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三代京华,五朝陪都,九皇之始。探访这座古城的旅客,仿佛在历史中漫步,历朝历代间穿行。而来到太原必到的第一站,必须是晋祠。 ”
“ 太原,三代京华,五朝陪都,九皇之始。探访这座古城的旅客,仿佛在历史中漫步,历朝历代间穿行。而来到太原必到的第一站,必须是晋祠。 ”
太原古称“晋阳”,三面环山一水中分。这座千年古城,留下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足迹,太白有诗云“天王三京,北都其一;雄藩巨镇,非贤莫居”,这“北都”正是太原。这座城市又称“龙城”,是凝王者聚集的龙脉之地,无数英雄豪杰发迹于此,成就百年霸业。公元615年,李渊起兵太原,入主长安,定国号为“唐”,开中华文明之盛世,太原的历史地位可见一斑。 太原,三代京华,五朝陪都,九皇之始。探访这座古城的旅客,仿佛在历史中漫步,历朝历代间穿行。而来到太原必到的第一站,必须是晋祠。
01
—
晋祠——见证晋阳至盛
三晋之盛在晋阳,晋阳之盛在晋祠 。
晋祠之美,可以有无数种解读方式。在这里,可以找寻到北宋、金代等朝代精妙绝伦的木构建筑,可以欣赏到无与伦比的北宋彩塑,还可以亲眼看见唐太宗李世民的行书碑《晋祠铭》,甚至还可观瞻到目前我国唯一存世的唐译华严经石刻主本……
从全景图中可以看到,景区大部分是新建的晋祠公园。真正的精华都集中在公园背后的晋祠博物馆。
02
—
水镜台——神明的戏台子
我们第一座探访的古建筑是水镜台,它 是供晋祠中的主建筑圣母殿中的圣母娘娘邑姜看戏用的戏台。
水镜台是明清时期的戏台,后台是明朝所建,前台是清朝补建。 虽兴建于不同时期,但建筑却很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水镜台后台
我们先看到的是水镜台的后台,后台是供 演员们化妆换衣服的地方。后台上方悬挂着 “三晋名泉”横匾 ,是清康熙年间晋祠武举人杨廷翰所提。 匾额上提的“三晋名泉”,其中“ 三晋”指的是春秋末期,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典故,而“名泉”指的是晋水的三眼名泉——难老泉、善利泉和鱼沼泉 。
【补充知识点】 三家分晋,晋阳之战的典故: 智瑶担任晋国执政后,为了增加自身实力,打着向晋君献地的旗号,向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索要城邑,被赵襄子拒绝。
晋公命智瑶和韩康子、魏桓子三家联手讨伐赵襄子,围攻晋阳,并引晋水灌晋阳城。在晋阳城快要被淹没时候,赵襄子联合韩、魏两家反攻智瑶,韩、魏临阵反水,以水倒灌智氏军营,智伯瑶兵败身亡。
赵襄子将智伯的头颅雕刻上漆,当作饮酒之首爵。为了免除后患,韩、赵、魏三家联手将智氏灭族,瓜分智氏封邑。
以后,他们又开始瓜分晋国的土地,而晋国的国君,再无半点权威。智伯亡而三晋之势成,三晋分而七国之形立。从此,中国历史由春秋时代逐渐过渡到了不以道义为重、而以成败论英雄的战国时代。
水镜台后台建筑左右两侧分别有两只铜狮,非常有趣的是,左侧的狮口紧闭,右侧的狮口大开。这只闭口的为母狮,身下有只可爱的小狮子; 右侧大张嘴巴的为公狮,脚下踩着绣球。
从建筑风格方面欣赏,水镜台融合了殿、台、楼、阁四种建筑风格。 从后台的上方看去,重檐歇山式的房顶仿佛一座楼,下方则又是宽阔的宫殿形制;前台的上方的单檐卷棚式的屋顶仿佛一间阁,下面宽敞的戏台又是台。
前台的名匾——“水镜台”,是清乾隆翰林、著名书法家、晋祠人杨二酉所题,是 “晋祠三大名匾”之一。 杨二酉是杨廷翰的侄子,伯父与侄儿,一武一文,一前一后,各题名匾,同悬于水镜台上,前后呼应,相映成趣。
水镜台前台隔板的板壁上方有民国时期补绘的四幅画: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弹琴、七月七长生殿、木兰从军、昭君出塞,都是赞美古代著名女性的故 事。 在这座主要祭祀伟大女性圣母的祠堂中,绘上这些著名女性的故事,相得益彰。
