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mion案例:雨景渲染技巧
工程艺术家
2023年12月26日 16:32:28
来自于园林软件
只看楼主

/ 步骤分析 / 01| SU材质调整 首先在su中将地面草地材质分为三层,分别代表着土壤、景观草、三维草。 这样营造出来的氛围更加贴近自然状态下的雨景效果(说白了也就是湿地效果的营造) 最后所呈现出这样的效果就差不多啦! 02| 模型导入、特殊草地调整 将模型导入Lumion中,将其抬高一点即可。(这里是为了防止模型与Lumion地面重叠出现穿模现象)

/ 步骤分析 /

01| SU材质调整

首先在su中将地面草地材质分为三层,分别代表着土壤、景观草、三维草。



这样营造出来的氛围更加贴近自然状态下的雨景效果(说白了也就是湿地效果的营造)



最后所呈现出这样的效果就差不多啦!

02| 模型导入、特殊草地调整

将模型导入Lumion中,将其抬高一点即可。(这里是为了防止模型与Lumion地面重叠出现穿模现象)



接着先对我们在SU中做好的三层草地材质进行调整,如下图所示:

土壤材质(替换后主要调整光泽、反射率、视差、风化)



景观草材质(替换后进入景观将草地打开,调整高度、野草,可适当添加花花草草和石头)



三维草材质(替换材质后调整尺寸、长度,颜色也可以改改。)



最后呈现这样的就可以啦!如果觉得太贫瘠了,就调整三维草尺寸、长度。

03| 确定视角、其他材质调整

很多小伙伴会在这一步纠结,到底是先完善场景再定角度还是先定角度再完善呢?在这里你就别管这些,拿到模型我们就先确定好视角。



进入拍照模式,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视角,咔嚓一下,那么你的视角就定好啦!

接着就是材质的调整,这里主要用到的材质是:玻璃、木质、墙面、金属、地面。

a:玻璃材质会影响我们反射以及建筑内部细节,这里主要用到一些比较透亮,干净的玻璃。(选择后微调细节即可)



b:木质没有太多的要求,符合场景即可,主要在颜色和纹理。(细节同上)



c:墙面材质,这里导入Lumion后材质颜色有BUG,我们直接替换就是了。选择类型差不多的,如果没有就需加载贴图材质来解决(选择后调整光泽、反射率、视差、风化,)



d:金属材质需注意的就是纹理和颜色,细节调整好反射率和光泽即可;



e:地面材质举例此条道路,其余自由发挥即可



04| 六大基础特效

说到特效,我们总在纠结怎么调整特效才会让效果图更加的出彩,小编在这里告诉大家莫急,流水的效果、铁打的基础特效,至于是哪六个,我们继续往下看。调整好材质后,进入拍照模式把最基础的特效倒里头,总共6个(两点透视、太阳、阴影、天空光、超光、天空和云\真实天空),这6个我们在所有场景你都无条件加上就没错了。



两点透视不用多说必开!其次就是太阳和真实天空,其实在添加真实天空后再添加太阳是可以更改太阳高度的,这里需要我们将阳光弱化。



阴影特效需要我们把柔和阴影和细节阴影打开,室内\室外参数拉满,(我们在室外)其他的根据实际情况拖动滑杆自己试试效果。



天空光和超光这两个预览不明确,不过我们需添加,适当拉高点数值,至于他们两下面那个开关,可开可关。(你要是对你的硬件有信心就不用顾虑,开!)



最后点击预览一下,如果有不太完美的地方,微调一下。

05| 植物选择、场景布置



什么样的植物适合什么的场景,所以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植物素材。首先是近景植物,这里我选用了无叶树。



它能更好的衬托出氛围感,不会让画面那么拥堵。

接着是中间层的植物,纠结了很久最后选择了精细自然对象,我比较喜欢它的树形,非常自然!(注:精细对象慎用,卡到怀疑人生!)



其次就是外围环境了,这个没有太多讲究,能够围合起来就可以了。可以通过人群安置的方式进行放置,更加方便。



最后是营造场景的细节完善,添加一些灌木、地被、落叶。



06| 特效完善

上面我们添加了6个基础特效,也完成了场景布置,接下来我们完善后期特效。首当其冲的就是沉淀!



需要我们调整降水阶段,至于粒子数量和大小,适当加点,不能弄太多。



雾气三个滑杆都是当调整,可以把雾气颜色微微调一下



通过颜色矫正来调整整体色调、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其他特效不一一介绍1截图给大家看,这就是这次所用到的特效:



总体缺乏过暗,我们需要给室内来点灯光,点亮空间,选择区域光就可以了。



最后我们渲染成图,选择附加的反射、灯光、材质通道图,一并导出。

07| PS调整

PS调整主要是对细节部分进行一个润色处理,微调满意即可。



把反射通道调整成为滤色模型,灯光通道调整为柔光模式,



接着Ctrl+Alt+Shit+E盖印一张,右键转换为智能对象,camera raw整体调整各项参数。最后保存导出,如图所示的效果:



本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