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窗户上的黑科技——明瓦
感受闪电的力量
2023年10月12日 09:57:38
只看楼主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不知道你思考过一个问题没,古代在没有玻璃窗的时候,窗户都怎么透光呢?         你也许会说,电视剧中都是用纸,一戳就破的那种。       但其实从宋朝开始,在东南沿海一代,富人的家里逐渐开始使用一种叫做明瓦的透光材料,它比纸更加坚韧,耐久度也更好。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不知道你思考过一个问题没,古代在没有玻璃窗的时候,窗户都怎么透光呢?    

 

 
你也许会说,电视剧中都是用纸,一戳就破的那种。

 
 

 
但其实从宋朝开始,在东南沿海一代,富人的家里逐渐开始使用一种叫做明瓦的透光材料,它比纸更加坚韧,耐久度也更好。

 
 

 
你今天登上拙政园的见山楼,就能看到明瓦的身影。

 
 

 
那么明瓦到底是什么呢?

 
 


据《肇庆府志》记载:“ 蚝光出阳江海中   ,蚝别种,无肉,治其壳,施以窗隔,薄而明,谓之明瓦。    


 


明瓦不是瓦。明瓦是用蚌壳打磨成带有四个圆角的方形薄片。

 
 

 
江南一代自古便是水乡,盛产牡蛎河蚌,但虽说原材料并不精贵,但要作成镶嵌在窗棂上的薄片,可真不容易。


一片明瓦就要先后经历刷洗、晾晒、切边、打磨、切片、打眼、固定等七八个程序,据说非常之繁琐,但做出来的明瓦能透出淡淡的暖光,为古人在黑夜当中透出了一道光芒。

 
 

 
也正因为工序繁杂,产量极其有限,所以明瓦在古代是妥妥的奢侈品,也只有大户人家才能享用。(一般家庭能用油纸就已经不错了)

 
 

 
也因为明瓦的尺寸限制,所以大多数的花窗木格都做得很密,这样就可以一格镶嵌一块明瓦,在古代以暗色调为主的建筑中,闪耀着珍珠般光泽的明瓦就是建筑中的精灵,打破了建筑的沉闷,也为建筑注入了灵动的生气。

 
 

 
明瓦除了用在建筑窗户上,也使用在船上。明代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就采用了蚌壳的明瓦来采光,鲁迅在《乌篷船》的文章中也写道:“乌篷船大的为‘四明瓦’……木作格子,嵌着一片片的小鱼鳞,径约一寸,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这就称为明瓦。”1916年孙中山到绍兴时,乘的就是这种明瓦船。

 
 


船体内部的采光:


 



 
最出名的明瓦当属故宫养心殿后檐上的窗罩了。

 
 

 
当时考古人员发现的时候都震惊了,这不就是古代的阳光房嘛。

 
 


在故宫博物院600年大展上,专门做了个养心殿明瓦构造模型,而它的材质,有个恰如其分的名字——“海月”,即像海中月一样“大而平”。

 
 



 
海月其实是一种双壳纲贝类,它的特性就是透光而扁平,非常适合作为明瓦的材料。

 
 


打磨好后的明瓦长这个样子:

 
 


江南的大户人家虽然不能满铺明瓦,也可以把明瓦点缀在青瓦之中,达到室内采光的目的。


 

 
 

 
 


无论是作瓦还是作窗,小蚂哥都觉得明瓦非常漂亮 ,尤其是透光的时候。  



在光线下透出贝壳自然的纹理



关于明瓦窗的制作清朝时还有报纸广告:



但这种和自然界死磕的明瓦做法实在是性价比不高,之后人们又改良的明瓦的制作方法,发明了一种用羊角为原料的。


据《南京史志》载:明瓦以羊角煎熬成液,和以彩色,冷凝后压成薄片,谓之明瓦。意思是说:工匠们将羊角熬成胶液,稍稍凝固后压成薄片,如此便能达到较好的采光效果,甚至还可以和出色彩,做出有色的明瓦来。


这样做出来的明瓦理论上可以弯曲成任何的形状,所以就有了羊角灯


由于这种羊角灯透光明亮,不易燃烧,比纸糊的纱罩的灯笼要强得多,自然在严防火患的宫廷之中,这种羊角灯就成了使用的首选。


在《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宝玉看望黛玉后回家,宝玉拿的就是羊角灯笼。


清代,南京地区仍普遍使用这种明瓦,特别是秦淮河两岸,吴敬梓在其名著《儒林外史》中描写道:“到晚来,两边酒楼上明角灯,每条街上足有数千盏,照耀如同白日,走路人并不带灯笼……” 可见当时此灯盛行。


随着清朝时玻璃窗的使用,明瓦这种费时费力的艺术品,就慢慢淡出了中国人的生活了。

今天在园林中明瓦窗已经不多见了,如拙政园里见山楼的落地长窗上层的和合窗,留园内的明瑟楼、曲谿楼、远翠阁等,不过那已不是园内原来的明瓦窗,而是苏州留园管理处专门到一些古宅去收集来的。


明瓦毕竟是蚌壳做的,透明度、采光度无法与玻璃相比。可以想见,即使外面阳光明媚,在紧闭的室内也只有微微的天光透过木格花窗上的明瓦照射进来,给人斜阳黄昏的感觉。意境倒是不错的,你觉得明瓦这种工艺算不算是古代的黑科技呢?评论区一起讨论吧~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