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系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表达。①平板式筏形基础由柱下板带、跨中板带构成;柱下板带 ZXB 与跨中板带 KZB 的平面注写分板带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的集中标注板带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的原位标注两部分。②当设计不分板带时,则可按基础平板 BPB 进行表达。 (四)板带注写实例 柱下板带、跨中板带的平面注写
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系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表达。①平板式筏形基础由柱下板带、跨中板带构成;柱下板带 ZXB 与跨中板带 KZB 的平面注写分板带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的集中标注板带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的原位标注两部分。②当设计不分板带时,则可按基础平板 BPB 进行表达。
柱下板带、跨中板带的平面注写
集中标注的内容有: 1.编号 2.截面尺寸,用 b=xxxx 表示板带宽度(基础
平板厚度在图注中说明) 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底部与顶部非贯通纵筋的注写
规则与布置方式与梁板式筏形基础的基础平板相同。
原位标注的内容有:以一段与板带同向的中粗虚线代表附加非贯通筋柱下板
带:贯穿其柱下区域绘制。跨中板带:横贯柱轴线绘制在虚线上注写底部附加非
贯通纵筋的编号、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以及自柱中线分别向两侧跨内的伸出
长度值。
柱下板带或跨中板带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与贯通纵筋交错插空布置,其标注
间距与底部贯通纵筋相同(两者实际组合后的间距为各自标注间距的 1/2)
当在柱下板带、跨中板带上集中标注的某些内容(如截面尺寸、底部与顶部
贯通纵筋等)不适用于某跨或某外伸部分时,则将修正的数值原位标注在该跨或
该外伸部位,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 BPB 的平面注写方式:板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的集中标
注,板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的原位标注
第一种:U 形封边长度=筏板高度-2*保护层+max(15d,200mm)
第二种:U 形封边长度=筏板高度/2-保护层+75mm-2d(单根)
中间钢筋网片长度=筏板长度-2*保护层+2*12d-4d
平板式筏形基础相当于无梁板,是无梁基础底板
端部无外伸时:底部贯通筋长度=筏板长度-2*保护层+2*弯折 15d-2d
上部贯通筋长度=筏板长度-2*外墙厚度+max(12d,墙中线)
端部外伸时:底部贯通筋长度=筏板长度-2*保护层+2*弯折 12d-2*2d
上部贯通筋长度=筏板长度-2*保护层+2*弯折 12d-2*2d
平板式筏板变截面钢筋算法:同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变截面钢筋算法相同
筏板基础拉筋算法:拉筋长度=筏板高度-上下保护层+2*11.9d+2d
拉筋根数=筏板净面积/(拉筋 x 方向间距*拉筋 y 方向间距)
筏板基础马镫算法:马镫筋长度=上下平直段+2*下平直段长度+2*50mm+筏板
高度-上下保护层-筏板上下主筋根数规格之和;马镫根数算法同拉筋根数算法一
样
1、筏板变截面几种情况:上平下不平、下平上不平、上下均不平
下平上不平:低跨筏板上部纵筋伸入高跨基础内一个锚固,高跨筏板
上部纵筋伸入基础梁内侧弯折一个锚固,当直段长度≥锚固时,可直锚。
上平下不平:高跨基础筏板下部纵筋伸入高跨内一个锚固,低跨基础
筏板下部纵筋斜弯长度=高差值/sin45°(60°)+la-0.5d(0.75d)。
上下均不平:低跨基础筏板上部纵筋伸入基础梁内一个锚固;高跨基础筏板
上部纵筋伸入基础梁内一个锚固,若不满足锚固长度则伸至尽端钢筋内侧下弯一
个锚固;高跨基础筏板下部纵筋伸入高跨内一个锚固;低跨的基础筏板下部纵筋
斜弯长度=高差值/sin45°(60°)+la-0.5d(0.75d)。
1. 基础平板周边沿侧面设置纵向构造筋应在备注中注明。参 16G101-3。
2. 应注意平板外伸部位的封边方式,当外伸采用 U 形钢筋封边时应注意其
规格、直径、间距。
3. 基础平板厚度>2m 时,应设置温度筋,温度筋弯头 12d。
6. 基础梁交叉纵筋的上下关系,基础平板同一层面的纵筋交叉时,纵筋的
上下应按照设计说明,当设计未作说明时,应按板跨长度将短跨方向的钢筋至于
板厚外侧,另一个方向的钢筋置于板厚内侧,如钢筋规格不同时直径大的放下,
直径小的放上。
本文来源于建筑业百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