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兮建筑摄影 我们为建筑穿上了一条“围裙”:以一条35米长的回廊,将这个线性体验的过程连接在一起,为其提供遮蔽,低矮的回廊为游客创造了更为亲密的尺度感,作为半室外的过渡空间,结合水吧台和座椅,丰富了游客的使用场景。
我们为建筑穿上了一条“围裙”:以一条35米长的回廊,将这个线性体验的过程连接在一起,为其提供遮蔽,低矮的回廊为游客创造了更为亲密的尺度感,作为半室外的过渡空间,结合水吧台和座椅,丰富了游客的使用场景。
感谢 之行建筑事务所 对gooood的分享
01
“红色”与“网红”:红色文旅景区的年轻化服务需求
项目位于湖南省长沙县青山铺镇天华山景区脚下,目前景区是4A级红色旅游景点,但是配套设施不完善,对于年轻人缺乏吸引力,因此镇政府找到我们,希望我们能够拿出一个低成本、同时能够吸引年轻人来打卡的咖啡书屋方案;另外一方面,因为项目位于红色景区的核心区内,因此项目外观必须要与当地民居协调一致,这对于设计提出了核心的挑战:如何兼顾“红色”景区的传统风貌要求,同时又能符合年轻人的“网红”需求?同时在几十万的造价内解决所有的建筑、室内、软装、景观?
▲暮色下的咖啡书屋 ?山兮建筑摄影
▲改造前后对比 ?山兮建筑摄影 & 之行建筑事务所
02
“显”–“隐”之间:场地中潜在力量的感知与梳理
我们决定从感知场地开始,从场地周边来寻找推进设计的力量,找到可靠的设计线索。场地由西侧道路进入,南侧有一座业已建成的竹篾手工体验馆,北侧则可以远瞰景区主要山脉:天华山。以地形而言,场地为一处低洼地带,整体低于景区主干路约两米,因此原建筑在场地中呈现比较“隐”的状态,建筑的主入口和建筑体量不太容易被快速来往的景区车辆和人流所感知,这显然是不利于其作为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需求,因此如何理解和回应这个低洼的地势,成为了设计构思首先关注的焦点。
▲显隐之间的场地特征 ? 之行建筑事务所
为了打破建筑在这个低洼地带的消隐状态,面向北侧的建筑立面应有一定的尺度感,以“显”的方式,为建筑和场地带来人流。不过这种加大尺度感所带来的“显”,在建筑南侧却呈现相反的要求:因其南侧业已建成的竹篾手工馆,以其较高的地势,可使游客的视线得以越过这个低洼地带,望向天华山主景区,为避免视线通道被阻碍,在建筑的北侧要求建筑应延续其“隐”。为了平衡南-北方向这一对“隐”与“显”的矛盾,我们采用了单坡屋顶与双坡屋顶结合的屋顶方案:南侧以双坡屋顶相对较低的檐口、较低的脊线高度,回应南侧更低矮的形体要求,而北侧则以单坡屋顶较高的檐口,来回应北侧更大的尺度感和特色感的需要。
▲屋顶生成分析 ? 之行建筑事务所
▲改造后南侧较“隐”的立面 ?山兮建筑摄影
▲改造后北侧较“显”的立面 ?山兮建筑摄影
就场地内部而言,南北宽度仅6-7米,不过东西长度却达到了55米。狭长的场地带来了线性的游览体验,人们从西侧大树覆盖的庭院,经过北侧的建筑侧面体验滨水空间,最终抵达场地东侧一片较为幽静的小树林,考虑到湖南暴晒与连绵阴雨终年交替的气候条件,我们为建筑穿上了一条“围裙”:以一条35米长的回廊,将这个线性体验的过程连接在一起,为其提供遮蔽,低矮的回廊为游客创造了更为亲密的尺度感,作为半室外的过渡空间,结合水吧台和座椅,丰富了游客的使用场景。
▲入口门廊 ?山兮建筑摄影
▲面向外摆区的回廊和水吧 ?山兮建筑摄影
03
“扬长避短”:框架结构与传统木结构的混合建造
项目所面对的另一个挑战,就是“成本”与“效果”的矛盾:虽然建筑面积仅有190平,但是业主提出的50-80万的总预算,在扣除景观、软装、设备之后,为建筑和装修留下的预算空间已经捉襟见肘。通过思考,我们决定放弃常规的全现浇框架结构,转而借鉴湖南当地民居中比较常见砖混+木结构的混合建造方式,这种的建造方式有几点突出的优势:
木构屋顶相对于混凝土现浇屋顶更轻、可以有效减少结构自重,而且不需要钢筋、支模、现浇、找平等等复杂的工序,而且木结构屋顶可以直接作为见光面,省去了许多二次装修的成本,相对于现浇屋面来说,经济和美学优势显著。
砖混结构的砖砌墙体和现浇楼板相较于传统木结构的木隔墙、木楼板,无论是外墙防水性能、隔音效果、单方造价,都具有显著的优势。
从跨度而言,砖混结构和传统木结构,有相近的跨度要求,基本都是以3-4米为一“间”作为基本的跨度模数。
不过,为了满足当地报建的要求,最终一层的结构并未能以预期的砖混结构实施,而是采用了现浇框架结构,不过这种混合结构的思路,仍然有效的降低了项目最终的总体造价。
▲木结构屋面前后对比 ?山兮建筑摄影 & 之行建筑事务所