03
—
会仙桥与金人台
中轴线的第二个建筑物是一座桥,名叫会仙桥,横跨于晋水上游的智泊渠 。 这是一座明代石桥,又称“金人桥”,位于水镜台西面,相传某年四月十四明代翰林罗洪先与仙人在标上相会,故名。桥长6米,宽3米,桥面中部凸,东西各有台阶数级,南北有石栏围护,两侧均有题字。
【补充知识点】 传说明朝嘉靖进士第一人——翰林院罗洪先,他为官清正(和奸臣严嵩为儿女亲家),农历四月十四日游晋祠于桥上,见一妇人,罗洪先不禁叹曰:“世间人说西施美,余视此妇胜西施。”妇羞怒,竟发功力使板桥突然起火,罗洪先差点跌入渠里,再看女子,早已不见。远远望去,却突然出现在悬瓮山上,罗又自言自语道:“你若真是仙女,让我再仔细看你一眼。”没等说完,只见悬瓮山摇摇欲坠,东移数步。罗大为惊恐,方知非同小可,信手写了诗一首:
悬瓮山中一脉情,龙蟠虎伏隐真明,水飘火劫山步移,五十年来帝母临。
这块诗碑至今还留在圣母殿前。此诗与传说无关,后人不解其意而已,其实作者是在暗示圣母殿的创建年代。民间对罗洪先传说颇神:“瓜皮写字尚未干,不在云南在四川。”
过了会仙桥,会看到一个金人台。 据《晋祠志》记载:"铁本是金,熔铁铸人,名曰金神,金能生水,有金则水旺。"古代先民们便集资铸造金神,祈求"风调雨顺",于是便有了现在的"金人"。 四个金人身着甲胄,手执兵器,似是保卫圣母的安全。
四 尊 金人像, 东北角一尊(右下)为民国二年(1913年)补铸,其余几尊均为北宋时期所铸。从照片中 一眼就可以看出, 民国这尊铸造的工艺水准 相较于其他三尊金人像差距 较大, 明显更加呆板僵硬。
04
—
名匾“对越”与国宝级建筑献殿
过了金人台,会看到一座木质牌坊——对越坊。 对越坊 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对越”二字取自《诗经·周颂》:“秉文之德,对越在天。”“对”为报答”;“越”为宣扬。“对越”在此意为报答宣扬圣母的功德。
“对越”匾相传由明太原县举人、书法家高应元所书,整饬遒劲。宛如山岳嵯峨,棱角俏丽,不可揣摩, 被誉为“雄奇之气”。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
对越坊仿佛一扇通往 祭祀的殿阁 的大门,古代官员骑马前来祭祀,穿过了对越坊,遍可下马进入祭祀的殿阁——献殿。
献殿是给圣母邑姜供奉祭品的享堂,始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重修,1955年依原样翻修,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
享堂多为明清时期建筑,而宋金时期的享堂非常少,是十分罕见的建筑。另外,献殿的建筑风格大胆创新,外形似大殿,却犹如凉亭一般四面通透,没有围墙。支柱、抬梁、斗拱支撑着整座大殿,精巧的设计完美地印证了中国古代建筑“墙倒屋不塌”的奇迹。
献殿是祭祀的贡品摆放的地方,一般进行祭祀的时节在农历七月初八,是较热的夏季,去掉围墙可以使通风性更好,对祭品的保存有一定好处;另外,献殿是在圣母殿之前的大殿,去掉围墙可以在视觉上更有轻盈通透的美感,更具有观赏价值。
献殿融合了实用性、科学性和艺术性,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06
—
世界上最早的“立交桥”——鱼沼飞梁
穿过国宝级建筑献殿,我们又见另外一件国宝级建筑——鱼沼飞梁。 这是一座精致的方形荷叶鱼沼的古桥建筑,与圣母殿同建于北宋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整个梁架都是宋代的遗物。
