应。

翻新后的建筑高 37 米,纯白的立面展现出简约设计风格   侧面使用大量玻璃,增加了建筑的透气性,   也带来了舒适、明亮的室内环境。
筒仓   顶部装有玻璃圆柱体,仿佛是一盏灯塔为整个建筑护航。


Part 03
室内改造
室内曾经是容纳着大量谷物的地方,现在是拥有超过 5,500 件艺术品的展览空间,   在室内设计     设计师   将原本的筒仓置于   中心舞     ,创造   出一个   “大教堂式”的中庭区域  
中庭   高达    21 米,为艺   术品提供了一种壮观的展示空间。  
剖面图▽

中庭中摆放着一些 设计 简洁的 圆形凳子, 提供了 休憩的地方, 欣赏周围艺术品打造了舒适的观赏位置  

保留的混凝土墙壁赋予了坚固和现代感, 既保 留了建筑原有 的工业特色,又 艺术品的展示提供了 理想的环境。

顶部的金属网格天花板设计,同样具有坚固耐用的特性,还带来了一种科技感和未来感。

随处可见原始筒仓的踪影,裸露在外的 混凝土结构 ,呈现出独特的工业美感。
     
     
墙壁的原有结构也被保留,作为主要的流通空间。
     
     
利用圆形筒仓空间打造的 旋转 楼梯 设计独具特色,   简约的白色主体与原木色的踏   板相结合,展现出现代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楼梯扶手内部采用了格栅壁面装饰,不仅增加了视觉层次,也赋予了空间一种独特的温暖感。

展览空间共三层,拥有 25 个画廊,占地达到 3,300 。在这个宽敞的空间内,展示着来自北欧地区各个国家的 300 多位艺术家于 1910 年代至 1990 年代的作品,这些作品涵盖了多种艺术形式和风格。
其中,许多作品都来自于该博物馆的发起人 Nicolai Tangen 的私人收藏,这为博增添了一份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品味。

在这 25 个画廊中,每个画廊都呈现出不同的艺术主题和风格,从绘画到雕塑,从传统到现代,每一件作品都反映了艺术家的独特创作理念和艺术追求。  

Kunstsilo 首次展览《Passions of the North》▽

名为“S-Lab”的数字艺术体验

建筑的屋顶还设有一个露台空间, 这个露台空间旨在为游客提供一个宜人的休闲环境,让他们在欣赏景色的同时享受美味的咖啡和小吃。

 

露台各处摆放着 弧形卡座和木质餐桌椅,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金属屏风被用来分隔空间,为游客提供一定程度的隐私和遮挡,同时也呼应了建筑的 工业风格。

K unstsil 从粮仓到现代博物馆的转变,不仅是对建筑的重新利用,更是对文化遗产的传承与赋予新生。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丰富的艺术收藏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成为当地文化生活的亮点。

免费打赏
加倍努力
2024年05月14日 08:50:42
3楼

学习了粮仓改成博物馆设计风格,从工业遗产到文化地标,多谢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