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装配式建筑标准化建设,促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2年6月联合制定并印发了 《推动全省装配式建筑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 。政策下发后,行业来到标准化转型的十字路口: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至今,为何亟需全面推进标准化?对构件产品及施工技术的标准化要求将如何影响市场乃至产业发展方向?相关企业如何借此抓住发展契机,赢得未来?
为加快装配式建筑标准化建设,促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2年6月联合制定并印发了 《推动全省装配式建筑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 。政策下发后,行业来到标准化转型的十字路口: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至今,为何亟需全面推进标准化?对构件产品及施工技术的标准化要求将如何影响市场乃至产业发展方向?相关企业如何借此抓住发展契机,赢得未来?
为了探究相关问题,协会宣传部专访了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结构总工程师 、 四川省装配式建筑产业 协会设计专委会主任 唐元旭 , 站在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行业的高度,从行业现状、技术创新、应用转化等多个角度,提供上述问题的思考。
唐元旭,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结构),四川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协会设计专委会主任。
腾讯成都A、B地块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结构设计获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一等奖;腾讯成都A、B地块建筑工程设计项目、创新孵化基地(产业总部基地)一期项目研发展示中心、《四川省抗震设防超限高层民用建筑工程界定标准》、四川省既有住宅电梯增设构造图集获四川省优一等奖;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庭、新城中学、花样年?香年广场、花样年?福年广场获四川省优二等奖。
作为四川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协会设计专委会主任,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您重点关注行业内哪些热点、难点问题?对此您有哪些相应的工作规划?
作为协会设计专委会主任, 我 比较关注部品部件标准化与设计标准化的问题。 行业内普遍反映构件设计标准化和生产规模化无法实现,主要是因为缺少前期的正向设计和合理策划,造成了装配式建筑项目异型构件多,模具种类多且各建筑项目不通用,浪费严重;构件的生产效率低下,影响规模化生产和产能发挥,这也是预制构件成本高、施工技术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 构件标准化是部品部件发展的基础,亟待提高。 目前,我院正在协助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立项“部品部件设计指南”,这也是明年的工作重点。加强政策引导,制定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指南,制定推荐部品部件的尺寸、接口等的选用指南,对构件的标准化进行指导;定期通过官网或信息平台做部品部件信息发布,指导设计和建设单位的选用。
此外,为了加强行业内技术交流、共享,设计专委会每年都会针对会员单位举办技术交流活动,对装配式建筑前沿技术工艺、成功设计经验等进行交流学习。
作为结构设计领域的专家,您认为这一领域的从业者该如何转变思路,共同促进装配式建筑构件标准化的发展?
结构设计应转变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主动改进设计流程和信息化工具,提高设计效率,从而推动整个建筑建设流程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结构设计在部品部件尺寸、接口标准化的基础上,按照零部件组装的逻辑,将部品部件的标准化内置到所有项目的设计方案中,可以实现部品部件的设计和生产组织前置,与具体项目的推进流程分离,从而缩短建设工期。
在建筑工业化的新形势下,“标准化”这一概念体现在装配式建筑行业的方方面面。2022年住建厅等部门印发的《推动全省装配式建筑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完善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装修、验收等各环节标准体系。请问从省内装配式建筑标准制定、实施的角度出发,您觉得当前有哪些工作亟需开展?
当前亟需 健全统一四川省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的地方标准。
装配式建筑前期发展以结构体系预制为主,围护系统、装饰装修、设备管线、集成厨卫等配套不足,造成 产业体系不完整 , 某些地区结构构件产能过剩。 各地引进的欧洲、日本等国家的技术体系不同,主导结构形式不同,技术差距较大。我院正在编制的四川省《装配式建筑标准体系》,现行的装配式建筑标准基本以结构为主,少量的围护系统结构标准,装配式装修标准仅有1本,设备管线、集成厨卫等方面暂时没有现行的地方标准。
作为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结构总工程师,请问您有哪些优秀项目及成功案例想要分享?这些项目如何实现了装配式建筑标准化?
宜宾极米智能光电产业园是李克强总理关注的项目,也是宜宾市政府2020年督办的1号工程,建设工期短,厂房面积达20万平方米,我作为结构专业负责人,经过多方案的比较分析,采用装配式钢结构方案。该项目于2020年疫情最严重的1月开工,1年半建成投入使用。2022年6月初,习近平总书记还视察了宜宾极米智能光电产业园。
我院的草池街道罗家村社区工程二期安置房,面积35万平方米,通过采用叠合板、预制剪力墙、预制飘窗板等装配式构件,整个项目装配率高达70%,为国标A级装配式建筑, 在成本控制(单方造价3130元)与高装配率示范效应之间 找到了 一个较好的平衡点。 项目建设贯彻了标准化的设计理念 ,其中:
一、通过设计方案的充分优化,本项目住宅楼栋仅有1种标准层,重复构件多,能够有效降低预制构件的成本;
二、采用局部吊顶的方式,实现了本项目管线分离,方便后期管线检查维修,减少叠合板的预留预埋,利于叠合板标准化;
三、墙板、楼板等构件的配筋中尽量做到钢筋配置的统一,简化构件厂钢筋制作和模具制作的难度;
四、构件拆分中,确保单个构件质量控制在4吨以内,可以采用常规塔吊即可满足吊装,为塔吊机具的成本控制创造条件;
五、考察市场上常用的集成卫生间案例,通过充分比较和多方咨询,选用了质感效果功能均满足甚至优于传统做法的集成卫生间,在满足装配率的要求下可以缩短施工工期、简化施工难度。
综上,在设计方案角度,我们既实现了高装配率,又贯彻了装配式建筑标准化理念,还做到了在现有成本控制标准下的最优解,目前的材料成本是各方案测算中的最低选项。希望这个项目可以给广大业界同仁以启发。
草池街道罗家村社区工程二期安置房住宅部分装配率得分
除了深耕装配式建筑标准化建设领域,关注到您在抗震建筑方面也有着深厚造诣,目前“9.5地震”已进入灾后重建阶段,请问您认为在这个领域装配式建筑有哪些优势?在结构设计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装配式钢结构由于材料延性好、地震中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等,在灾后重建具有较大的优势:强度高、重量轻;地基承载力要求低;便于运输;建造速度快;标准化生产、安装方便、施工质量可以得到保障;高效节能。
灾后重建涉及大量的农村自建房,这类房屋基本未按正常的建设流程管理。出于经济性考虑,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多数采用砖混结构,基本由农户自主完成。农村自建房具有体量小、分散广的特点,政府监管难度大,正规的设计、施工企业参与农村自建房的积极性也不高,因而质量和安全难以保障。2022年9月份在“9.5地震”灾区考察时,当地政府问到在没有正规设计单位的情况下农村自建房的抗震性能如何保证,我建议他们向村民宣传圈梁构造柱的重要性。低层砖混结构增加圈梁构造柱,花钱不多,但抗震性能可以得到极大的改善,村民容易接受。