梁思成先生对晋祠中的“鱼沼飞梁”有如下点评:“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所谓“孤例”自然就是独此一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古人以圆者为池,方者为沼。 因沼为晋水第二大源头,流量甚大,游鱼甚多,所以取名鱼沼。沼内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顶架斗拱和枕梁,承托着十字形桥面,就是飞梁。
鱼沼飞梁是我国公布的第一批国家一级文物,可见其地位之高。
07
—
中轴线上的高潮——圣母殿
跨越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立交桥” 鱼沼飞梁 , 我们终于踏入 中轴线建筑群的最高潮 ——圣母殿。 这座气势恢宏的大殿兴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 (公元984年) ,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大殿 是《营造法式》中“副阶周匝”的最早实例。 副阶,指在建筑主体外另加前廊的做法;周匝,汉语拼音为zhōu zā,意指环绕一周,是主体殿身周围包绕一圈回廊,形成重檐结构。一般用于较隆重的建筑,如殿、阁、塔等建筑之上。使用副阶周匝形成的回廊突出了底层基座,使建筑看起来更坚实稳定,视线比较通透,使室内外空间获得良好过渡。
大殿的构造采用了宋代《营造法式》中“柱升起”、“柱侧角”的建筑手法。 柱升起:大殿前檐八根廊柱由中间向两边逐渐升起(每柱升高六厘米),这样扩大了屋檐曲线的弧度,使翼角高翘。在视觉上,腾飞的屋檐划出优雅的弧线,给人犹如音乐版的律动感和轻盈感。 柱侧角:大殿四周共有26根廊柱,这些柱子全部向内倾斜,形成侧角(采用了力学三角形稳定的原理),使大殿更加稳固和坚实,增强了抗震性 。
大殿重檐歇山顶,高19米,面阔七间,进深六间,殿身三间。间是何意呢?两柱之间成为一“间”,最外层的八根廊柱之间形成了七个空间,则为“七间”。
圣母殿的“圣母殿”三字牌匾,是1952年仿照原牌匾加工放大而成,依然是楷体书法,苍劲有力。原牌匾是由著名书法家傅山所书,但因年代久远,原匾已失,但其精华得以传承和保留。
视线自圣母殿牌匾向下,廊柱上的木雕盘龙令人不禁惊呼!盘龙雕刻姿态玲珑,细刻鳞片如波涛汹涌,张牙舞爪,腾云驾雾;龙眼圆睁如闪电,透出威严和神秘光芒,在廊柱间游走,如流水般流淌;龙爪刚劲有力,锐利如雷电,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让人望而生畏。这木雕盘龙真是 古代匠人的杰作!它们的存在,让晋祠圣母殿更加庄严神秘,令其承载的历史文化愈加厚重,更是令圣母殿这座宋代木构建筑以独一无二的风姿屹立于建筑史的 巅峰!
向圣母殿内走去,抬头仰望可见正中的匾额“ 显灵昭济圣母”,这匾额有着特殊的来历和含义。
据传说,在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晋祠西隅大兴土木,建造了规模宏伟的正殿供奉唐叔虞,崇宁元年(1102年)重修。 政和元年(1111年),有“显灵”之誉的晋祠圣母邑姜,被诏封为“显灵昭济圣母”,正殿奉祀的唐叔虞也改称“圣母”。 于是,正殿便成了圣母殿。
“双面俏佳人”实拍图,由于大殿右侧在维护,只能拍到侧面
“双面俏佳人”正面图,图片来自于网络
08
—
晋阳第一泉——难老泉
【补充知识点】 难老泉有个美丽的传说,名为《饮马抽鞭,柳氏坐瓮》 。
传说在晋祠北边二十里地的金胜村,有一个姓柳的姑娘,嫁给了晋祠所在地的古唐树。她婆婆虐待她,一直不让她回娘家,每天都叫她担水。水源离家很远,一天只能担一趟。婆婆又有一种脾气,只喝身前一桶的水,故意增加担水的困难,不许换肩,折磨她。有一天,柳氏担水走到半路上,遇到一个牵马的老人,要用她担的水饮马。老人满脸风尘,看样子是远路来的,柳氏就毫不迟疑地答应了,把后一桶水送给了马。可是马仿佛渴极了,喝完后一桶水连前一桶水也喝了。这使柳氏很为难:再担一趟吧,看看天色将晚,往返已经来不及了;不担吧,挑着空桶回家。一定要挨婆婆的辱骂。鞭挞。正在踌躇的时候,老人就给了柳氏一根马鞭,叫她带回家去,只要把马鞭在瓮里抽一下,水就会自然涌出,涨得满瓮。转眼老人和马都不见了。