▲框架与木结构的建造过程 ?之行建筑事务所
▲首层大厅:传统木结构与现浇框架结构的融合 ?山兮建筑摄影
▲从门厅望向入口 ?山兮建筑摄影
▲从咖啡区望向门厅 ?山兮建筑摄影
因传统木结构木料的跨度有限,因此空间每隔3-4米就会出现一根木柱,为了减少这些柱子对于空间的影响,我们将中心木柱的轴线整体偏移了两米,这主要基于的考虑是:1.偏移后的柱子位置,位于平面的辅助空间与使用房间的交界处,这样可以降低柱子对于空间使用的影响;2.另一方面,柱子偏移带来了脊线的偏移,提高了双坡顶南侧的檐口高度,带来了一条南侧的高窗,为空间引入了更多南侧的光线和景色。
▲大厅中心偏轴的堂柱 ?山兮建筑摄影
▲大厅中心偏轴的堂柱 ?山兮建筑摄影
▲木柱、钢楼梯与高窗 ?山兮建筑摄影
▲从书墙悬挑出来的钢结构楼梯 ?山兮建筑摄影
▲二层通道 ?山兮建筑摄影
▲二层书吧&会议室 ?山兮建筑摄影
▲面向竹篾馆较矮的水平长窗 ?山兮建筑摄影
▲面向天华山景区较高的取景窗 ?山兮建筑摄影
04
“省故知新”:传统做法的存续与新技术语境的找形
尽管项目采用了比较传统的结构体系,不过我们它能呈现出更加清新、现代的气质,这要求我们在形式的细节上能有所创新,通过审视传统形式生成的内在动力,来判断其在目前的项目情况下,是否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从而尝试得到一个更加理性、准确的形式结果:
当地传统木结构的木柱,如果不经过专门的“车圆”和挑选(这会带来造价的提升),木柱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形态差异,不同形态的木柱与墙面交接时,会产生木柱凸出墙面的宽度不同,以及交接边缘不直,无法收口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借鉴了传统木构抹斜口的处理,通过控制斜口的角度,来统一木柱子露出墙面的宽度,同时木柱与墙面交接的不直边缘,得以收入斜口的阴角,而斜口的阳角则可以始终控制为一条标准的垂线,通过这个斜口的细部处理,来完成不规则木柱从“曲”到“直”的转换。
▲曲与直:木柱与墙体的交接 ?山兮建筑摄影& 之行建筑事务所
当地传统的坡屋顶建筑,一般采用青瓦或者陶瓦,不过其重量较大,且不易解决单坡屋面与双坡屋面的交接处的防水问题,因此屋面改为采用了更轻,整体性更好的沥青瓦屋面,由于沥青瓦没有滴水处理,因此我们增加了檐口的批水板,用以更好的导水和保护檐口,另外也顺便解决了现场木结构手工加工所产生的檐口不直的问题。
▲屋顶山墙、檐口、屋面交接处的细部处理 ?山兮建筑摄影
另外,当地传统建筑的屋面两侧会出挑60-80公分,其目标是为了保护墙面免遭雨水的破坏,然而目前外墙涂料的性能已完全可以胜任防水与防腐的需要,因此屋面出挑的必要性已经不充分,即使是南方多雨的天气下,也完全可以取消山墙的屋面出挑,赋予其更加简洁的外观。
▲屋顶檐口防水处理 细部大样 ? 之行建筑事务所
▲从对岸远望 ?山兮建筑摄影
05
网红经济背景下的乡村设施更新与乡村新消费场景
虽然项目的经费预算不高,但是镇政府却对项目投入了许多关注,希望探索在当下网红经济背景下,让传统的红色文旅景区,能够更加符合当下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吸引年轻人来进行体验和学习,这个尝试是非常可贵的,也是我们团队在早期设计介入时候的初心。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与镇政府领导、平面设计团队、运营团队通力协作,思考如何呈现出更加新颖的乡村消费场景,将建筑-室内-产品三者融合,引导消费者打卡,对景点和建筑形成二次品牌的传播。在23年下半年试运营至今已有半年时间,从小红书、美团、大众点评等网络平台的反馈来看,还是形成了不错的客户反馈,尤其是在景区流量目前还不大的情况下,创造了单周营业量破2万的营收,是令我们感到十分惊喜的,也为我们团队对于“设计为乡村赋能”的愿景更加充满信心。
▲夜幕下的咖啡书屋 ?山兮建筑摄影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之行建筑事务所
▲一层平面图 ?之行建筑事务所
▲二层平面图 ?之行建筑事务所
▲西立面图 ?之行建筑事务所
▲北立面图 ?之行建筑事务所
▲1-1剖面图 ?之行建筑事务所
▲2-2剖面图 ?之行建筑事务所
▲3-3剖面 ?之行建筑事务所
▲墙身大样 ?之行建筑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