09
—
晋祠三绝之一——周柏
周柏,顾名思义,是西周初年所植的柏树,距今逾三千年。树身向南倾料,龙蟠虬曲,形似卧龙,又名"卧龙柏"。据载,在其北侧原有同年所植"凤柏"一株,两柏并列参天,"古柏齐年"为晋祠内八景之一。北宋欧阳修有诗赞曰:"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
千万不要小看了这棵周柏。明傅山曾立石上书:“晋源之柏第一章”。无疑,周柏是晋祠的根。周柏不仅是晋祠三千年历史的见证,也是晋祠三千年连绵不绝的庇护神。
10
—
不在“C位”的主角——唐叔虞祠
进门后是第一进院落,两侧绕以曲形围廊,廊内镶嵌有明清文人雅士的题咏,所涉内容有晋祠建筑、山水风光等,包含有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多种字体,共计四十二块。
两廊之间是过殿,又叫享堂。殿内陈列着一组元代乐伎塑像,共14尊,分列两侧。她们又细分为管弦乐和打击乐,各自持有笛、琵琶、笙等不同的乐器。我国元代泥塑乐伎多已不存,组成如此完备的乐队,除元代壁画偶见,实物仅此独有,为研究我国元代杂剧和古代乐器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物资料。
11
—
唐太宗的书法——贞观宝翰亭里看唐碑
亭内东西各置一巨碑, 东面为唐太宗李世民于646年(贞观二十年)御制御书《晋祠之铭并序》碑。 石碑高1.95米,宽1.2米,厚0.27米,碑额左右各雕螭首一对,并头下垂,为唐代碑额特点,中书“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九字,为飞白体。
碑趺为矩形石礅,苍实古朴。全碑共1203字,碑文分为序文、铭文两个部分。序文为骈体文,铭文为四言古体。全文先从历史说起,歌颂了周朝的政治和晋国唐叔虞建国的政策,宣扬儒学“仁爱”思想;然后笔锋转向现实,揭露和鞭笞了隋王朝 的昏暗,以至引起神人共怒 ,婉转地说出唐王朝的建立乃是天意,并求赖神功继续保佑唐朝国祚“芳猷永嗣”。书体飞逸洒脱,风格雄奇,笔力遒劲。刻工以洗炼的刀法,充分表现出原书法的神韵。
此碑为唐贞观二十年正月二十六日,唐太宗李世民东征归来,途经晋祠时亲撰御书。历史上唐高祖、唐太宗父子曾在起兵反隋前夜,前来晋祠祈惠。此碑通过歌颂唐叔虞建国的史迹,宣扬了唐王朝文治武功,以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 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块行书碑,是集史学、文学、政治、书法于一体的国宝碑刻。
亭内北壁上有李世民线刻画像,东壁上嵌有朱彝尊集杜甫诗句“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的石刻。西壁上还嵌有清康熙年间太原知府周令树撰《重建晋祠碑亭记》石刻。
12
—
武则天亲自作序的《华严经》石刻
13
—
“宝塔披霞”——舍利生生塔
14
—
尾声
一座晋祠,半部中国史。在晋祠中畅游,仿佛走过了几千年的悠悠岁月。晋祠中永远都有发现不完的美景,欣赏不完的艺术精品,探寻不完的历史遗迹。穿过晋祠的古柏苍松, 历朝历代的亭台楼榭 ,感受到晋阳文化之盛,触碰到悠长历史留在这片土地上的斑驳印记。 深沉、壮阔、古典、静穆,各个朝代的无数光影叠加,令这座博物馆的深厚与广博、繁华与灵秀,犹如天地苍穹般浩瀚无垠。
大美无言,晋祠之美,美在超越时间,美在一眼万年。
转自:猫咪逸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